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答辩ppt模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993102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答辩ppt模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毕业答辩ppt模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毕业答辩ppt模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毕业答辩ppt模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毕业答辩ppt模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答辩ppt模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答辩ppt模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黄河的民间故事 神话传说 历史人物,民间story:,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黄河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它任意奔流,日夜怒吼,滔滔不息,吞噬着万顷良田。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只能在山尖、沟底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那时候,宁夏是青山重叠,沟壑纵横,没有一块平坦坦的田地,没有一块田能灌上黄河水。传说,牛首山上住着几户回回和汉人,他们每日辛苦耕作,却吃不饱,穿不暧,谁也 受不了这种折磨。有一年,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回回尔德,在山上种了些黄瓜。他每天起早贪黑,到黄河里去挑水浇瓜,肩膀压肿了,脚底起皮了,精心地务育着黄瓜,黄长得又嫩又甜。这一天尔德老汉累了,躺在菜园门上睡着了。他刚睡熟,就梦见天空飘来一朵白云,那

2、白云变成了一个白胡子阿訇抖动着银色的胡须,对尔德老说:“今天有两场大风,你要注意中午是一场黄风,能把黄瓜吹蔫;后晌有一场黑风,能使黄瓜蒂落不管有多大的风,你都不要把黄瓜摘下来尔德老汉惊醒,不见了白胡子阿訇,却见北面黄风弥天盖地,尔德老汉细细瞅着黄瓜,果然一个个蔫了,一年的血汗白费了,但想起白胡子阿訇的话就没有动。,到了后晌,一股黑风过,吹得山摇地动,尔德老汉一看,黄瓜快要落地,他气得摘掉了一个又蔫又小的黄瓜使劲扔进了黄河。黄河马上断了一条线。清清楚楚地看见了河底河水“哗”地一下又并拢了。老汉又累又饿,晕晕昏昏啥也不知道了,尔德老汉又听见那位白胡子阿訇说“黄瓜就是征服黄河的钥匙,可叫黄河听人的话

3、。明年,你再种一园子黄瓜,黄瓜熟了的时候,你拣最大的一个扔进河里。河底洞里,有一把宝剑可以驯服黄河,你指哪里,黄河水就流向哪里。”第二年,勤劳的尔德老汉又种了一园子黄瓜,他不怕劳累,挑水浇瓜,最后,园子里结了一个黄瓜,长得像一把钥匙。老汉日夜守在瓜园里,等到瓜熟尔德老汉把那黄瓜摘下来,扔进黄河里。这时只听黄河一声咆哮,裂开了一条长缝。尔德老汉下到河底,拿了宝剑,刚往出走时河面上波涛滚滚。黄河渐渐地合严,尔德老汉想起白胡子阿訇的嘱咐,心想:我要叫黄河填满沟壕,淤平山梁。老汉手持两把宝剑,向黄河猛劈下去,黄河的水马上不流了,好像前面堵了一道长城,只是节节升高,三天以后,到处都是水。尔德老汉抽出宝剑

4、,叫黄河水向前流去。居住在黄河两岸的回汉人民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开渠造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神话传说:,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古时候,有个叫冯夷的人,不安心耕种,一心想成仙。他听说人喝上一百天水仙花的汁液,就可成仙。于是就到处找水仙花,冯夷东奔西跑找水仙花,就常和黄河打交道。再找上一棵水仙花,就可成仙了。冯夷又过黄河去一个小村庄找水仙花。这里的水不深,到了河中间,突然河水涨了。他一慌,脚下打滑,活活被淹死。冯夷死后,恨透了黄河,玉帝听说黄河没人管教,到处危害百姓,也很恼火,就问冯夷愿不愿意去当河伯。他满心欢喜地答应,他从来没有挨过治水的事儿,一下子担起治理黄河的大任,束手无策,咋

