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一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70455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必修一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岳麓版必修一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岳麓版必修一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岳麓版必修一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岳麓版必修一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必修一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必修一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导 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与经济、文化密切相关。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先进的政治制度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而落后的政治制度则会破坏优秀的文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从今天开始,我们将洞察中外政治制度的演进变革,探究东西方政治文明的巨大差异,思索未来发展应遵循的最佳政治模式。,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第 1 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我国古代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深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形成了夏商周三代独特的政治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个问题。,问题

2、:你能否背出中国古代朝代?,*知识链接(中国古代朝代):夏商西周(本课所讲:奴隶制时期)春秋和战国(奴隶制瓦解和封建制形成时期)秦汉(西汉和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北宋和南宋)夏金元明清(1840年前)。,一、夏商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1、夏代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制度:出现公共权力 特点:保留氏族社会的特点(?),2、商代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成汤灭夏建商 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 特点: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禹,思考:相传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的首领是通过民主推举产生的,这种方式被称做什么?禹是如何改变这种方式的?,提示: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称作禅让。禹将

3、权力传给儿子启,王位世袭制从此替代了禅让制。,夏的统治范围,夏的国都变迁,商朝的内服与外服制度,商的统治范围,商的国都变迁,商王朝周围有众多方国,这些方国多是少数民族政权。这些方国与商王朝的关系,有时会很谐调,谐调时便来朝拜、进贡、勤王事;有时会很紧张,紧张时便来骚扰、侵略、洗劫城邑。这片是 叶王事的占卜,“叶王事”即“勤王事”。释文 丁酉卜,亘,贞 叶王事。贞,王曰:来。,安阳甲骨文摹刻作品展,思考:商王每日必占卜的中心目的是什么?,提示:强化王权,大家是否看过封神榜?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周灭商的故事。一个疆域辽阔的周王朝建立起来以后,该如何进行治理?它是否沿用了商王朝的统治方式?在当时尚无先进

4、的通讯和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二、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1、封邦建国(指_制;区别于封建制)西周建国: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都镐京制度的主要推行者:周公旦-摄政分封制的内容,思考:西周分封的诸侯有哪几类?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受封者的权利和义务是如何体现的?如何来认识分封制(积极性与局限性)?,西周政治制度的主要制定者周公,阅读下列材料: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封诸侯,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sh)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

5、于蔡。余各以次受封。摘自史记周本纪西周分封的诸侯共有几类?与课文中所述是否相同?分封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提示:西周所封诸侯共有三类:一是同姓(姬姓)亲族,二是功臣,三是先代贵族(殷商的降族和被商灭掉的古国后裔)。与课文中所述相同。分封的目的是:广建诸侯,拱卫王室;加强西周的统治;对殷商降族的分封可以安抚人心,便于监督管理。,齐,鲁,燕,晋,卫,宋,周,西周疆域及主要诸侯国,西周社会结构示意图,西周奴隶的地位5个奴隶=1匹马+1束丝,周幽王(前781-前771年在位),一笑失天下烽火戏诸侯,看图阅读“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回答问题:烽火台是古代战时传递战报、调兵的军事设施。史载西周末年

6、,周幽王娶了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子名曰褒姒()。可遗憾的是褒姒自进宫以后从未开言一笑,于是周幽王便采纳了奸臣虢(gu)石父的计谋,无故点燃烽火台狼烟,引得四方诸侯前来救驾。当众诸侯汗流浃背赶来时,见到的却是烽火台上的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于是愤然离去。这时,褒姒看见众臣属的狼狈样,果真“扑哧”一声笑了。为此,周幽王大大奖励了虢石父。公元前771年,犬戎入侵西周。当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企图招集兵马时,却无人来救,都城镐(ho)京沦陷,周幽王被杀于骊山(陕西临潼附近)。自此,历时长达二百七十多年的西周灭亡了,从而留下一个“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请回答:周幽王为何知道烽火点燃,诸侯必至?上述现

7、象反映了西周社会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你认为西周的灭亡与其政治制度间存在何种关系?,参考提示:因为受封诸侯必须服从周王政令,必须对周王承担各种义务如派兵戍守王畿或随王出征,交纳各种贡赋等。反映了西周分封制具有的权利与义务统一的特点。西周的灭亡与其政治制度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西周末年,王室的衰微与诸侯势力的膨胀;但根本原因是周幽王的政治腐败。,二、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1、封邦建国(指_制;区别于封建制)西周建国: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都镐京制度的主要推行者:周公旦-摄政分封制的内容,2、宗法制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内容:确立了具有相对含义的大宗和小宗体系特点:将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作用:凝聚宗

8、族,防止纷争,强化王权,西周宗法制,材料:2003年,一位教授在一次讲座时说:“德国教师来到会场,都大大方方先往前排和中间坐,中国教师到会场大多畏缩地先往偏僻角落。”请从宗法礼乐制度等方面解释这一现象。课后探究:历史发展至今,宗法制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观念依然浓厚。宗法制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结合材料,请你分析一下它在当今社会现实中的积极和消极表现。,课后探究:结合材料,请你分析一下宗法制在当今社会现实中的积极和消极表现。,答案提示:积极表现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消极表现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

9、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社会强调平等和法制的意识多少有些背离。,材料:根据礼书记载,西周时凡使用鼎,天子和诸侯用九鼎,卿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凡使用乐器,天子用编钟四套,诸侯三套,大夫二套,士一套。到春秋后期,就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一些卿大夫在夺取国君权力的同时,不但僭用诸侯之礼,甚至僭用天子之礼。按礼,天子的舞用“八佾(y)”(“佾”是“乐舞行列”的意思,每列八人,八佾六十四人),这时季孙氏也用“八佾舞于庭”,孔丘斥责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材料涉及到中国古代的什么制度?,联系:带有宗法色彩的词汇“四海之内皆”、“光 耀”、“官”“国有国法,家有家”、“家 处置”、“一有有罪

10、,株连”、“传男不传”、“堂谱-族田”、“任人唯”、“一人得道,”、“君,臣,父,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山东淄博出土的齐国编钟,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编钟,二、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1、封邦建国(指_制;区别于封建制)西周建国: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都镐京制度的主要参与者:摄政-周公旦分封制的推行,2、宗法制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内容:确立了具有相对含义的大宗和小宗体系特点:将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作用:凝聚宗族,防止纷争,强化王权,3、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成语“问鼎之心”(现一般也作“问鼎中原”)的典故:左传宣公三年:“楚子(楚庄王)伐陆浑之戎(在洛阳西南),遂至于洛,

11、观兵于周疆。(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晋书王敦传:“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摘自汉语成语词典请用白话文叙述这个故事。思考楚庄王问鼎的用意何在?,提示:解题关键:理解“九鼎”作为一种礼器,在西周时期是王位和权力的象征。思路引领:“九鼎”的象征意义。答案提示:楚庄王问鼎意在向周王室发出挑战,企图争夺王位。,问题: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分封制:是西周最重要的政治制度。它将亲族、功臣、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受封者则必须对周王承担各种义务,并受周王控制。宗法制:是与分封制紧紧联系的、以血缘、姻亲为纽带的政治制度。嫡长子继承制是其核心内容,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小结:夏代的政治制度保留着氏族公社的特点,商朝实行内服外服的政治制度,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度。通过对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提示: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血缘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又是西周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西周的宗法分封制度,曾在巩固国家政权、扩大统治范围方面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作为早期政治制度,其本身的弊端最终导致其必然要被一种新的制度所替代。又有什么新的制度出现了?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相关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