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世界(专题复习)黄文全.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78255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2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后世界(专题复习)黄文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战后世界(专题复习)黄文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战后世界(专题复习)黄文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战后世界(专题复习)黄文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战后世界(专题复习)黄文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战后世界(专题复习)黄文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后世界(专题复习)黄文全.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导入:,一战后世界,四川省攀钢十一中(外国语学校)黄文全,专题概要:,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俄国的矛盾,俄国先后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诞生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苏维埃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采取措施巩固了政权。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实现了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打破了原有的资本主义体系,两种社会并存。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先后召开了分赃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构成了“凡尔塞-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新的统治秩序。20年代,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恢复发展。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

2、,缓和了国内矛盾,经济复苏。德国、日本走上法西斯专政德道路,世界大战德战争策源地形成,加速了二战的爆发。,知识梳理:,俄国十月革命,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凡尔塞华盛顿体系,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摆脱方式,俄国十月革命,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指明了革命方向;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1917、11、7)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建立内外政策:对内:颁布了土地法令,对外:退出了一战。历史意义: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斗争。,巩固政权,十月革命,原因:一战给俄国

3、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时间:1917年3月(俄历2月)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成果:推翻了沙皇专制在俄国的统治。,背景: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苏俄。俄国地主、资本家和沙皇军官叛乱。措施:加强红军建设,集中全国物力、财力 结果:1920年底,政权得到巩固。,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间:1922年 原则:自愿平等 名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最初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苏联的成立,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928年,苏联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933年,苏联开始执行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都是重工业;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4、苏联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加强。农业集体化基本实现。1936年苏联新宪法通过,标志着社会主义的建成。,凡尔塞-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时间:1919年1月至6月。地点:巴黎郊外凡尔塞宫。实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瓜分,分赃会议。中心议题:如何处置战败的德国。三巨头:克里孟梭(法)劳合乔治(英)威尔逊(美),凡尔塞和约,时间:1919年6月。,凡尔塞体系:协约国对德和约连同协约国同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等国签订的和约,构成了“凡尔塞体系”。作用:凡尔塞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新秩序。,内容,领土上: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军事上:禁止实行义务兵役制,只准保留陆军10万,莱茵河

5、东岸50公里内不设防;殖民地上: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政治上: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独立。赔款上:德国应该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赔款总数。,华盛顿会议,时间:1920年成立,总部在日内瓦 宗旨:制裁侵略,维护和平 实质:列强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工具。,时间:1921-1922年。参加国:美英日法意比荷葡中(9个国家)背景:巴黎和会暂时调整列强在西方的关系,东亚太平洋地区矛盾十分尖锐,其中美日之间竞争尤其激烈。为了协调该地区关系而召开的。操纵国:美、英和日。,内 容,结果: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构成了“华盛顿体

6、系”。,凡尔塞-华盛顿体系(续),国际联盟,美英法日签订四国条约;美英日法意签定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九国代表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为美在华扩张提供了条件。,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塞-华盛顿体系”。但他不能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不能长期维持下去。,时间:19241929年 特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生产增长速度较快,美国、日本一直发展,法德英的生产超过战前水平,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持续时间长:19291933年;波及范围广:影响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破坏性特别大,爆发:1929年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 世界。,特点,影响,危机中受害最

7、深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失业人数超过3千万;经济危机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目的: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和消除经济危机,特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续),罗斯福新政,首先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调整农业:政府让农业缩耕屠畜,政府付款补偿;中心措施是调整工业: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国家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新建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作用,新政的实施,取得了成效。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资本主义民主统治得到稳定;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不可能从根本上消

8、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意大利法西斯专政:1922年墨索里尼第一个建立起法西斯专政国家。经济危机后强化了法西斯专政。,建立:1933年,希特勒出任总理。不久成为德国元首,法西斯专政在德国建立,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背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续),德国法西斯专政,世界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德国;德国社会各阶层对软弱无能政府普遍不满;以希特勒为头子的纳粹党势力壮大,内外政策,1933年制造国会纵火案;解散一切工会,取缔其他一切政党;制造排犹风暴;实行文化专制。,对内,对外,国民经济军事化,疯狂扩军备战;1935年撕毁凡尔塞和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日本法西斯专政,背景:经济危机打击日本,

9、阶级矛盾尖锐 特点:以军部为核心力量,建立,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二二六兵变后新内阁组成,军部法西斯专政基本建立,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37年,德意日结成侵略性军事政治集团,轴心国集团。,疑难解析:,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凡尔塞-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实质,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和危害,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主要内容和评价,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起义成功,建立了人民委员会。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返回,1918

10、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战败宣告结束,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角逐移到了会议桌上。1919年16月,战胜国协约国集团在英、美、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操纵下,召开了巴黎和会。会上,协约国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19191920年,协约国列强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和凡尔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巴黎和会上,还通过了设立一个制裁侵略、维护和平的国际性机构国际联盟。实际上它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的工具。巴黎和会后,为了调和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1921年11月一1922年2月

11、,美、荚、中、法、意、荷、日、比、葡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订了四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和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它们重新瓜分世界的所谓“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但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因此,这一体系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凡尔塞-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实质,返回,目的: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消除经济危机;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内容:(1)恢复银行信用;(2)调整农业,农民缩减大批耕地和屠宰牲畜,损害由政府补贴;(3)中心措施是调整工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和管理;(4)举办大量公共工程;减少失业队伍,刺

