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统一的背景和过程.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949170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99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国统一的背景和过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德国统一的背景和过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德国统一的背景和过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德国统一的背景和过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德国统一的背景和过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国统一的背景和过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国统一的背景和过程.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德国统一的背景和过程,讲 述:秦 陆 峰 制 作 人:王 庭 政 图片收集:潘 俭 文字整理:苏 卓 拓 文字收集:符 义 和 王 艳 阳,普鲁士的来历843年法兰克帝国三分,德意志出现。962年之后成立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1688年,勃兰登堡选帝侯加冕成为普鲁士国王。1713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之后得到国际承认。1850年颁布宪法,从君主制度转为君主立宪制度。,政治上的封建割据状态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民族意识的觉醒普鲁士的强大,德 意 志 帝 国 统 一 的 背 景,德国长期陷于分裂,自罗马帝国衰落以来。德国从来就没有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三十年战争进一步加剧了德意志的分

2、裂,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在法律上确定了德国的分裂状态,它有314个独立的邦国,1475个庄园。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后,依据正统原则,德意志地区恢复了旧王朝的统治,继续维持着封建割据状态。德意志既没有作为一个帝国被恢复,也没有作为一个民族国家而重新统一,而只是建立了一个“德意志邦联”,它包括34个邦国和4 个自由市。每一个邦都拥有内政和外交上的全部主权。各级封建主在自己的领地内都实行各自为政的专制统治,帝国皇帝虽然存在却徒有虚名,没有任何实际的权力,德意志成了欧洲大陆封建割据的典型。,19世纪30年代,德意志就开始了工业革命。但严重的政治分裂局面给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困难。首先,要求

3、各地区之间有畅通的商品销售渠道,即统一的国内市场。但处于割据状态的德意志各邦都有自己的工商业法规、货币和度量衡,这使德意志根本无法建立统一的市场。其次,商品输出需要有强大的国家力量为后盾,象英法等国的商品输出,既有外交保护,又有炮舰作后盾,而德意志资产阶级却得不到这种保护。再次,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促使各国资本家在海外建立殖民地和进行商业争霸战争,而这必须得到国家的支持,在这方面,德意志资产阶级也处于劣势。因此,德意志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国家统一。,法国大革命唤起了德意志的民族主义。拿破仑战争在欧洲所引起的民族主义运动在德意志得到了最深刻的发展。法国的入侵极大地伤害了德意志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

4、感,同时也激发了德意志人民普遍而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热情,开始意识到彼此利益一致,都属于一个民族,也应当属于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因而,民族主义和国家统一逐渐成为德意志事务中压倒一切的主流,并在1848年的革命中开始付诸实践。1848年革命虽然失败了,但这是德意志不通过国王和战争而通过民主方式来解决统一问题的唯一一次尝试,同时也表明德国失去了通过和平、民 主的方式来实现德国统一的机会。,19世纪以来普鲁士的力量不断发展尤其是俾斯麦担任首相期间推行“铁血政策”,进一步壮大了普鲁士的力量,第一,普鲁士经济发达,其重工业生产占全德一半以上。第二,军事力量强大,有全欧洲第一流的陆军。第三,民族成分单

5、一,统一的决心坚定。第四,对资产阶级能够做出让步,博得了他们的好感。第五,普鲁士统治阶级实力雄厚,野心勃勃。普鲁士的强大更由于其所处的有利国际环境而得到了加强。俾斯麦在1863年支持俄国镇压波兰起义,赢得沙皇“感激之情”。为普鲁士统一德意志提供了良好的国际条件。法国正陷入侵略墨西哥的泥潭中,干涉德国事务是很困难的。英国,忙于干涉美国内战和爱尔兰反英民族运动等事务,何况英国还想借助普鲁士的强大来牵制自己的对手俄法两国。而把所有这些优势结合起来推动德国统一的是普鲁士王朝的一位铁腕人物俾斯麦。,“当代的重大政治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派决议所能决定的,而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德国所指望的不是普鲁士的自由

