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姓氏名讳.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93813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70.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字与姓氏名讳.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汉字与姓氏名讳.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汉字与姓氏名讳.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汉字与姓氏名讳.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汉字与姓氏名讳.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字与姓氏名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字与姓氏名讳.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汉字与姓氏名讳,一、姓氏的产生和发展,先秦的姓有别于后世,与母系氏族制密切相关。先秦所说的氏,就是后世所说的姓。,先秦的姓是氏族部落的标志,是族号。它说明一个人是由那个氏族生出,所以称为“生”;由于当时只知道母,不知道父,所以加上女字旁作“姓”。当时的姓有姚、姒(s)、姬、嬴、妫(gu)、妘(yn)、姺(shn)、娀(sng)、姞(j)、孋(l)、姜等,数量不是很多,而且有些姓在商周时就已灭绝了。周王室与同姓封国(鲁、晋、郑、卫、虞、燕、吴、虢)等国都是姬姓,异姓封国齐是姜姓,秦是赢姓,楚是芈(m)姓,宋是子姓,越是姒姓。,1姓氏,古代礼制规定“同姓不婚”。因此,贵族妇女的姓比名更为重要。未嫁

2、之时在姓前加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如:孟姜,叔姬等。出嫁以后,在姓前或加以国名或氏名,如:齐姜、秦赢、陈妫、褒姒等;或加上配偶(国君)受封的国名,如:秦姬、息妫等;或加上配偶(卿大夫)的氏名或邑名,如:赵姬、孔姬等;或加上配偶或本人的谥号,如:武姜、敬赢等。,氏的出现晚于姓。,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每支都有一个特殊的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氏可以看作是姓的分支,是每个分支区别于其它支族的称号。只要分立家支,就要命氏。通鉴外纪:“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姓是不变的,氏是可以变的;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诸侯以封国为

3、氏:郑捷(郑文公)、齐环(齐灵公)卿大夫及其后裔或以封邑为氏:屈完、知罂、解狐等;或以居地为氏:北郭佐、百里术等;或以官名为氏:卜偃、司马牛、乐正克等;或以祖先的字或谥号为氏:孔丘(宋公孙嘉之后,嘉字孔父)、庄辛(楚庄王之后)、西乞氏(秦将百里术字西乞,其孙以字为氏)、高氏(齐文公之子字子高,其孙以高为氏),氏的复杂来源,列国公族多以“孙”系氏,如鲁国的孟孙、叔孙、季孙氏等,有的因出于公室,就称公孙氏,有的出于王室,就称王孙氏。男子以氏与名字联称如孔子为孔氏,名丘,故称孔丘。男子称氏以别贵贱:如商鞅、公孙鞅、卫鞅女子称姓以别婚姻:如齐姜、卫姜、卫庄姜,2、姓=氏,周代贵族有姓氏,而一般平民没有

4、姓氏。战国以后,人们普遍以氏为姓,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则通谓之姓,并且从天子到庶人都可以有姓了。后世的许多复姓,如长孙、宇文、慕容、独孤、拓拔、尉迟、呼延、哥舒等,不是汉族的姓。,二、姓氏的主要来源,1、最古老的姓:姜、姬、姚、姒、嬴等。大禹姓姒,其子孙在今浙江绍兴传至144代。2、国邑为姓:周分封同姓宗族和异姓功臣。周、鲁、卫、晋、滕、虞等为姬姓国;齐、宋、陈、杞、焦等为异姓国。此外还有卿大夫的采邑赵、韩、魏、燕等等。赵:祖造父,周穆王车夫,本姓嬴,封于赵(洪洞),其后裔为晋大夫。赵氏孤儿:晋灵公、赵朔、赵武、公孙杵臼、程婴救孤,赵襄子于前475年建赵,后成为战国七雄之一。,3、官职为姓。

