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1章导论.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990293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0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行为学第1章导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组织行为学第1章导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组织行为学第1章导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组织行为学第1章导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组织行为学第1章导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第1章导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第1章导论.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组 织 行 为 学,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土生导师经济学博士、惠宁教授,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第1章 导论,【重点难点】: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行为规律的一门学科。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综合应用性学科。组织分个体、群体、组织三个层次,相互补充。有效地预测、解释和控制组织中人的行为对实施管理任务必不可少。管理就是让人把事情做好。人是企业发展的目的,利润是手段。组织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地方。,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组织是人们群体活动的主要形式,是人的社会性的重要表现,组织对我们的事业和生活有广泛的影响。研究组织行为这个领域,涉及到两个基本问题。第一个是组

2、织对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动的影响方式。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第二个问题涉及到组织的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1.1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组织行为学不是研究人的一般心理行为规律的而是研究各种工作组织中人的工作行为规则的。这个定义有三层含义:(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的人的心理行为的规律。(3)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目的是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3、宁,1.1.1 组织的性质,(1)组织的涵义 组织是一群人数集合,为了完成共同的使命和目标,组织成员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合作结成有机整体,从而形成单独的个人力量简单加总所不能比拟的整体力量。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2)组织和环境 任何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特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存在于组织之外并对组织产生一定影响作用的外部事物和现象就构成通常所说的组织环境。环境的内涵。组织和环境相互关系。,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3)组织和管理 所谓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 计 划

4、、组织、激励、领导和控制,以达到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工作是独立进行的、有别于作业工作又为作业工作提供服务的活动,是保证组织正常运行、发展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任何组织都需要管理。管理的目标是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管理工作的效果通过组织效率和组织效能来衡量。组织发展演变是管理思想发展、管理技术提高的源泉。,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1.1.2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对象,(1)组织的三个层次 由于组织活动的复杂性,因而对组织行为分析和研究也有不同的角度,呈现出多层面的特点。一是我们可以把组织看成追求组织目标而工作的个人的集合。二是把重点放在组织成员在小组、群体和车间工作中的相互影响上。三是把组织

5、视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组织行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个体行为。从单个组织成员的角度出发,分析和解释各种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并对工作中的个体行为和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群体行为。在组织行为学中,一个可选择的富有成效的方法是分析工作群体的功能。组织行为。重点放在理解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如何影响组织效率的方面。,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图11 组织行为分析的三个层次,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2)组织行为学的目标 预测。无论是在组织内部还是在组织外部,预测他人行为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基本要求。解释。组织行为学是解释组织中所发生的事情。控制。对组织中发生的行为进行控制。分析和

6、行动(引导)。依靠适当的分析,管理者才能有效地采取行动,控制有关行为,处理所出现的问题。,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预测和解释,控制,分析,行动,组织行为领域的目标,管理任务,图12 组织行为领域的目标和管理任务之间的关系,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3)组织是人生价值实现的地方 人的各种活动,包括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社会活动、企业活动、生产活动、营销活动等等,都会以组织的形式出现。人离开了组织,就如鱼离开了水;没有人的组织也不成其为组织。组织能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组织目标的实现靠组织成员的努力。组织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了舞台。组织与个人的有机结合才能使双方互惠互利。,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

7、院 惠 宁,1.2组织行为学的产生,1.2.1学科基础行为科学 科学管理虽然给资本主义管理科学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但是科学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科学管理过分重视“机械”的效率。科学管理过分重视组织的静态面。科学管理把组织当做“封闭型”的系统来研究,未能涉及组织的外在环境关系。科学管理错误地把人性理解为天生就是厌恶工作的,主张以严格监督制裁的方式来管理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一个着重研究人的因素,旨在激发人的积极性的学派、行为科学的先驱人际关系学说应运而生。人际关系学说提出新的观念:传统管理理论把人当做“经济人”对待,认为金钱是刺激积极性的惟一动力;人际关系学说把人当