5、办呢?只好摸清黄河的水情,画个河图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他找到村里的后老汉从此,河伯和后老汉跋山涉水,察看黄河水情。两个人一跑就是好几年,后老汉累病了。后老汉只有回去,剩下河伯继续沿黄河察看水情。,等河伯把河图画好,已年老体弱了。叹自己没有气力去照图治理黄河了,河伯从此就在黄河底下安度晚年,再没有露面。不料,黄河连连涨水,屡屡泛滥。后老汉在病床上天天盼河伯,一晃好些年不见面,要去找河伯。他儿子叫羿,后老汉不听儿子劝阻,结果遇上黄河决口,被冲走淹死。后羿非常恨河伯,后来,到了大禹出来治水的时候,河伯决定把黄河河图授给他。这一天,河伯听说大禹来到黄河边,他就带着河图寻找大禹。河伯和大禹谁也不认谁,看

6、见河对岸走着一个英武雄伟的人,想必是大禹,河伯就喊着问起来:“喂,你是谁?”后羿抬头一看,问道:“你是谁?”河伯高声说:“我是河伯。你是大禹吗?”后羿一听是河伯,冷笑一声,说:“我就是大禹。”说着张弓搭箭,不问青红皂白,“嗖”地一箭,射中河伯左眼。河伯拔箭捂眼。很生气,就去撕那幅水情图。在这时,猛地传来一声大喊:“河伯!不要撕图。”河伯一看,这个人就是大禹,他知道河伯画了幅黄河河图,正要找河伯求教呢。大禹把河伯画图的艰辛讲了,后羿随大禹一同趟过河,后羿向河伯承认了过错。大禹对河伯说:“我是大禹,特地来找你求教治理黄河的办法。”河伯说:“我的心血和治河办法都在这张图上”他要谢谢河伯,一抬头,河伯

7、跃进黄河早没影了。大禹得了黄河水情图,日夜不停,根据图上的指点,终于治住了黄河。,历史人物:禹,帝尧时,中原洪水为灾,百姓愁苦不堪,舜巡视天下,发现鲧用堵截的办法治水,一点成绩也没有,最后在羽山将其处死。接着命鲧的儿子禹继任治水之事。禹接受任务以后,立即与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协助。他视察河道,并检讨鲧失败的原因,决定改革治水方法,变堵截为疏导,亲自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从来不敢休息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

8、呱呱坠地的声音,都咬著牙没有进家门。第三次经过的时候,他的儿子启正抱在母亲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了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禹三过家门不入,正是他劳心劳力治水的最好证明。禹亦关心百姓的疾苦。见有的百姓没有吃的,他就让后稷把仅有的粮食分给百姓。禹穿着破烂的衣服,吃粗劣的食物,住简陋的席篷带头干最苦最脏的活。几年下来手掌和脚掌结了厚厚的老茧,躯体干枯,脸庞黧黑。经过十三年的努力,他们开辟了无数的山,疏通了无数的河,修筑了无数的堤坝,使天下的河川都流向大海,终于治水成功,根治了水患。,追寻黄河流踪,感受黄河魅力,走近 黄河,有关黄河的俗语、谚语、

9、成语:,1:【不到黄河心不死】,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意思,有关黄河的俗语、谚语、成语:,2:跳进黄河洗不清,解释:解释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同“跳在黄河洗不清”。出处: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十二章:“我不是担心他被留在贼营,倒是担心他带着李瞎子和你妹妹给我的两封书信,说不定还有什么贵重礼物,回来时被丁、杨二营的游骑抓去,使我跳进黄河洗不清,岂不受冤枉的窝囊气?”,【带河厉山】,带:衣带;河:黄河;厉:通“砺”,磨刀石;山:泰山。黄河细得像条衣带,泰山小得像块磨刀石。比喻国基久远,国祚长久。,意思,【黄河水清】,意思,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

10、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1)它是黄河下游的一个省。(2)它有着悠久的文化,孔子在这里诞生。(3)高高的泰山就耸立在这里,黄河也在这里入海。,山东,黄河文化知识,(1)他曾经游历全国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的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诗篇。(2)他的诗想象丰富,气势磅礴,他写下了“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的著名诗句。(3)他是一位唐朝诗人,被世人称为“诗仙”,李白,请说出我国的四大石窟分别是什么石窟。,黄河小浪底工程,云岗、龙门、麦积山、敦煌号称我国四大石窟。,李白 唐代,请你说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作者和他生活的年代。并再背出一首他写的诗。,和长

