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建设必要性评估.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71796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场建设必要性评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市场建设必要性评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市场建设必要性评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市场建设必要性评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市场建设必要性评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场建设必要性评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场建设必要性评估.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评估,目录,项目概述 建设必要性分析 市场分析,案例:某直接纺短纤维项目建设必要性评估,本项目是X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直接纺短纤项目系四期工程优化调整方案中的项目,1998年,经国家计委计机轻(1998)299号文批复,同意该公司四期工程优化调整方案,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熔体直接纺丝的工艺技术,按两条年产5万吨生产线建设10万吨涤纶短纤维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8973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7315万元,建设期利息1076万元,流动资金582万元。项目所需资本金15589万元由企业自有资金解决,其余23384万元由银行贷款解决。本着既要降低投资,又要确保装置的可靠性

2、和先进性的原则,结合与外方交流和对5万吨/年技术研究分析情况,本项目拟引进关键技术和设备,根据技术先进,代表国际一流水平,生产安全可靠,运转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等原则通过国际招标的形式引进。热媒系统、组件清洗、环境空调、浸渍槽、蒸汽加热箱、卷曲预热箱等辅助装置由国内配套。,项目概述,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创汇的需要,以及天然纤维发展受自然条件制约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纺织工业对化纤的需求越来越大。近年来,国内化纤工业虽然发展迅猛,化纤产量高速发展,但仍无法满足国内纺织业对原料的需求,仍需大量进口化纤产品。有关资料表明,我国聚脂短纤维需求量在逐年增长,2000年总需

3、求量达257万吨,进口量为62.5万吨,化纤的市场缺口为30%,目前的缺口全部依赖进口,因此尽快提高涤纶短纤维的生产量,替代进口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纤维需求量是当务之急。该公司每年涤纶短纤维的订货需求量均超过实际产量10万吨以上,因此尽快启动建设年产10万吨直纺涤纶短纤维项目,具有重大意义。,建设必要性分析,该公司现有直接纺涤纶短纤维生产线单线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目前,国内已建成了10多条单线生产能力3-5万吨/年以上的大容量熔体直接纺生产装置。而X公司短纤维装置单线能力已偏小,生产大宗常规产品时,在产品均一性与运行成本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已不明显。为此,经反复论证,决定扩建大容量熔体直纺

4、短纤维生产装置,以质量、成本优势覆盖市场,生产高档差别化涤纶短纤维产品,抢占高档涤纶短纤市场,有效地替代同类进口产品。国内小聚脂目前尚无熔体直接纺技术,如拟建设大容量熔体直接纺涤纶短纤维生产线,势必从建设大容量装置开始。但对小聚脂而言,存在资金需求进一步积累的过程。因此X公司早建大容量熔体直接纺涤纶短纤维装置,可以避免与国内小聚脂在低水平上的竞争。同时,进入WTO后,为使涤纶短纤维产业能参与国际竞争,与跨国公司相抗衡,也必须做大做优,从而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整体竞争能力。,建设必要性分析,本项目产品方案以生产高强/高模棉型涤纶短纤维为主,可生产缝纫线型和毛型涤纶短纤维。涤纶短纤维作为纺织品的主要

5、原料之一,也是化纤业的重要产品。近年来,我国涤纶短纤维工业发展迅速,产量逐年递增,但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纺织行业的迅速发展,差别化纤维需求的提高,仍需每年大量进口涤纶短纤维,进口量约占短纤需求量的28%。所以国内涤纶短纤维的发展前景良好。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纺织工业结构调整的完成,人口增长导致粮棉争地矛盾的日益突出,以及我国加入WTO后纺织品出口量的增加,国内聚脂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只是公司生产能力和产品品种不足,亟待解决。,市场分析,近年来,涤纶短纤维国内市场价格基本维持在19000元/吨左右,但从1996年开始,由于我国纺织企业普遍不景气,加上亚洲金融危机后台湾、东南亚的低价倾销,短纤市场

6、价格大幅回落,价格一路下跌,1997年平均价为10000元/吨左右,到1998年下降到7600元/吨,已基本处于相对历史低位,1999年价格有所反弹,平均价约为9200元/吨。目前正处于逐步上升阶段,预计今后几年价格将在9000元/吨左右。我国化纤市场的需求量很大,但由于前几年进口量大幅增长,加之非法进口水货倾销,使得化纤产品价格迅速下滑,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中国化纤企业规模小,生产地分散,新产品开发能力差、市场竞争生存能力缺乏的情况日益突出。我国涤纶短纤维生产企业,年产能力在5万吨以上的仅有6家,平均企业能力次于韩国和台湾省,而占国内企业总数83%的涤纶短纤维生产企业的平均规模仅3000

