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课件第6章热力循环.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71403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热力学课件第6章热力循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工程热力学课件第6章热力循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工程热力学课件第6章热力循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工程热力学课件第6章热力循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工程热力学课件第6章热力循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热力学课件第6章热力循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热力学课件第6章热力循环.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热力循环,哈尔滨第三发电厂,锅炉,蒸汽动力循环系统的简化,四个主要设备:锅炉 汽轮机 凝汽器 给水泵,6.1 蒸汽卡诺循环,1、理论上可以实现,2、实际中无法采用,原因:,(1)受临界温度限制,T1不高,故并不高,(2)3-4:压缩汽水混合物困难。,(3)2点:湿度太大,侵蚀汽轮机叶片。,6.2 朗肯循环,将卡诺循环的2个定温过程改为定压过程:,一、工作原理,朗肯循环,二、朗肯循环热效率,汽轮机作功:,凝汽器定压放热量:,水泵绝热压缩耗功:,锅炉中吸热量:,用平均吸、放热温度表示的朗肯循环热效率,三、蒸汽参数对热效率的影响,1、蒸汽初压的影响,2、蒸汽初温的影响,3、乏汽压力(背压)的

2、影响,限制:环境温度现在大型机组的p2为0.0035 0.005MPa,相应的ts 为27 33,已达最低限度。,四、实际循环,1、实际循环:实际蒸汽动力循环中,各过程都是不可逆的,以汽轮机为例:,2、实际循环的热效率,(1)汽轮机相对内效率:,(2)循环热效率:,(3)装置热效率:,3、其它性能参数,轴承摩擦损失,用机械效率m表示,则汽轮机输出的有效功(轴功):,有效功率:,D为蒸汽耗量,t/h,理想输出轴功率:,理想汽耗率:,有效功汽耗率:,例1,例1 我国300MW汽轮发电机组:新蒸汽p1=17MPa,t1=550,汽轮机背压p2=5kPa。求:汽轮机wT、给水泵 wP、循环热效率t、和

3、理论耗汽率d0(1)按朗肯循环,(2)实际循环,汽轮机相对内效率为0.9。,解 思路:(1)在h-s图上,画出汽轮机过程线;(2)确定各设备进出口状态,利用图表查出所需参数,本题:h,s,h,2,p1,2act,1,p2,h0,h2act,进口p1,t1,查出h1;出口:从1点做垂线交p2于2点,查出h2,x2实际出口:沿p2线往上量取h=(1-0.9)h0 找到2act点,查出h2act,汽轮机:,水泵:进口3:饱和水,p2饱和水和h3和s3 出口4:过冷水,p4=p1和s3查出h4,(1)按朗肯循环,汽轮机:wT=h1-h2=1448 kJ/kg给水泵:wP=h4-h3=17.1 kJ/k

4、g水在锅炉中吸热:q1=h1-h4=3271.2 kJ/kg循环热效率:t=wnet/q1=(h1-h2-wP)/q1=0.442理论耗汽率:d0=1/(h1-h2)=6.8410-7 kg/J,(2)按实际循环,汽轮机相对内效率为0.9:计算同上,只要把 h2换成h2act即可。,讨论:若忽略水泵功:t=wnet/q1=(h1-h2)/q1=0.445,误差很小。,朗肯循环存在的问题,1、提高p1可以提高热效率,但x2下降对汽轮机不利,限制了p1的提高;,2、定压吸、放热的传热温差大,导致朗肯循环的热效率不高。,6.3 朗肯循环的改进,1、蒸汽再热循环(reheat),再热循环汽轮机,再热循

5、环的计算,吸热量:,放热量:,净功(忽略泵功):,热效率:,结果:(1)再热使t 提高;,说明:,选择合适的再热压力,一次中间再热可使热效率提高25,排汽干度x2提高,为提高初压创造了条件,再热压力 pb=pa 0.20.3p1,我国100300MW机组:p113.5MPa,采用一次再热。超临界机组,t1600,p125MPa,采用二次再热,p110MPa,一般不采用再热。,例2 已知新蒸汽p1,t1,汽轮机排汽背压p2,再热压力pb。求:循环t、终湿度,并与朗肯循环比较。,p1,t1 确定点1 h1,s1,pb,s1 确定点b hb,pb,ta=t1确定点a ha,Sa,p2,Sa确定点2

6、x2,由p2查饱和水h h3,终湿度 y2=1-x2,2、回热循环(regenerative),回热循环计算,忽略泵功:h4=h3,净功:,热效率:,朗肯循环热效率:,回热循环计算,原因:表面理解:kg:100%利用;(1-)kg:效率未变。根本原因:提高锅炉给水温度,传热温差,不可逆损失,回热循环的特点,优点 提高热效率 减小汽轮机低压缸尺寸,末级叶片变短 减小凝汽器尺寸,减小锅炉受热面 可兼作除氧器,缺点:循环比功减小,汽耗率增加 增加设备复杂性、回热器投资大,缺点,6.4 热电联供循环,冷凝器中QL得以利用;排气压力受供热温度影响,较郎肯循环排气压力高,大于大气压;热电循环效率=循环热效

