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修订版)第一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52388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会计学(修订版)第一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基础会计学(修订版)第一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基础会计学(修订版)第一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基础会计学(修订版)第一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基础会计学(修订版)第一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会计学(修订版)第一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会计学(修订版)第一章.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础会计学,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主讲:姜昱,2,课程框架结构,4,会计概述,会计法规,会计核算方法与程序,主要内容,5,总论,会计概述,1,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涵义的几种观点会计的几个基本概念,6,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一)会计的产生会计是在人们的生产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原始社会,会计只是生产职能的一个附带部分,表现为一种简单的记录和计量行为(如绳结记事)。剩余产品的出现,使得会计逐渐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职能。,会计概述,7,(二)会计的发展的三大阶段,会计概述,古代会计:15世纪以前的会计,习惯上称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是以1494年意

2、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算数几何及比例概要提出的复式簿记为标志。,现代会计: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后,以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分离为标志。,8,现代会计的特征:,会计概述,9,现代会计,财务会计,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审 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现代会计: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会计概述,10,会计涵义的几种观点方法论: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和计算的一种方法。(20世纪30-40年代)管理工具论:会计是反映和监督生产过程的一种方法,是管理经济的一种工具。这种观点曾一度流行于五十年代的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50年代中期),会计概述

3、,11,信息系统论:会计是旨在提高微观经济效益,加强管理而在企业范围内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20世纪60年代)管理活动论:会计是对各单位的经济业务,主要运用货币形式,借助于专门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核算、实行监督,产生一系列财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具有反映和控制职能的管理活动。(20世纪80年代),会计概述,12,控制系统论:会计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控制系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该观点认为会计信息系统结构复杂,影响因素多,变化性强,随时可造成会计信息的传递途径、时间及失真度的改变,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因而必须以控制手段随时予以调节和纠正,以便使系统运

4、行吻合预期的规定。(20世纪90年代),会计概述,13,会计的几个基本概念(一)会计信息使用者投资者、信贷者、国家政府及有关部门、供应商、客户、职工等直接利益关系者;企业管理当局及其他管理人员;其他信息用户,包括社会公众、经纪人、律师、经济师、工会等,他们是潜在利益关系者或充当信息用户利益的代表。,会计概述,14,(二)会计目标会计目标亦称会计目的,是指会计所要达到的境地和结果。我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将其定义为: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融合,会计概述,1

5、5,(三)会计职能 会计职能是指会计所具备的固有功能和作用,它是会计目标得以实现不可或缺的条件。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反映(核算)职能 会计能够将经济活动中的原始信息加工转换成使用者需要的会计信息,它是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包括四个环节: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概述,16,监督(控制)职能 会计能够根据其反映出来的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使之遵守国家的有关财经法规和制度,并按照管理者的预期目标进行。,事前监督:参与预测、决策,制订经济计划。,事中监督:纠正经济计划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事后监督:考核业绩,分析经济计划执行结果。,会计概述,17,(四)会计内容1.会计内容的总体描述:会

6、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企业发生的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也称为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资金进入企业,资金退出企业,会计概述,18,资金进入企业,会计概述,19,资金在企业中的周转,会计概述,20,处于循环周转中的资金有时会离开周转,退出企业,如缴纳税金、分配利润、分派股利和偿还借款等等,资金的这种退出是企业履行合约的一种表现。,资金退出企业,会计概述,21,2.会计内容的具体描述: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对抽象的资金运动按照其属性所作的进一步分类。这种分类应服从于会计目标的需要,而会计表达信息的工具或载体是财务报表,因此对财务报表构成内容的基本分类就构成会计要素的基本内容。会计要素

7、也称为财务报表要素,主要分为反映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的要素和反映经营成果(利润表)的要素。,会计概述,22,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资金进入企业后,会使得企业出现可以使用的经济资源,将之归为一类,称为资产要素。资产可视为企业获得的一项权利。同时这些经济资源的提供者也会获得相应的要求权,将之归为一类,称为权益,包括所有者权益要素和债权人权益(负债)要素。权益可视为企业获得资产这项权利而应尽的义务。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要素一起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会计概述,23,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为了得到增值的货币资金,企业会让资金周转起来,从而使得资金处于一种显著的变动状态。在资金的显著变动状态中,企业会得

8、到经济利益的流入,同时也会发生经济利益的流出。经济利益的流入归为一类,称为收入要素;经济利益的流出归为一类,称为费用要素;经济利益经过流入和流出后的剩余,归类为利润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要素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状况及结果。,会计概述,24,会计概述,25,(五)会计的定义,会计概述,26,会计概述,27,总论,会计法规,2,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四个层次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架构,28,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财政部制定:会计准则中的基本准则接近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国务院制定: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会计行政法规,会计法,