5、司马(军政和军赋)、司徒(丞相)、司空(工程)、司寇(司法和纠察)、史、理、钱、宗、帅。司马:远祖颛顼之曾孙重、黎,周封其后于程(洛阳),以程为氏,周宣王时有程伯休父任司马,后人遂姓司马。司马迁、司马懿、司马光均为其后裔。4、祖父或父亲的名或字为氏。王子、王孙:周景王之子名朝,其孙以朝为氏,后写作晁。公子、公孙:宋桓公,公子名夷字子鱼,公孙友,公孙友二子以鱼为氏。此外还有牛、关、柯、丰、乐、仇、廖等。,5、以排行次第为氏。孟(伯)氏、仲氏、叔氏、季氏。孟氏,祖鲁桓公次子庆父,庶子中排第一。6、以爵号、谥号为姓:爵号以王、侯最突出;王有姬、子、姒等姓的后代演变而来。文、宣、成、闵、简。如宋武公、

6、宋穆公、齐桓公等。7、以居住地为氏:西门、东郭、南宫、东方、西闾;柳(柳下)、池(池边)、傅(傅岩)。,8、以职业或技能为氏:屠、庖、陶、甄、卜、巫。在夏商周时期,“百工”属于低级贵族,不得封土,但可称氏,后人以其职业为氏。9、以事为氏:李氏:祖少昊之后皋陶,本姓嬴,尧舜时任理官,掌刑狱,后人以官为氏。商末理征得罪纣王被杀,其子避难山中,以木子为食,遂改姓李。林氏:祖比干,其遗腹产于林中。周代追封赐姓林。车姓:汉武帝丞相田千秋老迈,特许乘车入宫,人称“车丞相”,后人以此为氏。,10、避讳改氏和皇帝赐姓:避君讳:姬姓避唐玄宗李隆基之讳改为周姓;淳于姓避唐宪宗李纯之讳改为于姓。赐国姓:唐徐世勣改李

7、勣;宋西夏李继迁赐姓赵;明郑成功赐姓朱。表彰:马三保改郑和。改贱姓:隋杨玄感谋反被枭,后人赐姓枭;武则天登位,赐中宗之后王皇后蟒姓。,11、少数民族称呼转化:宇文、鲜于、尉迟、慕容、长孙、贺兰。北魏孝文帝,拓跋氏改姓元,其他贵族改姓穆、陆、贺、刘、楼、于、尉等;归顺隋唐的九姓西域小国:康、曹、石、何、史、安等。张、王、李、赵、刘、曹、吴、罗、包、何、慕、金、关、佟、康等,有的是少数民族的姓。,三、古代的望族和大姓,汉魏门阀制度。东汉:国姓刘、外戚樊、郭、阴、马“四姓小侯”。东晋侨姓:王、谢、袁、萧吴姓:朱、张、顾、陆等“王谢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以下访之。”,北朝宰相公卿大多出自:山东郡姓:王、崔

8、、卢、郑为大;关中郡姓:韦、裴、柳、薛、杨、杜为首;代北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为首。隋唐科举制度兴盛,寒门庶族。李(陇西甘肃天水)、郑(荥阳河南)、崔(博陵河北蠡县)、卢(范阳北京)、王(太原)、裴、薛。郡望意识:彭城江苏徐州刘、汝南河南上蔡周、颖川河南许昌陈、太原王、京兆杜、南阳张江浙钱氏,五代吴越开国君主钱镠。,四、姓氏混杂与谱牒,1姓氏混杂:(1)分封:(2)避乱:陕西省韩城县,“同”、“冯”都是司马姓的后裔。(3)宦游:白居易(4)移民:客家2谱牒(1)前提:一是家族制度;二是文字已经产生(2)修谱的义例:隐恶扬善、为亲者讳,(1)家谱的内容,一是全族的世系和血缘关系图表

9、,这是家谱的主要内容,一般占90以上的篇幅。全族男子的名讳、字号、生卒年月、葬地、配偶姓氏及生卒年月等,以及生几子几女、子何名、女适何地何姓等 二是全文刊载本族有史以来制订的各种家法族规、家训家范、祖宗训诫子孙的言论等三是祠堂、祖茔、族产公田的座落方位地图四是家族的历史。,(2)家谱的“行辈字派”,一类是美德或吉祥的字,如德、仁、明、亮、全、有、忠、诚、孝、礼、福、禄、吉、祥、贤、良等;第二类是希望宗族延续和昌盛的,如永、传、昌、盛、兴、延、继、承、世、多等;第三类是怀念先祖和歌颂皇天恩德的,如泽、祖、显、荣、恩、锡、启、先等,(3)家谱的作用,赈济贫困族众,解决世系纠纷,防止血缘关系的混乱

