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学中国语文校本课程.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66666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学中国语文校本课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学中国语文校本课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学中国语文校本课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学中国语文校本课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学中国语文校本课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学中国语文校本课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学中国语文校本课程.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學中國語文校本課程與課程規畫,課程發展處 中國語文教育組 22-5-2006,學習是甚麼?,學習的三個觀點:學習=傳授知識學習=建構知識學習=積極參與,思考:新修訂小學中國語文科的學習應以那種學習觀點取向比較合適?,想一想以下的問題:,我期望我的學生學習到些甚麼?我應該用哪些活動來達致這些效果?我如何編排這些教學活動呢?我怎樣知道自己的教學是否達到果效呢?,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策略,評估,Tyler,1949,學校教育要達到甚麼目的或宗旨?學校提供甚麼教育經驗和內容來達成這些目的?學校如何組織這些經驗和內容?學校如何評鑑所定出的目的?,教學策略,目標,教學內容,評估,Skilbeck,197

2、6 斯基爾貝克,我應教些甚麼?我應怎樣教這些東西?我為何要教這些東西?我有甚麼教學資源可以運用?我怎樣知道我是否成功地教授了這些東西?,小結:校本課程規劃的要點,學習目標:語文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內容:教材的選取、設計及運用學習策略:教學方法、學習活動佈置、提供學習情境學習評估:進展性、總結性(校本)系統評估(中央)校本課程檢討,1.新修訂小學中國語文課程指引 有甚麼特色?2.新與舊課程指引分別在那裏?,討論(一),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圖示,中國語文教育領域的規畫,閱讀寫作聆聽說話,知識情境,學習過程,思辨解難創意,反思選擇應用創造,文學文化品德、情意,思維自學,課程發展方向,均衡發展讀寫聽

3、說能力拓寬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培養思維能力、思維素質培養文化反思、增強文化認同加強培養審美能力、審美情趣提高道德素質靈活選用多元化學習材料,開放式架構、能力導向評估策略多元:重視過程及結果學生為本:經驗學習過程,知識內化,能力遷移建構學習(愉快、有效學習)掌握學習策略與方法學科知識+學習策略=學習效能互動學習:同儕協作、主動思考發揮創意、解決問題、分享成果中央指引,發展有校本特色中文課程,討論(二)實施新修訂中文科課程中文科主任角色,誘導者(同儕教練)檢視者分析者資源開發者推動者帶動者溝通者協調者,中國語文科課程領導角色,校長,中文科主任,圖書主任,課程主任,引入新學習策略開發及修訂教材促進同儕

4、交流跨科協調規畫校本課程爭取資源尋找支援,課程規畫原則,依據課程指引提供的中央課程架構貫徹學習領域課程宗旨因應學習需要和學校實況規畫廣闊而均衡的校本課程注意跨學習領域的聯繫,與各學習領域教師共同規畫,如何規畫校本課程?,了解課程改革整體方向及籌畫校本課改發展方向,參與擬定周年關注事項校本示例擬寫學校周年校務計畫書,注意事項:檢視學校在中國語文科現況分析:強弱機危跟進上學年科務報告,作為來年關注事項,解決方法:小組協商擬定改善策略尋找校外支援,來源:教統局、大專院校、QEF校內人力資源重組及編配人事行政調配其他,討論三討論手上中文科周年校務計劃書的問題及改善方法。假設你要推行新修訂小學中國語文課

5、程,請配合新課程實施,請擬定三個相關的關注事項。,中央課程指引與校本課程規劃,課程指引:2004,頁10課程組織原則:學校可採用不同的模式,如學習單元、專題研習,組織學習內容、編訂課程提供學習經歷、學習活動要對應學習範疇學習重點學習重點有機地組織照顧9個學習經歷、共通能力、價值觀、態度,中央課程的理念及架構發展,課時分配,中國語文學習領域課程指引(小一至中三)建議課時:25-30%,初小宜採用最高上限包括中文及普通話科校本課時調適(基礎教育指引:頁6、20)小一、小二:30%(9+2、35分鐘一節)、小三、小四:30%(9+2、35分鐘一節)小五、小六:25%(8+2、35分鐘一節)三年內總課

6、時:1080(小時)小一至小三:594-713小時(169中、22.5普)小四至小六:594-713小時(146中、22.5普),組織課程須注意以下各點:,配合學校教育目標、文化、環境、活動、大語文環境學生的需要及能力,有利學習方法讀寫聽說等語文能力生活內容,加強人際交往中華文化(民族文化)品德情意,採用合適的課程組織方法,淺深;簡繁;具體抽象縱向發展(照應各級之間連繫)橫向連繫(各單元關連),合理編排學習重點的順序,適當重複學習重點,重複(參考小學中國語文建議學習重點遷移,討論(四),1.校本課程是甚麼?2.如何確立學習目標及學習重點?,校本課程是甚麼?,1979經濟合作發展組織 OECD的

