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经济的一般理论.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47119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品经济的一般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商品经济的一般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商品经济的一般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商品经济的一般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商品经济的一般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品经济的一般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品经济的一般理论.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商品经济的一般理论,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商品第三节 货币第四节 价值规律第五节 案例分析,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1、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自然经济即小农经济,主要存在于封建社会中,生产力低,生产目的是满足自己需求.商品经济接自然经济消亡后在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生产力较高。生产要素和消费资料的全部或大部分要通过市场交换来获得,商品生产者以追求价值为目的,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产品经济是马克思设想的在商品经济消亡以后的未来社会的交换方式。这种交换与商品交换的最大区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通过以货币为媒介的等价交换来表现,而是通过直接的产品交换来体现。,2、商

2、品经济产生的条件,一是社会分工(前提条件)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不同所有者所有(或分属于不同的利益主体)(决定性条件),3、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为何是不可逾越?(从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中获得解释)一是 社会分工始终存在二是 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等价交换不可避免,第二节 商品,1、商品的二因素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3、商品的价值量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价值,1.1 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1.2 使用价值,1.2.1 含义(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1.2.2 使用价值的特点:1不可比性 2只能存在于物体中,在人们的使用与消费中实现3政治经

3、济学研究的使用价值是用来满足别人需要的社会价值,是交换的物质手段,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评:兼主观概念与客观概念于一身,1.3 交换价值,1.3.1 含义 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比例.1.3.2 反驳“供求论”、“效用论”,1.4 价值,价值的含义: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1.5 商品的二因素的对立与统一,1.5.1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区别 二者属性不同:一个属于自然属性,不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个是社会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反映人与人的关系。1.5.2 二因素的对立与统一,2、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2.1 具体劳动,2.1

4、.1 含义 由劳动的目的、手段、方式、结果决定的,由其产品来表现有用性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2.1.2 理解具体劳动 1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2其效率与种类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2.2 抽象劳动,2.2.1 含义 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一般的人类劳动 2.2.2 理解 1形成了商品的价值。2不单纯是一个生理概念,还是一个经济范畴(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当人们的经济联系通过劳动产品的相互交换来实现时才会表现出来)。,2.3 劳动二重性原理的意义,1劳动的二重性是生产商品的统一劳动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并列的劳动过程。2区分具体与抽象劳动的二重性是

5、马克思第一个加以批判论证的,是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上完成的伟大变革。,劳动决定价值这一思想最初由英国经济学家配第提出。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也对劳动价值论做出了巨大贡献。,3劳动的二重性创造了商品的二因素,没有劳动的二重性就不会有商品的二因素。4 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石,建立在劳动二重性基础上的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石。,3、商品的价值量,3.1 价值量的含义及其产生,价值量的含义价值量的产生,3.2 价值量大小的衡量,3.2.1 衡量单位 衡量劳动量大小的天然尺度-劳动时间 3.2.2 考察商品价值量的两个区分第一区分 生产同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二区分 简单劳

6、动与复杂劳动。3.2.3 把不同行业、不同熟练程度的劳动作对比第一步 抽象成相同的人类劳动,即都是体力与脑力的付出;第二步 抽象掉体力与脑力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别 例如 脑力劳动是A,复杂脑力劳动3A,简单脑力劳动1A,体力劳动B.体力强5B,体力弱2B,令A=3B 则可计算出换算结果。注意:这种计算或还原是在生产者背后,社会自发确定的.,3.3 商品价质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3.3.1 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及其衡量劳动者的特定劳动生产特定使用价值的能力或效率3.3.2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劳动者素质与熟练的程度、生产中的分工与协作、生产管理、生产规模、自然资源供应)3.3.3 统一劳动在同一劳

7、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是相等的.3.3.4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量成正比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第三节 货币,1、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2、货币的本质和职能3、货币流通规律,1、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1.1.货币起源或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1.2.货币的本质,1.1.货币起源或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1.1.1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公式 1只羊=2把斧子理解 交换内容的实质(看起来是使用价值,实际是价值);概念命名(相对价值形式,等价形式),1.1.2 扩大的或

8、综合的价值形式,1公式 z量商品A=u量商品B,或=v量商品C,或=w量商品D,或=x量商品E,或=其他(20码麻布=1件上衣,或=10磅茶叶,或=40磅咖啡,或=1夸特小麦,或=2盎斯金,或=1/2吨铁,或=其他)2进步性 无差别性显现,偶然性消失3缺陷 没有统一的等价物,交换比较困难,1.1.3 一般的价值形式,1公式1件上衣=20码麻布10磅茶叶=20码麻布40磅咖啡=20码麻布1夸特小麦=20码麻布2盎斯金=20码麻布1/2吨铁=20码麻布x量商品A=20码麻布其他商品=20码麻布2质的进步性 第一次真正使商品都作价值互相发生关系,1.1.4 货币形式,公式:20码麻布=2盎斯金1件上

