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歌音乐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598638 上传时间:2021-04-1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牛歌音乐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放牛歌音乐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放牛歌音乐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放牛歌音乐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放牛歌音乐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放牛歌音乐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牛歌音乐教学设计.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n the days of fame, there are more failures than pride.勤学乐观天天向上(页眉可删)放牛歌音乐教学设计 放牛歌音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音乐与地区有密切的关系,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音调,激发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教材分析:歌曲放牛歌是一首以农村为题材内容的四川民歌。2/4拍,无声徽调式。音乐素材简练、朴实,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曲调欢快、活泼,表现了农村的牧童娃娃愉快劳动生活的欢乐情绪。歌曲为六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全曲用“mire do ”三个音为轴心,贯穿全曲,使其具有山歌高亢的特点。第一、二乐句的第2小节与第4小节

2、分别采用了上移一度和同度进行的手法。衬词“呦喂”,及“啥”字地方方言的运用,使歌曲增强了浓郁的地方民歌风格,从而形成了一领众和的对唱效果。第三乐句“X X .”切分节奏出现,使牧童在欢乐放牧时的心情的得到了欢畅的抒发。第五乐句宽松舒展的旋律唱出了“哥儿啰喂”,犹如牧童在山坡上向远处呼唤的生动情景,热情而又奔放,歌声悠扬。最有一个乐句采用了与第四乐句同头换尾的手法,再现了牧童们放牧时欢乐的情景和劳动时的喜悦之情。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思路:放牛歌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第5册第六课内容。这首歌简练、朴实,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歌曲以欢快的情绪展现了孩子们在劳工过程中喜悦之情。歌曲中众多衬词,能够有

3、效地调动孩子们学唱这首歌的积极性。本课通过了解四川地区特点来激发学生的情绪,用高亢嘹亮的声音调动学生们情绪。并利用多遍聆听以及节奏训练让学生易懂易唱,并创设放牛的唯美情景在表演时进行大胆演绎。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用高亢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旋律唯美多变的特点,感受音乐情绪以及山歌的风格。一、师生问好。(利用两种方式)1、一次,通过一首歌曲做问好。2、再次,通过四川方言来和学生做问好交流,感受地方特色。二、情景导入。(了解四川风土人情)1、观看视频,初步了解四川景色。师: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这是我国什么地方的方言?你想知道答案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屏幕吧!2、观后简短介绍四川。师:四川美不美

4、啊?美。四川是我国西部的中心,有历史、有文化,还有勤劳智慧的人民,不仅山川秀美,而且风景?如画!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如果居住在这里,那将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了解四川小朋友们的幸福生活啊?想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听一听吧!三、学习歌曲(通过三听三唱方式细致讲解)1、初步聆听歌曲,感受歌曲内容。(出示歌谱以及歌词) 师:歌曲听完,谁能说一说四川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啊? 生:说说感受。(师带生读一读歌词,并找出当地方言)2、再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速度,情绪,并轻声哼唱方言。师:请同学们再认真听听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我们试着小声哼唱一遍。(出示歌谱以及歌词,师用手指着歌谱中重要

5、词句) 师:歌曲的速度是?情绪是?3、穿插山歌讲解(利用PPT图片欣赏和当地山歌的聆听,感受方言特色。播放影音文件)师:在四川有很多很多民风民俗,其中包括:赛龙舟、聚会赏花、火把节、春耕防水庆典,最具特色的就是赛歌会了。赛歌选手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都会唱上几首自编的山歌,在四川当地“唱山歌”也被称为“吼山歌”。师:咱们来一起听一听吧。听听山歌声音是什么样的?高的低的,长的短的?生:声音偏高,音是长的。师:你们能找出放牛歌中,哪句声音相对最高,哪句最长吗? 生:哥儿啰喂哥儿啰喂3、三次聆听,跟唱重点乐句。 师:我们知道“喂”字是二分音符唱两拍,歌曲中哪里还出现了二分音符?用你雪亮的大眼睛快速