10、团聚族人 惩罚族人:不准入谱或削去谱名,在人们的观念上认为是一种奇耻大辱“不孝不悌,犯奸为窃、玷辱家声、逆伦伤化”,五、名、字、号,1名:姓氏表明血缘、名字标明个体。说文:“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左传:“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规定不能以国名、官、山川、隐疾、畜生、器皿、丝帛等事物命名。先秦贵族有名有字:幼名冠字。两汉以后,扩展到一般的知识阶层。宋代以后,命名取字,几乎遍及各阶层。洪迈夷坚志蒲大韶墨:“锦屏蒲舜美”。,字是成年的标志。古人有名有字,字往往包括表示排行的伯、仲、叔、季。长子称伯(庶长子另称为孟),次子称仲、以下称叔、幼子称季,男女都

11、一样。男子的字,下面常系一“父”字,如:仲尼父、仲山甫等;女子的字,下面常系一“母”或“女”字,如:孟妊车母、帛女等,一来表示业已成人,可以作为父母,二来可以表示性别。,2、字,人名的时代信息,春秋战国时期,以左传命名方式为主;如孔子的儿子叫孔鲤,字伯鱼;汉代国力强盛,道家兴盛、祈求长生不老,安国、延年、千秋、去病、弃疾等;西汉末年王莽为皇帝禁止复名:关羽、张飞、曹操,夏侯敦、诸葛亮魏晋清高风气、玄学:祖冲之、王羲之、王献之等;新中国:建国、爱国、卫国、学红,取名用字的规律,晋潘岳,字安仁。论语:“仁者乐山”、“仁者安仁”。唐陆龟蒙,字鲁望。诗经鲁颂宫:“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奄有龟蒙,遂荒大东

12、”。南宋李兼,字孟达。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清戴震,字东原。易说卦:“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意义相同:屈原,名平、字原;鲁国漆雕启,字开;诸葛亮,字孔明;清代方东树字植之;毛泽东,字润之。意义相关:孔丘字仲尼;曾参字子舆,参即为骖,与车有关;山涛字巨源;陆游字务观、秦观字少游;岳飞字鹏举。意义相反:公孙黑字子皙;,3号,唐宋时期流行、明清最盛,是理想与志趣的委婉表达。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六、避讳种种,由于

13、汉字的独特性,再加上中国人的民族心理作用,形成了无处不在的古代避讳文化。所谓避讳,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修辞格,即说话时,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不直接说出该事物,而用别的话来表述。空凶、肝膶、舌折利箸筷、梨圆果,另一种避讳指人物姓名的避讳。主要有三种:皇帝的名字,全国的上下臣民都要避讳,这可以叫做“国讳”,也可以叫做“公讳”。父母或祖父母的名字,全家后代的人都要避讳,这可以叫做“家讳”,或者叫“私讳”。既非皇帝,又非尊亲,而是周公、孔子一类圣人的名字,也要避讳,这可以叫做“圣讳”。姓名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特有的一种历史和文化现象。在长达数千年的封建时代里,人物姓名的避讳,是上下臣民不可不懂的一门政治

14、学问,不能不遵从的一项政治法规。,避讳的历史,避讳,为中国特有之风俗,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千年。其流弊足以淆乱古文书,然反而利用之,则可以解释古文书之疑滞,辨别古文书之真伪及时代,识者便焉。陈垣史讳举例序,1、从老庄到“老严”国讳,“国讳”是最为严重而又最为严格的一种,是封建王朝统治下的臣民,甚至皇帝本人也必须遵循的。“国讳”要避讳的主要是皇帝本人的名讳。进而,还要避讳皇帝的字,皇后及皇帝的父祖的名讳;推而广之,连皇帝前代的年号、帝后的谥号,皇帝的陵名以及皇帝的生肖和姓氏,也都要避讳。,周,孔子:“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人物姓氏的避讳,大约起源于周代。在西周金文中

