口腔解剖生理学-恒牙的解剖外形磨牙.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43461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解剖生理学-恒牙的解剖外形磨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恒牙的解剖外形磨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恒牙的解剖外形磨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恒牙的解剖外形磨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恒牙的解剖外形磨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解剖生理学-恒牙的解剖外形磨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解剖生理学-恒牙的解剖外形磨牙.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杨利伟,恒牙的解剖形态磨牙,磨牙类,12个,其萌出不替代任何乳牙功能特点:磨细食物,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牙齿 支持颈部,保持垂直距离 维持牙尖交错位的稳定形态特点:牙冠短,45个牙尖,35条发育沟,有 效的机械形态,类似多刃的磨具:23 个牙根,根分叉大,根尖所占的支持面积 大于合面的功能面,可发挥较大合力,有利于牙的稳固,磨牙类上颌第一磨牙,六龄牙,乳牙均未脱落前萌出,上颌磨牙中体积最大,形态最复杂牙冠:1、颊面:梯形:近远中径颊牙合径 牙合缘颈缘平坦 近中远缘(长直)远中缘(短突)2颊尖4牙尖嵴:近中颊尖远中颊尖 近中颊轴嵴突于远中颊轴嵴 颊轴嵴两侧的颊面平坦光滑,颊面观

2、,磨牙类上颌第一磨牙,1、颊面:颊沟:两颊轴嵴之间,来自牙合面 与牙体长轴平行略偏远中,达颊面中部,末端形成点隙 颊颈嵴突出,近中侧略显著 颈缘较平 外形高点:颊颈嵴,颊面观,磨牙类上颌第一磨牙,2、舌面:光滑圆突,大小似颊面或稍小 2舌尖4牙尖嵴:近中舌尖(2/3)宽于远中舌尖(1/3)远中舌沟:来自牙合面 达舌面中部,末端无点隙 舌轴嵴不明显 牙颈线较平 外形高点:舌面中1/3 第五牙尖(卡氏尖):近中舌尖的舌侧,既不达牙合 面,也无髓角 5.30%-42.17%,欧洲人多见,舌面观,磨牙类上颌第一磨牙,3、邻面:近似四边形(梯形),大小似颊面或稍小 颊舌径牙合颈径 颈部平坦,颊缘较直,舌

3、缘圆突 近中面宽大平坦,接触区:颊1/3与中1/3交界处,紧靠牙合缘 远中面较小圆突 接触区:中1/3,牙合缘稍下,邻面观,磨牙类上颌第一磨牙,4、牙合面(1)斜方形(上颌磨牙基本特征)近颊、远舌牙合角锐;近舌、远颊牙合角钝 类似一被挤压的平行四边形(2)牙尖大小顺序:近舌近颊、远颊远舌,近颊合角,远颊合角,磨牙类上颌第一磨牙,4、牙合面(3)斜嵴 近舌-远颊三角嵴相连贯而成,为此牙的重要特征(4)合面边缘嵴 近中边缘嵴高,远中边缘嵴低,为后牙的普遍规律(咀嚼时,可以把食物局限在牙合面),斜嵴,远中边缘嵴,近中边缘嵴,磨牙类上颌第一磨牙,中央窝,近中点隙,远中点隙,4、牙合面(5)窝、点隙 窝

4、:中央窝(近中窝)(2/3):近颊、远颊、近舌尖三角嵴相会处形成的凹陷 远中窝(1/3):点隙:中央点隙:中央窝的中心凹陷处 远中点隙:,磨牙类上颌第一磨牙,4、牙合面(6)发育沟 颊沟:中央点隙-两颊尖-颊面中部(点隙)近中沟:中央点隙-近中边缘嵴内 远中舌沟:远中边缘嵴内-远中点隙-两舌尖-舌面中部(无点隙)此外,有的还有一条短沟,从中央点隙横过斜嵴,与远舌沟相联,称远中沟,此沟一般不明显。,磨牙类上颌第一磨牙,4、牙合面(7)斜面 每个牙尖四个斜面 与对颌牙无接触:颊尖颊侧近、远中斜面 与对颌牙有接触:颊尖舌侧近、远中斜面;舌尖各个斜面,磨牙类上颌第一磨牙,牙根三根:颊侧两个根,较细、呈

