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职高专管理与财贸系列专业规划教材.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955302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6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职高专管理与财贸系列专业规划教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全国高职高专管理与财贸系列专业规划教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全国高职高专管理与财贸系列专业规划教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全国高职高专管理与财贸系列专业规划教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全国高职高专管理与财贸系列专业规划教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高职高专管理与财贸系列专业规划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职高专管理与财贸系列专业规划教材.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国高职高专管理与财贸系列专业规划教材,金 融 学,鲍静海主编,吴海军 解振锁 佘志峰副主编科学出版社,内容简介,金融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货币与信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调控和国际金融等金融学方面的重要内容。金融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调控的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研究范围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金融领域。它是经济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因为如此,各类学校都很重视金融学教材的选择。,目 录,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第三章 利率与汇率第四章 金融市场第五章 金融机构体系 第六章 商

2、业银行,第七章 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第八章 货币政策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第十章 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第十一章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职能 第二节 货币制度,返回目录,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学习要点与要求】货币与现代经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与货币打交道,这就需要我们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货币。货币是金融活动的载体。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明确货币的定义,掌握货币的职能和货币层次的划分,了解货币的起源和货币制度的演变发展,目的在于全面了解“货币”这一范畴,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返回,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职能,一、货币产生与发展形态(一)货币的起

3、源货币起源于商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返回,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职能,1.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3.一般价值形式4.货币价值形式,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职能,(二)货币的发展形态货币形态也称货币形式,是指以什么货币材料(币材)来充当货币。实物货币(含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职能,1.实物货币实物货币又称商品货币、足值货币。任何货币,如果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与作为商品用途的价值相等,则统称为实物货币。2.代用货币代用货币是指由国家或银行发行的、代替足值货币执行货币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纸制货币。它是作为实物货

4、币特别是贵金属货币的替代物而出现的。代用货币的一般形态是纸制的凭证,故称纸币。,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职能,3.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是货币发展中的现代形态。信用货币的主要有纸币和银行存款两种形态。4.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指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存储和处理的存款。银行在各销售场所安装终端机并与银行电脑中心连接。电子货币可以认为是一种观念上的货币。,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职能,二、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由货币的本质所决定,货币在现代经济中执行着五种职能。(一)价值尺度(二)流通手段(三)储藏手段(四)支付手段(五)世界货币,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职能,(

5、一)价值尺度货币在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时,执行着价值尺度的职能。所谓衡量商品的价值,就是评价商品包含多少社会劳动;所谓表现商品的价值,就是把社会承认的劳动量表示为一定数量的货币。货币是商品内在价值的表现形式。(二)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发挥媒介作用时,便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职能,1.必须是现实的货币。2.不需要有足值的货币本体,可以用货币符号来代替。(三)储藏手段当货币由于各种原因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绝对化身而保存起来时,货币就停止流通,发挥储藏手段职能。执行储藏手段的货币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1.它必须

6、既是现实的货币,又是足值的货币2.作为储藏手段的货币,必须退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职能,(四)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它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如货币用于清偿债务,以及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五)世界货币随着国际贸易交往的发展,当货币超越国界并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它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货币的五种职能并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其中,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其它职能是在这两种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职能,三、货币层次的划分(一)货币层次的划分应根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划

7、分。所谓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是指一种金融资产能迅速转化为现金而使持有人不遭受损失或减少损失的能力。现阶段我国货币划分为以下4个层次:(1)Mo=流通中的现金;(2)M1=Mo+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职能,(3)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4)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二)货币层次划分的现实意义目的是为了把握流通中各类货币的特定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而探索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在结构上的依存关系和适应程度,以便中央银行拟订有效的货币

8、政策。,第二节 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的形成及其构成要素(一)货币制度的形成 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货币金属2.货币单位3.各种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4.规定准备制度,返回,第二节 货币制度,1.货币金属一般都先以白银为货币金属,最终黄金占了统治地位。2.货币单位货币单位是国家法定的货币计量单位。3.各种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一个国家的通货,通常分为主币(即本位币)和辅币。4.规定准备制度准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发行的物质基础。,二、货币制度的演变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货币制度,同一个

