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07为学与做人.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55817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07为学与做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大学语文07为学与做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大学语文07为学与做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大学语文07为学与做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大学语文07为学与做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07为学与做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07为学与做人.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为学与做人,梁启超,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近代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政治活动家。广东新会人。17岁中举,后随其师康有为参与维新变法,事败后流亡,日本,在当地创办新小说杂志,并与孙中山等革命人士来往密切。回国后又曾组织进步党争取宪政。1920年后,脱离政界,先后在清华、南开任教授,并专心著述。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著作有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文化史等。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这是梁启超晚年的一篇演讲。当时

2、他已远离上层政治,致力于学术文化研究,但他仍然热切地关注着社会、民生。在这篇文章中,名为“为学与做人”,实是在谈思想的修养。作者从现代的教育谈起,引出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并做出新的阐释。,演讲以“为什么进学校”发端,引出“为学与做人”的问题。你在学校里头学的什么数学、几何、商业等等,不过是做人所需要的一种手段,不能说专靠这些便达到做人的目的,任凭你把这些件件学得精通,你能够成个人不能成个人还是个问题。体会“做人的手段”和“做人”之间的关系?,引用孔子之话指出“成为一个人”应具备的三个条件:知者不惑,仁者不忧,用者不惧”,怎么样才能不惑呢?,最要紧是养成我们的判断力。想要养成判断力,第一步,最少须

3、有相当的常识,进一步,对于自己要做的事须有专门智识,再进一步,还要有遇事能断的智慧(即“总体的智慧”)。,总体的智慧如何才能养成呢?第一件,要把我们向来粗浮的脑筋着实磨炼他,叫他变成细密而且踏实。第二件,要把我们向来昏浊的脑筋,着实将养他,叫他变成清明。,怎么样才能不忧呢?为什么仁者便会不忧呢?,仁”到底是什么?“普遍人格之实现。”孔子说,“仁者人也。”宇宙即是人生,人生即是宇宙,我们的人格,和宇宙无二无别。体验得这个道理,就叫做“仁者”。,仁者为甚么就会不忧呢?大凡忧之所从来,不外两端,一曰忧成败,二曰忧得失。,仁者不忧成败 仁者知道宇宙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人类所做的事,不过在宇宙进化几

4、万万里的长途中,往前挪一寸、两寸,无所谓成功,“仁者”看透这种道理,信得过只有不做事才算失败,肯做事便不会失败。仁者不忧得失 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便不会忧得失,为什么呢?因为认定这件东西是我的,才有得失之可言。连人格都不是单独存在,不能明确的画出这一部分是我的,那一部分是人家的,然则哪里有东西可以为我们所得?既已没有东西为我所得,当然也没有东西为我所失。,怎么样才能不惧呢?,这是属于意志方面的事。一个人若是意志力薄弱,便有丰富的智识,临时也会用不着,便有优美的情操,临时也会变了卦。,然则意志怎么才会坚强呢?头一件须要心地光明。孟子说:“浩然之气,至大至刚。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又说:“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第二件要不为劣等欲望之所牵制。论语记: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接下来作者以“三条标准”批评现在的教育。告诫青年首先学会做人,充满了忧患的意识和对学子们真挚的关怀。,天下最伤心的事,莫过于看着一群好好的青年,一步一步的往坏路上走。梁启超,讨论会,“大凡忧之所从来,不外两端,一曰忧成败,二曰忧得失”。成为“仁者”便可无忧,你觉得这在现实中有可能吗?结合当前的大学教育,谈谈你对梁启超先生关于“为学与做人”之间关系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