9、衣=2盎斯金10磅茶叶=2盎斯金40磅咖啡=2盎斯金1夸特小麦=2盎斯金1/2吨铁=2盎斯金x量商品A=2盎斯金货币出现以后,整个商品世界分成了两极。,货币形式,中国货币史-战国(楚)蚁鼻,中国货币史-秦汉“半两钱,1.2 货币的本质,即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了劳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2、货币的本质和职能,2.1 价值尺度2.1.1 含义 以货币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商品的价值2.1.2 原因,2.2 流通手段,2.2.1 含义2.2.2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的特点1打破了交换主体、交换时间、交换空间的限制;2买与卖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离,扩大和加深商品交换的矛盾;3货币流通含义;金属

10、货币流通的一般规律2.2.3 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形式的发展金块、金币、纸币、电子货币,2.3 其他三种职能,2.3.1 支付手段(1)含义:货币作为清偿债务的手段,就执行了支付手段的职能。(2)影响可节约流通中的货币量。加深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信用货币是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中产生的。由出售商品得到的债权凭证(欠条)因债权转移而流通。例:银行券、期票、支票等。,2.3.2 世界货币,(1)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世界货币必须是真正的货币(金和银),现代世界货币已有很大变化。(2)世界货币的三个职能:支付手段。作为支付手段平衡国际贸易差额。购买手段。在国际贸易平衡突然遭到破坏时,货币作为单方面的购买

11、手段发挥作用。财富的象征。作为绝对的财富从一国转到另一国。,汇率标价方法,汇率标价方法:确定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先要确定用哪个国家的货币作为标准。由于确定的标准不同,于是便产生了几种不同的外汇汇率标价方法。常用的标价方法包括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美元标价法。直接标价法又叫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100、1000、10000)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就相当于计算购买一定单位外币所应付多少本币,所以叫应付标价法。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都采用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它是以一定单位(如1个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

12、。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欧元、英镑、澳元等均为间接标价法。,2.3.3 储藏手段,(1)含义: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作为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绝对存在)保存起来的职能。(2)货币的贮藏形式:直接的金、银体(块);美的形式金银饰物。(3)货币贮藏对经济的主要的(积极)作用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是货币的蓄水池。,3、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与纸币流通纸币流通与通货膨胀,第四节 价值规律,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1.1 核心内容或基本要求1.2 解释基本规律1.2.1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主体内容平等的交换劳动 1.2.2 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调节了商品生产与流通,界定了劳动耗费能否得到补偿和盈利1

13、.2.3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其他规律的基础供求规律,竞争规律 总之,反映了商品经济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2.1 表现形式的基本内容 2.2 影响价格变动的基本因素,3.价值规律的作用,3.1 自发调节社会生产要素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3.2 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路3.3 促进市场主体的两极分化和优胜劣汰.,第五节 例证分析 自学,一、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二、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三、货币形式的发展 四、商品的价值如何决定和如何实现,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一直是经济学关注的问题。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为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

14、基础。英国古典经济学奠基者和完成者的斯密与李嘉图,对劳动价值论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其论述对近代劳动价值理论具有深远的影响。,亚当斯密(1723-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1776年发表了其代表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书中系统地论述了近代劳动价值论。斯密首先讨论了价值尺度问题。他说:“一个人占有某货物,但不愿自己消费,而愿用以交换他物,对他来说,这货物的价值,等于使他能购买或能支配的劳动量。因此,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但是又断言,商品的价值只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种收入。反过来,他用三种收入构成商品价值。,1723年生,1790年7月17日与世长辞。亚当

15、斯密被世人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其发表的国富论对经济学领域的创立有着极大的贡献,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大卫李嘉图(17721823年),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该书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他坚持商品的价值由生产中耗费的劳动决定的原理,批评了斯密价值论中的二元观点。第一个提出了决定价值的劳动不是实际的个别劳动而是社会必要劳动,他还指出了决定商品价值的不仅有直接投入生产的活劳动,还有投在所耗费的生产资料上的劳动。,1793年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 动,25岁时拥有200万英镑财产,随后钻研数学、物理学。1799年读亚当斯密国富论后开始研究经济问题,参加了当时关于黄金价格和谷物法的讨论,1817年发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