7、率+提供热用户的热量/输入的总热量:,(1)背压式汽轮机热电联供循环,(能量利用系数),(2)抽气式汽轮机热电联供循环,特点:工质部分供热,部分作功供热量与乏汽无关,作 业,思考题:14习 题:1、2、5,P165:,6.5 制冷(热泵)循环,一、引言,1、逆向卡诺循环,(1)制冷(要q2),制冷系数:,(2)热泵(要q1),2、COP与EER,1、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2、EER(energy efficiency ratio),注:有效输入功率包括:压缩机、风扇、泵、控制和安全装置等的输入功率总和。,能效比:,性能系数:,GB/T 7725-200

8、4房间空气调节器:,3.9 能效比(EER):空调器进行制冷运行时,制冷量与有效输入功率之比,其值用 W W 表示。3.10 性能系数(COP):空调器进行热泵制热运行时,制热量与有效输入功率之比,其值用 W W 表示。,3、制冷能力、冷吨、匹,1、制冷量:制冷设备单位时间内从冷库取走的热量。表示设备制冷能力的大小。单位:W(kW,kJ/s),2、冷吨(RT):1吨 0 饱和水在24小时内被冷冻成0的冰所需冷量。商业上,大型机组,水的凝结(熔化)热:r=334 kJ/kg,1 RT=3.86 kJ/s,1 US RT=3.517 kJ/s(1 美吨=2000 磅=0.9072 吨),3、匹(H

9、P),匹:空调商家惯用、非法定单位,“匹”指的是电器消耗功率:1匹=1马力=735W,并不指制冷量,空调输入1匹电功率产生的制冷量为:735WEER日本规定最小EER为3.4,1匹=735 3.4=2499W,举例:KFR-23GW:制冷量2300W,小1匹KFR-25GW:制冷量2500W,1匹KFR-35GW:制冷量3500W,1.5匹制冷量在4800-5100W之间,均约为2匹制冷量在5800-6200W之间,均约为2.5匹制冷量在6800-7200W之间,均约为3匹,4、制冷循环种类,二、空气压缩制冷循环,工质:空气,12:绝热压缩:p,T,理想化处理:理气;定化热;可逆,23:等压冷

10、却 向环境放热,T,34:绝热膨胀 T T1(冷库),41:等压吸热 T T1,P-v图和T-s图,1 2 绝热压缩,2 3 等压冷却,3 4 绝热膨胀,4 1 等压吸热,逆勃雷登循环,制冷系数,T,s,1,2,3,4,空气压缩制冷循环特点,优点:工质无毒,无味,不怕泄漏。容获得,无成本,缺点:1.无法实现定T,C,3.活塞式流量m小,制冷量Q2=m q2小,应用:飞机空调、环境试验,三、蒸汽压缩制冷循环,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工质,一般用低沸点工质,如氟利昂、氨等。,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计算,蒸发器中吸热量:,冷凝器中放热量:,制冷系数:,两个定压,热与功均与焓有关,lgp-h图及计算,T,s,1

11、,2,3,4,5,1,2,3,4,5,高压液过冷措施,T,s,1,2,3,4,5,1,2,3,4,5,5,4,不变,4,5,1、过冷1,q2:氨机0.4%;氟机0.8%2、过冷造价:t=35,压缩机吸气过热措施,1,2,3,4,5,5,4,1,目的:防液击、防气蚀过热度一般取:t=35,四、热泵,制冷系数,制热系数,热泵lnp-h图及计算,T,s,1,2,3,4,5,1,2,3,4,5,主要供暖方式,热用户,不同供热方式能量利用系数,五、吸收式制冷循环,1、吸收式制冷原理,2、吸收式制冷工质,常用的工质对:,3、吸收式制冷流程,5、吸收式制冷循环的评价指标,热量利用系数:,吸收式制冷装置热量利用系数较小。但装置的构造简单,造价低廉,可利用余热。,式中,Qa为加热蒸气发生器所需的热量 Q0为制冷量。,吸收式制冷循环特点、应用,可用0.5 0.7bar(表压)的低压蒸汽、温度80120的热水、工业废汽、废热及余热、地热、太阳能等。,特点:可直接利用低品位热能来制取冷量。,吸收式制冷应用现状,1、氨吸收式制冷机:制冷温度:145,多用来制取15以下的盐水,为石油化工、医药卫生等工艺生产过程提供冷源。,2、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制冷温度在0以上。应用:空调、生产工艺。,思考题:513 题习 题:5、7题,P177:,作 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