5、弯曲状态 近中颊根:颊侧宽于舌侧,根尖弯向远中 远中颊根:较近中小,根尖略偏向近中 舌侧一个根,向舌侧张开,根尖弯向颊侧 近远中径颊舌径,颊面较平,舌面有纵形凹陷三根均为扁根,舌根较粗壮根干占根长的2/5,根分叉:根颈1/3与根中1/3交界处根颈1/3横剖面:圆长方形,磨牙类上颌第一磨牙,恒牙上6萌最早,颊舌相近舌稍小,两面分有颊舌沟,偶见五尖近舌有,近颊舌尖宽远中,外形高点与4同;合面斜方四边构,近颊远舌锐角收,近中舌尖主功能,斜嵴相连颊远中,远中稍小近中窝,唯颊斜面无咬合。(解释)上颌6是恒牙中最早萌出的牙齿,颊、舌面的大小相近,舌面要稍小些,颊、舌面分别有颊舌沟,近中舌尖的舌侧偶有第五牙

6、尖出现,近中颊牙宽于远中颊尖,近中舌尖宽于远中舌尖,外形高点与4相同在颊颈嵴处,合面呈斜方形,由4个边缘嵴及4个点角组成,近中颊合角及远中颊合角为锐角,近中舌尖为主功能尖,近中舌尖与远中颊尖斜行相连成斜嵴,斜嵴将中央窝分为稍大的近中窝和较小的远中窝,颊尖的颊斜面无咬合接触。,磨牙类上颌第二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牙冠特征1、四尖型(73%):似第一磨牙(1)体积较小(2)颊面:近中-远中舌侧倾斜度加大(3)舌面稍小于颊面,近中舌尖大,远中舌尖 小,少见第五牙尖(4)牙合面斜方型更明显 颊牙合边缘嵴舌牙合边缘嵴 近中边缘嵴远中边缘嵴(5)尖、窝、沟、嵴不明显,副沟较多,有远中沟,磨牙类上颌第二

7、磨牙,2、三尖型(27%):远中舌尖消失(1)颊面:宽大,近中-远中舌侧倾斜度明显加大 近中颊尖明显大于远中颊尖 近中颊轴嵴较远中颊轴嵴突出(2)舌面:明显小于颊面,牙合缘上只有一个舌尖,较大且明显偏向近中(3)邻面:似四边形 近中面大而平,接触区在牙合1/3的中1/3处,紧靠牙合缘 远中面小而突,接触区在牙合 1/3的中1/3处,牙合缘稍下,磨牙类上颌第二磨牙,2、三尖型(27%):远中舌尖消失(4)牙合面:圆三角形,底:颊牙合边缘嵴 顶:舌牙合边缘嵴 近中颊尖明显大于远中颊尖 舌尖大、圆突 斜嵴不明显或消失 尖、窝、沟、嵴不明显,副沟较多,有远中沟,磨牙类上颌第二磨牙,牙根 多为三根型、根

8、柱更长、根分叉度小,根尖弯向远中 少数有融合根:近中颊根-舌根 远中颊根-舌根 颊根融合 三根融合,颊面观,邻面观,磨牙类上颌第三磨牙,萌出晚或终生不萌或部分萌出,大小,位置、形态变异多特点牙冠多为圆三角形形态,但牙冠窄小,轴面中1/3圆突远舌尖小或缺如,合面副沟多(多尖多副沟)牙根多,常见合并锥形根(多根多融合),颊面观,邻面观,舌面观,合面观,磨牙类上颌第三磨牙,主要的变异形态:前磨牙型不典型的上颌前磨牙形态多尖型牙尖多而不典型,可达8个之多多根型-37个细根,可相互全部或部分融合,磨牙类下颌第一磨牙,六龄牙,乳牙均未脱落前萌出下颌磨牙中体积最大,尖、窝、沟、嵴最多牙冠:长方形,宽度厚度,

