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资料《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教材分析》.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82234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9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培训资料《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教材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教师培训资料《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教材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教师培训资料《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教材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教师培训资料《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教材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教师培训资料《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教材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培训资料《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教材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培训资料《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教材分析》.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编 写 说 明,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教材编写说明,一、教材编写的背景二、改革的突破口三、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四、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五、区域的选择和编写六、教材的系列化,一、教材编写的背景,中学地理教育的地位教育改革的浪潮对现行地理课程和教材的反思国际中学地理教材的改革社会、科技及地理学的发展,怎样看待教材?,不能把教材看成“圣经”教材只是主要的教学资源之一教材不能替代教学教材要依据课标,反映改革要求 对课标的再创造 用足课标留下的空间 给教学留下更大的空间,以促进教学改革,思考,教材编写者的角色转变,由故事讲述者转变为故事设计者,将故事

2、讲述者的角色让给教师和学生,同时为按不同方式讲述故事创造条件,思考,教材编写者关注重心的转移,从关注知识量及对知识系统的讲述转变为关注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二、改革突破口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自主学习,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活动式课文,目(标题),章,节,叙述式课文,教材的体例结构,三、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加强实践和探究活动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对现行教材的继承与创新,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有用的地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选材体现地理

3、学的实用价值,案例一从地图上获得信息案例二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案例三聚落与环境,加强实践和探究活动,内容的组织以学生的活动为重要形式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开放)培养学生基本的方法,案例一寻找地球是球形的证据案例二制作地球仪,阅读绘制有关图案例三北京四合院(P83)案例四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案例一科学精神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从大陆漂移到板块构造案例二地域观(P59活动2)案例三灾害意识(P60活动3)案例四人文精神(平等、欣赏与尊重)案例五因地制宜(区域部分),对现行教材的继承与创新,案例1从小栏目设计到活动设计案例2区域部分的读图(目

4、标不同),四、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基础性原则 探究性原则趣味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基础性原则,作为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要求不求知识的系统性公民日常需要,案例一昼夜交替与时间差异(P10)案例二气候类型(气候差异),探究性原则,叙述式课文的探究性图像设计的探究性活动设计的探究性课文组织注重探究过程,案例一,大陆漂移与板块构造,运动与不动的争论,有趣的现象是巧合?,提出大陆漂移学说,找出证据加以论证,原因板块运动,实例论证,案例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指出影响气候主要因素,资料分析纬度因素,资料分析海陆因素,资料分析地形因素,实例分析主要因素,趣味性原则,接近生活,密切联系实际(情境设计)文字叙述符合学

5、生语言习惯(简略与儿 童化)图像设计符合学生审美情趣版面设计不拘一格,统一性原则,结构统一(叙述式和活动式)文字叙述风格统一(活泼)活动设计统一(开放、多样和有阶梯)图像设计统一(一类图像风格一致),五、区域的选择与编写,基本认识世界区域选择的原则选择的世界区域及安排世界区域的写法,基本认识,重点不是让学生了解系统的区域地理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并能举一反三。案例式学习成为选择教学内容的思路。,世界区域选择的原则,重视中国所在区域、周边地区和国家;重视世界上重要的或地理问题突出的地区和国家;重视与中国政治、经济关系比较重要的地区和国家。适当照顾到覆盖面,以使学生对各区域的地理概

6、况有大致了解。,选择的世界区域及安排,安排的逻辑顺序采取洲地区国家的组合,并按照一个中国学生观察世界的视角,由近及远地设计章节顺序。,选择的区域1个大洲亚洲5个地区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6个国家日、印、俄、澳、美、巴,世界区域的写法,世界第一大洲,七大洲面积比较,地形和河流(使用剖面图),北美洲地形(用剖面图分析),复杂的气候,非洲的气候(对比分析),亚 洲,涉及到的其他大洲,之一作为案例(以亚洲为例),世界区域的写法,之二突出主题,突出区域特点 根据课标要求,把“标准”分解到选择的区域中。内容的组织注意自然与人文的结合。适当扩展区域内容 重点讲述自然环境的区域,扩

