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修订情况介绍.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82897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8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书修订情况介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教科书修订情况介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教科书修订情况介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教科书修订情况介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教科书修订情况介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书修订情况介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书修订情况介绍.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科书修订情况介绍,修定原则 解决教材实验中集中反映的问题;参考课程标准的修订;保持实验本的基础结构和主要内容。,数与代数 增加“整式的加减”一章 1 用字母表示数,列式表示数量关系,以列式问题为素材引出有关概念:2 结合列式问题中的化简,引出同类项的概念,类比数的运算律引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通过合并同类项进行式子化简.3 结合列式问题中的化简,引出去括号的问题,类比数的运算律得到去括号的法则;通过去括号,进行式子化简.4 归纳出整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整理发布,教学中反应集中的一些问题 问题的实际背景(如一元一次方程)个别难题(哪种灯省钱、体育比赛、规划 问 题、刹车问题等)练习、习题中增加

2、基本题目,图形与几何 保持现有基本结构保持对推理证明的处理 循序渐进 起点早 一以贯之 适当加强对一些内容的处理 镶嵌,统计与概率 适当整合统计内容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七下)统计调查 频数分布直方图 数据的分析(八下),实践与综合应用数学活动课题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七年级上册教材教法分析 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学习内容牵涉到“课标”的3个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每一章都是相关领域的基础内容。全书共需约61课时,具体如下:第一章有理数 约19课时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约8课时单项式 多项式 合并同类项 去括号 整式的

3、加减,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约18课时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约16课时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第一章有理数,一、教科书内容安排 及课标要求,1.1 正数和负数 2课时1.2 有理数 4课时 有理数 数轴 相反数 绝对值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4课时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4课时 合并 去括号 1.5 有理数的乘方 3课时 乘方 科学记数法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数学活动小结 2课时,第一章 有理数,课标要求,(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比较有理数的

4、大小。(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方法,知道a的含义(a表示有理数)。(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以内为主)。(4)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5)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二、教学建议,1搞好与前两个学段的衔接,前两个学段学过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即正有理数及0的知识,还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这些都是学习本章内容的基础。有理数的有关概念以及运算,与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数的概念及运算联系紧密。例如,对负数的认识离不开对已学过的数的认识;有理数的运算,当符号确定后,就归结到

5、已学过的运算上去。因此,学习有理数的有关概念以及运算,都必须注意与从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数的概念及运算的衔接。教科书把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运用于本章。例如,用a表示a的相反数;用字母表示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结论;用字母表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除法法则。这样做可以使问题的阐述更简明、更深入,同时,前面学过的数与代数的知识,也得到了巩固、加强和提高。,2把握好教学要求,对绝对值的要求,要有一个过程,有些要求要在今后的学习中落实,例如绝对值不等式。本章安排绝对值的概念,主要是为有理数的运算作准备的。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就达到了上述要求。教科书中用字母表示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结论,并不要求在绝对值符号中出现字母并加

6、以讨论。有理数运算中涉及的数应当比较简单,如果涉及的数比较复杂可以利用计算器解决,主要是确定结果的符号。对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也要控制复杂程度(以三步以内为主)。,关于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课标例44)灾害预案。一次水灾中,大约有20万人的生活受到影响。如果灾情持续一个月,大约需要筹集多少顶帐篷?多少吨粮食?说明 解决此问题需要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最后给出估计。例如,假定一顶帐篷可以住10个人,需要2万顶;假如要保证一个家庭住一顶帐篷,每个家庭4口人,需要5万顶。假定平均每人每天需要0.4千克粮食,可以估计出每天需要的粮食数,10天需要的,一个月需要的。,3用好

7、计算器,用计算器可以进行有理数的运算,这意味着没有必要要求学生进行复杂的笔算,使它们有更多的时间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问题。有理数运算的基本要求不能削弱。因此,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运算的内容,都要在学生掌握了相应运算以后再加以介绍。让计算器为学生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服务。笔算以后,可以用计算器验算,参照计算器计算的结果,学生可以判断笔算结果是否正确。如果笔算的结果不正确,应鼓励学生寻找笔算过程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而不是把计算器算得的结果一抄了事。让计算器帮助学生探索运算规律。对于运算规律,可以让学生选较复杂的数进行尝试,用计算器获得结果。,4利用好选学内容,本章安排了“阅读与思考”“观察与猜想”“实验