9、由颈嵴以上向舌侧倾斜,1、颊面:似梯形:牙合缘颈缘,近远中径牙合颈径 近中缘长直,远中缘短突 三个颊尖: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远中尖 颊沟:至颊面中1/3,末端有点隙,与牙体长轴 平行 远颊沟:至颊面牙合1/3,末端无点隙 近远中颊尖颊轴嵴与颊沟平行,远中颊尖颊轴嵴突出,远中尖颊轴嵴不明显 颈缘较平,颊颈嵴弧线与牙颈线一致 外形高点:颊颈嵴,颊面观,磨牙类下颌第一磨牙,2、舌面:较颊面小,光滑圆突 近中缘长直,远中缘短突,颈缘较平 两个舌尖:近中舌尖远中舌尖 舌沟:至舌面中1/3,末端无点隙,与牙体长轴 平行 远颊沟:至颊面牙合1/3,末端无点隙 舌轴嵴不明显 外形高点:中1/3,舌面观,3、邻面:

10、似平行四边形 牙冠明显向舌侧倾斜:锐角:颊颈角(颊缘-牙颈)、舌牙合角(舌 缘-牙合缘)钝角:颊牙合角(颊缘-牙合缘)、舌颈角(舌缘-牙颈)近中面:大而平,牙合1/3稍突、颈1/3略凹 接触区:牙合1/3的颊1/3与中1/3交界处,靠近牙合缘 远中面:较圆突,小于近中面 接触区:牙合1/3的中1/3处,牙合缘稍下,磨牙类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面观,远中面观,磨牙类下颌第一磨牙,4、牙合面:长方形,近远中径 颊舌径 牙合面特征:5-5-3结构 5个牙尖 高度:近舌尖-远舌尖-近颊尖-远颊尖-远中尖(颊面与远中面交界处)大小:近颊尖远颊尖-近舌尖远舌尖远中尖,近舌尖,远舌尖,远中尖,近颊尖,远颊尖,磨

11、牙类下颌第一磨牙,4、牙合面 3 个窝中央窝-四个牙尖三角嵴会聚处近中窝-近中沟的末端远中窝-远中沟的末端,3个点隙:近中点隙;远中点隙;中央点隙,磨牙类下颌第一磨牙,5条沟颊沟:可延伸到颊面形成颊面沟,并在颊面中/3形成 颊面点隙舌沟:可延伸到深面形成舌面沟,并在舌面合1/3形成 舌面点隙近中沟、远中沟:会聚为中央点隙远颊沟:可延伸到颊面形成远颊面沟,舌沟,近中沟,颊沟,远颊沟,远中沟,磨牙类下颌第一磨牙,其他:斜面:与对颌无咬合接触:舌尖舌侧近、远中斜面 与对颌有咬合接触:其他斜面,磨牙类下颌第一磨牙,牙根 两根型:近、远中根,扁、长、根尖偏远中 近中根粗长,近远中面均有纵形凹陷 远中根较

12、小,近中面有纵形凹陷 三根型:约占21.7%,近中、远颊、远舌根变异多,根柱短(约3mm)、根分叉度大 根间突起:颊舌面牙颈缘部釉质向根分叉内延伸,形成三角形突起,称根间突起。该突起使得该处形成较深的龈沟,易致牙周病。牙周附着薄弱区,两根型,三根型,磨牙类下颌第一磨牙,下6似梯颊三尖,两条颊沟过颊面,颊尖轴嵴与沟平,末端形成点凹陷,舌面轴嵴不明显,合缘可见两个尖;近中合三分稍突,邻接在此颊侧偏,合面远中尖最小,颊侧尖短舌侧长,中央点隙向外伸,5条发育沟来分。(解释)下颌6从颊面观:呈梯形,颊侧有三个尖,颊沟和远颊沟通过牙尖间,颊沟与近中颊尖、远中颊尖的颊轴嵴平行,颊沟的末端形成一个点的凹陷。舌