15、,身份或辈份低的人在尊者面前,一般都是对自己只称名,而不称字,更不称号。这实际上是与避讳尊者的名相一致的。不过,在周代还没有形成严密的避讳制度。,秦,秦代“国讳”开始制度化。秦始皇名“政”,遇“正”字则改为“端”,如“正月”称为“端月”。秦始皇之父亲庄襄王名子楚,于是“楚地”改为“荆地”。朕:我屈原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汉,到了汉代,由于儒学在封建上层建筑领域中占据着统治地位,避讳制度趋于完备,避讳范围趋于宽广了。汉高祖刘邦,“邦”“国”:论语微子:“何必去父母之邦”。汉石经残碑作:“何必去父母之国”。汉高祖之后吕雉,“雉”“野鸡”。汉文帝刘恒,“恒”“常”:“恒山”“常山”,

16、“姮娥”“嫦娥”。汉景帝刘启,“启蜇”“惊蛰”。,汉景帝后讳志,字阿渝。因避讳,“渝”字的“水”旁,便改为“口”旁,“渝”姓便成了“喻”姓。汉武帝刘彻,史书将当时辩士蒯彻的彻字改为“通”字,称为蒯通。汉宣帝刘洵,汉朝人改战国时荀卿为孙卿。汉光武帝刘秀,“秀才”改称“茂才”。汉明帝刘庄,当时便把“庄子”一书改称为“严子”。而且,把凡是姓“庄”的一律都改为姓“严”。比如,把“庄助”改为“严助”,把“庄安”改为“严安”。鲁庄公改称鲁严公,楚庄王改称楚严王。晋文帝司马昭,改汉王昭君为王明君。晋简文郑太后名阿春,春秋阳秋。,隋唐,隋文帝名杨坚,“坚”“牢”、“固”、“刚”等。唐高祖之父名昞,“丙”“景”

17、。唐太宗武德九年诏令,“其官号人名及公私文籍有世及民两字不连续者并不须避”。唐高宗李治时期,把“民部”改为“户部”。六部:吏部、礼部、民部、工部、兵部、刑部。,世代、系,从“世”之字改从“云”、“曳”。我国最早的一部记载姓氏源流的著作世本,早在战国晚年便已成书,这时也把“世本”改成了“系本”。民人、甿,从“民”之字改从“氏”。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王世充王 充王充观世音观 音观音唐宪宗名李淳,于是,凡姓淳的,一律改成姓于。,宋,到了宋代,这种避讳之风,可以说是发展到了高峰,不仅形、音、义完全相同的字要避讳,而且只要是音同乃至只是音近的字也要避讳。宋仁宗赵祯,“祯”

18、字要绝对避讳,而且与“祯”同音的“蒸”字也要避讳,蒸干饭的“蒸”字得改为“炊”。宋英宗赵曙,薯蓣改为山药。宋高宗赵构,不仅“构”字本身不能用,而且凡是与“构”同音乃至只是音近、形似的字,如够、媾、沟、购、遘、毂、垢、觏、勾、岣等等多到多个字,也都要避讳,不能用。当时四川有一个勾姓大家,由于要避讳也都把姓改了。但由于勾姓家族散居各地,联系不便,于是在改姓的过程中,只好各行其事。有的改姓“钩”;有的改姓“绚。,文彦博,文彦博本姓“敬”。其曾祖为避后晋高祖石敬瑭之讳改姓“文”,至后汉复姓“敬”。入宋,其祖父为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祖赵敬之讳,又改姓“文”。五代:梁、唐、晋、汉、周。,清,清代避讳,几乎到了

19、无以复加的地步。康熙皇帝名玄烨,清朝南京玄武湖改为元武湖。雍正四年,礼部侍郎查嗣廷任江西考官。他将出自诗经商颂玄鸟篇的“维民所止”作为考题。不料却招来了杀身灭族之祸。有人告发说,原句中的“维”“止”二字,是将“雍正”二字去了头。雍正皇帝一听,勃然大怒,立即将查嗣廷革职问罪。终致查嗣廷病死狱中后,还戮尸示众。其子也因此而坐死,家属也被流放。不仅如此,还由于查嗣廷是浙江人,而浙江省也因此被牵连,被下令停止乡会试六年。这种近于文字狱的严重现象,一直延续到了民国初年。,民国以后,袁世凯复辟以后也大肆实行避讳。北京煤铺墙上原有的“元煤”二字,都一概涂掉,因为“元煤”与“袁没”谐音。“元宵”“汤圆”,因为

