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第三章教学过程.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81816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25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论-第三章教学过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学论-第三章教学过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学论-第三章教学过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学论-第三章教学过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学论-第三章教学过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论-第三章教学过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论-第三章教学过程.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过程 及规律原则 一、教学过程概论 二、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过程 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内在矛盾和规律 四、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原则,一、教学过程概论(一)教学过程的本质 认识发展说。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认识能力,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双边活动说。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多重本质说。教学过程有认识论、心理学、生理学、伦理学和经济学五个方面的本质。交往本质说。师生之间只有通过交往,人的主体才能确证、生成和发展,只有通过主体间的亲身感悟、理解和体验,人才可以展

2、示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因此教学过程完全可以视为师生交往过程,交往即是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是一个包括认识和交往实践两个方面的活动过程,是一个认识与交往实践统一的过程。“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

3、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认识 第一,学生的认识对象具有特殊性。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是探索尚未发现的客观真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对象主要体现在一定的教学内容中,不是直接去发现人们未知的东西,而是接受前人已经总结出来的各门学科知识,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这样,学生就有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去掌握前人经过漫长的岁月才能获得的知识。,第二,学生的认识条件具有特殊性。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教师把学校的一切有利条件、合适的教学内容、科学的教学方法组成适合学生一定发展阶段和水平的某种教学模式,从而引导学生完成

4、学习任务。这样,使学生避免或减少认识上的失误,少走弯路。,第三,学生的认识任务具有特殊性。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活动,不仅要掌握知识、技能,而且还要发展智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教学过程是一个培养人的过程,这一点与科学家探索真理以及人们一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不同的。,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实践 第一,交往实践目的的特殊性。即更好地掌握理性知识,同时将其掌握的理性知识再回到实践中进行验证,从而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二,交往实践环境的特殊性。师生交往实践活动多限于学校这个特定的环境之中,教师根据教学任务,事先进行计划设计,对学生不断引导、调节,可以比较顺利地达到预期的目的。,第三,交往

5、实践方式方法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实习参观、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教师还要以借助直观教具,如挂图、标本、模型、电影、幻灯等,让学生感知一些他们从未见地的事物。这些实践的方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进行精心设计和周密安排的。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还可以借助于自己的人格、精神魅力来影响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二)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的特点主要体现为教学活动中必然的、稳定的教学关系。基本特点,就是那些不但具有必然性和稳定性,而且对教学过程的性质、方向和结果具有决定作用的那些本质联系。1、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受制约于社会需要 首先,一定学校

6、的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其次,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还要受到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技文化发展状况的制约。一定的教学目的总是和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再次,特定社会的文化价值、民族心理对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的决定性作用也是很明显的。2、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与促进 发展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身体方面的发展,包括身体的健康与各部分的功能;二是指智力方面的发展、包括知识、智力、能力和技能技巧等;三是指非认知心理因素的发展,包括情感、兴趣、态度、意志、性格等。,3、教与学相互影响与作用 教与学,教师与学生,这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教与学各以

7、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教与学相互影响与作用的规律有两个侧面,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1)教师和教的活动起引导作用(2)教师的教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基础4、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诸要素构成的合力,(三)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过程。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考察:1、传授知识(传授什么?怎么传授?)2、形成技能(知识与技能的关系?)3、培养智能(智能形成的条件?)4、发展个性。(个性的内涵?),二、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过程(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含义(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结构 一是空间结构,指教师、学生、课程

8、和教学条件等要素构成的关系结构,这种关系结构决定了教学的活动形式。二是时间结构,指教学活动的展开和进行的逻辑历程,也叫活动结构。(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环节 几种认识 基本环节,(四)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特点 第一、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最突出的特点是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目的的直接一致性 第二、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是转变学生思想的反复性与曲折性相结合的过程 第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是学校教育影响的深刻性与社会影响的广泛相结合的过程 第四、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双重能力的过程,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内在矛盾和规律(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内在矛盾 1.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的矛盾 2.适应社会和发展个性的矛盾 3.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实际水平同教育者所掌握的标准之间的矛盾 4.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业务能力、思想政治觉悟同课程标准要求之间的矛盾;,(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规律 1.学为主体、教学相长 2.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统一律 3知能统一律 4德智统一律 5灌输与疏导统一律,四、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原则 教材表述的有效性 1、教学三贴近原则(生活、学生、社会)2、促进学生发展原则(个性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