11、江三峡水利工程齐名的黄河的水利工程是什么,请说出它的名字。,黄河的文化,黄河流域的遗址黄河的发源地及流经省份黄河铁的臂膀,黄河流域的遗址,黄河流域古遗址半坡文化(1)半坡文化(2)半坡文化(3)老官台文化 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贾湖文化仰韶文化(1)仰韶文化(2)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马家窑文化,黄河一直都被中国人奉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其实长江流域的文明可能比黄河流域的文明起源更早,但因为没有被直接延续下来,所以就被世人所遗忘了。在黄河流域发现大量的古文化遗址,与之相反,在长江流域发现的古遗址却不多,这可能与南方高湿高温的气候有关。黄河流域分布的主要是彩陶文化(仰韶文化)和黑陶文化(龙山文化),

12、而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分布的是印纹陶文化。印纹陶文化与南方的百越文化关系密切,两者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印纹陶文化在南欧(如巴尔干半岛)也分布较广。除此之外,在我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还分布有细石器文化。细石器文化在中亚分布较广,与中亚相邻的新疆也属细石器文化,所以中亚的细时期文化与我国西北地区的细石器文化之间有没有联系,还需进一步考证。,黄河流域古遗址,半坡文化(1),已进入新石器时代(1万年至2千年)的半坡文化是仰韶文化的早期,当时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区别于旧石器时代(250万年至1万年)主要有以下三点:一、由打制石器转向磨制石器;二、由采集、狩猎转向种植、畜牧;三、陶器的出现。进

13、入新石器时代,生产力大大提高,人类由食物的采集者变为了食物的生产者。采集、狩猎是一种居无定所的流浪生活,而种植、畜牧则是一种定居生活,因此古村落也就此诞生。人们把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这个阶段称之为“农业革命”。人类史上有三次划时代的革命,第一次是火的运用,第二次是农业革命,第三次是工业革命。,半坡文化(2),半坡村位于西安附近,从该村发掘出一个距今有5、6千年的古村落遗址,这是黄河流域很重要的一个文化遗址,1952年被发现。遗址有5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作坊区和墓葬区。居住区发现有40多座房子,有半地穴建筑和地面建筑,形状有圆形、方形和长方形。房子有柱子支撑,墙壁是泥墙,墙面用草拌泥

14、涂抹。房子大小有十几、几十平方米,也有上百平方米的。发现的窑址有6座,有竖穴式和横穴式两种,其空间较小,直径只有1米左右。墓葬区有小孩墓和成人墓,多以瓮、盆、钵等为葬具,葬具上还留有小孔,估计是为灵魂转世所留。另外还发现一具木板葬具,这是唯一的一个木制葬具,不过这一形式一直被沿用至今。埋葬方式多为单人仰身和直肢,也有少量的俯身、屈肢和二次葬。那里的原始居民种植粟、芥菜、白菜等农作物,饲养绵羊、山羊和猪等家禽,另外淡水鱼和野味也是他们的食物。,半坡文化(3),发现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有1万多件。他们的生产工具有石器和骨器,石器有石斧、石铲、石刀、磨盘、磨棒、刮削器、敲砸器等,骨器有骨锥、骨针、骨

15、刀、骨钩、骨叉等。他们的生活用具是陶器,陶器有夹砂和泥质两类,器形有钵、盆、碗、罐、甑、瓶等。彩陶上黑彩多、红彩少,纹饰有象征性图案(如人面、鱼、鹿、蛙)和几何图案(如三角、方格)。其中人面鱼纹是彩陶上最典型的纹饰。这里的彩陶还刚萌芽,到仰韶文化中彩陶的制作工艺才成熟。在陶器上还发现有刻画符号,这可能是我国最早的文字渊源之一。在中国境内,人类最早把类似文字的符号刻画在陶器上,等后来刻画到甲骨上的时候,符号就成为了文字,我们称之为“甲骨文”。,老官台文化,老官台文化遗址1956年发现于陕西华县,1959年进行发掘。后来在甘肃泰安大地湾也发现同类型文化,所以老官台文化也称大地湾文化。老官台文化主要