20、“元宵”与“袁消”谐音。文革期间变相的避讳:出版物引用毛主席语录时必须标成黑体字,排版时,“毛主席”、“毛泽东”三个字不能回行。,西方,在西方找不到取名要避讳帝王的例子。倒是相反,有时还以帝王或国家领导人的名字来取代地名。美国:费拉德尔费亚华盛顿前苏联:圣彼得堡列宁格勒 察里津斯大林格勒伏尔加格勒,2、杜甫诗中无“海棠”家讳,诗圣杜甫一生中共写了将近三千首诗,而留下来的也还有一千四百多首。其中有大量的田园风景诗,但却无一字涉及海棠。苏轼:“少陵而尔牵诗兴,可是无心赋海棠。”古今诗话:杜子美母名海棠,子美讳之,故杜集中绝无海棠诗。,司马迁、司马谈:赵谈赵同、张孟谈张孟同。李翱、祖父李楚今:今兹苏

21、轼、祖苏序:序叙、引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二:“梁书:张稷,字公乔,父名永,稷为新兴、永宁二郡太守。郡犯私讳,遂改永宁为长宁。以人臣私讳而改郡名,古今未有二也。”,闻父名必哭晋:桓玄、桓温王忱南朝:殷均、殷叡、梁武帝、永兴公主南朝:范晔、范泰太子詹事北宋吕希纯、吕公著著作郎唐律规定:凡是官职名称或府号犯了父祖的讳,不得“冒荣居之”。如父祖中有叫安的,不得在长安县任职;父祖名中有“常”的,不得任太常寺中的官职。诗鬼唐李贺因父名晋肃,不得参加进士考试。,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田登:本州依例放火三日红楼梦:林之孝的女儿原名红玉,因为犯了宝玉的讳,只好改为小红。薜蟠的老婆叫夏金桂,更是厉害。她在家时

22、,不许人口中带出金桂两字来,凡人有不留心,误道一字者,他便定要苦打重罚才罢。一日她与香菱说话,香菱不小心忘了忌讳,金桂的丫环便说:你可要死!你怎么叫起姑娘的名字来?,从前,有个人叫王九,他有个聪明乖巧的儿媳妇。一天,王九的两个朋友张九和李九,一个提着一壶酒,一个拿着韭菜,来请王九去喝酒,偏巧王九不在家,只好请王九的儿媳妇转达他俩的邀请。王九回家后,儿媳妇对公公说:“张三三、李四五,一个提着连蛊数,一个拿着马莲菜,来请公公赴宴席。”,南宋的钱良臣也讳其名,他的小儿子颇聪慧,凡经史中有“良臣”二字的,读时均改为“爸爸”。孟子,“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今之所谓爸爸,古之所谓民贼也。”赵宗

23、汉规定下属及其家人遇到其他地方的汉字,都要改为兵士。一天,他老婆去拜罗汉,他儿子正在跟老师学习汉书,仆人向他禀报时说:夫人请和尚来家供奉十八罗兵士,公子请老师,在教兵士书。,五代时的冯道,历朝为相。老子的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宋代的杨万里任监司。叶梦得“贺新郎”词:江南梦断横江渚。浪黏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萍花寄取?但怅望兰舟容与。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谁为我,唱金缕?,宋朝宣和年间,常州知府徐申干自讳其名。州属某邑的一位县令一日来禀报,说某事已经三次申报州府,未见施行。因为话里出现了一个“申”字。于是知府暴跳如雷,大声

24、喝斥说:作为县令,你难道不知道上级知州的名字吗?是不是想故意侮辱我?“如果这事申报州夜而不予答复,我再日报监司,如果仍不见批复,我再申报户部,申报尚书台,申报中书省,申来申去,直到身死,我才罢休。,北宋诗人徐积,由于他的父亲名石,徐积便一生不用石器,走路时如果遇到石头,也要避开,脚,绝不能踩到石上。万一遇到路过石桥而避不开时,也要令人背他过桥,而他是绝不脚踩石桥的。宋代的刘温叟,由于他父亲名叫岳,于是他一生不听音乐(因为乐与岳同音)也不去高大的山(因为高大的山就是岳)。韦翼的父亲名乐,由于乐是个多音字,即可以读音乐的乐,又可以读欢乐的乐,因而韦翼一生中不仅不听音乐,不游高山大岳而且不饮酒(因为