6、主义,而是他的武力!”,奥托冯俾斯麦1815年4月1日出生在普鲁士大贵族地主家庭。他强暴蛮横、凶悍粗野,是个意志坚强而又充满政治智慧的铁腕人物。1862年他出任普鲁士首相兼外交大臣后,一方面,在国内排挤议会势力,推行军事强国计划,坚称要统一德国。另一方面,精心谋划各种外交策略充分考虑列强的态度和普鲁士的对策,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结束了德意志的长期分裂局面,统一了德国。,铁血首相俾斯麦,由于普鲁士的强大及其所处的有利外交环境,所以在有关德意志统一得各种方案中,普鲁士所主张的“小德意志方案”胜出,普鲁士也成为统一运动中的主宰力量。,德 国 统 一 的 过 程,丹麦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普鲁士陆军参谋总

7、长毛奇,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德 国 统 一 的 过 程,丹麦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战争起因俾斯麦的外交准备战争结果,德 国 统 一 的 过 程,丹麦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战争起因俾斯麦的外交准备战争结果,德 国 统 一 的 过 程,丹麦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战争起因俾斯麦的外交准备埃姆斯急电战争进程和结果,丹麦战争的起因: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问题。在历史上,荷尔斯泰因一直是德意志的一部分,石勒苏益格从中世纪早期起就是个”独立的王国”,这里居住着许多德意志人。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不顾民族愿望将这两个地区归丹麦国王统治,从而埋下了德丹纷争的种子。1852年欧洲列强为调解德丹纠纷曾经签订了一个伦

8、敦议定书规定保留两公国的传统特权,并保证两公国自古以来不可分离的地位。丹麦国王答应不归并。然而1 863年丹麦国王公开宣布将两公国分开,并限制其传统特权,还要把石勒苏益格并入丹麦。这表明丹麦政府推翻了1852年伦敦议定书的规定。德意志联邦议会和各邦民族主义者试之为民族耻辱,要求把两公国从丹麦的统治下解放出来,成为德意志领土。俾斯麦认为这是检验铁血政策,发动战争的良机。他的目标是借此兼并两公国。,俾斯麦的外交:争取各大国的中立:当时的国际形势有利于普鲁士。俄国在1863年的波兰人民起义之后一直得到俾斯麦的支持,因此对普鲁士采取善意中立态度,对于法国,俾斯麦利用拿破仑三世觊觎莱茵河左岸的急切心情,

9、暗示将支持法国的要求以保证开战后不会招致法国的干涉,英国起初威胁要进行干涉,但俾斯麦对英国政府施以迷雾,称普鲁士绝对没有把两公国并入普鲁士的意图.联合奥地利:对于奥地利,俾斯麦认为在维护1852年伦敦议定书反对丹麦吞并石勒苏益格方面,普奥双方有着共同的立场,而奥也担心普鲁士独扛维护德意志利益的大旗,愿与普鲁士合作。1864年1月在要求丹麦取消新宪章未果的情况下普奥正式缔结了军事同盟,决定共同对丹麦作战。,战争结果:奥普联军在1864年2月1日渡过艾德河进入石勒苏益格,丹麦战争爆发,由于其他列强作壁上观,丹麦政府在一系列军事挫败后被迫签订了维也纳和约,丹麦放弃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和劳恩堡三个公

10、国,交由普奥两国处理,从此两公国争端变为德意志内部问题。,起因:俾斯麦向来都将奥地利视为统一大业的必然要冲破的障碍。丹麦战争结束后,普奥于1865年8月签订了加斯泰因公约公约规定两个公国由普奥两国共同所有,但行政分开,石勒苏益格由普鲁士管辖,与普鲁士接壤的何尔斯泰因由奥地利管辖,该公约对普奥共管的规定显然潜伏着纷争的种子,并将造成两公国行政的混乱,而这正是俾斯麦为奥地利精心设计的陷阱。,外交准备:对丹麦战争结束后,俾斯麦展开“多边外交”活动,孤立奥地利。他深知,统一德意志,就等于破坏欧洲列强在维也纳会议上安排的欧洲秩序,因而列强不会作壁上观的。首先,他必须稳住英国,为此,他对英表现出亲善的姿态

