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主观题精选.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86397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25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主观题精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化生活主观题精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文化生活主观题精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文化生活主观题精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文化生活主观题精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主观题精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主观题精选.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6年10月22日,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长征。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在新长征的征途上,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10分),答案: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长征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

2、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促进社会的发展;(3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4分)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3分),2、2010年5月11日,人民网载文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对于这一战略思想,仅仅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去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关注其深刻的文化涵义。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就是

3、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回答问题:(14分)(1)为什么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仅仅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去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关注其深刻的文化涵义?(4分)(2)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是什么?(4分)(3)为什么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6分),答案:(1)文化能够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关注深刻的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

4、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4分)(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可见,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4分)(3)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构

5、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6分),3.各类大型活动的理念与口号在表达组织者对活动的愿景和祝福的同时,也具有国际性、新颖性、互动性、亲和力、感召力等特征。诸如:2010年8月14日8月26日,首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新加坡举行,理念与口号“运动使身体更健康!”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2014年将在中国南京市举行。申办宗旨为“让青年走进奥运,让奥运拥抱青年”。理念与口号“与青奥共成长”。2010年11月12日11月27日,第16届亚运会在中国广州举行。理念与口号“激情盛会,和谐亚洲”。有人认为活动“理念与口号”的提炼、确定,就是一

6、次文化元素的创新。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应怎样实现文化元素的创新。(14分),“理念与口号”提炼和确定的过程,实际就是文化创新的过程。(2分)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元素创新的根本途径。联系材料略(3分)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注入时代精神。联系材料略(3分)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联系材料略(3分)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体制、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创新,是文化元素创新的必由之路。联系材料略(3分),4、原本“汉风”、“韩流”相得益彰,但是正当中国仍在热播韩剧

7、,特别是湖南卫视播出的大长今情节进入高潮之际,韩国方面传出对中国国内存在“反韩流”情绪表示忧虑。韩国的朝鲜日报报道,最近有不少中国媒体和娱乐圈名人纷纷对大长今等在中国备受关注的韩国电视剧内容和韩流现象表示反感。该报驻北京特派记者发回的报道称,在康熙微服私访记的电视连续剧中饰演康熙的张国立在“反韩流”中是“代表性人物”。张国立近日说:“针灸分明是中国发明的,但在电视剧大长今中,却说是韩国人发明的。媒体记者应该更多地介绍中国演员和电视剧。”该报道也引述著名演员成龙的话说:“在韩国新闻中,一概都是在称赞自己国家的明星。我们也应该支援中国的明星,让他们可以和好莱坞及韩流明星相抗衡。”据上海青年报报道,

8、出产了天下第一楼、神舟等剧本的北京紫禁城影业总经理张强就大唱反调:“我看了大长今,觉得不过如此。从制作水平、服装、道具,它根本无法与我们国内的电视剧相提并论。”联系题中的观点请辨析:认同本民族文化,是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15分),答案:题中的观点具有片面性:(1)要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首先要认同本民族文化,这是因为,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都是本民族智慧的结晶。因此,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3分)(2)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

9、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4分)(3)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3分)(4)应根据本国、本民族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3分)(5)反对照搬外来文化,也反对全盘否定外来文化、“封闭主义”。所以题目的观点是片面的。(2分),5、“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凝聚民族的重要因素。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

10、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以下是其中的两个:其一: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其二:埋儿奉母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根据以上材料,谈谈怎样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14),(1)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既有促进文化社会

11、、个人发展的积极因素,也有阻碍社会、个人发展的消极因素,不可全盘肯定,也不可全盘否定,要一分为二地辩证认识。(4分)(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革故鼎新、推陈出新”,“批判地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摒弃。(6分)(3)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根基,我们必须反对完全否定传统文化、全盘接收的错误倾向,应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4分),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

12、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日在京召开,会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指出,要加快教育改革发展。根据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的原因。(12分),答: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4分)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2分)发展教育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2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交融,发展教育,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2分),7、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见创新设计第六课练习题最后一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