6、找一找。(教师带领学生一一找到)就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并且唱出这些长音。4、初次学唱歌曲。完整的跟着录音演唱。师:请同学们跟着录音,老师带领大家完整的演唱歌曲。让我们一起试着唱一唱。5、二次学唱歌曲。(读节奏、读歌词,跟钢琴慢慢唱)师:同学们刚才演唱的不错,但怎么才能唱得更好听,更准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歌谱吧。师:歌曲中出现了很多的前八?后十六音符,还有附点八分音符,这些音符的时值是长还是短?。短。谁能试着打一打歌曲第一小节节奏?让我们一起来试着打一打歌曲的节奏。(教师带领)师:让我们来增进一点难度吧。有节奏的读歌词。1,2 。(教师带领并且划拍子读,顺便讲解反复记号)师:同学们读的很准确。那

7、就让我们跟着老师的钢琴慢慢唱一遍歌曲吧。6、第三次学唱。(稍微加快速度用钢琴带领,注意呼吸换气地方和正确的发音咬字,纠正不准确的地方)四、歌曲处理及表演(形式多样)四、歌曲处理及表演(形式多样)四、歌曲处理及表演(形式多样)1、在教师指挥带动下,利用歌曲原伴奏演唱歌曲。2、在教师指导了,利用放牛鞭的动作,演绎歌曲。3、在教师引导下,分角色分组模仿“吼山歌”的模式,对唱歌曲。五、拓展加课堂小节师:同学们的表演和歌声都非常有表现力。那么你们都知道20XX年四川发生了一件什么大事吗?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56个民族团结一心。08年最具震撼力的一件大事-汶川地震,就发生在我们美丽的四川。全国人

8、民都伸出援助之手来建设新家乡。做为祖国的儿女,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更为祖国栋梁之材,建设伟大的祖国。放牛歌音乐教学设计2本课是五年级音乐第一学期第五课。教学内容为:欣赏陕北民歌跟上共产党把革命闹、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视唱广东民歌放牛歌。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知道和感受我国民歌的体裁之一-山歌的特点。并在听于唱的音乐活动中接受革命传统的教育。同时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对一个降号调的识谱、视唱能力。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复习旧知、欣赏太阳出来喜洋洋逐步引入的方法让学生来理解山歌的特点。首先,复习民歌的另一体裁-号子的特点。然后,引入到广东民歌放牛歌,让学生知道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音乐

9、特色。通过视唱,拍击节奏,哼唱等方法,使学生能掌握一定的演唱技巧。并初步会唱一个降号调的歌曲。最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放牛歌的旋律、节奏比较简单,但这是学生初次接触一个降号调的歌曲,因此,我采用辅导拍击节奏视唱哼唱齐唱的教学方法来教授歌曲。由于该班学生是农村学校的学生,自学、视唱能力不是很好,所以加以教师示范,同时让学生用优美、亲切的声音来表现冉欢快的情绪, 让学生感受课堂的教学氛围。整个教学过程采用感知、理解、操作多种手段,以教师示范、引导相互合作,力争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在理解山歌特点的基础上,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兴趣。放牛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四课放牛歌 教学目标

10、:1、认识八分音符节奏;2、 能够愉快地演唱歌曲放牛歌;教学重、难点:掌握分音符节奏概念;高亢、愉快地演唱全曲。 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里,放眼就是青山、草地,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老师真羡慕你们。你们平时除了上学,课余的时间都做些什么呢?(学生自由交流,引出放牛、捡柴。)放牛的时候,大家也唱山歌吗?你们教老师吼两嗓子吧。3、师:“嗨”。指名学生“嗨”起来。(鼓励学生声音高亢一些,明亮一些。)集体“嗨”一遍。(帮助学生发声)4、同学们喊得真够响亮!让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想放声歌唱一曲了。我们就唱一首放牛歌吧。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17页放牛歌,听听看歌词里的孩

