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解读《考试说明》优化复习教学方略.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92947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解读《考试说明》优化复习教学方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正确解读《考试说明》优化复习教学方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正确解读《考试说明》优化复习教学方略.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正确解读《考试说明》优化复习教学方略.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正确解读《考试说明》优化复习教学方略.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确解读《考试说明》优化复习教学方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解读《考试说明》优化复习教学方略.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正 确 解 读 考 试 说 明 优 化 复 习 教 学 方 略,缙云壶滨初中 潜丽婉,学业考试说明的解读,学业考试的定义:“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学业考试的价值体现在:1、有利于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以往的中考比较关注考查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但对过程和方法却不够重视。新课程强调将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由于纸笔测绘较难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直接的测量,因此,学业考试应进行适当的渗透。,2、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主要是由高利害关系的考试引起的。为了减轻

2、学生应对考试而产生的不必要的负担,学业考试在难度的设计上以“学生正常学习状态作为参照点,力求将过度学习的效益降到最低”作为难度设计的基本原则。,一考试范围和要求,2006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和 2006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的比较,(一)知识范围 中考说明规定考试以浙江省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试用)的教学要求为依据,涉及课内的,以浙江省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课本(试用)中的必学课文为主要范围,同时,延伸到与必学课文程度相当的课外阅读材料和乡土教材。而学业考试说明规定考试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规定的七九年级学段所应达到的阶段目标为依据,分语文知

3、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四部分,其中古诗文积累以语文课程标准附录中七九年级推荐篇目为主要考试范围,现代文阅读材料采用与所选教材程度相当的课外阅读材料,文言文阅读材料采用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篇目或与其程度相当的其他阅读材料。,(二)能力要求中考说明规定考试检测学生的听记能力、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能力、现代文阅读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而学业考试说明对学生的听记能力不作要求。,(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学业考试说明强调:在阅读中,检测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在写作中,检测学生能否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体现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中考说明则没有这方面

4、的说明。,(四)层次要求 中考说明分为了解与识记、理解、分析三个层次,而学业考试说明则分为了解与识记、理解与分析、运用与评价三层次。后者对增加的运用与评价层次的说明是:运用是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评价是指对阅读材料的评说。如:赏析和评价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和思想感情,在写作中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就意味着学业考试更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二考试形式,(一)考试形式均采用闭卷笔答形式。中考说明中,试卷分“升学考试试卷”和“毕业、升学考试试卷”两种。前者适用于经过毕业考试后各类高中招生考试,满分120分钟,考试时间120分种;后者

5、适用于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而学业考试说明中,试卷为一份,满分150分(含书写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二)试卷结构,1考试内容分布中考说明中,有约占5%的“听记能力”部分,“现代文阅读”部分占20%,学业考试说明则没有“听记能力”部分,增加“书写”部分,约占3%,“现代文阅读”部分占22%。2层次要求分布中考说明中,a、b、c层次分布为15%、30%、55%;而学业考试说明中,a、b、c层次分布为10%、30%、60%,识记内容所占比例降低,运用与评价内容所占比例升高。3试题类型分布中考说明与学业考试说明中,客观题与非客观题所占比例不变,均为15%和85

6、%。4试题难度分布中考说明中,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所占比例为60%、30%、10%;学业考试说明中,三者所占比例变化为70%、20%、10%。,三考试目标,(一)书写 中考说明第一部分为听记能力的说明,学业考试说明改为书写说明。(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中考说明分语音、文字、词语、句子、标点符号、修辞、文学常识、背诵与默写八个知识点说明,而学业考试说明增加了诗歌鉴赏、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两个知识点,去掉了修辞这一知识点(该知识点在阅读部分体现)。在对共有的九个知识点说明中,有变化的如下:,1文学常识 中考说明要求了解必学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以及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主要文学形式的一