13、侧观:合缘可见两个尖,舌面无明显的轴嵴。近中面合1/3处稍突,近远中邻接多在此(合1/3处)偏颊侧。远中尖最小,颊侧尖短而圆,舌侧尖长而锐,中央点隙经两舌尖间至舌面成舌沟,伸向近中止于近中合缘嵴之内成近中沟,伸向远中止于远中合缘嵴之内成远中沟,远中颊尖与远中尖间有一条远中颊沟,共5条发育沟。,磨牙类下颌第二磨牙,牙冠4个牙尖,占71%,十字形发育沟,田字形合面形态五尖型:占29%,与第一磨牙难区分:体积较小,牙尖较圆钝,窝沟点隙不明显,五尖型,磨牙类下颌第二磨牙,牙冠四尖型:占71%,十字形发育沟,田字形合面形态为该牙的特点。,四尖型,磨牙类下颌第二磨牙,1、颊面:似梯形:近中缘直,远中缘突

14、牙合缘宽,颈缘平直 两个颊尖: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较圆钝 颊沟:至颊面中1/3,末端有点隙,与牙体长轴平行 近远中颊尖颊轴嵴与颊沟平行,均较突出,外形高点:颊颈嵴,磨牙类下颌第二磨牙,2、舌面:与颊面相似,光滑圆突 两个舌尖:近中舌尖,远中舌尖,较尖锐 舌沟:至舌面牙合1/3,末端无点隙 外形高点:中1/33、邻面:与下颌第一磨牙相似,稍突,磨牙类下颌第二磨牙,4、牙合面:方圆形,各边缘嵴约相等 四个牙尖:大小约等 四条三角嵴:三个窝:三个点隙:四条发育沟:十字形发育沟,田字形合面形态,磨牙类下颌第二磨牙,牙根一般为两根:近中根、远中根根柱较长,根分叉度小常见牙根舌侧分叉,颊侧融合,即从颊侧仅

15、可见到一个牙根(C形根),两根型,颊侧融合型,磨牙类下颌第三磨牙,颊面观,邻面观,舌面观,合面观,全口中形态、大小、位置变异最多可有4尖与5尖两种类型。共有特点为:牙冠:轴面光滑,中1/3圆突,合面缩小,牙尖不典型 副沟多牙根:分根多,不规则,多为合并锥形根,磨牙类,左右下颌磨牙的鉴别,牙合面近中边缘嵴高于远中边缘嵴第一磨牙及五尖型第二磨牙的远中尖位于远中颊侧根尖偏远中,磨牙类,上下颌磨牙的鉴别,牙冠:上颌:斜方形、厚度宽度下颌:长方形:宽度厚度上颌:牙冠直,颊面平、舌面突 颊尖锐、舌尖钝下颌:牙冠偏舌侧,颊面突、舌面平 舌尖锐、颊尖钝,颊侧,颊侧,磨牙类,上下颌磨牙的鉴别,牙根:上颌:三根、

16、颊舌向分根下颌:双根、近远中向分根(第一磨牙可有三根),邻面观,颊面观,磨牙类,磨牙的临床应用解剖,1、第一恒磨牙与第二乳磨牙的鉴别极为重要2 第一磨牙点隙多,尤其是颊面点隙,好发龋齿,应注意早期治疗3 第一磨牙稳固,拔除较难;下颌第一磨牙远舌根多有变异,且较细,拔除时尤其应注意有无断根4 第三磨牙萌出晚或只部分萌出,形态位置变化大 上颌第三磨牙易颊向位-咬破口颊 下颌第三磨牙易阻生-冠周炎 不是所有的第三磨牙均拔除位置咬合正常者应保留,磨牙类,磨牙的临床应用解剖,5、毗邻:上颌磨牙牙根邻近上颌窦,二者的炎症可互相蔓延;下颌磨牙牙根临近下颌管,内有下牙槽神经血管通过6、标志:上颌磨牙-腮腺导管