8、做“社会人”加以尊重,认为影响人积极性的,除以物质利益因素,还有社会的、心理的因素,如交往、友谊、归属感和尊严等。传统管理论认为生产效率单纯地受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等物质因素的制约,因而在管理上只注重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等,即以“事”为中心;人际关系学说认为生产效率的好坏,不仅受劳动环境、工作方法的影响,而且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情绪,即职工的“士气”、职工的态度。,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传统管理理论只注意正式组织的作用;人际关系学说不仅重视正式组织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而且通过霍桑实验证实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1953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召集哈佛、斯坦福等大学的

9、科学家开会,正式把这门综合性的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从这时起,行为科学取代了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所带来的划时代的变化,就是从以技术为中心的管理转变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越来越重视人的作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1.2.2理论基础,组织行为学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行为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但它的产生还有更深层的理论准备和知识积累。(见图1-3)心理学。要研究组织中人的外显行为的规律性,必须以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因为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是人们产生行为的重要原因和内动力。社会学。研究组织行为学就是要运用社会学的知识来探索人在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组织是由很多群体组合而成的,所以组织行为把组织看做

10、一个开放的有机的社会组织。组织、群体和个人之间存在着彼此互动的、复杂的社会体系。,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人类学。人类的行为并不是完全出于本能的。人的行为中文化性的行为多于生物性的行为。人类通过不断社会化的学习过程,使行为超越了本能性行为,在文化环境中逐步形成价值观念、规范、风俗、习惯、民族性等。政治学、伦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等。政治学中的权力与冲突问题,伦理学中的道德规范,都会影响组织中人的行为。人体犹如一个生物钟有他自己的生物节奏的规律性,有体力、智力、情绪的低潮与高潮,这些都会影响人的行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1.2.3方法基础,心理分析技

11、术。心理分析技术(psycho-technics)是美国心理学芒斯特柏格(H.Munsterberg)在1912年所著的心理学与工业生产率一书中提出的。群体动态分析方法。群体动态分析方法(group dynamics)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这种方法也叫“场”理论。勒温认为,人都归属于一定的群体,人的心理行为仅决定于人的内在需要,而且取决于所在的组织环境,是内在需要求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测量方法。社会测量方法(sociometry)的创始人是莫雷诺(J.L.Moreno)。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填写问卷,让被调查者根据好恶程度进行选择,并把这种选择用图表表示出来,从而使研究者可以根据

12、图表对群体中的人际关系进行分析。社会测量方法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群体行为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1.3组织行为学的发展,1.3.1人力资源学派(HumanResourcesSchool)50年代后期,美国出现了经济衰退,人际关系学派片面强调搞好关系的观点迫切需要修正,在人际关系理论基础上发展出一个新的学派人力资源学派,其中心思想认为:企业中发生种种问题的根源在于未能发挥职工的潜力。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阿吉雷斯(Chris Argyris)、麦格雷戈(DMcGregor)和卢卡斯。,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阿吉雷斯在1957年发表了个性与组织(perosna

13、litr and Organization)一书,公开对人际关系学派进行了抨击。阿吉雷斯呼吁企业管理者要从组织上进行改革,鼓励职工多负责任,让他们有成长和成熟的机会。麦格雷戈1960年在他所著企业中人的方面(Human Side of an Enterprise)一书中总结了人性假设对立的两种观点,即X、Y理论。他认为现代组织的管理者就应让职工负更多的责任,发挥他们的潜力。卢卡斯人力资本理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1.3.2权变观点进入管理领域,在人力资源学派成长的过程中,权变理论逐渐进入管理领域,认为管理的对象和环境的变化、普遍适用的方案并不存在,必须按照对象的情景的具体情况,选择