7、吨左右。,市场分析,由于国内涤纶短纤维生产厂家,大都规模小,技术和设备落后,能耗过大,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日益接轨的经济环境下,在市场出现较大的波动时,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在国内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前几年,小规模涤纶短纤生产厂家被迫停产。近年来,我国纺织品需求量和出口量迅速增长,由于市场波动,使得一批规模偏小、技术落后、成本过高的企业将被淘汰,我国涤纶短纤企业需要在技术先进、规模大、成本低、质量高以及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中继续发展,才能造就出一批能与国际大公司相竞争的大企业,有效占有国内市场,加大出口竞争能力。本项目采用熔体直接纺技术,将以大规模、稳定生产、低成本、产品高质量的优势,在市场占有率最高

8、的常规品种上,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同时也能根据需要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增加企业效益。,市场分析,项目概述 市场预测,案例:联通某公司GSM六期工程项目市场预测,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电信市场极为活跃,特别是引入蜂窝移动技术以来,移动通信就以其方便快捷、使用灵活的特点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从我国移动通信发展情况看,目前我国移动通信用户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数字移动通信网络运营者,据预测到2000年我国移动用户数将达到6800万户,2005年预计可达1.5亿。近年来,X省移动通信业务增长极为迅猛,移动电话用户从1996年的48万户

9、增至1999年的297万户,年增长率约为84%。中国联通X分公司2000年新增用户113万户,累计达到167万户,增长率为209.26%,放装速度很快,虽经五期扩容,系统容量达到155万门,2000年9月份部分地区容量已无法满足用户放装需求,提高X公司的投资效益,已刻不容缓。,项目概述,本项目六期工程拟建规模100.125万门,话务量调整容量增加22.875万门。新建GSM900基站510个、扩容基站373个,新增载频2760个;新建GSM1800基站205个,新增载频1317个,共计新增无线用户容量1020058户。六期工程后,全省交换系统容量为255万门,共计有GSM900基站2073个,

10、无线容量为2289122户;GSM1800基站205个,无线容量为331442户,全省无线容量为2620564户。总投资为23亿元,但本着降低成本,充分利用资源的原则,建设投资226025万元,建设期利息5754万元,流动资金6781万元。项目所需资金20%由企业自筹,10亿元由银行贷款解决。,项目概述,市场情况。目前,X省经营公用移动通信业务的有3家运营公司,即XX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信XX公司和中国联通X分公司。XX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有两种制式:模拟TACS和数字GSM900MHZ,GSM1800MHZ系统已具有一定规模。中国电信XX公司2000年5月刚刚挂牌营运

11、,其基础业务是固定电话,移动业务刚起步。联通X分公司数字移动通信网(GSM)自1996年开通并与中国电信网互联互通以来,已陆续经过了五期扩容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GSM网频段采用900MHZ,从技术角度出发,本期工程方案采取扩容原有的GSM900网络,部分地区新建GSM1800网络,可大大改善联通话务拥挤的状况。随着国家对联通在政策上的进一步扶持,以及联通新的战略目标的实施,X省的移动用户数在2003年完全有可能超过1000万户,联通所占市场份额也会从目前的18.3%上升到35%-40%,而联通新增用户的市场份额将达到甚至超过新增用户数的50%。,市场预测,用户数量预测。根据城市规模、国民收入

12、、地理条件、人口数量和通信网络现状等多种因素将城市分类,把在多个方面基本相当的城市进行类比分析,从而预测出用户的数量和潜在发展能力,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容量预测方法。根据信息产业部预测,2000年全国移动用户将达到6800万,2005年达到1.5亿,2010年达到3亿,2015年达到固定网的用户数普及率20%,2016年之后超过固定网用户。据此计算,2000年用户增长率为57%,2001-2005年用户年增长率为17.2%,2006年-2010年用户年增长率为14.9%。考虑X省的具体情况,移动用户增长率2000年取46%,2001年取30.60%,2002年取28.90%,2003年取24.60

13、%,2004年取11.34%,2005年取24.2%,2015年达到20%的普及率。全省移动用户近年来的发展情况预测如下表:,市场预测,市场预测,第一节 项目建设必要性评估 的意义和内容,项目建设必要性评估,就是针对所确定的建设目标,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重点审查、分析和评价投资项目是否有必要确立或兴建。,意义,1、是项目评估的前提和基础,2、为确定投资方向和生产规模提供依据。,一、项目建设必要性评估的意义,二、项目建设必要性评估的内容,拟建项目概况评估 拟建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供给评估 拟建项目建设与国家产业政策、国民经济计划、行 业规划和地区规划关系的判断 项目建设与企业发展规划关系判断