11、子也在干什么?(放录音,引出课题)三、新歌教唱:1、熟悉歌词:师:谁听出来了?山歌里的孩子在干什么?生:唱歌、放牛、欢笑、捡柴、爬山等。(鼓励学生表演动作)师:大家可能都听过老辈人唱过山歌,声音都很嘹亮。下面我们再听一听这首歌曲,感受一下四川的山歌又是怎样的呢?(复听歌曲,体会声音高亢,明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歌词,你还发现了什么?(衬词)2、熟悉节奏:师:同学们,这首歌曲同样是由许多快快慢慢的音符组成的,这就是我们说的节奏。复习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节奏,认识八分音符节奏。3、熟悉旋律及难点解决:师:恩,老师发现了有的同学已经有点迫不及待想唱歌曲了,别急,先跟着音乐小声地哼唱一遍,同时,请留心你

12、认为难唱的句子,告诉老师,我们一起学习。(师范唱歌曲)纠正小问题,“背上那背个哟啥,大背兜啰”, “田地那做到哟啥,四犁又四耙啰”,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把手拿出来,我拍一个节奏,你们模仿一下“X _ _ | _.|”,预备齐。(生模仿)。师:好,下面我们不用手拍了,我用嘴说,我说的是“三年级孩子很棒”。请大家来一遍。(生说)。那现在我们把它换成“背上那背个哟啥”,预备齐。(生说)师:好,三年级孩子真得很棒。下面请听老师把这句话唱一下。(师范唱,生模仿). 师:恩,那下面呢请同学们注意老师刚刚提的一些问题,我们再来完整地唱一遍。师:恩,同学们唱的还不错,那老师想问问大家如果你是山里的孩子,在放牛时

13、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生:高兴,开心,兴奋。那我们演唱这首歌曲的速度是应该快一些还是慢一些呢?生:快。师:对了,下面我们把速度加快一些,用高亢、明亮的嗓音再来完整地唱一遍。(师领唱,生唱)4、表演唱:1、师:恩,大家唱得不错,下面请全体同学起立,跟着伴奏带和老师一起来表演唱一遍。(师带生做)2、带领学生用打击乐器表现歌曲。 小组表演。 男女生分别表演。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首好听的山歌让我们感受到了山里孩子对劳动的热爱,老师相信你们也能做个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孩子。从今天开始行动吧!下面说说几位评课老师的评课A老师说:这节课没以前那节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来的有气氛有激情。(我开玩笑的答道,是不是教了

14、俩年激情没了,呵呵,卫老师对我刚来时的那节音乐课印象非常深刻,他觉得音乐课热闹学生开心就是最大的收获,而经过俩年之后磨练的我,清楚的明白那是绝对不够的,而课堂的气氛与选择的课题也有着绝对的关系,有些课题上起来就是有气氛。)评课的老师都是谦虚的说自己都是门外人,只是各自表达了自己的听后感受,而我自己明白哪些地方还存在问题,今天回家之后又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了整改,打算在明天的班上尝试下,难点的地方是不是会有所改善总之,深刻体会到要精心去对待每一节音乐课,只有在这样的态度下,教学水平才会提高,因为对于自己精心备的课会值得去反思去探索。五、教学反思:这首歌曲学唱上的难点是歌曲的第三乐句,学生对于切分节奏

15、的把握还是很不够,本节课我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加入了教材目标之外的额外目标,如对歌曲几种演唱形式的了解,在学习合作中,学生也初步了解了山歌的几种演唱形式,但是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教学难点没突破,教学目标没完全落实,这首四川民歌的民歌韵味也没深刻体会到,这些都值得反思,该如何去改进教学设计。放牛歌音乐教学设计3放牛歌是一首短小的创作歌曲,歌曲欢快活泼,富有朝气,生动而有趣的描绘了小牧童吹着笛子,骑着牛儿兴致勃勃的把家回的有趣情景。歌曲短小但有一个特点,就是作曲家采用了模仿笛声的小过门作为乐句的加花补充(间奏),使歌曲听起来很丰满,很有趣,而且减小了歌曲的难度。整个教学我运用了“参与体验情感升