14、具体对策。组织行为学认为,遵循权变理论,并不等于没有理论,而是告诉人怎样从错综复杂的情景中寻找关键性变量,然后找出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针对一定的情景,使用一定的对策。,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1.3.3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企业文化的兴起。日本企业成功的两条基本经验:一是善于吸收外国的先进经验为已所用。二是在企业管理中注重文化因素,注重树立全体员工共同具有价值观念,注重企业中的人际关系,重视做人的工作。企业文化推动了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组织文化理论的崛起带来了组织行为学和管理理论研究中两个基本假设的突破。即关于“观念人”及“生活组织”两个假定的确立。,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

15、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是要追求一种企业整体优势的群体规范。企业文化理论力图通过一种“文化优势”创造出一种约定俗成的群体规范,使群体成员在相互作用下,彼此接近并趋同,导致个体产生从众行为。企业文化理论从其基本假定到具体管理方式和管理措施都是对传统理性管理模式的突破和超越,这是管理思想的一次重大转变,也是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为组织行为学的深入研究提出了重大课题。,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1.4 学习组织行为学对管理者的意义,1.4.1 管理功能 管理是人类各种活动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Harlod Koontz)及他的同行海因茨韦里克(Heinz Weihrich)

16、认为:管理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们在组织中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早在20世纪早期,法国工业家享利法约尔就提出管理有五种功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1)计划(planning计划分三种:战略计划,关系组织的整体发展方向;阶段性计划,明确某一阶段要达到的目的标;具体操作性计划,也叫目前需完成的任务。(2)组织(organizing)明确了组织目标和任务,就要设立有利于达到组织目标的组织结构。组织工作包括设立部门,确定具体要完成的任务,确定由谁来承担这些任务,如何将任务分层次,确立内部职能部门的关系,决策如何进行等。,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

17、3)领导(leading)管理的领导功能是指影响人们为组织和集体目标作出贡献的过程,主要涉及人、激励、领导和信息沟涌四个方面的工作。管理者要善于倾听下级的意见,经常与他们沟通,在关键时候给予他们指导,在他们为组织做出创造性工作时,也要尊重他们的个人利益。(4)控制(controlling)也叫评估(evaluating),它主要指对业绩的衡量与校正,以确保组织目标和为达到组织目标所制定的计划的实现。,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1.4.2 管理技能,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的因素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人的管理,已成为管理的核心问题。美国管理学家卡茨(Katz)提出:

18、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应具备三方面的功能:(1)技术技能(technical skill)。使用由经验、教育及训练所得到的知识、方法、技能去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2)人文技能(human skill)。即与人共事的能力。这主要是指经营管理者善于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对下属施行有效领导的能力。(3)概念(观念)技能(conceptual skill)。即了解整个组织及自己在组织中地位和作用的能力。,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卡茨认为,对不同层次的领导者来说,这三种技能所占的比重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应有不同的技能组合,见图14。,技 人 观,图14 管理技能模型,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9、惠 宁,1979年美国管理决策杂志刊登的管理技能的阶梯这一研究报告中,对各个管理阶层所需的不同技能进行了量的分析,得出如图15的所示的数据模型。,47 35 18,图15 管理技能阶梯图,下 层,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日本人对这个问题作过研究,并提出图16的情况。,以上研究都表明,对管理者来说,人际关系能力是很重要的,而人际关系问题正是行为科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学习行为科学对于提高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是很有好处的。,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1.4.3管理者的角色,20世纪60年代后期,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研究生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对5位高层经理进行了一项精心研

20、究,以确定这些管理者在他们的工作中做些什么事情。以他对这些经理的观察为基础,明茨伯格得出结论:管理者扮演着10种不同而又互相关联的角色,或者表现出与工作有关的10种不同的行为。如表17所示,这10种角色可以分为三大类:人际的角色、信息的角色和决策的角色。,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表17 明茨伯格的管理角色,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1)人际的角色。所有的管理者都要担任某些本质上是纪念性或象征性的工作。(2)信息的角色。所有的管理者在某种程度上都要从其他组织或机构接受或搜集一些信息,并向组织内部成员和外部公众传递信息。明茨伯格称其为监控者角色。当管理者代表组织与外界交往时,他扮演的是