7、定義:SBCD 是指基於學校自發的行動,促使地方與中央當局之間權力和責任重新分配;因此學校獲行法律及行政自主權和專業地位,從事課程發展的過程。(黃顯華教授 1997,頁229),是凡與學校有關人士,例如校長、教師、家長、學生、學校社工等都有機會參與決策,要處理的問題是課程設計、實施及評估及修訂和其他有關的事宜,因此SBCD 是一個持續及動態的過程。,Cohen國際教育百科全書(1995年版)中,SBCD廣義的定義:,尊重學校、教師的課程研究自由及自律包括課程規畫、實踐、評鑑以教學實踐為基礎的課程開發理念、促進課程研究與教學雙向交流多元課程形式選文、自編教材能弦揚文化傳統、突出時代性、包容世界和

8、民俗文化貼近社會生活、應用社會生活的課程內容貼近學生、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及生活經驗廣開社會資源,具大語文視野的課程觀,小 結,學校現場發生,依學校的性質、特點、條件及可用資源,由學生成員志願、自主、獨立或與校外團體、組織或個人合作開發課程,目的在滿足學生需要的課程開發活動,是一個持續和動態的課程改進過程徐玉珍校本課程開發理論與案例,活潑多元語文課程的組織,學習目標及重點確立依據:合乎小學生的心理發展合乎小學生的語言認知發展規律由淺入深、從簡到繁、由具體到抽象順序性:注意各級之間的縱向發展統整性:注意單元之間的橫向發展延續性:在不同學習階段予以重複,了解簡單句子,閱讀選文及兒童故事。,自我尊重、尊

9、重別人、守法循禮、心繫祖國,閱讀選文、成語故事、神話及兒童故事。,三年級各學習範疇學習重點的確立,四年級各學習範疇學習重點的確立,中國古典文學欣賞:唐詩、古詩、三字經(誦讀增強語感、情意教育)校本識字教材(一、二年級各九個單元)延伸閱讀篇章小二:成語故事10篇(成語動畫廊)中華文化元素:識字專題設計、成語小冊子、龍船書(端午節的由來)圖書、報章、雜誌、單張,一、二年級校本學習材料,三、四年級自編語文單元學習材料,以閱讀帶動各範疇(聽、說、寫、自學、思維、文化、文學)整合自編單元語文教材,如:名人故事、童話故事、成語故事、神話、古詩、兒童文學、網上材料積累語料、自學:詞彙小博士、語文大追蹤,史爾

10、基北克(Skilbeck,1976)學校本位發展模式由學校教育人員負責學習方案的規畫、設計、實施及評價。採用由下而上的課程發展模式。情境分析目標訂定方案建立解釋執行修訂評鑑。活潑多元語文課程是一個由教師小組進行課程改編的長期計畫(馬旭等人Marsh et al 1990)。,活潑多元語文課程推行的模式,中文科主任,一年級科任1A級統籌,二年級科任2B級統籌,四年級科任4D級統籌,校長,校本課程推動者,校本語文課程 實施小組架構,課程主任,三年級科任3C級統籌,校本發展課程的省思,校本課程有高度自主性,如何展開?能否達致指引中的語文目標及能力指標?校方在行政、人力、財力及物力上如何配合?如何分配

11、及管理課程資源?如何令教師獲得專業成長?家長是否充份理解校本課程發展的內容?如何進行課程評鑑,以改進或完善校本課程?,討論(五)系統評估的資料如何配合中文科的課程規畫?,研習評估報告(包括整體報告、項目分析報告)分析學生在基本能力方面的強弱項分析學生在各範疇的學習困難,探究原因訂出學生各範疇可作提升或改善的學習目標,善用評估數據訂定改善或提升的目標,訂定具體的跟進措施,從課程規畫、教學策略、練習布置及評估政策層面考慮修訂校本課程或教學計畫調整課堂教學模式,以提升較高層次的語文能力為目標調整評估模式,整體了解學生的學習表現辨別未達基本能力的學生,提供輔導掌握學生的學習困難,訂立整體的輔導策略,善

12、用其他支援或資源,考評局促進學習評估資源庫(學生評估)課程發展處提供網上學與教支援材料申請大專機構及教統局舉辨的語文支援計畫,新製作課程配套資源簡介,將於2006年6-7月送致學校,1.香港小學學習字表及參考詞語表(試用)2.點畫流形:漢字書宗寫學習軟件3.通情達意:中小學中文實用寫作學習軟件4.小學中國語文默書教學指南:默書新路向 創意挑戰愉快自學5.小學中國語文學習單元設計示例(試用)6.童心童趣:小學兒童文學教學參考資料選編7.致知達德:小學中華傳統美德語文學習軟件,現有課程配套資源簡介,更多资源,初二语文 初二英语 初二数学 初二物理 初二政治 初二历史 初二地理 初二生物,更多资源,教師專業發展協作研究及發展(種籽計畫)校本語文學習支援校本語文資源支援網站,謝謝!,實施校本課程,點(獨立、個別課程研發計畫)線(一、兩個級別課程開發計畫)面(全校整體參與的課程開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