7、展人文和经济发展的内容;重点讲述人文活动的区域,扩展自然环境的内容。,长期的热点地区(扩展内容)三洲五海之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扩展内容)文化差异,中 东,案例,六、教材的系列化,教师用书(人教社地理室)地图册、填充图册、挂图(中图社)投影片(人教电子音像出版社)教学设计(延边教育出版社)素质教育新学案(人教社综合室)录像片或VCD(人教电子音像出版社)超级地图(人教电子音像出版社)(编辑部严立:01082015440希望书店陈德胜:01082024940),教学中的问题与建议,如何处理教材?怎样把握教学重点?怎样处理知识与方法的关系?人地关系应强化哪些观念?课堂活动是越热闹越好吗?必

8、需要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吗?被晾在讲台上怎么办?激励性评价错了也要说好吗?怎样写教案?,思考,如何处理教材?,顺序可以重组 材料可以替换(鼓励用当地材料)叙述式课文与活动式课文统一安排“活动”题可以重新设计,关键:体现教材所要解释的“标准”要求,怎样把握教学重点?,教材内容所体现的“标准”要求就是重点,此外,应重视技能、能力、观念的培养,即注重地理视角、地理观念、地理技能和方法,关键:每节课我要实现哪些“标准”要求(仔细研究课标),怎样处理知识与方法的关系?,不关注知识量,注重方法(如认识区域),但不等于不要知识,知识是载体、手段,也是目标之一,没有一定的知识量,不可能学会方法,应将方法学习与知识

9、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人地关系应强化哪些观念?,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辩证看待自然环境的利与弊 人地关系中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自然灾害、环境问题的两面看,课堂活动是越热闹越好吗?,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及表现 应完成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 活动应重质量、轻形式 根据条件选择活动的量和形式,必须要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吗?,是辅助手段,不是必要手段 可根据条件和内容要求确定选用 应有利于提高而不是影响教学效果 传统手段达到教学要求的值得夸奖 正确看待(不走两个极端),被晾在讲台上怎么办?,是正常现象 转变观念,摆正位置 充分引导为教学所用 根据情况采取不同方法

10、介绍一种方法装傻,激励性评价错了也要说好吗?,正确理解激励性评价的实质。错了应及时指出来,但要注意方法。把问题分解,该表扬的表扬,该指出错误甚至批评的也毫不含糊。用适当的方法指出学生思维或认识上的问题,不仅对该学生,而且对全体学生都能起促进学习的积极作用。,怎样写教案?,提供一种形式,仅供参考用灵活的形式,把教学过程中难忘的经历和思考、精彩的设计和过程写出来。,教学能力的再认识,从关注“教”到关注“学”课堂教学评价重心的转移,将促使教师重新反思一堂“好”课要求教师具备的教学能力是什么。也许一个板书并不漂亮、口语表达并不是很流利的教师也能上出一堂好课来。因为“以学论教”课堂教学评价模式更为关注学

11、生在课堂上作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了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等。教师的板书和口语表达能力已不再是一堂好课的必要条件了。只要这位教师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充分的发展,板书也许是学生来写,总结也许是学生来说,但这依然是一堂好课,一堂学生“学”得好的课。可见,教师需要对“教学能力”进行新的思考和认识:对教材的把握能力依然是必要的,但似乎已不够了,自主实践将会引发学生形形色色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储备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此外,更具挑战的是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课堂管理能力是必要的,但似乎又有些不同了,安静无法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热闹又是课堂纪

12、律的大敌,如何能让学生在“热闹”中“有序”地进行是教师课堂管理的新课题;课堂环节的设计能力依然是必要的,但似乎又不同,不能完全按事先设计的环节进行,要富有弹性,以便随学生的表现来灵活调整,更关注的是教师的随堂机智。,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评价一堂好课,要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即关注教师的行为,也是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讨论、教师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的情趣等,来评价教师课堂行为对学生“学”的价值。,骆 秦 俐,吉林省教育学院(邮编:130022)长春市人民大街173号(办)(手机),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