8、与探究”等选学内容。这些选学内容是本章中有关问题的扩展与加深。适时安排有兴趣的学生使用这些材料,可以开阔他们的眼界,增长他们的见识。例如,可以在“阅读与思考 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中更多地了解实际中的正负数。又如,从有理数乘法的符号规律,可以解释一个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总之,要使选学内容与必学内容相得益彰,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5.适当加强练习,巩固“双基”,有理数运算 不是要一味追求练习数量,三、部分课例展示,第二章整式的加减,一、教科书内容安排 及课标要求,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2.1 整式 2课时 用字母表示数 单项式 系数 次数 多项式 项 次数2.2 整式的加减 5课时 合并同类

9、项 去括号 整式的加减数学活动小结 1课时,本章内容的编写是在学生已有的用字母表示数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整式的加减运算是学习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也是以后学习分式和根式运算、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全章包括两节内容。这两节内容都是由章前引言中的问题引出的。,在章前引言中,教科书以2006年正式通车的青藏铁路为背景,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设计了几个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用到用字母表示数、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以及对式子进行化简等,为引出单项式、合并同类项及去括号等概念和法则提供实际背景,使学生感到学习这些概念和运

10、算是实际的需要。,课标要求,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能进行简单的整式加法和减法运算.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模型思想。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二、教学建议,1注意与小学相关内容的衔接,本章主要内容是整式及其相关概念和整式的加减运算,教科书将这些内容的编写与列出整式表示数量关系密切联系起来,而用整式表示数量关系是建立在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之上的。在小学,学生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简单的列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简易方程等,这些知识是学习本章的直接基础。,让学生经历了一个由

11、数到式过程,体现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使学生感受到式子中的字母表示数,为下面继续学习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在思考问题的方法上进行引导,教学时,要注意与小学学过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在第2.1节的教学中,可以多举一些例子,复习用字母表示数,复习时要注意这个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复习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让学生充分体会字母的真正含义,逐渐熟悉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理解字母可以象数一样进行计算,为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打好基础。,2加强与实际的联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似乎遇到的都是具体的数字,但在数字运算的背后,却隐含着式的运算。因此本章编写时,加强了与实际的联系,无论是概念的引出,还是运算法则的探讨,都是紧密

12、结合实际问题展开的。在本章的例题和习题中,也设计了大量的实际问题。这些实际问题选材广泛,有的选自于工农业生产,有的是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也有反映社会进步的,等等。教科书的这种编写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所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体会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类比数学习式,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整式运算的教学中要强调通过类比的思想方法学习式的运算,理解数的运算性质和运算律在式的运算中仍然成立,体会“数式通性”。通过对数与式运算的分析,使学生理解认识事物的过程是由特殊(具体)到一般(抽象),又由一般(抽象)到特殊(具体),在不断重复

13、中得到提高,培养学生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根据数与式之间的联系,体现数学知识间具体与抽象的内在联系和数学的内在统一性。,4重视培养学生列式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整式的概念和整式的加减运算来源于实际,是实际的需要,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看到整式及其加减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起的作用,感受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整式比数字更具一般性的道理。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实际问题的作用,结合实际问题学习单项式、多项式等概念以及整式加减运算法则等,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列式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逐步让学生养成善于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5抓住重点、加强练习,打好基础,抓好三个

14、关键环节的教学。首先要使学生掌握同类项的概念,会辨别同类项,准确地掌握判断同类项的两条标准(字母和字母指数);其次,要明确合并同类项的含义是把多项式中同类项合并成一项,经过合并同类项,多项式的项数会减少,这样多项式就得到了简化;最后,要使学生明确“合并”是指同类项的系数的加减,把得到的结果作为新的系数,要保持同类项的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去括号是对多项式变形,学习去括号时,括号中符号的处理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掌握去括号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去括号的依据,并进行一定的训练。,整式的加减运算是下一章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也是今后继续学习整式的乘除、因式分解、方程,以及分式、函数