9、地方性会计法规,会计部门规章制度,会计法规,29,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会计法律,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是1985年1月21制定,于1993年12月29日和1999年10月31日经过两次修订。共分为七章五十二条,主要对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法律责任等作出了规定,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会计法规,30,第二层次: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会计法律规范,是对会计法律的具体化或某个方面的补充。在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规中,属于会计行政法规的有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2000年6月1日发布)、总会计师条例(1990年12月31日发布)。,会计法规,31

10、,第三层次:会计部门规章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包括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监督制度,如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国家统一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如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等。国家统一的会计工作管理制度,如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等。,会计法规,32,第四层次:地方性会计法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情况制定发布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如云南省会计条例、湖南省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湖南省实施办法等。,会计法规,33,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基本架构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由一项基

11、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构成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第一层次:基本准则第二层次:具体准则第三层次:指南及讲解,会计法规,34,会计法规,35,(一)财务报告及其目标财务报告是指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是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最终成果,是向信息使用者输送会计信息的载体,是沟通企业管理层与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其中财务报表又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基本会计准则的内容,会计法规,36,财务报告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

12、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财务报告目标要求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决策的需要,体现为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观。财务报告目标要求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体现为财务报告的受托责任观。,会计法规,37,(二)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会计基本假设定义:它是对会计人员所面临的、错综复杂的会计环境作出合乎情理的判断。地位:它是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内容: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会计法规,38,假设一:会计主体含义: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这一假设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即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作用:明确了什么主体的数据可以输入会计

13、信息系统;决定了会计信息系统在具体进行信息的加工处理时应站在谁的立场上;严格区分了不同主体之间、主体与所有者之间的利益界限。,会计法规,39,会计主体,思考:会计主体与法人、企业的关系?,会计法规,40,假设二:持续经营含义: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不是期望清算解散的,企业将是继续存在下去的。这一假设界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即企业企业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尽管现实经济环境中,企业的经营活动存在着不确定性,但是会计信息系统加工、处理提供会计信息应立足于企业持续经营的基础上,否则一些最基本的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方法都无法确立。,会计法规,41,假设三:会计分期这一假设是在持续经营假设的基础

14、上,将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若干个间隔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定期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其所需信息。这一假设解决了持续经营时间的无限性与使用者对会计信息及时需求的矛盾。在我国,会计期间分为会计年度(与公历年度一致)和会计中期。会计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包括半年度、季度和月度。,会计法规,42,上期,本期,下期,本期期初,本期期末,会计法规,43,假设四:货币计量为了有效地帮助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决策,会计信息既需要用文字说明,又要用数量描述,并应以数量描述为主。在数量描述中,可以用劳动尺度、实物尺度和货币尺度三种计量尺度。但会计计量是以货币计量为根本,以非货币计量为

15、补充的定量反映方式。两层含义:一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即要求必须确定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二是假定货币本身价值是稳定不变的或虽有变化但其幅度可忽略。,会计法规,44,会计基础企业会计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另一种会计基础。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法规,45,会计法规,46,本期确认的收入,本期确认的费用,会计法规,47,(三)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可靠性:以实际发生

16、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相关性: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其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使用者对企业作出评价或者预测。可理解性: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可比性:会计信息横向、纵向相互可比,要求会计政策统一和一致。,会计法规,48,实质重于形势: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重要性: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投资者等使用者据此做出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谨慎性: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及时性:及时收集会计信息,及

17、时处理会计信息,及时传递会计信息。,会计法规,49,(四)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会计要素的确认初次确认: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原始信息能否进入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处理。再确认: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处理后的会计信息如何对外报告和输出。会计要素的确认的原则: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符合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第一,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第二,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会计法规,50,会计要素的计量计量尺度:有货币量度、劳动量度和实物量度等,但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尺度。计量单位:确定计量本位币,通常选用在经营活动中经常地、大量地使用的货币,一般是本国通货。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

18、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会计法规,51,总论,会计核算方法与程序,3,会计方法会计核算的方法与程序,52,会计方法,会计核算方法与程序,53,原始信息的收集与转换,会计信息的加工与储存,会计信息的整理与报告,会计核算的方法与程序(一)会计核算的三个阶段,会计核算方法与程序,54,(二)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核算方法与程序,55,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经济业务,设置账户和会计科目复式记账 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 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告,信息输入,信息输出,信息整理,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会计核算形式的概述,(三)会计核算的程序,56,证账表,本会计期间,证账表,证账表,上一会计期间,下一会计期间,会计循环,会计核算方法与程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