16、华式”教学模式展开教学的,课的一开始“激情引趣”,老师播放了一首捷克斯洛伐克的歌曲牧童,老师引领学生用串铃运用简单的几种伴奏型为之伴奏,并让学生感受到节奏型的变化,目的是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轻快活泼,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注意伴奏的方式和节奏型的变化,为歌曲伴奏做好铺垫,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拉近师生距离。紧接着让学生闭上眼睛,老师再次放音乐让学生仔细聆听,启发学生“你都想到了什么?”从而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经过教师的简单小结使学生了解了牧童的生活和放牧时的心情,为学唱歌曲放牛歌做情感铺垫,接下来的“体验理解”环节还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从猜小牧童的“宝贝”(笛子)模仿小牧童吹笛子的动作,

17、到学吹笛子的有节奏的嘀嘀声_,到有节奏的模仿小黄牛的叫声X-,我都是在让学生从间奏入手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会听音乐,能听出哪是间奏;二是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的旋律,熟悉歌曲;三是培养学生节奏感,知道笛声和小黄牛的叫声表示的节奏是什么,对两个声部的节奏训练进行一次渗透和尝试。实际教学证明,这个环节设计得比较好,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熟悉并掌握了所要掌握的节奏,孩子们出色的表现让我感受到了,二声部的渗透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真的是必要的而且是学生能接受的。歌词教学这一环节,我以游戏的方式,把歌词做成颜色鲜艳形象的四幅小歌片,分到四个组,并把这四个组分别命名

18、为“笛儿组”“云儿组”“牛儿组”和“太阳组”,放音乐让学生当听到自己组歌词的时候就快速的举起小手,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仔细聆听音乐,培养学生仔细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和锻炼学生的听辨能力及反应能力。歌曲的拓展部分的“创造表现”,我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引导学生唱出歌曲强弱的变化和进行良好的情感表达,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让学生选择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配间奏,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使课堂完整而充实,内容丰富而不浮燥。整个教学过程我注重了学生以听觉为主,从听觉入手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学唱歌曲。整个歌曲教学是在学生的玩乐中,在我设计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

19、完成的。我认为整体的效果还是不错的,课堂气氛活跃,注重了学生兴趣、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审美为核心,课堂中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演”,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学习,同时双基落实也比较好,音乐知识的教学融入游戏与情境中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节课往往想法都是好的,初衷都是为了学生,教师都想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最巧妙、最新颖、最有趣的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寓教于乐,既注重了双基的落实,又考虑到形式的多样化,趣味化。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总是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总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总有些遗憾,象这节课,我感觉我有几点做得不是很好,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一是在歌词教学时有一幅歌片做得稍大

20、了,学生小拿不住,这样就多多少少的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另外学生在记词方面还不太快,记得不牢,由于时间的关系,老师在引导的方式上欠缺,这是今后值得注意的地方。其次,在课堂调控上尽管我运用了多种“组织教学”的方法,孩子们还是异常活跃,有时“压”不下来,我在思考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方法来调控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而不乱”。三是在声音上我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努力,使孩子们在兴奋的状态下也做到声音甜美,恰到好处的表现歌曲的情感。一节好课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完善,去总结吸取经验教训,改正不足,只要善于发现问题,并用恰当而有效的方法去解决,我想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一节亮丽而难忘的课堂会展现在同行们的面前,让我们自