12、激消费。作用:罗斯福新政取得一定成效,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得以稳定,避免法西斯在美国的上台,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国家干预经济,避免盲目生产,为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由于经济危机的根源还存在,因此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主要内容和评价,返回,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1934年集总理总统大权一身,成为元首。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31年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件,1936年少壮派军官发动二二六兵变,企图夺权未果。但控制了新成立的内阁,法西斯专政基本建立,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37年

13、德日意三国结成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即轴心国集团,对世界和平构成极大威胁。,返回,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和危害,拓展延伸:,通过对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了解,你是如何认识“弱国无外交”这句话的。,20世纪30年代初期,两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对二战的影响,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和美国、德国、日本用什么方式摆脱经济危机,有什么影响?,理解列宁说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这句话。,返回,答:帝国主义列强实行的外交政策是实力政策,半殖民地的中国在外交上没有独立权。中国是协约国战胜国之一,巴黎和会却无视中国的合法权益,把原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中

14、国是华盛顿会议的当事国,却被迫在向各帝国主义国家“门户开放”的九国公约上签字,使中国再次处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共同支配之下。,通过对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了解,你是如何认识“弱国无外交”这句话的。,理解列宁说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这句话。,答: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虽然暂时调解了帝国主义的矛盾,但并不稳固,不可能长期存在。战胜国之间分赃不均,矛盾加深。战胜国掠夺战败国,复仇主义情绪浓厚。由于重新分割战败国的殖民地,民族矛盾一直很激烈。多种矛盾使这个体系无法长期存在,帝国主义国家间一直有战争的隐患,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返回,

15、20世纪30年代初期,两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对二战的影响,1928年,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33年又开始执行第二个五年计划,两个五年 计划的完成,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成为强盛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30年代苏联也完成了农业集体化。国防力量的加强,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军事基础。1929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各国阶级矛盾尖锐。资产阶级纷纷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稳定了资本主义民主统治,避免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德国、日本建立起法西斯专政,形成欧亚战争

16、策源地,意大利强化法西斯专政,不断对外侵略,三国勾结形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轴心国集团,对世界和平构成极大威胁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返回,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1)、波及范围特别广;(2)、持续时间特别长;(3)、破坏性特别大;美国:罗斯福新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资本主义的民主统治得到了稳定。德国:对外侵略扩张,建立法西斯政权(法西斯化)1933年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日本:对外侵略扩张,建立法西斯专政(法西斯化)1936年二二六兵变日本法西斯专政基本建立,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937年德国和日本以及意大利三国轴

17、心集团的形成,对世界和平构成了极大威胁,加速了二战的爆发。,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和美国、德国、日本用什么方式摆脱经济危机,有什么影响?,返回,专题检测:,1、推翻沙皇专制制度的革命是()A、彼得一世改革 B、废除农奴制改革 C、二月革命 D、十月革命2、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它们是()工兵代表苏维埃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巴黎公社 人民委员会 A、B、C、D、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性质是()A、资产阶级革命 B、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民族革命 4、苏联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A、1922年 B、1928年 C、1933年 D、19

18、36年 5、主宰巴黎和会的帝国主义国家是()A、法国 B、英国 C、英法美三国 D、美国,参考答案,6、为美国在中国扩张提供条件的条约是()A、四国条约 B、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C、九国公约 D、凡尔塞和约 7、苏联成立时,加入联盟的共和国有()俄罗斯联邦 外高加索联邦 乌克兰 白俄罗斯 A、B、C、D、8、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开始于()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9、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A、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B、缩减耕地,屠宰牲畜,政府补偿 C、国家对工业调整 D、兴建公共工程,刺激消费和生产10、法西斯力量掌握国家政权,最先出现在()A、德国 B、日本 C、意大

19、利 D、西班牙 11、在十月革命中颁布的法令中,决定把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耕作的是()A、和平法令 B、土地法令 C、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D、四月提纲,参考答案,12、苏联社会主义建成的标志是()A、人民委员会的成立 B、工业化的实现 C、苏联的成立 D、1936年新宪法的通过13、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的条约是()A、凡尔塞和约 B、四国条约 C、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D、九国公约14、下列关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美国在这两次会议上获利都很大 B、大国操纵,充满矛盾斗争C、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 D、侵犯了中国的主权15、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

20、击下,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是()日本 意大利 德国 西班牙 A、B、C、D、16、轴心国集团的性质是()A、侵略性军事集团 B、侵略性政治集团 C、侵略性经济集团 D、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参考答案,17、列举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18、列举欧洲和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时间和标志;,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独立和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回答:九国公约是在哪个会议上签署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是哪国何时提出的?九国公约实际上的目的和后果是什么?,参考答案,答案参考:,1、C;2、A;3、B;4、B;5、C;6、C;7、D;8、C;9、C;10、C;11、B;12、D;13、A;14、A;15、A;16、D16、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18、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1936年二二六兵变后新内阁组成,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华盛顿会议;美国 1899年;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后果: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中国回复到被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的状态。,反馈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