17、口(第二磨牙相对的颊黏膜上)腭大孔的寻找标志,磨牙类,1、下颌第二磨牙的牙合面形态(四尖型)呈A、田字型 B、大字型C、人字型 D、X字型 E、Y字型2、上颌第二磨牙似上颌第一磨牙,其特点不包括A、牙冠较窄 B、牙根分叉度大C、远中颊尖明显缩小 D、近中舌尖更大 E、颊面自近中至远中向舌侧的倾斜度较大,复习题,1A 2B,磨牙类,3、关于上下颌磨牙的区别,应除外A、上颌磨牙多为三根,下颌磨牙多为双根B、上颌磨牙的牙冠较直,下颌磨牙的牙冠倾向舌侧C、上颌磨牙颊尖锐而舌尖钝,下颌磨牙舌尖锐而颊尖钝 D、上颌磨牙牙合面呈斜方形,下颌磨牙牙合面呈长方形E、上颌磨牙牙合面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下颌磨牙牙合

18、面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4、上颌第一恒磨牙的合面特征是A、呈斜方形,近中颊颌角和远中舌颌角为锐角B、呈菱形,远中颊颌角和近中舌颌角为锐角C、远中舌尖和近中颊尖三角嵴相连成斜嵴D、近中舌尖和近中颊尖三角嵴相连成横嵴E、远中舌尖和远中颊尖三角嵴相连成横嵴,3E 4A,磨牙类,5、下面对第一磨牙合面形态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A、合面中部凹陷成窝B、斜嵴将合面分成近中窝远中窝C、远中窝约占合面的1/3D、远中窝又名中央窝E、近中窝约占合面的2/36、下面对上第一磨牙合面形态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A、合面轮廓呈斜方形B、近合边缘嵴长于远合边缘嵴C、近中颊合角及远中舌合角是锐角D、近中舌尖三角嵴与远中颊尖三角

19、嵴连成斜嵴E、近中窝大于远中窝,5D 6B,磨牙类,7、上颌第一磨牙最小的牙尖是哪一个A.远中颊尖B.远中尖C.远中舌尖D.第五牙尖E.近中颊尖8、上颌第二磨牙最小的牙尖是A.远中颊尖B.远中尖C.近中颊尖D.近中舌尖E.远中舌尖,7C 8E,磨牙类,9、下颌第一磨牙的最小牙尖是A.远中颊尖B.远中尖C.远中舌尖D.第五牙尖E.近中颊尖10、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面的外形高点在哪里?A.合1/3处B.合1/3水平的颊1/3与中1/3交界处C.合1/3水平的中1/3处D.中1/3处E.合1/3水平的中1/3与舌1/3交界处,9B 10B,磨牙类,11、下颌第一磨牙近中接触区位于A.合1/3处B.合1/

20、3水平的颊1/3与中1/3交界处C.合1/3岁平的中1/3处D.中1/3处E.合1/3水平的中1/3与舌1/3交界处12、上颌第一磨牙远中接触区位于A.合1/3处B.合1/3水平的颊1/3与中1/3交界处C.合1/3水平的中1/3处D.中1/3处E.合1/3水平的中1/3与舌1/3交界处,11B 12E,磨牙类,13、下述上颌第一、第二磨牙间形态差别哪个不正确?A.上颌第二磨牙极少有第五牙尖B.上颌第二磨牙的斜嵴不如第一磨牙明显C.上颌第二磨牙近、远中舌尖大小差别不如上颌第一磨牙悬殊D.上颌第二磨牙颊侧两根分叉度较上颌第一磨牙小E.上颌第二磨牙颊根与舌根的分叉度较第一磨牙小14、下述下第二磨牙

21、形态特点中哪个不正确?A.下颌第二磨牙牙冠呈方圆形B.下颌第二磨牙合面发育沟呈“+”字形C.下颌第二磨牙一般有4个牙尖D.下颌第二磨牙两根相距较近E.极少数下颌第二磨牙根分叉为近中根,远中颊根及远中舌根,13C 14E,磨牙类,15、上、下颌磨牙形态区别中哪个不正确?A.上颌磨牙的牙冠呈斜方形B.上颌磨牙的牙冠较直C.下颌磨牙的牙冠倾向舌侧D.上颌磨牙颊尖钝而舌尖锐E.下颌磨牙一般为双根16、以下对第三磨牙形态特点的描述哪个不正确?A.该牙的形态、大小、位置变异很多B.其标准形态一般与第一磨牙相似C.合面副沟多D.牙根多合并成一锥形单根E.根的数目和形态变异很大,15D 16D,磨牙类,17、