11、:与英国达成协议,降低普鲁士的关税。而且,俾斯麦看到大英帝国此时正忙于爱尔兰反英民族运动,主要精力放在国内改革上;在对外政策上,主要把目光放在美国国内战争后的走向,对大陆事务奉行不干涉政策。此外,英普关税联盟使英国获得了很大的商业利润,她不想开罪普鲁士。其次,俾斯麦奉行拉拢俄国、讨好法国的对外政策。在他看来,这两个国家不会坐视普鲁士统一德国,因为德意志的分裂曾使俄国有可能向西扩张,使法国有可能占领莱茵河流域的土地。为了拉拢俄国,早在1863年爆发波兰民族起义时,俾斯麦就曾使普鲁士充当俄国镇压起义的帮凶,因而得到俄国在普奥战争中信守中立的承诺。与之相反,奥地利的“背叛行为”和在巴尔干地区的争夺使

12、之余恨难消。再者,继克里木战争而来的波兰起义已经耗尽了俄国的实力,使她不可能再采取大规模的行动。最让俄国担心的是:,如果向奥地利示好,必然导致法普结盟,重新挑起波兰危机,因而,俄国不可能援助奥地利。至于法国,拿破仑不希望一个强盛的邻邦快速地崛起,更不希望让德意志统一在普鲁士的周围。俾斯麦向拿破仑暗示,只要他在普奥战争中严守中立,作为补偿,普鲁士不反对卢森堡并入法兰西帝国的版图,并向拿破仑保证,普鲁士从来没有把威尼斯看作奥地利的领地。最后,与意大利结盟,孤立奥地利。为确保普鲁士速胜,必须迫使奥地利两线作战,因此,俾斯麦又把外交重心移到了意大利,说服意大利国王与他缔结反对奥地利的军事同盟。可是,意

13、大利国王维克多厄曼努尔二世犹豫不决,担心其年轻的王国军队难以战胜奥军。俾斯麦预见到意军必然要被击溃,但这并不影响战争的结局。因此,俾斯麦同意,不管南方战争结局如何,意大利应该取得威尼斯。然而,这并不能抹去这位国王的忧虑。意大利国王的犹豫不决使俾斯麦气愤,不已,他毫不含糊的威胁说他将直接向意大利人们呼吁,号召意大利革命志士马志尼和加里波第予以援助。意大利国王被迫同意,并向俾斯麦提供了必要的保证。但是,法皇拿破仑三世突然干涉,对法国百依百顺的意大利不敢冒然与普结盟。于是,俾斯麦又迎合法皇的心态,故伎重演,尽力使拿破仑相信普奥战争的残酷性和长期性,而且控诉奥皇弗兰茨约瑟夫的刚愎自用,离间法奥关系。最

14、终,法国同意了普意之间缔结军事同盟。俾斯麦外交上又取得了一大胜利。普意结盟后,俾斯麦便故意采取措施激化普奥矛盾,形势日趋紧张,终于1866年6月普奥开战。,战争结果:7月的萨多瓦会战中普军决定性地击败奥军,战争出奇地迅速仅用7周。俾斯麦在列强搞清楚事件的性质之前就结束了战争。1866年8月23日正式签订了布拉格和约,意大利得到了威尼斯,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但仍保持着一个强国的实力,普鲁士兼并了阿尔施泰因以及战争中站在奥方的几个德意志联邦诸侯国,统一了德意志的北部和中部,建立起在普鲁士领导下的北德意志联邦。标志着德意志的统一事业又前进了一大步。,萨多瓦战役,起因: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在1864

15、年及1866年先后击败了丹麦及奥地利,但法国却仍然在幕后操控着南德意志诸邦,企图阻碍德国统一。在普奥战争结束后,法皇拿破仑三世要求俾斯麦同意,把莱茵河西岸的巴伐利亚和黑森-达姆施塔特的部分领土合并与法国,作为对法国在普奥战争中保守中立的报偿。俾斯麦断然拒绝,并立即把拿破仑三世的这个意图通知了巴伐利亚国王及南德诸邦政府,从而在南德诸邦造成了恐惧法国的心理。利用南德的这种心态,俾斯麦遂与它们缔结了秘密的攻守同盟条约。在这种情势下,只要打一场普法战争就可以激发南德诸邦的民族感情,就可以推动它们与北德联邦合并为此,在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的策动下,以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制造争端,令法皇拿破仑三世对普宣战,普鲁

