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心理健康及其评价.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73563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的心理健康及其评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幼儿的心理健康及其评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幼儿的心理健康及其评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幼儿的心理健康及其评价.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幼儿的心理健康及其评价.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的心理健康及其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的心理健康及其评价.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一章 幼儿的心理健康及其评价,第一节 幼儿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目标:1、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卫生的概念 2、了解幼儿心理问题的类型及其表现 3、明确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影响因素 4、初步掌握幼儿心理问题的预防策略 5、掌握幼儿常见心理问题的矫正方法重点:1、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 2、幼儿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与防治难点:幼儿常见心理问题的矫治,内容提要,第一节 幼儿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一、心理卫生二、幼儿心理健康第二节 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一、幼儿自尊心的评价二、幼儿自信心的评价三、幼儿成就感和好胜心评价四、幼儿独立行评价五、幼儿自制力与坚持性评价六、幼儿交往态度评价七、幼儿社交能

2、力评价八、幼儿友好行为评价九、幼儿责任感评价十、幼儿情绪的表达和控制能力评价第三节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一、幼儿自身的发展与心理健康二、家庭环境与幼儿心理健康三、幼儿园环境与幼儿心理健康四、社会环境与幼儿心理健康,一、心理卫生心理卫生 也称精神卫生,是指维持和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以及矫治各种不健康心理的心理学原则、方法和措施早期的:患者的躯体和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现在的:健康人的心理保健,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产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没有临床症状,身心都符合正常发展标准,具有良好适应性并能够为社会所接受的一种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就是指一个人在情绪、观念、

3、行为、兴趣、个性等方面出现一系列的失调、也称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二、幼儿心理健康,(一)健康新概念健康是指一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达到一个完好的状态。(1)身体无病:这是健康的最基本条件;(2)心理健康:心态决定了人生的一切,良好的心理是一切的保证;(3)适应社会的能力:当今社会的三大特征:“速度、多变、危机”,对策:“学习、改变、创业”。,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定的10条准则:,(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和繁重的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3)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

4、中的各种变化。(5)自我控制能力强,善于排除干扰。,(6)体重适当,身材发育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7)眼睛炯炯有神,善于思考,眼睛不易发炎。(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出血现象,牙齿和牙龈颜色正常。(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和皮肤有弹性。这10条就是健康标准,是就一般情况和普遍情况而言的。但对不同年龄的人还有不同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人类新的健康标准。这一标准包括肌体和精神健康两部分,具体可用“五快”(肌体健康)和“三良好”(精神健康)来衡量。“五快”是指:一、吃得快:进餐时,有良好的食欲,不挑剔食物,并能很快吃完一顿饭。二、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

5、便,而且感觉良好。三、睡得快: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四、说得快:思维敏捷,口齿伶俐。五、走得快:行走自如,步履轻盈。,“三良好”是指:一、良好的个性人格。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二、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三、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二)心理健康的概念适应良好就是心理健康以个人能否适应环境来划分健康与不健康,是最普通的一种观点。如一个人对环境适应良好,则此人的心理健康,如果适应不良则不健康1、适应社会环境2、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3、

6、积极追求真善美、自我潜能的充分实现,(三)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发展正常 情绪反应适度 意志品质健全 人格统一完整 自我意识正确 人际关系和谐 社会适应良好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四)心理健康的衡量,心理健康中的灰色区域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两分法,要么是正常的人,无论你的思想与行为有多大的变态与异常现象,要么你就是一个疯子,无论你的及患有多大的好转。如果将精神正常比作白色,精神不正常比作黑色,那么,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灰色区域,世间大多数人都散落在这一灰色区域内,灰色区可谓非器质性精神痛苦的总和,其中包括心里不平衡、情绪障碍及变态人格,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干扰了

7、人们的正常生活与情绪状态。,灰色区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浅灰色与深灰色两区域。浅灰色区:只有心理冲突而无人格变态,由生活矛盾而带来的心理不平衡与精神压抑。深灰色区域:患有种种异常人格和神经症,如强迫症、恐人症、癔症、性倒错等症状浅灰色区域与深灰色区之间也无明确界限,后者往往包含了前者。,想一想?有些幼儿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特别爱动,坐不住,因此怀疑可能有多动症。作为教师,你可以采取哪些方法来判断该幼儿的行为及心理是否正常?,第二节 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一、幼儿自尊心的评价,二、幼儿自信心的评价,三、幼儿成就感和好胜心评价,四、幼儿独立性评价,五、幼儿自制力与坚持性评价,六、幼儿交往态度评价,七、

8、幼儿社交能力评价,八、幼儿友好行为评价,九、幼儿责任感评价,十、幼儿情绪的表达和控制能力评价,一、幼儿自尊心评价,家长和教师可观察幼儿在下列日常生活情境中的情绪和行为表现:1.是否经常寻求别人对他的注意。2.是否经常向别人表现自己的能力。3.收到表扬时是否感到愉快。4.受到批评时是否感到羞愧。5.收到不公平对待时是否能做出适当反应。,二、幼儿自信心评价,(一)日常观察 1.自由活动时,是否喜欢选择有一定难度的活动。2.是否喜欢带头做事情。3.心境是否愉快。4.做事情时是否喜欢请人帮忙。5.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时是否充满兴趣。6.是否喜欢帮助别人解决问题。7.讨论问题时是否积极发言,并有自己的见解。