14、 拟建项目生产规模分析,第二节 市场调查,市场调查的作用,掌握可靠的市场信息,有利于工程项目设想的产生,克服盲目性,加强自觉性,使产品适销对路。,了解消费者当前的和潜在的需要,为生产的发展和开发新产品提供依据。,了解市场的大小和性质,决定产品的销售量。,市场调查的主要内容,1.市场商品寿命周期调查,2.市场商品需求情况调查,3.市场商品供给条件调查,4.市场商品变动趋势调查,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市场调查的具体内容,(l)拟建项目的产品历史消费量、生产量和最终用途调查;(2)拟建项目的产品现有生产能力现状和发展规划调查;(3)拟建项目的产品质量调查;(4)替代产品调查;(5)拟建项目

15、的产品价格和成本调查;(6)目前的市场情况,包括国外进口和国内出口状况;(7)竞争对手的状况和用户反映;(8)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就业及消费水平变动等资料。,市场调查的方法,直接调查法,间接调查法,抽样调查法是根据数理统计知识,从总体中抽取样本进行调查,从而推算总体的一种调查方法。,询问调查法,观察调查法,走访调查,电话调查,书面调查,抽样调查,随机抽样,非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 先把被调查总体按照不同特征进行分类,然后在各类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简单随机抽样 抽样者不作任何有目的的选择,而用纯粹偶然的方法抽取样本。,对中财学生的研究能力进行抽样测试。在中财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

16、 n 名学生。,分层次抽样:专科、本科、研究生、博士、博士后。,随机抽样,分群随机抽样 先把被调查总体分成若干群体,然后再从各群体中随机抽取样本,进行分析。,在本科生中,随机抽取若干个班,观察每个班的全部学生。,一、市场预测的作用,1.市场预测是投资决策的前提,2.市场预测是确定投资项目生产规模的主要依据,3.市场预测是实现投资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保证,第三节 市场预测,按预测涉及的广度分(涉及范围),宏观预测,微观预测,社会整体性,有量化、非量化指标,如社会技术发展,人口,购买力,工业结构,工艺结构,积累消费比,基建规模等,具体部门、企业的经济要素,如工程项目投资,某产品市场需求量,原料

17、或产品价格,成本及利润等。,二、市场预测的分类,按预测时间分,长期,中期,短期,515年(是企业或项目长远规划的根据),35年(是企业或项目五年计划的根据),1年内(是企业或项目生产经营计划的根据),按预测内容分,市场需求预测市场供应预测市场价格预测对外贸易预测,按预测性质分,定性预测,定量预测,定性与定量预测相结合,个人、集体或专家的主观判断,从数量关系分析入手,借助数学模型,得出定量结果,部分定性,部分定量,互为参照,市场预测的方法有: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定性预测方法,专家座谈法,德尔菲法,主观预测法,三、市场预测的方法,定量预测方法,趋势预测法,指数平滑法,移动平均法,因果分析法,最终用

18、途预测法,消费水平预测法,Delphi(德尔菲)法,Delphi法是采用匿名函询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简明的调查征询表向专家们进行调查,并通过有控制的反馈,取得尽可能一致的意见,对事物的未来进行预测。,步骤,选择专家,根据课题大小确定人数(20人左右),彼此不发生联系,只与预测主持单位信函来往。,难点:专家的选择。,设计专家函询调查表,要求:目的清楚,指标明确,自由回答,时间一定。,定性预测方法,第一次函询,内容:提出预测目的要求,提供有关信息资料,询问专家是否还有其他资料可用。,目的:询问新资料,你认为对此有什么补充资料,你有什么资料,第二次函询,内容:要求专家对已提供的资料,提出预测意见。,要

19、求:专家根据全部材料,作出最终预测意见,并阐明预测的依据。,第三次函询,内容:要求专家根据补充资料或综合预测意见,修正原先提出的预测,并征询是否还有新要求。专家间相互启发,结果趋于一致,最后函询,对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或数据处理,得出预测结果,在对专家提供的预测数据进行处理,通常使用中位数表达综合预测意见。,Delphi法的特点,独立性(专家不受干扰),保密性(匿名性),重复性(反馈性),收敛性,但不排除互相启发,避免权威专家专断,多轮调查与反馈的过程,也是专家们在匿名状况下相互启迪和讨论的过程。通过书面讨论,言之有理的见解会逐渐为大多数专家所接受,分散的意见会向其集中,呈现出收敛的趋势。,1.