21、信的去探索去研究,完善自我,完善我们的课堂,新课程的春天会莺歌燕舞,百花齐放。放牛歌音乐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 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放牛歌,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2、 通过教师范唱,让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表达歌曲的意境。3、 通过为歌曲伴奏的过程中学习使用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材分析:1、放牛歌是一首轻快活泼的民歌风谣的歌曲,不同的音符出现的频率较高,较难。2、这首歌出现了音乐知识反复记号,在教唱时不要求学生掌握但要知道其意思。3、通过演唱这首歌曲,使学生了解山村自然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22、。2、教学难点:掌握 1 6 1 3 2 1 6 5 5 6 b尝试用器乐舞蹈书画等艺术手法来表现此首音乐。 、教学工具:场景道具、铅笔、毛笔、纸、水彩笔、墨水、打击乐器、民族乐器、教学道具(云、歌谱、小板凳、黑板、笛子、教学磁带、录音机)。 、教学方法:情景法、尝试法、听唱法、分析比较法教学过程1、一、师生问好,1、导入: 老师今天要给背诵一首古诗,“一去二三里.这首诗你们学过吗?(学过)我们一起来背诵一遍“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读了这首诗你想到了什么?(花、草、树、牛.)3、小山村真美啊! 你们去过吗?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小山村去走一走。(播放郊游) 、律动快

23、看那个山坡上谁来啦?(贴牧童和牛)小牧童骑着牛儿吹着笛子向我们走来了!你们听!(师吹笛子)2、感受笛声好听吗?你们跟着老师一起来学一学,并用“噜”来哼唱23 21 6 62 16 (师吹笛子) (学生做吹笛子的动作用噜来唱) 你们的笛子吹得悠扬动听,歌也唱的轻快活泼,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小牧童都唱了什么?(播放放牛歌) 设问:牧童放的是什么动物?是怎样放的?3、学歌词,出示歌词:“笛儿悠悠吹”、“云儿轻轻飞”“骑着牛儿趟着水”、“赶着夕阳把家回把家回”。4、跟着范唱唱现在就让我们跟着录音机里的声音一起来唱一唱(播范唱)5、学习歌曲这就是今天我们所学的放牛歌,老师想再听小朋友来唱一唱,好吗?(播范唱

24、)6、歌曲处理7、节奏创编三角铁、双响筒、碰铃、串铃,请小朋友上来选一样自己喜欢的打击乐器来试试看。(师唱)分组表演打击乐器请小朋友拿着手中的打击乐器为这首放牛歌伴奏。(播范唱)三、创造表现:小朋友表演的真不错!加入舞蹈四、游戏:看谁反应快分成四个组(笛儿组、云儿组、牛儿组、太阳组)游戏规则:听到歌中唱到你的歌词,你就快速的作相应的动作,看谁反应得快1.听音乐各组长把歌片按顺序张贴在黑板上 2.为歌曲起名字,演示名字:放牛歌五、小结:鼓励与表扬(播放郊游)律动。放牛歌音乐教学设计5教学内容:苏少版三年级下册歌曲放牛歌教学目标:1.能准确的按照节奏念出放牛歌童谣,准备把握其中的切分节奏。2.指导

25、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歌声来演唱放牛歌,唱准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八分休止符和一字多音的地方。3通过演唱表演歌曲激发孩子对民歌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教材分析放牛歌是一首产生在冀中平原的著名儿歌,音乐旋律采用了河北传统的戏剧曲调,为五声调式,2/4拍。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三乐句节奏相同旋律相仿;二、四乐句前半句完全相同,后半句旋律相似。这首放牛歌将中国的神话传说编进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中,用借喻的手法赞扬了赵州桥工艺设计之新颖精湛,赞扬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重点、难点准确把握歌曲中切分节奏,前半拍休止,一字多音的地方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同学们好,我们初次见面首先让我自我介绍一下。不

26、过老师有个要求,请按照我念的节奏来回答我的问题好吗?我走到你的面前就请你站起来响亮的回答我哦!(练习切分音节奏)。然后你再按照我的节奏方式,帮我问一问你左边的同学叫什么名字。接龙_X我叫査老师,同学你好?我叫_X,老师你好?(点出课件)“査”这一拍上打响指,如果是两个字的名字,就在打响指这拍空下,如果学生的节奏由偏差的话,提醒他们我是在打响指以后说了哪个字。一、导入新课:1、童谣教学(节奏教学)师:今天老师先给大家念一首河北地区的童谣,请你们听一听童谣里都说到了什么?(师有表情动作地边念边打双响筒)X X / X X X / X X X / X - X X /X X X / X X X / X