22、上颌磨牙牙尖斜面中在正中合时无合接触的是A.颊尖的颊斜面B.颊尖的舌斜面C.舌尖的颊斜面D.舌尖的舌斜面E.斜嵴的近中斜面18、下颌磨牙牙尖斜面中在正中合时无合接触的是A.组成三角嵴的两个斜面B.舌尖的颊斜面C.舌尖的舌斜面D.颊尖的舌斜面E.颊尖的颊斜面,17A 18C,磨牙类,19、下述上颌第一磨牙牙根的名称中哪一组是正确的?A.近中颊根、近中舌根、远中根B.近中根、远中颊根、远中舌根C.近中根、远中根D.近中颊根、远中颊根、舌根E.近中舌根、远中舌根、颊根20、下述下颌第二磨牙牙根名称哪一组是正确的?A.近中颊根、远中颊根、舌根B.近中颊根、远中颊根、远中舌根C.近中根、远中颊根、远中舌

23、根D.近中舌根、远中舌根、颊根E.近中根、远中根,19D 20E,作业题:1、上下颌前磨牙的区别?2、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冠的解剖形态特征?,实训九:3倍大上颌第一磨牙的绘制(4学时),实训目的:1、掌握上颌第一磨牙的形态特点 2、学会牙体绘制的方法实训步骤:1、绘制3倍大上颌第一磨牙的唇面形态 2、绘制3倍大上颌第一磨牙的舌面形态 3、绘制3倍大上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面形态 4、绘制3倍大上颌第一磨牙的牙合面形态实训数据:单位:mm,实训结果:每组上交一份实训报告,作为该组 成员的本次实训成绩,实训九:3倍大上颌第一磨牙的绘制(4学时),一、描绘颊面形态1、确定冠长(22.5mm)、根长(39.0

24、mm)、冠宽(30.0mm)和颈宽(24.0mm)2、确定冠宽点、颈宽点、牙尖点等:冠宽点:近中接触点:近牙合1/3处 远中接触点:近牙合2/5处 颊尖点:冠宽的近远中1/4找出近远中颊尖点,近中颊尖高于远中颊尖 颈宽点:近中颈曲度:3.0mm 远中颈曲度:0.0mm 颊沟起始点:冠宽的1/2与冠长的近牙合1/5交界处 颈线最凸点:冠根分界线的中点,呈“V”字形突向根方 根分叉:颈宽的中线与根长的近颈1/3交界处3、绘出颊面的冠根外形:近中缘长直,远中缘短突;颈线中份突向根方;颊尖锐利,颊沟长,末端有凹陷;可见根分叉与三个牙根:近中颊根根尖偏远中,远中颊根根尖较直,腭根较粗壮,实训九:3倍大上

25、颌第一磨牙的绘制(4学时),二、描绘舌面形态1、确定冠长(22.5mm)、根长(39.0mm)、冠宽(30.0mm)和颈宽(24.0mm)2、确定冠宽点、颈宽点、牙尖点等:冠宽点:近中接触点:近牙合1/3处 远中接触点:近牙合2/5处 舌尖点:近中舌尖点:冠宽的2/5,略低于近中颊尖 远中舌尖点:冠宽的1/4,略低于近中舌尖 颈宽点:近中颈曲度:3.0mm 远中颈曲度:0.0mm 远中舌沟:从冠宽远中的1/3与冠长的近牙合1/6交界处向颈部延伸 颈线最凸点:冠根分界线的中点,呈“V”字形突向根方3、绘出颊面的冠根外形:近中缘长直,远中缘短突;颈线中份突向根方;可见三个牙根:腭根较粗壮,根尖位于