9、8.是否有自我表现的欲望。,(二)家长问卷,三、幼儿成就感和好胜心评价,(一)日常观察1.对自己做成的事是否感到自豪2.受到教师表扬时是否感到愉快,然后更努力3.做事时是否追求好的结果4.做事失败时是否不灰心,不服输5.受到批评后是否认错并注意改正6.是否喜欢参加竞赛性活动7.参加活动或做事时是否总想争第一,(二)家长问卷,四、幼儿独立性评价,家长和教师可观察幼儿在下列日常生活情境中的情绪和行为表现:1.日常生活是否依赖成人帮忙2.是否有主见3.是否喜欢独立解决问题4.是否不喜欢模仿别人,五、幼儿自制力与坚持性评价,家长和教师可观察幼儿在下列日常生活情境中的情绪和行为表现:1.是否能克服环境和

10、诱因的干扰,专注于当前活动2.对禁止的事是否能控制自己不做3.是否能有始有终完成一件事4.遇到困难时是否努力克服,六、幼儿交往态度评价,(一)与教师的交往(二)与小朋友的交往(三)与陌生人(客人)的交往,七、幼儿社交能力评价,(一)合作(二)轮流与等待(三)解决冲突(四)遵守规则(五)交往策略,八、幼儿友好行为评价,家长和教师可观察幼儿在下列日常生活情境中的情绪和行为表现:1.幼儿是否能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到幼儿园,并主动让小朋友玩2.吃水果时是否不挑挑拣拣或能主动取小的3.看到小朋友遇到困难时是否能放弃自己的活动主动去帮忙4.当小朋友需要某个物品或想玩自己的玩具时,是否自愿地让出来5.对其他小

11、朋友的进步或成功是否感到高兴,九、幼儿责任感评价,(一)日常观察1.活动结束时是否主动收拾好用过的玩具2.是否爱惜幼儿园的物品3.是否能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4.做值日生时是否认真负责5.对自己的过失能否内疚并尽力弥补6.对集体与他人的事是否关心,(二)家长问卷,十、幼儿情绪的表达和控制能力评价,(一)日常观察1.要求得不到满足时的情绪反应2.遭遇挫折后的情绪反应3.对消极情绪的控制与调节4.遇到高兴的事情时的情绪反应5.活动或情景变化时对情绪的控制6.一般情绪状态,(二)家长问卷,儿童个案,豆豆今年2岁半了,非常聪明可爱,可是豆豆却十分爱哭。刚出生时候豆豆就好像比其他的新生儿尤其能哭,现在2岁了

12、,可还是动不动就哭。豆豆的妈妈最怕豆豆哭了,每次只要一哭,就会立刻满足豆豆的要求,不管是这个要求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可豆豆的爱哭毛病怎么办呢?思考:豆豆为什么有爱哭的心理?,案例分析有一位实验者把自己的孩子和一个黑猩猩一块儿喂养,黑猩猩和小孩吃一模一样的东西,同时交给黑猩猩和小孩一样的内容。数月过去后发现,自己三岁的孩子不仅学会了认字,而且能够简单的讲解故事,但是黑猩猩却无法做到。说明什么问题?,第三节 影响幼儿心理影响因素,幼儿自身的发展因素,主要内容,一,家庭环境因素,二,幼儿园环境因素,三,社会环境因素,三,一、幼儿自身的发展因素,遗传因素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的

13、影响。例如:精神分裂症、狂躁抑郁症等内源性精神病,遗传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某些疾病,如幼儿期的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某些传染病等均可引起幼儿适应不良,引起心理健康的失衡,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疾病。,二、家庭环境因素,(一)家庭氛围如果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失和、家庭气氛冷漠、会给幼儿不稳定、缺乏安全感的感受,可能导致行为上夜惊、梦靥等。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对4000名独生儿童所进行的研究表明:家庭气氛和睦,常有笑声的家庭中的孩子、智商都比和睦家庭的孩子要高。就是说智商高低一孩子的天赋和受到的教育不存在据定性的联系,而是情绪对智力发育起到关键作用,(二)教育态度与方式 1、民主型父母自信、

14、独立、机灵、适应性强 2、专制型父母不自信、不快乐、对他人缺乏信任感、也可能比较叛逆 3、放纵型父母缺乏责任感、行为放纵、容易嫉妒、攻击、缺乏同情心 4、溺爱型父母自我中心、任性、自制力差、受挫后容易产生对立、仇视情绪,本质上是家长价值观的直接反映。最普遍的问题是溺爱和对儿童的期望过高,反映出家长普遍的焦虑心态。,三、幼儿园环境因素,集思广益:什么样的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是有好处的?,怎样的教师对儿童的心理健康能够产生积极影响呢?,四、社会环境因素,(三)社会是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果果今年五岁半了,喜欢看书,看电视,非常聪明可爱。放暑假了,果果很高兴,因为他可以有很多的时间看自己喜欢的电视剧了。最近正在放还珠格格的电视,果果可喜欢小燕子了,而且特别喜欢模仿电视里的人物说话。晚上吃饭的时候,果果对着妈妈说:“笨等儿瓜木兮兮的果果想吃排骨。”妈妈一听,楞是没有搞明白果果这是什么意思。分析:果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行为?如果不加引导,会不会影响果果的心理发展?,四、社会环境因素,1、幼儿所依存的环境2、社会经济地位3、社会稳定性4、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大众媒体对社会文化的放大作用)幼儿园所在的社区及其周边环境对创建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有直接的作用。,小结,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