9、国家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货币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后主要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三种金属货币制度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第二节 货币制度,第二节 货币制度,(一)银本位制银本位特点:以白银为币材;以一定量的白银来表示货币单位的值;银币是本位货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银币有无限法偿的能力;白银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银本位的缺陷:白银的价值较低;不适应商品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需求量。,第二节 货币制度,(二)金银复本位制金银复本位的是以黄金和白银同时作为本位币币材的一种货币制度。特点:黄金和白银同时为币材;金币和银币都是本位货币,都可自由铸造、自由熔化;金币和银币都有无限法偿的能力

10、;黄金和白银都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金银复本位制的类型:平行本位制:金币和银币的兑换比率完全取决于金属市场上金块和银块的比价。双本位制:金币和银币的兑换比率由法律规定,不随金、银市场比价的变动而变动,只要法律规定不变,金币和银币的兑换比率就不变。劣币驱逐良币: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高于法定价格的货币必然会从流通中退出,被熔化成金属块或输出国外,市场价格低于法定价格的货币则继续留在流通中。跛行本位制:虽然两种货币虽然都是本位货币,并有固定比价,但政府同时规定金币可自由铸造而银币不能自由铸造。,第二节 货币制度,(三)金本位制金本位是以黄金为币材,金币为本位货币的

11、制度,它在金属货币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金本位包括金币本位、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三种形式。(1)金币本位制金币本位制的特点是: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货币储备全部是黄金,并以黄金进行国际结算,第二节 货币制度,第二节 货币制度,(3)金汇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的特点:国内没有金币流通;将本国货币与另一采用金币本位或金块本位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比价,并在该国存放外汇准备金,通过无限制供应外汇来维持本国币值的稳定;银行券在国内不能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采用金汇兑制度不可避免的使本国货币依附于与之相联系的国家的货币,本质上是一

12、种附庸的货币制度。,第二节 货币制度,(四)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以不兑现的纸币或银行券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它的基本特点如下:(1)一般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并由国家法律赋予无限法偿能力。(2)货币不与任何金属保持等价关系,也不能兑换黄金,货币发行一般不以金银为保证,也不受金银数量的限制。(3)货币主要通过银行信贷渠道投放。,第二节 货币制度,(4)是一种管理货币制度。(5)货币流通的调节构成了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6)流通中的货币不仅指现钞,银行存款也是通货。,第二节 货币制度,三、国际货币制度(一)国际货币制度的概念国际货币制度就是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

13、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规则、措施和组织形式。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汇率制度的确定。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方式。,第二节 货币制度,(二)国际货币制度的类型1.国际金币本位制具有如下特点:黄金充当了国际货币,并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为中央银行持有。各国货币都规定了含金量,各国货币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货币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来决定。国际收支具有一种自动调节机制。,第二节 货币制度,2.金汇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下的国际货币制度的特点:各国依然维持金平价,但只是一种不完全的金平价,本币不能兑换黄金,而是通过外汇与黄金发生间接联系。汇率实际上是一种钉住汇率制,即按照固定汇率与某特

14、定国家货币挂钩。政府或货币当局除持有黄金作为储备外,还持有大量外汇。这就改变了以前单一黄金储备的格局,扩大了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国际收支调节具有不对称性。,第二节 货币制度,3.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如下三个特点:实际是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制。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对国际收支的调节有两种方法:短期失衡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信贷资金解决;长期失衡通过调整汇率平价来解决。,第二节 货币制度,4.当前的管理浮动汇率体系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顿召开会议,签署了“牙买加协议”。同年4月,协议的第二次修订案,从此国际

15、货币制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牙买加体系。现行的牙买加体系具有以下特征:(1)浮动汇率合法化。(2)黄金非货币化。(3)储备货币多样化。,本 章 小 结,1.如何从理论上解决“什么是货币”的问题。2.货币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是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所发挥的作用与功能。3.流通中的货币量,根据流动性原则,可划分为各种不同的层次,把握和控制不同层次的货币量,对货币量的调节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4.货币制度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所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5.国际货币制度是指为适应国际贸易和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规则、措施和组织形式。,本 章 练 习 题

16、,1.马克思是如何分析货币起源的?2.货币形态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什么是信用货币?其基本特征是什么?4.货币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哪些职能?5.什么是价值尺度,它与价格标准的关系是什么?6.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有哪些特点?7.与流通手段相比,货币执行支付手段有哪些特点?8.我国的货币层次是如何划分的?它有什么现实意义?9.什么是货币制度?其主要构成要素有哪些?10.金银复本位制下为什么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11.为什么说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制度?12.为什么说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13.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14.什么是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谋求解决的中心问题是什么?15.国际货币制度的类型有哪几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