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三课复习课.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86415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活第三课复习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文化生活第三课复习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文化生活第三课复习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文化生活第三课复习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文化生活第三课复习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生活第三课复习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活第三课复习课.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评估它们各自的特点,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课标导引,主干知识:,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地位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基本表现形式:民族节日、文化遗产,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内涵:,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

2、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2)、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文化多样性表现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地位:,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含义: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意义: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2)、文化遗产,地位:,意义:,含义:,指在历史、艺术或科学及审美、人种学、人类学方面有着世界意义的纪念文物、建筑群和遗迹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

3、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文化遗产内容: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1)文化是世界的:原因: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表现: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2)文化是民族的:原因: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表现: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如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世界性,-民族性,(3)

4、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具有世界的共性。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1、文化的共性不是趋同,也不是相互取代;文化的个性不代表文化没有一致性。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文化的世界性存在于文化的民族性之中,并通过文化的民族性表现出来。民族性和世界性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3、反对错误倾向:割裂文化的个性和共性,表现为两种情况:一

5、是只看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而看不到普遍规律;二是只看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共性,却抹杀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3、尊重文化多样性,(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3)(意义,(2).原则,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地位)=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1)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说的。所谓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文化内容的差异

6、、地域文化的特色,都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2)多元文化则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来说的。由于产生的社会基础不同,不同地域文化之间,其赖以存在和发展 的根本原则也不同。因此,各种文化性质上的差异,就是在“多元”的意义上理解的差异。(3)多元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文化多样性与多元文化的关系,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但不等于说所有文化的存在都是合理的、积极的。在当今世界,不是所有的文化都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人类自身精神生活的发展需求,相反,一些腐朽没落的、低级庸俗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行为,将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阻碍社会的进步,对此我们要加以抵制。,尊重文化多样性并非就是

7、承认和保护一切文化。,深剖细析,文化传播,1.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1)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2)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 人口迁徙 教育 其他途径,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2.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1)传播媒介,简称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2)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3)大众传媒的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4)大众传

8、媒的特点: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 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口语:最常见、最丰富,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的文化传播手段,注意以下几点,1、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与传媒手段的关系文化传播途径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如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聚会、旅游等。文化传播的手段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如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2、文化传播与传媒的关系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传媒才能实现,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众传媒最大限度地超越了时空的局限,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3、新的

9、传媒与旧的传媒的关系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3、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1、原因:全球范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世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在加强,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2、意义: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促进外域文化的传入。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通过文化交流,还可以促进各国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3、要求:“引进来”: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走出去”:又要更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

10、响力。【特别提示】(1)文化因其多样性而需要传播,在传播中得到发展与创新,但要明确各国文化是在一律平等的原则下交流的,同时并不意味着在交流中走向融合,化多样为单一。(2)文化交流不是文化输出。对外文化交流是为了赢得世人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理解、尊重和认同。而文化输出则是为了输出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进行文化渗透和侵略。,怎样推动文化交流,误区1:文化遗产就是世界遗产,(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2)并非各国所有的文化遗产都能成为世界遗产。它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通过一定程序,以名录的方式确立,并给予保护。,误区2:民族节日就是传统习俗,(1)内涵不同:传统习俗是指

11、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2)民族节日蕴含着一个民族的许多传统习俗的内容;但传统习俗并不完全通过民族节日表现出来,它还可以通过其他文化载体来展现。,重点理论一个关系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一个态度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两个表现形式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三个意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尊重文化多样的意义、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意义三种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总结,(2012年高考天津卷)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

12、鸣的根本原因是()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解析】本题是考查有关尊重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点。云南映象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根本原因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有共性,有普遍的规律。A、B强调的是文化的差异,D说法太绝对。故选答案C。,C,(2011年高考山东卷)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年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 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A B C D【解析】将我国的文化旅游资源推向世界,增进世界对我国文化的了解,有利于增强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题目强调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故正确。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的观点认为当今的文化交流会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是错误的。强调了民族文化的多元性,而题目强调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故不符合题意。,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