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70457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岳麓版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岳麓版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岳麓版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岳麓版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岳麓版必修二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走进历史,思考,我们的祖先并不是天生就知道种田的,那么他们吃什么穿什么以什么为生呢?,一、农业的起源,一、农业的起源,采集狩猎,耕作种植,求根探源,神农氏塑像,神农尝百草,神农氏发明农业的传说,采集经济,种植经济,原始农业,狩猎,家畜饲养业,主要,方式,伴随,原始人的生活,课堂提炼,思考:我国原始农业的分布及具有哪些特征?,1、原始农业的起源,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分布: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特点:南稻北粟,碳化稻谷(河姆渡遗址出土),炭化了的粟和菜籽(半坡遗址出土),2、原始农业的分布及特征,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五谷

2、:,粟,通常指稻、黍、稷、麦、豆(不同说法),六畜:,思考,我国在很早以前就发明了农业,那么他们用什么来播种、收获呢?,二、生产工具,二、生产工具的进步1、,石器,木器,骨器,耒,耜,铁农具 牛耕,中国传统 的基本定型,曲辕犁,步犁,2、灌溉工具:_、_,图说历史,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斧,石镰,石犁,石锄,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原始农业,农耕工具,生 产 工 具 的 变 化,石器,骨器,商周时期,青铜制品虽然广泛存在,但由于铜的产量小,比较贵重,制作农具的主要材料还是木、石、骨、蚌等。,生 产 工 具 的 变 化,战国八件铁农具分别是:铁锸、犁、铲、铁犁铧冠、锛、斧、钁、镢头。,中央2套鉴宝栏

3、目展示过的战国铁农具,掌握冶铁技术,春秋、战国时期,河北石家庄市庄村赵国遗址出土大量农具,其中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65。在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便占全部农具的85以上。这说明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生 产 工 具 的 变 化,大约在春秋后期,牛耕开始出现。战国中后期,铁犁用于牛耕。,春秋、战国时期,西汉时期,西汉中期,人们发明了犁壁。犁壁在使用时,可以把土按一定方向翻倒,并能同时完成翻土、灭茬、开沟、起垄等工序。自此之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生 产 工 具 的 变 化,唐代时期,唐代,在长江下游一带早已出现了曲辕犁(又名江东犁)。曲辕犁的发明,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

4、统步犁的基本定型。,生 产 工 具 的 变 化,翻车马钧,翻 车,三国时期,灌溉工具,曹魏马钧改进了东汉毕岚发明翻车。,生 产 工 具 的 变 化,筒车(水力冲击),唐代,生 产 工 具 的 变 化,二、生产工具生产力的主要标志,(1)农耕工具,(2)灌溉工具:_、_,木、石、骨,木、石、骨、蚌,青铜农具,铁,牛,铁,牛,曲辕,翻车 筒车,刀耕火种,铁犁牛耕,耕作技术,精耕细作生产模式,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二,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二,思考,俗话说,种地离不开水,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在古代是如何建设自己的水利设施的?,三、水利设施,右上:三国马钧翻车,上

5、、右下:唐宋时期筒车,水利设施的发展,大禹治水,芍陂、都江堰 郑国渠,坎儿井,漕渠、白渠、治理黄河,三、水利工程,都江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维吾尔族少女在坎儿井边汲水,坎儿井暗渠,坎儿井,边疆地区的坎儿井,思考,古人都是用什么样的方式种地的?,四、耕种方式,刀耕火种,集体耕作(大规模简单协作),个体农耕,思考,视频中夫妻双双把家还,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生活状态,对应在社会经济上又是怎样的?,五、自耕农经济,含义:,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三,学生思考,自耕农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生产工具改进

6、,生产力提高耕作技术的进步私有土地的出现,那么自耕农经济也就是小农经济,有什么特点?我们该如何评价中国古代的自耕农经济?,特点:,分散性: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落后性:生产规模小,与市场联系少脆弱性:难以抵御天灾人祸稳定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责织纴,多治麻丝葛绪缪,此其分事也”墨子,(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 怎样的生产方式和特点?,以家庭为单位;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自给自足,“男耕女织”式的自耕农经济,方式:特点:,材料二: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

7、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他们的经营规模很小。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出了贡献。但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每遇灾荒瘟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人教版必修二第7页材料三:明中叶后,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在江南地区的部分生产部门中存在。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新经济因素的发育成长。岳麓版必修二第28页(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评价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生产积极;在封建社会前期适应生产力发展,促进封建经济发展,规模小,难扩大再生产;天灾人祸,容

8、易破产;到封建社会后期,阻碍经济发展,积极:消极:,评价:,积极:,消极:,在封建社会生产和发展的前期,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有利于社会生活的稳定,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保证了封建国家充足的税源,有利于经济发展,生产规模小,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是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的经济根源。,我国古代农业经济有哪些特点?,归纳总结,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农业的起源种植业为主、家畜饲 养业为辅的产业结构,生产力的进步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 模式不断完善,生产方式的转变“男耕女织”式的经 营方式,学生回答,学以致用,1.以下有关我国原始农业起源的表述,不正确

9、的是:()A.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 B.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发展而来 C.北方一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 D.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2.铁农具和牛耕在中国古代农业出现的时间是()A.原始社会 B.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 D.秦汉时期,B,C,3.汉代以后,我国农具改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是:()A.铁农具的使用 B.牛耕的出现 C.曲辕犁的发明 D.筒车的发明使用4.商周时期我国的农业生产主要采取大规模简单协作的生产方式,这是由于()A.良好的社会道德秩序 B.低下的生产力水平C.抵御自然灾害的要求 D.奴隶制的生产方式5.春秋以后我国自耕农农业经营的主要方式是()A.“男耕女织

10、”B.种植业和家庭饲养业相结合 C.“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D.种植业为主、渔猎为辅,C,B,A,(2007上海历史)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A B C D,体验高考,(2008北京文综14)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郑国渠 C灵渠D芍陂,体验高考,(2007山东文综,11)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重视农业的观念 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安土重迁的思想 A B、C、D、,体验高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