15、等的重要基础。进行整式的加减就是将整式化简,化简的主要方法是合并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和去括号。对于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等重点,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强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整式加减的运算法则,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三、部分课例展示,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一、教科书内容安排 及课标要求,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 从算式到方程4课时3.2 解一元一次方程(1)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4课时3.3 解一元一次方程(2)去括号与去分母 4课时3.4 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方程 4课时数学活动小结2课时,3.1 从算式到方程 3.1.1 一元一次方程引例(一个行程问题)算术方法 方程 三个列方程的问题 实际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

16、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解,3.1.1 等式的性质等式的性质1、2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ax=b x+b=c ax+b=c,3.2 解一元一次方程(1)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ax+b=cx+d 对消与还原购计算机问题 x+2x+4x=140合并(同类项)分图书问题 3x+20=4x-25移项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3.3 解一元一次方程(2)去括号与去分母 工厂用电量问题 6x+6(x-2000)=150000去括号 埃及草片文书的问题 去分母 用框图表示解法的一般步骤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系数化为1,探究1:销售中的盈亏 估算与精确计算的比较 探究2:油菜种植的计算 不同方案的

17、定量化对比 探究3:联赛积分表问题 根据问题的实际背景进行检验 利用方程进行简单推理判断 渗透反证法的思想,3.4 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方程,课标要求,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经历心算、画图或利用计算器等估计方程解的过程。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能解一元一次方程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方程的解是否合理。,二、教学建议,1关注在前面学段的基础上发展,做好从算术到代数的过渡,算式表示一个计算过程,用算术方法解实际问题时,算式中只含已知数而不包含未知数;而代数中设未知数或列方程时首先需要用式子表示问题中有关的量,这些式子实际上也是算式,只是其中可

18、能含有字母。方程是根据问题中等量关系列出的等式,其中既含有已知数,又含有未知数,这是代数方程与算术算式的区别之一。由于方程中可以用未知数与已知数一起表示相关的量,所以方程的应用更为方便。这正是用字母表示数带来的好处。,前面学段中已经有关于简单方程的内容,学生已经对方程有初步的认识,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简单的方程,即对于方程的认识已经历了入门阶段,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这些基本的、朴素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方程奠定了基础。本章的内容是在前面的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即对一元一次方程作更系统更深入的讨论,所涉及的实际问题要比以前学习的问题复杂些,更强调模型化思想的渗透;对方程解法

19、的讨论要更注重算理,更强调创设未知向已知转化的条件以及解法中程序化的思想。,2关注方程与实际问题的联系,体现数学建模思想,在教学中,要充分注意方程的现实背景,通过大量丰富的实际问题,反映出方程来自实际又服务于实际,加强对于方程是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重要数学模型的认识。鉴于本章的学习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在教学中避免过多直接使用“数学模型”等词,可以通过具体例子反复强调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工具作用,实际上这就是在渗透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设未知数、列方程是本章中用数学模型表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步骤,而正确地理解问题情境,分析其中的相等关系是设未知数、列方程的基础。在教学中,可以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借

20、助图形、表格、式子等进行分析,寻找等量关系,检验方程的合理性。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更贴近学生生活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它们。,3抓住方程的主线,复习并加深对相关预备知识的认识,从数学学科内部来看,整式及其加减运算是一元一次方程的预备知识;而从应用的角度来看,一元一次方程要比整式用得更普遍、更直接通过本章学习,不仅可以复习有理数运算和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整式加减运算的内容,而且可以进一步体会看似抽象的整式运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用处,从而加深对相关内容的认识 在本章的教学中,希望能够时刻关注教学重点,注意抓住方程这条主线,突出围绕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结合方程的解法复习已学整

21、式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数、式与方程间的联系,4关注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身边的问题研究起,主动收集寻找“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并更多地进行数学活动和互相交流,在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启发诱导,设计必要的铺垫,让学生在经过自己的努力来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体验如何进行探究活动,而不要替代他们思考,不要过早给出答案应鼓励探究多种不同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探究过程活跃起来,在这样的氛围中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