16、分布于黄河的支流渭河流域。老官台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有8000多年,以磨制石器为主,但仍有少量的打制石器和细石器。打制石器是旧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而磨制石器则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生活于此的原始居民开始种植粟类作物,还养猪养狗,生产工具有石凿、骨铲、角锥等。住房为圆形的半地穴式建筑,坟墓是长方形的土坑,有陶器作为陪葬品。当时的制陶工业还很原始,烧制温度低,器物种类也少,彩陶工艺还处于萌芽状态。出土的文物以陶器为主,出土了27件陶器。陶器的类型有夹砂粗红陶和细泥红陶、细泥黑陶和细泥白陶,纹饰有绳纹、斜线纹、附加锥纹、锥刺纹和刻槽纹等,器形有三足罐、三足钵、杯、小口平底鼓腹瓮等,彩陶只有

17、沿外袜红宽带纹的三足钵。在大地湾古文化遗址发现有200多件彩陶,多以三足钵为主。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陶器上的那10多种符号,它们比半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刻划符号要早1000多年,这也可能是最早的文字原形。在该遗址之中还发现一座类似宫殿的建筑,该建筑的地面与现在的混泥土地面很相似。,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贾湖文化,与老官台文化和大地湾文化同一时期的还要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贾湖文化,它们都是新石器时期的代表。裴李岗文化遗址于1977年在河南新郑被发现,该遗址中的建筑、墓地和陶器都与老官台文化十分相似,距今也有8000多年。磨制石器多于打制石器,有带足磨盘、磨棒、带齿石镰、双弧刃石铲等,骨器有骨箭、骨针

18、等,另外还要木制的弓。陶器以泥制红陶和夹砂红陶为主,器形有碗、钵、鼎、壶、杯、罐、瓮、勺、甑、盆等,其中以三足鼎和双耳壶最具代表性。另外,也有陶制纺轮。该遗址的陶器上也有契刻符号,也是一种原始的文字。磁山文化于1972年在河北武安被发现,它稍晚于裴李岗文化,距今7000多年,其建筑、石器和陶器等均与裴李岗文化之中的相似。其陶器开始向彩陶过渡。遗址中还发现有农作物粟、胡桃和家禽鸡等。贾湖文化遗址在河南舞阳,距今8000多年,也属于裴李岗文化类型。遗址中发现有契刻符号的龟甲,它比殷墟甲骨文要早4000多年,比古埃及的纸草文字也要早1000多年。另外还发现骨笛和酒器,这对音乐和酒文化的研究具有重大意

19、义。,仰韶文化(1),仰韶村处于河南省渑池县,从该地的古遗址上发现了许多器物。器物有石器、骨器、陶器。石器有刀、斧、杵、镞、石纺轮等,骨器有骨针,陶器有钵、鼎和粗陶、彩陶。仰韶文化遗址有大量石斧、骨锄的发现,表明当时农业的发达。另外还在墓室中发现一陶罐里盛放了粟,说明粟是当时的主要农作物。骨锥、骨针和古轮的出现,说明当时的原始居民掌握了初步的缝纫和纺织技术。发现许多猪、牛、马的骨头,说明当时已有了畜牧业。石镞、骨镞的出现,表明当时弓箭已被普遍使用,同时还表明当时已由狩猎生活向原始畜牧业和农业过渡。在甘肃各遗址的墓葬中,还发现许多磨制的玉片、玉瑗、海贝等,这说明当时可能有了最原始的交换关系。新疆

