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合作教程第二章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49011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经济合作教程第二章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国际经济合作教程第二章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国际经济合作教程第二章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国际经济合作教程第二章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国际经济合作教程第二章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合作教程第二章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合作教程第二章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国际经济合作(第二版),主编 陈建,21世纪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国际经济合作产生的基本动因第二节 当代国际经济合作发展新趋势第三节 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重点问题,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合作的关系当代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我国加入WTO之后的对外引资新特点,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 国际经济合作产生的基本动因,一、战

2、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为国际经济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世界政治经济多元化,国家实力多极化2、发展中国家成为重要的力量,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二、科技革命浪潮是战后国际经济合作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动因 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和标志。科技革命的主要作用:1、开创了新的领域,宇航、计算机2、加快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步伐,如数字信息的应用。3、降低了交易成本,如通讯成本,电子商务。4、扩大企业规模,促进了企业国际化5、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更高。,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三、战后国际分工的新发展是国际经济合作产生与发展的基础 1、新兴

3、国家要求建立新的国际新秩序2、经济全球化导致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必须参与全球经济发展,也容易受到大国经济危机的影响。3、国际分工的程度和广度更深。,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四、经济生活国际化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是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发展到了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的状态下求得发展。1、生产领域国际化和跨国公司的广泛发展。跨国公司可以利用全球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最具有技术含量和最低成本的商品。,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2、货币资本及其市场的国际化进程迅速发展国际资本市场的价值超过了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谈谈,美国的国债贬值,但中国为什么还要增加购买美国的国债?,第

4、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回答:A、中国的美元资产必须要进行投资,才能保值和增值(放在银行只会贬值)B、美国的国债虽然贬值,但相对于其他国家的货币(欧元、日元)相对来说更安全。想想,如果你是国家总理,你如何使用这些美元资产?,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3、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A、跨国公司为了获得更高的利益,对世界各国进行投资,将全球纳入公司的经济范围。B、各个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必须和其他国家进行联合。和大国联合,防止被其他国家欺负,和小国联合,防止大家的欺负。看看美国专门打那些国家就知道了。,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4、国际经济协调机制日益加强和发展世界贸易组织成为

5、重要的国际贸易协调机构。如欧盟裁定对中国出口欧盟的钢铁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中国向世界贸易组织进行申诉,获得了成功。,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五、各类国际经济组织在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当代国际经济合作发展新趋势,一、国际经济合作发展新趋势:1、随着世界经济的深入发展,国际经济合作也日趋活跃,合作的方式灵活多样。合作内容多样化:国际信贷合作、国际技术合作、国际劳务合作、国际发展援助、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层次多样化:企业之间的合作、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双边合作、多边合作。,第二章

6、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2、当前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更加激烈,呈边斗争边发展、在斗争中合作、在斗争中发展的态势。合作、斗争的根本原因为于维护和扩大自身的利益。在国家交往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实力是决定能获取多大利益的根本。,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3、在国际分工和生产与资本国际化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国际经济联系与合作广泛发展,为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国际协调机制将不断得到相应的加强。第三方参与或通过建立国际协调机构,有利于缓和冲突,寻找共同利益。,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当代国际经济合作发展新趋势,二、调整的主要方向:1、加强多边国际协调,其意义在于增强

7、各国的抗危机能力,在更大范围内消除各国经济政策的摩擦,促进世界经济的结构调整,排除国际要素流动障碍。,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2、促进资金、技术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要求发达国家增加贷款、资金和技术援助,减免债务。降低发展中国家商品的进口关税和配额限制,扩大对外投资、促进管理、技术、产业的转移,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3、促进世界生产布局的调整,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管理。对于当前的国际经济合作,我们既要看到它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形式多样、广泛发展的趋势,又要看到当前国际经济合作领域中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合作与斗争并存,以协调、斗争求合作。,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

8、展,第三节 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一、加强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工作,推动我国对外关系的发展 60年代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时,说明中国政府对外援助所遵循的八项原则 1、中国政府一贯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对外提供援助,从来不把这种援助看作是单方面的赐予,而认为援助是相互的。2、中国政府在对外提供援助的时候,严格尊重受援国的主权,绝不附带任何条件,绝不要求任何特权。3、中国政府以无息或者低息贷款的方式提供经济援助,在需要的时候延长还款期限,以尽量减少受援国的负担。,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 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4、中国政府对外提供援助的目的,不是造成受援国对中国的依赖,而是帮助受援国逐步走上自力