20、移动平均法,定量预测方法,(1)简单移动平均法,表示第1至第n期资料实际数之和,n为所取期数,y为预测值,(2)加权移动平均法,y为预测值,,表示第i期实际值,,表示第i期权数,n为所取期数。,2.指数平滑法,一次指数平滑法公式,为第t期一次指数平滑值(预测值);,为指数平滑系数,(1)一次指数平滑法,为实际数据,如果已知上期实际数据和预测数(平滑值),当历史数据上下波动,基本趋势呈水平时,则 应取小值(0.050.10);当历史数据近期有缓慢的发展趋势时,则 应取较小值(0.10.5);当历史数据近期有明显的变动倾向时,则 应取较大值(0.30.5);,注意:是一个经验数据,它在01中取值,

21、它的取值可参照下列原则处理:,一次指数平滑法的初值的确定有几种方法:,取第一期的实际值为初值;,取最初几期的平均值为初值。,一次指数平滑法比较简单,但也有问题。问题之一便是力图找到最佳的值,以使均方差最小,这需要通过反复试验确定。,(1)一次(直线)方程式,如果过去和现在产品销售量的增长趋势大体上成为一条直线或大体上符合等差数,则可采用一次方程式预测未来产品的需求量。,用最小二乘法可推导出一次方程的标准方程为:,式中:N为已掌握数据的年份;为各年销售量之和;为各年代号之和。,(1),(2),3.趋势预测法,若将已掌握数据的中间年份定为0年,则,代入公式(1)、(2),可得,(3),(4),(2

22、)二次(曲线)方程式,如果过去和现在产品销售量的增长趋势大体上成为一条曲线或大体上符合等比数列,则可采用二次方程式预测未来产品的需求量。,二次方程式为,用最小二乘法可推导出二次方程的标准方程为:,(5),(6),(7),例,y(冷饮销量),x(气温),用线性或非线性函数把这些点表示出来,根据历史资料描出若干散布点,构造一个线性函数,a,b称为回归系数,来近似地代表二者的因果关系。,我们希望近似的误差越小越好。再根据回归函数进行预测。,4.因果分析法(回归分析法),(1)一元回归分析法,一元回归法,1)从一组历史数据出发,确定变量Y与X之间的定量关系式回归方程,2)对这个关系式的可信程度进行统计

23、检验,3)利用所求得的回归方程进行检验,(2)二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式中:x1,x2为两个自变量;,a,b1,b2为三个待定系数,5.最终用途预测法,6.消费水平预测法,收入弹性系数 价格弹性系数 相互弹性系数,第五节、竞争力分析与投资战略选择,一、项目竞争力分析,二、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三、项目投资战略,第五节、项目建设规模分析,一、建设规模的概念,衡量生产规模大小的指标,反映企业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集中程度,生产能力,投资额,职工人数,市场需求可以达到的生产规模物质技术条件可能达到的生产规模,企业或项目装置生产能力的大小,建设规模也称生产规模,是指项目设定的正常生产运营年份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或者

24、使用效益。,不同类型项目建设规模的表述不同,工业项目通常以年产量、年加工量、装机容量等表述;,农林水利项目以年产量、种植面积、灌溉面积、防洪治涝面积、水库库容、供水能力等表述;,交通运输项目以运输能力、吞吐能力等表述;,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和服务行业项目以年处理量、建筑面积、服务能力等表述。,(二)影响建设规模选择的主要因素,2、市场缺口量,3、企业生产的保本规模,4、项目的行业技术特点,5、项目的产品特点,6、原材料、能源等生产条件,1、国家的经济计划和发展规划,7、项目的资金来源,不同行业、不同类型项目确定建设规模,还应分别考虑以下因素:,应根据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要求和资源可采储量、储存条件等确

25、定建设规模。,水利水电项目,煤炭、金属与非金属矿山、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应根据水的资源量、可开发利用量、地质条件、建设条件、库区生态影响、占用土地,以及移民安置等确定建设规模。,应根据拟建项目影响区域内一定时期运输量的需求预测,以及该项目在综合运输系统和本运输系统中的作用确定线路等级、线路长度和运输能力。,应充分研究拟建生产规模与企业现有生产规模的关系,拟建生产规模属于外延型还是外延内涵复合型,以及利用现有场地、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的可能性等因素,确定建设规模,铁路公路项目,技术改造项目,(三)项目建设规模的确定方法,亏损规模,保本规模,按照获得经济效益的程度划分,项目建设规模可分为

26、以下四种类型:,销售收入小于成本消耗的规模;,销售收入等于成本消耗的规模;,合理规模,销售收入大于成本消耗的规模,即有盈余的规模;,盈亏平衡分析法,保本规模的确定方法,保本规模是项目必须具备的起码规模。盈亏平衡分析法就是寻找项目的收支平衡点,它是根据项目生产中的产销量、成本和利润三者间的关系,测算出投资项目的盈亏平衡点。,例:根据市场预测,某机器市场缺口量为3000台,由主要设备所限定的最低保本规模为500台,根据对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可能采用以下几个方案:,方案C:建设2个年产1500台的工厂;,方案B:建设3个年产1000台的工厂;,方案A:建设4个年产750台的工厂;,方案D:建设1个年产3000台的工厂.,方案C的总费用最小,因此,该项目的经济规模为年产1500台机器。,最小费用法各种方案比较表,经济规模确定方法,3、规模效益曲线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