26、颈宽的1/2偏远中处,实训九:3倍大上颌第一磨牙的绘制(4学时),三、描绘近中面形态1、确定冠长(22.5mm)、根长(39.0mm)、冠厚(33.0mm)和颈厚(30.0mm)2、确定牙冠外形高点、牙尖点:颊面外形高点:冠长近颈1/5 舌面外形高点:冠长近颈2/5 近中颊尖点:冠厚的近颊1/7 近中舌尖点:冠厚的近舌1/4 牙合面最低点(沟底):冠长的近牙合1/4与冠厚的1/2交界处 近中颈曲线与中线交点:近中颈曲度3.0mm 根分叉:根长的1/2与颈厚的1/2交界处偏舌侧3、绘出近中面的冠根外形:颊尖较高而锐利,舌尖低而圆钝;颊缘直,舌缘圆突;颊侧根与舌侧根分开相距甚远,实训九:3倍大上颌

27、第一磨牙的绘制(4学时),四、描绘远中面形态1、确定冠长(22.5mm)、根长(39.0mm)、冠厚(33.0mm)和颈厚(30.0mm)2、确定牙冠外形高点、牙尖点:颊面外形高点:冠长近颈1/5 舌面外形高点:冠长近颈2/5 远中颊尖点:冠厚的近颊1/5,略低于近中颊尖 远中舌尖点:冠厚的近舌1/6,略低于近中舌尖 牙合面最低点(沟底):冠长的近牙合1/4与冠厚的1/2交界处 远中颈曲线与中线交点:远中颈曲度0.0mm 根分叉:根长的1/2与颈厚的1/2交界处偏舌侧3、绘出远中面的冠根外形:远中面较近中面小而圆突,实训九:3倍大上颌第一磨牙的绘制(4学时),五、描绘牙合面形态1、确定冠宽(3

28、0.0mm)、冠厚(33.0mm)2、确定外形高点:近中接触区:冠厚的2/5处,偏颊侧 远中接触区:冠厚的中1/3处,偏颊侧 颊舌侧外形高点在冠宽的中部3、绘出牙合面形态:舌牙合边缘嵴长于颊牙合边缘嵴;近中边缘嵴较远中边缘嵴短而直;近中颊牙合角及远中舌牙合角为锐角,远中颊牙合角及近中舌牙合角为钝角。颊沟:将颊侧缘平分为近远中两部分 近中沟、远中舌沟:近中舌尖占2/3,远中舌尖占1/3 边缘嵴:注意:斜嵴和三角嵴的走行方向,实训十:等倍大上颌第一磨牙的绘制(2学时),实训目的:1、掌握上颌第一磨牙的形态特点 2、学会牙体绘制的方法实训步骤:1、绘制等倍大上颌第一磨牙的唇面形态 2、绘制等倍大上颌

29、第一磨牙的舌面形态 3、绘制等倍大上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面形态 4、绘制等倍大上颌第一磨牙的牙合面形态实训数据:单位:mm,实训结果:每组上交一份实训报告,作为该组 成员的本次实训成绩,实训十一:3倍大下颌第一磨牙的绘制(4学时),实训目的:1、掌握下颌第一磨牙的形态特点 2、学会牙体绘制的方法实训步骤:1、绘制3倍大下颌第一磨牙的唇面形态 2、绘制3倍大下颌第一磨牙的舌面形态 3、绘制3倍大下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面形态 4、绘制3倍大下颌第一磨牙的牙合面形态实训数据:单位:mm,实训结果:每组上交一份实训报告,作为该组 成员的本次实训成绩,实训十一:3倍大下颌第一磨牙的绘制(4学时),一、描绘颊

30、面形态1、确定冠长(22.5mm)、根长(42.0mm)、冠宽(33.0mm)和颈宽(27.0mm)2、确定冠宽点、颈宽点、牙尖点等:冠宽点:近中接触点:近牙合1/4处 远中接触点:近牙合1/3处 颊尖点:近中颊尖点:冠宽的近中1/4 远中颊尖点:冠宽的远中1/3 远中尖:冠宽的远中1/7 近中颊尖高于远中颊尖、远中尖 颈宽点:近中颈曲度:3.0mm 远中颈曲度:0.0mm 近中颊沟起始点:冠宽的近中2/5与冠长的近牙合1/7交界处 远中颊沟起始点:冠宽的远中2/7与冠长的近牙合1/5交界处 颈线最凸点:冠根分界线的中点,呈“V”字形突向根方 根分叉:颈宽的中线与根长的近颈1/3交界处3、绘出