20、盛产玉,所以玉可能是从新疆来的。但甘肃远离大海,所以海贝是怎么传递过去的,值得探究。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也称彩陶文化,彩陶在窑中烧造,但还没使用陶轮,其表面有或红或黑的几何图案,器物大小不一,形状差别很大,这种技术可能是从西北的甘肃一带传入的。,仰韶文化(2),仰韶文化遍布西北地区的新疆、甘肃、青海、陕西等区省,还覆盖了华北和中原地区。仰韶文化有多种类型,有河南渑池县半坡类型(仰韶文化早期)、河南陕县庙底沟类型、河南安阳县后冈类型和大司空村类型以及大河村类型等(仰韶文化中、晚期)。庙底沟类型的彩陶颜色黑多红少,没有半坡类型的圜底钵。后冈类型、大司空类型的彩陶以灰陶为主,纹饰多为红色。大

21、河村类型的彩陶多为白陶。据推测,仰韶文化很有可能就是黄帝族文化。仰韶文化从5000年前一直持续到2500年前后,然后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其他文化融合,形成了后来的夏商文化。长江流域的古文化起源可能比黄河流域的还要早,但后来都中断消失了。而传承有序的黄河流域文化从未中断,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到夏商周文化再到如今。近期在河南灵宝市西坡村发现了一个属于仰韶文化的遗址,在该遗址中发现了一座宫殿,据推测,它很有可能就是黄帝的宫殿。考古人员还在其周围发现了一座可以居住20多万人口的都城,它应该是当时部落联盟的聚居地。,龙山文化,龙山文化的遗址位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1928年被发现。他们使用的生产工具有石斧

22、、石刀、石镰等,另外还要蚌镰和挖土用的双齿木耒。他们饲养猪、狗、牛、羊、鸡、马等。龙山文化也称黑陶文化,黑陶制品质地精细,造型优美,用陶轮加工并在窑中高温(1000)烧造。这种高温技术的掌握,为青铜时代的到来做好了准备。龙山文化主要分陕西、河南和山东三大类型。无论是彩陶文化,还是黑陶文化,都应该是发源于中国本土,与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文明、印度文明之中的陶瓷没发现有什么继承关系。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还出现了青铜器,它表明龙山文化开始向青铜文化(夏商文化)过渡。这一时期的精致陶器也与商代的陶器十分相似。1931年在河南安阳市一个名叫后冈的地方,发现一个古文化遗址,成“三叠层”形式。它

23、的上层是白陶文化小屯文化,中层是黑陶文化即龙山文化,下层是彩陶文化即仰韶文化。有人认为这里面的彩陶文化即炎帝族文化,黑陶文化即夏文化,白陶文化即商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北辛文化遗址位于山东滕州境内,与龙山文化隔河相望。它属于新石器中期,是大汶口文化的源头。它稍晚于裴李岗文化,其石器、陶器等与裴李岗发现的类似。大汶口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它早期的陶器、石器和建筑与裴李岗文化类似。它晚期陶器上的图像刻画符号不同于仰韶文化中的几何刻画符号,它们很有可能就是甲骨文的鼻祖。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继续,1923年在甘肃临兆被发现。它的彩陶很发达,继承了仰韶文化中庙底沟类型的风格。

24、它早期的彩陶以黑彩为主,中期出现有黑、红相间花纹,晚期多是黑、红二彩并用。在遗址之中还发现一把青铜刀,它标志着石器文化向青铜文化过渡,是一个金石并用的时代。与马家窑同时期、同地点是辛店文化,距今3000多年。它的彩陶很多,器形以罐为主。从辛店文化的基本特征上看,已基本上进入到了青铜文化。我国先秦之前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代,一个是石器时代(250万年到3千年),二是青铜时代(夏商周),三是铁器时代(春秋战国)。,黄河源头之一约古宗列渠源头水清澈,上游水量不很大河,山高坡陡,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黄河流经黄土高原黄河中游地区气候干燥,流经黄土高原,多暴雨,森林和草地破坏严重,泥沙大量进入黄河

25、,从颜色看,中游河水堪称真正的“黄河”,成为世界有名的多沙河流。,渤海,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渤海,黄河流经的省区,渤海,黄河流经的省区,黄河 中国古代也称河,发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省东营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千米,仅次于长江,为中国第二长河。黄河还是世界第五长河。,渤海,黄河流经的省区,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有什么含义?这是一个比喻句(暗喻),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这是从表面上理解。从深层理解,黄河如一个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