7、般常识;学业考试说明则要求了解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课外阅读的名著以及其他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强调语文课程标准的导向以及平时课外阅读的积累。,2背诵与默写 中考说明要求正确默写必学课文中要求背诵的精彩语句以及古代诗词中脍炙人口的名句;学业考试说明则要求正确默写语文课程标准附录中推荐背诵的古诗文的精彩语句以及其他古诗词中脍炙人口的名句,强调课程标准的导向,减轻学生负担,如古文名句的背诵范围只限于语文课程标准附录推荐篇目。,(三)现代文阅读 中考说明分文学作品、科技作品、议论文三方面进行说明,强调阅读技巧的文体差异;学业考试说明淡化文体差异,强调阅读技巧本身,从筛选信息、推敲词句、体验评价、自主探究等进行

8、说明,避免对某些文体术语(如说明方法、论证方法等)进行直接考查。,(四)文言文阅读 中考说明要求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而学业考试说明对此不作要求,强调文言词汇的积累(主要为字词义的理解)。,(五)写作 两份说明对写作的阐述基本相同,学业考试说明要求文章不少于600字,而中考说明对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字数要求。,2006年学业考试说明和2007年学业考试说明的不同点,一、从考试范围来看:新增了古诗词阅读内容,并规定古诗词阅读材料采用与所选教材中的古诗词程度相当的课外阅读材料。,二、从试卷结构上看:考试内容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这一块的比例由年的约占减少到约占。文言文阅读由约占增加到约占,并变文言

9、文阅读为古诗文阅读,和以前相比,这里多出了古诗的内容。,三、从考试要求来看:对各板块的要求更明确具体了 2006年的考试要求是“主要检测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能力、现代文阅读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在阅读中,检测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在写作中,检测学生能否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体现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2007年的考试要求是“主要检测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能力、现代文阅读能力、古诗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在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中,检测学生语言文学的积淀情况以及语文知识的应用实践能力;在阅读中,检测学生的理解、筛选、概括、探究、及鉴赏能力;在写作中,

10、检测学生能否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体现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四、从考试目标看:目标基本相同,只是把“初步鉴赏浅易的诗歌”从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移到古诗文阅读这一块里。,五、从题型示例看:、2007年的题型示例里出现了辩识、修改错别字的例:下列词语中共有个错别字,找出并加以改正。(1)竣工(2)成群集队(3)欣欣向荣(4)画龙点睛(5)销毁(6)眼花缭乱(7)中西合壁(8)言简意赅(9)烦燥(10)情景交融(11)司空见贯(12)开天辟地,、考查仿写句子能力的例:仿照划线句子,写一段话,介绍自己的家乡特色。例句:来到首都北京,你能领略天安门的雄伟壮丽,品尝烤鸭的

11、香嫩甜美,一定会不虚此行。仿句:来到我的家乡,一定会不虚此行。对仿句的内容要求更具体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考查读图、说话和拟写标语能力的例:某班正在:开展“身边细节看荣辱”的主题教育,他们首先围绕“让座”话题展开。假如你是这个班的同学,请你参与以下活动。()分析图表。从下面这份关于“让座”的调查统计表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发表看法。调查中有人说:“你也花了钱,我也花了钱,凭什么我给你让座?”你觉得他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3)拟写标语。请你为公交公司拟写一条有关“让座”的宣传语。,4、出现了考查古诗鉴赏的例1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其中考查了根据诗歌内容筛选词语的能力

12、和根据诗中关键词语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两个知识点。,夏意(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注释】别院:正院旁侧的小院席:竹席。这首诗写出了盛夏小院幽静的特点。诗中体现“幽静”的词语有、。(2分)除了“幽静”之外,诗人笔下的夏日小院还有什么特点?(1分),5、积累和运用部分综合题型的出现。2007年考试说明的例卷第4题:下面是一位初中学生习作中的一段文字,有多处错误,请按要求修改。(3分)在家中,除了爸爸就数我的军棋下得好。可近日竟让弟弟杀了个体无完肤,鬼知道他用了什么战术。本来这也算不了什么,胜负乃兵家常事嘛。可是弟弟,赢了几盘棋就洋洋得意,自以为了不