22、积极思维,得到更大收获,5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和学习,本章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包括两个:一个是由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模型这一过程中蕴涵的模型化(包括符号化)的思想;另一个是解方程的过程中蕴涵的化归思想。在教学中,不能仅仅着眼于个别题目的具体解题过程,而应关注对以上思想方法的渗透和领会,从整体上认识问题的本质。,数学思想方法是通过数学知识的载体来体现的,对于它们的认识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既需要教科书的渗透反映,也需要教师的点拨,最终还需要学生自身的感受和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对一个人的影响往往要大于具体的数学知识,因此,我们需要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和学习,希望教师在如何深入浅出地进行这方面的教

23、学上不断探索。,6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当加强练习巩固,由于本章教科书是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线索展开的,方程解法的讨论安排于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如缺乏对方程解法内容的分析归纳,可能会对它们有所忽视,所以在教学和学习中应注意对它们进行归纳整理,使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头脑中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需要通过必要的练习途径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教学中还要注意适当加强对解方程的练习这里所说的“适当加强”并非一味强调增加练习的数量,而是强调练习要着重在基础内容上,要加强针对性,使学生打好必需的基本功,三、部分课例展示,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一、教科书内容安排 及课标要求,第4

24、章 图形认识初步,4.1 多姿多彩的图形 4课时4.2 直线、射线、线段 3课时4.3 角 5课时4.4 课题学习 设计制作长方体 形状的包装纸盒 2课时数学活动小结 2课时,课标要求,通过实物和具体模型,了解从物体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直线和点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掌握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掌握基本事实:两点间直线段最短。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点之间的距离。理解角的概念,能比较角的大小。认识度、分、秒,会对度、分、秒进行简单的换算,并计算角的和、差。理解余角、补角等概念,探索并掌握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性质。,二

25、、教学建议,1注意与前两个学段的衔接,前面两个学段是要直观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的展开图,在对它们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能区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并体会它们的一些性质,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并知道周角、平角等概念。在这一章,要通过丰富的实例,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理解它们的概念,了解有关的一些性质,并能初步应用。了解这些联系与区别,教学时便可以在学生知识的基础上,把前面两个

26、学段学过的内容螺旋上升的提高一步,同时避免完全的重复。,2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本章是图形与几何的起始章,涉及的概念比较多,大多数概念,前两个学段又都接触过,实际上,许多概念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区别,如研究线段的和、差、中点与研究角的和、差、角平分线,其内容方法都很相似,教学时把它们进行对比,效果会更好。把握了这些联系和区别,就能更好的理解这些概念。,3把握好教学要求,在本章,不仅要像第一、二学段那样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性认识,还要引导学生逐步认识一些基本图形的特征,这并不意味着要用严格的几何推理的方式来展开学习,还是要强调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图形的概念和性质,经历探索图形

27、性质的过程,初步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概念”就是要求学生在实际背景中认识、理解这些概念,而不是通过形式化的描述让学生接受概念,在本章,没有给出严格的三视图的概念,只要求能从一组图形中辨认出是从什么方向看得到的图形,能说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最基本的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所能得到的图形,对于语言难以表达的,可画出示意图,其形状正确即可,不作尺寸要求,对于展开图的内容,是在前面学段学过的长方体、圆柱的展开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圆锥和一些简单直棱柱的展开图,能从一些给出的图形辨认出它们能否折叠成给定的立体图形,引导学生从展开图入手来了解一些几何体的特征,

28、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对于推理能力的培养,整套教科书是按照“简单说理”、“说理”、“推理”、“用符号表示推理”等不同层次,分阶段逐步加深地安排的,推理能力的培养不仅在图形与几何的内容中,也结合各领域中其他内容自然地进行在本章,由于已经进入第三学段,因此已不仅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活动归纳出图形的概念和性质,还要“简单说理”,把它作为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结论的自然延续,直线和线段性质的应用、通过代数方程解计算问题、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的得出等都有简单说理的成分教学中要注意利用这里“简单说理”的因素,为后面逐步让学生养成言之有据的习惯做准备,三、部分课例展示,谢谢!200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