27、 -赵 州 打响指桥 来 什么人 修 ? 玉 石 栏杆 什么人 留?(这个字要延长)X X X / X X X / X X / X -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X -什么人 打响指骑 驴 桥 上 走? 什么人 推车 轧了 一趟 沟么 一呀 咳。(这个字要延长)生:赵州桥师:对,赵州桥,你们见过吗?(点击赵州桥图片)査老师带你们看一下这就是童谣里说到的赵州桥。赵州桥在河北省,是我们国家著名的古代大石拱桥,这座桥啊曾经经历了十次水灾,八次战乱还有多次的地震,但是他还是巍然屹立在祥河智商,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那么这座坚固的大桥到底是谁修建的呢?谁

28、在上面骑驴、推车呢?接着听査老师说童谣的第二段。你听到答案了吗?X X/ X X X / X X / X - X X / X X X / X X -/ X -赵 州 打响指桥 来 鲁 班 修 ? 玉 石 栏杆 圣人 留?X X X / X X X /X X / X -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X -张果老 打响指骑驴 桥 上 走? 柴王爷 推车 轧了 一趟 沟么 一呀 咳。师:你听到答案了吗?(生回答)我们来看看大家听的对不对。(生边说师点出课件内容)。师:你们愿意跟着我一起来学一学这个童谣吗?(点击童谣内容课件)边念老师边打双响筒,特别提醒在切分节

29、奏的地方,我是敲了一下以后说的桥和驴这两个字。可以反复多练习几遍。(点击课件中提醒切分节奏的部分)师:说的真好,就像两个人在对话。嗯,你要回答出我的问题来,我才告诉你赵州桥怎么走啊!那下面査老师就来问问你们,看看你们能不能回答出我的问题,好吗?师生共同表演一遍童谣内容师:有哪位同学想来扮演我刚想才的角色问一问,考一考大家的?记住要有表情和动作。2、歌曲教学师:同学们说得的真棒!你们听有两个小朋友忍不住唱起来了。(听范唱1)一边听一边跟着老师做动作(拍手、拍腿)师:对了!这样一个童谣还能用歌曲唱出来呢,这就是河北民歌叫做放牛歌(出示歌词课件)请同学们再听一遍,一边听一边在心里默默的唱,并且跟着老

30、师做动作,看看我们的动作变化了没有。(听范唱2)(拍手、拍退、切分地方拍手后画圈)师:跟着老师的琴声轻声的唱一唱。师:注意在“桥”和“驴”前面都出现了八分休止符(课件点出切分节奏)多唱几遍师:这里这两小节的地方也要注意唱准(课件点出第二种切分节奏)。可以结合二拍子拍手练习师:注意每段的最后一句要唱两遍,因为这里出现了反复记号(课件上点出反复记号)跟琴唱第一段歌词跟琴唱第二段歌词师:其实啊我们歌词里面提到的张果老、柴王爷都是传说中的人物,那是怎么样一个传说呢,我们来听一听。(课件点击赵州桥传说)师:在这个传说里的张果老骑着毛驴拎着个大袋子在桥上走,还有柴王爷也推着车要来瞧一瞧赵州桥呢。那我们能给

31、这两个人物设计动作吗!骑驴的动作,还有推车的动作表演:请一个同学扮演张果老,一个同学扮演柴王爷。我还要请一个同学来扮演提问的人,其余同学就是要回答他的人。(教师先表演一下,给予学生相关的示范动作)根据时间可以请一组或者两组进行表演,加以适当的指导。小结:今天査老师这节课上的很开心快乐,同学们你们开心吗?今天我们学了一首童谣,唱了一首河北的民歌。其实不管是说童谣也好,唱歌曲也好,这些不同的表现形式都是来赞扬了我们的赵州桥工艺设计的新颖精湛,赞扬我们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以后有机会希望大家能去河北看看这一座著名的石拱桥,记得一定要唱起这首放牛歌!最后让我们在快乐的放牛歌的歌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吧!放牛歌音乐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初中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