13、起,动不动就说我是“纸老虎”,还要我尊他为“师傅”。见我空闲下来,马上过来挑战:“在杀几盘,敢不敢?”气得我直踢门,说:“让你神气几天,等爸爸回来,我叫你哼”(1)第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请用一个合适的成语替换。(2)第句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予以订正。(3)第句中画线的“直踢门”语意过重,请换用一个。,6、考查写作能力中材料作文的出现。2006年的考试说明“写作”题型示例板块中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三中形式;而2007年的考试说明“写作”题型示例板块中除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外,还新增加了材料作文的例22:细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铅笔即将被装箱运走,制造者很不放心,

14、把它带到一旁跟它说:在你进入这个世界之前,我有五句话要告诉你,如果你能记住这些话,就会成为最好的铅笔。你将来能做很多大事,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自由,你要允许自己被一只手握住。你可能经常会感受到刀削般的疼痛,但是这些痛苦都是必须的,它会使你成为一支更好的铅笔。不要过于固执,要承认你犯的任何错误,并且勇于改正它。不管穿上什么样的外衣,你都要清楚一点,你最重要的部分总是在里面。在你走过的任何地方,都必须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不管是处于什么状态,你都必须写下去。要记住,生活永远不会毫无意义。请根据材料,联系实际,任选一个角度构思立意,写一篇文章。或叙写故事,或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想。文体不限,题

15、目自拟。,优化复习教学方略,1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最高依据,不以某一种教材为命题范围,避免出现因不同教材的差异而导致得分不一的现象。具体题目的命制要严格按照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的有关规定执行。,2要体现新课程理念,对今后浙江省初中语文教学有较好的导向作用。要体现本学科特色,避免其他学科知识在试题中起决定性作用。,3要坚持稳中有变的命题原则,避免出现过多的新题。要坚持全部试题必须自创的命题原则,坚决避免使用成题。,4命题时所选取的语言材料(句、段、篇)要有时代气息,不能太陈旧。全卷应有较强的整体性,体现一定的风格(如人文性等);具体题目的命制除了体现知识点之外,还要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

16、素。,学业考试命题指导思想:,5 考查学生通过三年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而形成的语文素养,包括知识面、语感、文化积淀、思维能力等,引导语文教学注重平时的积累。试题的命制注意开放性,给学生以较大的发挥空间。试题体现学习的过程性,通过提供示例,检测学生能否从中发现规律并解决问题。,6注重对基础的落实。字音、字形、词语、句子等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展现语文能力的载体,命题时应给予较大关注。对答卷的书写设置一定的分数,以考查学生常态下的书写能力,从而引导初中语文教学从七年级起就注重这方面能力的培养。,7现代文阅读应打破以往强调文体感的常规考法,如用考查写作手法、表达方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

17、方法、论证结构等概念来区别不同的文体阅读,而将重心放在信息筛选、理解分析、概括提炼、体验探究等能力考查方面,真正体现阅读的特质。文言文阅读避免考查艰深的词法、句法,强调字词的积累以及对文意的整体理解,课外文言文所考测的字词均在课标所规定的篇章之内。,8.写作强调生活因素及情感因素,避免在初中阶段进行抽象的思辨训练。所考内容来源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避免因城乡差别、地域差异而造成不公平现象的出现。,浙江省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给人的总体印象是:稳中有变,难度适宜。,一、全面考查学生能力 命题者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一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出发,紧扣考试说明的要求,全面地

18、考查了学生的语文能力。现代文阅读中,更重视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正确理解,更加重视实际理解运用能力,这样便于学生答题,也利于阅卷评分。更加关注社会生活,试题注重从能力角度立意,考查学生的解题过程和方法。这最明显体现在题目开放性和灵活性的增加。作文内容重点考查学生的想像能力,注重考查学生对特定生活情景的感受和体验,可以说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写作自由空间。这对展示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才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二、注重价值导向,关注常态,注重引导,语文的习得在课堂,更在课外,这是语文学习的常态,也是学会语文的基本道理。为了积极引导学生走向生活,重视课外阅读,以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试卷明显