16、士借此团结德意志民族,进攻法国。,外交准备:对法战争的准备阶段,主要是利用大国矛盾,与英、俄、意发展关系,孤立法国。此时欧洲列强的态度对普有利而于法无益。英国认为,法国仍是当时最具与之海上殖民争霸力量的强敌,而普鲁士正是抵制拿破仑法国的重要平衡力量;俄国又是其争夺中亚地区的主要对手。因此,英国“希望加强中欧(德国)以反对其周边的两大强国”。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使沙俄遭到惨败后,在战备上已经不能同法国和普鲁士军队相比。而普相俾斯麦又极力推行媚俄政策。是时,俄法在东方问题和波兰问题上的矛盾促使俄国作出有利于普鲁士的选择。由于拿破仑不愿放弃对于罗马教权的保护,并且法军于1867年11月击溃了占领罗马的

17、志愿军,意大利对法国极其反感。奥地利还没有从1866年的战争惊恐中恢复过来,而且顾及到俄国的态度,故而只提出了有保留的同法结盟的条件。在进行了充分的外交和军事准备后,西班牙王位问题的出现为俾斯麦推动普法冲突创造了机会,埃姆斯急电:在1870年的春天,西班牙的女王宣布退位,西班牙想请普鲁士国王的堂兄去当国王。普王威廉一世怕触怒法国而表示反对,在俾斯麦的成功说服下,威廉一世改变了态度。法国认为这是德国首相俾斯麦刻意令法国腹背受敌,故此表示强烈反对。在这种紧张局势面前,威廉一世却突然公开表示不赞成自己的堂兄继承西班牙王位,令俾斯麦非常失望。在7月13日,法国驻普鲁士大使贝内德狄带着法国政府的新指令,

18、来到普鲁士国王的疗养地,埃姆斯温泉,转达拿破仑三世的密函“希望陛下能保证,将来不要求这种已放弃了的候选人资格”。但这种无礼的态度,令威廉一世感到惊愕。之后威廉一世就把和法国大使交谈的内容,从埃姆斯向柏林发出一份急电给俾斯麦。在读过急电,俾斯麦非常开心,并问参谋总长毛奇是否对法国战争有全胜的把握,毛奇作了肯定的答复。于是,俾斯麦拿起笔来修改电文,他删去电文中还可在柏林从长计议一句,在结尾部分加上了这样的刺激法国的话:“国王陛下以后拒绝接见法国大使,并命令值日副官转告法国大使,陛下再也没有什么好谈的了。”俾斯麦把这个电文在报纸上公布,并通告驻国外所有普鲁士使团后,埃姆斯急电的内容很快传到巴黎,舆论

19、一片哗然,拿破仑三世被激怒了。7月19日,法国向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爆发。,战争爆发后,南德诸邦在德意志民族主义的浪潮的席卷下立即站在普鲁士一边对法作战,由于普鲁士进行的是正义的民族统一战争,并在军事外交上准备充分,普军很快就击溃了入侵法军,9月1日,法军在色当惨败,拿破仑三世和10万军队被俘,巴黎爆发革命,推翻了第二帝国。,战争进程和结果:,色当战役是普法战争的转折点,此后普鲁士的对法战争由正义的统一战争转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9月19日普军开始包围巴黎,1870年11月,代表北德意志联邦的俾斯麦与南德四邦政府缔结联合的和约,南德四邦与北德意志联邦合并,成立“德意志帝国”。1871年1月18日

20、,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正式即位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5月双方签订了法兰克福和约。规定法国把阿尔萨斯和洛林大部分割给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和约对于法国来说无疑是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对于德国来说,则满足了德意志容克地主和资产阶级侵略扩张的野心,是一个掠夺性的条约。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法国人对德国的敌意有增无减,这就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种子。,德国统一的影响: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最终结束了德意志政治上长期分裂的局面,扫除了德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碍,把德国的历史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德国的统一打破了欧洲的均势格局。德国的统一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和近代国际关系演绎的地缘基础。德国的统一是通过战争完成的,加深了德意志民族本身所固有的军国主义传统,使德国成为欧洲军国主义的堡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