9、更生、经济独立发展的道路。5、中国政府帮助受援国建设的项目,力求投资少、收效快,使受援国政府能增加收入,积累资金。6、中国政府提供自己所能生产的、质量最好的设备和物资,并且根据国际市场的价格议价。如果所提供的设备和物资不合乎商定的规格和质量,中国保证退换。,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 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7、中国政府对外提供任何一种技术援助的时候,保证做到使受援国的人员充分掌握这种技术。8、中国政府派到受援国进行建设的专家,同受援国自己的专家享受同样的物质待遇,不容许有任何特殊要求和享受。,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今后我国对外援助主要推行以下两种新的方式。(一)政府贴息

10、优惠贷款方式:主要用于中国与受授国商定的项目,特别支持受援国企业与中国企业合资经营的生产项目(二)援外项目实行合资合作的方式:目的是帮助受援国发展经济、培养管理和技术人才,促进中国与受援国的共同发展。,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 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二、吸收利用外资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一)我国利用外资的比较优势市场优势: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迅速发展,贫富不均,已经成为第一大奢侈品消费国。劳动力优势:劳动力素质相对高,每年几百万大学生毕业;目前劳动力成本逐渐增加,成本优势已经不明显。但产业配套比较齐全。资源优势:外资有一定的超国民待遇、政府法制、税务、环境监管不严,很多国外淘汰的

11、污染企业进入中国。,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二)利用外资的基本原则我国利用外资工作,始终是遵循: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特别是高新技术方面平等互利:加强学习促进民族经济发展:防止外资垄断,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 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三)我国利用外资的发展和现状 借款和吸收投资1、我国借用的外资,包括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和商业贷款。要注意汇率的变化。中国的日元贷款因为日元的升值而遭受巨额损失如中国借200亿日元(200日元=1美元),10年后还债时(100日元=1美元),但不考虑利息等因素,相当于中国要用2亿美元还1亿美元的本金。随时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对外

12、贷款的总量和数额都在减少。,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我国吸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起步阶段(1979年至1986年)持续发展阶段(1987年至1991年)高速发展阶段(1992年至2000年)加入WTO之后的阶段(2001年至今),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 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从我国加入WTO之后,各个行业在引进外资方面都有了长足进展。我国电信服务业外资进入状况我国旅游服务业外资进入状况 我国批发服务业外资进入状况 我国银行服务业外资进入状况 我国运输服务业外资进入状况 我国保险服务业外资进入状况,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 我国的对外经济

13、合作,除了投资数额继续增加以外,这一阶段我国对外资的利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西部地区成为利用外资的重点地区。第二,外资更多地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第三,第三产业成为外资投入的重点领域。,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 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四)我国利用外资的指导思想与战略目标 1、确定合理的利用外资规模。要使利用外资保持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外债偿债能力、国内配套能力和实际消化能力相适应。,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2、确定合理的利用外资结构。(1)处理好运用国内资金和国外资金的关系,在充分利用国内资金的基础上,合理地确定相互之间的配置关系。(2)处理好利用外资中借用国外

14、资金和吸收外商投资的关系,既要保持借用外资还本付息和吸收外资利润汇出的合理结构,又要按各自的特点合理确定其内部的各项比例(3)合理确定利用外资中的对外借款、对外融资、吸收外资各自的分工与相互之间的关系。,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3、确定合理的利用外资地域投向。鼓励外资投向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但实际上不可能:外资肯定要投向收益高的地区,外资不可能把自己的核心技术放在中国。像微软中国研究院,每年招收大量的中国高端人才,但研究成果很少。其目的是,用少量的资金把人才养起来,不让别人用。,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 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4、发展长期的战略性合作 所谓战略性合作

15、(1)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短视的权宜之计;(2)必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是优势互补的结合;(3)合作要建立在新技术和高效率的管理基础之上;(4)既要有利于投资双方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更要能够迎接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 我国的对外经济合作,三、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发展概况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起步较晚,是从1979年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和“守约、保质、薄利、重义”。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事业,我国应当大有所为。,第二章 国际经济合作的产生与发展,思考题,1.国际经济合作产生的基本动因是什么?2.为什么二战后出现的国际经济合作形式才叫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合作?3.当前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有什么关系?4.我国为何对援外方式进行了改革?内容有哪些?5.试述我国利用外资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