19、地增加了课外阅读的考查力度。在对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考查部分,不仅增加了课外阅读考查的题数和分值,而且采用加分题形式,进一步强化这一命题思想,从而真正回归到语文学习的本质。对当前“以本为本”的教学倾向是一味极好的清醒剂。,三、考查内容与题型稳中有变 与05年相比,考查内容与题型稳中有变。全卷与往年一样继续分为四大板块(积累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这4个板块是语文教学的四个重要组成部分,较科学地体现了语文学科书面的能力框架结构。在分值的分布上,积累运用28分,较05年减少了2分;现代文阅读32分,较05年减少了1分;古诗文阅读25分,较05年增加了3分;写作60分,和05年一样。积累

20、运用部分主要考查语音、汉字书写、根据语境选择词语、古诗文默写、文学常识填空(包括附加题)、仿写、综合性学习试题等。和05年比较,少了病句的判断,多了有关文学常识的附加题,且文学常识设置的题目和05年比较,更强调名著的阅读,更强调让学生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亲身体验名著。,现代文阅读题目的设置将重心放在推敲词句、筛选信息、把握思路、概括提炼、体验评价等能力考查方面,真正体现阅读的特质。避免了对某些文体术语进行直接考查。,在保持基本题型稳定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题,如新增了以课外名著阅读为主的附加题和诗歌欣赏题。06年试卷的最大变化,就是全卷贯穿着一条全力提倡读书的主线。“积累与运用”考学生的读书所

21、得,读书方法;“阅读”介绍名人读书的精神和习惯;“写作”则让考生想象“假如世上没有了书”。这似乎是向考生昭示:读书应当成为每一个人终生的追求。另外试题让学生多了发挥余地,多了想象空间,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方面有了突破,这样更能够考查学生的能力。,古诗文阅读题目设置主要集中于字词理解、句子理解和内容理解。但是和05年比较,多了古诗词鉴赏,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兴趣,文学欣赏能力以及审美情趣,但是感觉试题有难度。,四、试题注重基础,有选择性、难度适宜全卷突出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所选考点严格遵从浙江省200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说明有关要求。全卷共25题,总量适中,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正常发挥

22、。试题80%以上由基础题组成,无“怪题”、“偏题”和“似是而非的难题”,在命制策略上,力求让考生发挥出平时真实的水平。从考后调查分析看,其难度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试卷中的答题“示例”,既给考生增加了更多的提示成分,同时也降低解题的难度。部分试题以任选方式呈现,如第3题古诗文名句默写中的第两题中可任选一题完成,第4题中的附加题也是学生可在四题中任选二题。这样既增加了测试的公平性程度,又增加考生答分的机会,从而使全卷总体坡度进一步趋于平缓。这种命题策略,可使“题海战术”等应试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从而降低“过度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利于为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3

23、、古诗文名句默写。(题必做,两题任选一题)(8分)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杜甫在望岳中用“,”来抒发自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表现关心民生疾苦之情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表现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4文学常识填空。(题必做,4分;题为附加题,任选两小题作答,4分,答对分数加入总分)根据有关情节,在空格内填入相应的内容。,附加题。鲁迅先生曾称誉我国古代名著 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该书作者是。他自称为“乡下人”,作

24、品大都反映湘西的风土人情。他就是现代著名作家,其代表作边城的主人公有 等。(人名)年青时即双腿瘫痪,但轮椅的囚禁使他对生命有了独特的体验,写出了诸如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 等名作。每年的4月23日是堂吉诃德的作者 和哈姆雷特的作者 的辞世纪念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这一天为“世界读书日”。,7文中多次写到“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作者这么说的理由是什么?联系全文回答。(4分),8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般。仰望,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9阅读文章段,分别指出俄罗斯老画家和哲学大师康德仰望天