21、发言人的角色。(3)决策的角色。茨伯格确认了管理者在组织决策系统中扮演的主要角色,并从四个方面描述了与决策有关的角色。,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1.4.4 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弗雷德鲁散斯(Fred Luthans)和他的同事们从另外一个不同的角度考察管理者做什么。他们研究了450多名管理人员,他们发现,这些管理者都卷入了4类管理活动:(1)传统的管理:决策、计划和控制;(2)沟通活动:交换日常信息并处理书面资料。(3)人力资源管理:激励、训练、管理冲突、安置、培训;(4)网络活动:社交、政治活动与外部交往。,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成功的管理者,一般的管理者,有效的管理者

22、,图18 分配在不同活动上的时间,成功的管理者,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成功的管理者和有效的管理者对4类活动的重视程度差别很大。事实上,他们所强调的几乎正好相反。这一结论对于晋升是以绩效为基础的历史假设提出了挑战,它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事实:社会交往和人文技能对于管理者谋求组织内部的晋升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花在人力资源的管理、沟通、社会交往三个方面的时间占80%多,可见与人交往的技能,对一个管理者来说多么重要。难怪钢铁大王卡内基讲:15%的业务技能,85%的人际关系技能,就是100%的成功。,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1.5组织行为学的

23、研究方法,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科学,必须接照一定的研究程序,探讨组织环境中人们行为的规律性。1949年在芝加哥大学为行为科学命名的大会上,科学家为此特别作了四项决定:(1)理论的肯定和证明必须靠公众能观察了解的客观事实,不能单凭学者个人的经验。(2)尽量用数理化来说明假设,以便精密地测试和修正。(3)使各种论述精确,以便用严密的试验予以肯定或否定。(4)使用自然科学惯用的“厘米克秒”制作为度量工作。,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1.5.1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分类,(1)以应用广度为原则的分类理论性研究(pure research):为了增加人类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应用性研究(applied reas

24、earch):为了解决组织中广泛存在的问题,着眼于潜在的应用价值而进行的研究。服务性研究(service research):它是咨询人员的研究,比如,一位专家被某公司请来当咨询人员或顾问,这位专家的研究就叫服务性研究。行动性研究(actionresearch):这种研究是对某种情况所进行的调查性研究。,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2)以研究目标为原则的分类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主要目标在于说明客观事物的状况特点和出现频率。这种方法要求资料全面、翔实,研究人员中立、公正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因果性研究(causal)。也称“分析性研究”这种研究要求弄清楚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5、及发展趋势。如,一个人对工作的满意感与他的工作绩效这两个变量的因果关系,就有三种可能趋势:,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A、由于工作做出了较好的绩效,所以他对现任的工作岗位比较满意。公式:工作绩效 工作满意感 B、一个人对他所做的工作比较满意,所以他就做出很好的绩效。公式:工作满意 工作绩效 C、一个人的工作绩效与他的工作满意感互为因果关系。公式:工作满意 工作满意感预测性研究(predictive)。这是人们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预先考虑今后可能发生情况的方法。,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3)以可控性分类的研究案例分析现场调查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1.5.2

26、 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方法,(1)调查研究方法 普遍调查 调查项目要简明;正确选择调查的时间;调查应按一定周期进行。典型调查典型选择问题;典型调查的利弊问题,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2)实验方法 这种方法是在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种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3)数量统计方法(4)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道德问题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动的准则和规范。组织作为人们社会群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产生、存在和发展本身就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类道德活动的必然结果。组织成员的角色是很多的,他同时也是社会的一分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是个人的本能需要,还要受到社会伦理标准的制约。组织内部的制度设计也要符合道德标准。,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思考题:试说明组织行为的内涵。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管理学的发展有何关系。如何有效的预测、解释和控制组织中人的行为。企业文化对组织行为学的发展有何影响。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有哪些基本类型和方法。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为何会涉及道德问题。,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惠 宁,END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