31、颊面的冠根外形:颊尖圆钝,颊沟长,近中缘长直,远中缘短突,可见两个牙根,实训十一:3倍大下颌第一磨牙的绘制(4学时),二、描绘舌面形态1、确定冠长(22.5mm)、根长(42.0mm)、冠宽(33.0mm)和颈宽(27.0mm)2、确定冠宽点、颈宽点、牙尖点等:冠宽点:近中接触点:近牙合1/4处 远中接触点:近牙合1/3处 舌尖点:近中舌尖点:冠宽的近中1/5 远中舌尖点:冠宽的远中1/4 颈宽点:近中颈曲度:3.0mm 远中颈曲度:0.0mm 舌沟起始点:冠宽的1/2与冠长的近牙合1/5交界处 颈线最凸点:冠根分界线的中点,呈“V”字形突向根方 根分叉:颈宽的中线与根长的近颈1/3交界处3、

32、绘出舌面的冠根外形:舌尖较颊尖长而锐利颊尖圆钝,近中缘长直,远中缘短突,可见两个牙根,实训十一:3倍大下颌第一磨牙的绘制(4学时),三、描绘近中面形态1、确定冠长(22.5mm)、根长(42.0mm)、冠厚(31.5mm)和颈厚(27.0mm)2、确定牙冠外形高点、牙尖点:颊面外形高点:冠长近颈1/4 舌面外形高点:冠长近牙合1/3 近中颊尖点:冠厚的近颊1/4 近中舌尖点:冠厚的1/6 牙合面最低点(沟底):冠长的1/4与冠厚的1/2交界处 近中颈曲线与中线交点:近中颈曲度3.0mm 根尖点:颈厚的1/2处3、绘出近中面的冠根外形:颊尖短而圆钝,舌尖长而锐利;颊缘直,舌缘圆突,实训十一:3倍

33、大下颌第一磨牙的绘制(4学时),四、描绘远中面形态1、确定冠长(22.5mm)、根长(42.0mm)、冠厚(31.5mm)和颈厚(27.0mm)2、确定牙冠外形高点、牙尖点:颊面外形高点:冠长近颈1/4 舌面外形高点:冠长近牙合1/3 远中颊尖点:冠厚的近颊1/4 远中舌尖点:冠厚的近舌1/8 牙合面最低点(沟底):冠长的1/4与冠厚的1/2交界处 远中颈曲线与中线交点:远中颈曲度0.0mm 根尖点:颈厚的1/2处3、绘出远中面的冠根外形:远中面较近中面小而圆突,实训十一:3倍大下颌第一磨牙的绘制(4学时),五、描绘牙合面形态1、确定冠宽(33.0mm)、冠厚()2、确定外形高点:近中接触区:

34、冠厚的1/3处,偏颊侧 远中接触区:冠厚的1/2处 颊舌侧外形高点在冠宽的中部3、绘出牙合面形态:颊牙合边缘嵴长于舌牙合边缘嵴;近中边缘嵴较远中边缘嵴长而直;画出近颊沟、远颊沟、舌沟、近中沟、远中沟 边缘嵴:注意:边缘嵴和三角嵴的走行方向,发育沟和副沟的形状,实训十二:等倍大下颌第一磨牙的绘制(2学时),实训目的:1、掌握下颌第一磨牙的形态特点 2、学会牙体绘制的方法实训步骤:1、绘制等倍大下颌第一磨牙的唇面形态 2、绘制等倍大下颌第一磨牙的舌面形态 3、绘制等倍大下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面形态 4、绘制等倍大下颌第一磨牙的牙合面形态实训数据:单位:mm,实训结果:每组上交一份实训报告,作为该组 成员的本次实训成绩,下课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