25、空时的感受是什么。请摘录文中词语回答。(2分),10文中第段说:“仰望大瀑布,人类那一点可怜的悲哀,又有何资格絮叨呢?”对这句话你怎样理解?(3分),12文章第段说:“人们一直在为莫扎特的音乐对多种疾病的神奇疗效而惊叹。”这里的“神奇疗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联系全文回答。(4分),15文章第段中,巴黎艺术家卡迪艾力说:“莫扎特就像我的爷爷,在我被噩梦惊醒时,他会第一个过来安抚我。”对这句话你怎样理解?阅读正文和相关链接加以回答。(4分),16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夏意(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注释】别院:正院旁侧的小院

26、席:竹席。这首诗写出了盛夏小院幽静的特点。诗中体现“幽静”的词语有、。(2分)除了“幽静”之外,诗人笔下的夏日小院还有什么特点?(1分),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弗之怠 走送之未尝稍降辞色 俟其欣悦,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B、弗之怠(指代抄书)C、走送之(指代藏书之家)D、益慕圣贤之道(的),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20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宋濂有哪些品质值得学习?(2分),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好饮酒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遽抚掌曰此天以授陛下,22对下

27、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以一斗为率(把、用)B、击之不中(指代副车)C、遂满饮一大白(于是、就)D、与上会于留(在),2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24从文中看,苏子美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25根据要求作文。(60分)先哲曾把读书喻为“灵魂的壮游”,一卷在手,日月山川、兴衰变迁、悲欢离合便如沿途的风景扑面而来,铸就人类仰望的姿态,从而达到精神的高度。在满目风景中,人们更可以执书对酒,偃仰歌啸,为佳词妙句、昔人情怀而击节称叹。但是,假如有一天,世上的书籍突然消失,我们的生活将走向何方?我们的心灵又将栖居何处?请以“假如世上没有

28、了书”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大胆想象,讲述故事,也可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等等。要求:文体自选。文章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16行。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命题意图:以“假如世上没有了书”为题,将作文部分与前面的阅读部分结合起来,其意图便是让学生在答题的同时真切地感受美文提供的快乐的具体内容,从而激发情绪,在写作开始时即拥有快乐的情绪,意到笔到,卷内卷外浑然一体。所写内容来源学生的普通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不会因为城乡差别、地域差异而造成不公平现象。,错因分析:1审题问题:把书等同于压力、负担,从而出现了一些“假如世上没有了书”就没有了负担,生活就会变得无比快乐的错误观点。2主题问

29、题:“突现”,即前文叙述一个故事,突然转折,回扣主题;“假如世上没有了书”利弊谈不清,含糊不明;主题隐晦,不点明主旨。3内容问题:引述失真,弄巧成拙;大量引用本卷材料;想象不合理。4形式问题:创新不多,偶有运用也不伦不类。,(二)对今后教学的建议,1、要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尤其是直接的语言积累,要加强古诗文的背诵与默写;同时加强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2、要遵循“一课一得”原则。所谓一课一得,就是每一课时只围绕一点,使学生学了后确有所悟与所得。,3、作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教会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思考生活。要教会学生运用在阅读中获得的语言知识反映生活,要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学习辩证地看问题,多方面多视角地看问题。这样,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训练要重在实践,平时的写作要让学生多写一些自由命题作文,写贴近生活实际的文章。,4、制定复习进度计划。整个复习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全面复习(4月上旬5月上旬):全面复习基本文言文篇目和语文知识;查漏补缺(5月上旬5月中旬):针对第一阶段的复习进行小结,巩固训练;重点突破(5月中旬5月下旬):对学生在复习中有困难的知识点逐步进行重点突破,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总结检测(6月上旬):全面总结复习情况,检查复习效果,模拟测试。,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