25、饮酒可以取乐),不参加可以使之欢欣的活动(因为欢欣就是欢乐)。,邱姓的耳朵圣讳,追溯起来,姜、吕、丘、邱同出一源。姜太公的祖先伯夷本姓“姜”,因助禹治水有功封为吕侯,后人以“吕”为姓。周初姜太公吕尚的后裔,因其始祖受封于营丘(今山东昌乐县东南)而以地为姓,后到陕西扶风一带繁衍并成为当地的望族。南北朝五胡乱华时,外族的丘敦氏也改姓为“丘”。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为避至圣孔丘之讳,“丘”姓改为“邱。到了民国初年(1912年)丘逢甲提出:“姜太公是周朝初年人,孔子是东周春秋时人,没有前人避后人讳的道理。避讳是封建意识,现在是民主时代,不必避讳。”因此倡议恢复姓“丘”,于是,闽粤一带很多邱姓族人

26、,尤其是客家人纷纷恢复“丘”姓。,“圣讳”虽不像“家讳”,特别是“国讳”那样严厉和广泛,但在中国也不完全出于自发,而是从上到下的规定。有关朝廷所规定的圣人讳,最早大概是在宋代。圣人包括始祖黄帝,宋代帝王赐封的“至圣先师”孔子以及亚圣孟子,甚至还有周公等也列入避讳之列。宋大中祥符七年明文规定:禁文字斥用黄帝名号故事。宋徽宗迷恋道教,以“道君皇帝”自称,因此把老子也列入避讳之列。因老子名耳,字伯阳,谥号聃,为避老子名讳,规定百姓不能用这些字做名字。宋大观四年,为避孔子讳,朝廷规定改瑕丘县为瑕县,龚丘县为龚县。金:臣庶民犯古帝王而姓复同者禁之,周公、孔子之名亦应回避。清雍正年间规定:“孔孟之名必须回

27、避”。凡古书中有此字,必改为缺笔字,甚至连孔子母亲的名“徵在”,也列入避讳之列。,“丘”,在所有的圣人当中,其名讳避得最广泛、时间最久的要数鼎鼎有名的孔丘了。从宋代一直到清代,从皇帝表平民百姓,从和面到口头,无不对这个丘字避而远之。写起来或缺一笔成斤,或写作某,或用朱笔圈之。读起来或读为区,或读作休,不一而足。虽然孟子说过讳名不讳姓,因为姓所同也,名所独也。但在实际生活中却不是这么一回事了。从宋代起,姓丘的就因为犯了孔子的讳而被迫多挂了一个耳朵,写作邱,一直到五四运动以后,在打倒孔家店的呼声中,一些姓邱的学者才愤愤不平地把这个挂了近千年的耳朵去掉,重新姓了丘。,民间圣讳,宋人郑诚非常敬仰诗圣孟

28、浩然,有一次他经过郢州浩然亭时,感慨地说:对贤者怎么能够直呼其名呢?于是把浩然亭改为孟亭。扬州人直到现在还习惯把蜂蜜叫蜂糖,原来唐朝时杨密曾在扬州担任过地方官,为了避他的讳而将蜂蜜说成蜂糖。不过这些只是在名讳盛行的封建时代,一些文人雅士的凑热闹罢了。,无人再用的“桧”字恶人讳,隋炀帝忌讳胡人:胡瓜黄瓜明太祖忌讳“元”,元来原来,唐肃宗忌讳安禄山:安定郡保定安化郡顺化宝安县东莞同安县桐城安静县保静安抱山,赐姓“李”。,避讳的严格程度,“国讳”“圣讳“家讳 封建法制、强制力 伦理道德、自发性如唐律疏议规定,故意直呼皇帝之名为“大不敬”,归“十恶”大罪之一。即使是无意中对皇帝的亲族失讳,也会遭到惩处。在宋代的科举考试中,如果出现犯禁,立刻就会被申斥黜落,贻误终身。,避讳的用字艺术,1、笔画或者字体变动2、改字:形近字、同义字、同音字、另造字。3、使用“曲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