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性质、文字的起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字的性质、文字的起源.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汉字仓颉,一、汉字的性质 文字是记录传递语言的社会性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世界上文字繁多,根据记录语言的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表音和表意两大文字体系。汉字属于表意文字系统。汉字构形的最大特点是它要根据汉语中与之对应的某一个词的意义来构形,字形结构与词的意义联系密切。,文,关于文字:“文”、“名”或“書”,1左傳至少有三處解釋文字的構造:昭公元年:於文,皿蟲為蠱,穀之飛亦為蠱。(注:文,字也。)昭公六年:夫文,止戈為武。(注:文,字。)天反時為災,地反物為妖,民反德為亂。亂則妖災生。故文:反正為乏。(注:文,字。)因此,顧炎武日知錄:“春秋以上言文不言字。”現代:“文”仍然
2、可以指“文字”,但多用於比較專門的術語,如“英文”、“法文”等。,文,1周禮外史:“掌達書名於四方。”鄭玄注:“古曰名,今曰字。”2儀禮聘禮:“百名以上書於策。”鄭玄注:“名,書文也,今謂之字。”3唐代的賈公彥儀禮義疏說:“古者文字少,直曰名,後代文字多,則曰字。”,名,除了“文”,“名”的叫法以外,在戰國以後,人們往往把文字叫做“書”,如:1尚書序:“造書契。”釋文:“書者,文字。”2荀子解蔽:“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壹也。”3韓非子五蠹:“古者倉頡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私,背私者謂之公。”,書,“字”指文字始於何時,江永群經補義:“其稱書名為字者,蓋始于秦。呂不韋著呂氏春秋,縣之咸陽市,
3、曰:有能增減一字者,予千金。”字,乳也。从子在宀下,子亦聲。(段注:人及鳥生子曰乳,獸曰。引申之爲撫字,亦引申之爲文字。敘云: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字”指文字始於何時,乳,人及鳥生子曰乳,獸曰產。从孚、从。者,玄鳥也。明堂月令:玄鳥至之日,祠于高禖以請子。故乳从y。請子必以至之日者,春分來,秋分去,開生之候鳥,帝少昊司分之官也。,至於“文字”連用,顧炎武日知錄說:最初見於秦始皇28年(西元前219)的琅(瑯)玡(琊)台刻石,其上有“同書文字”。把“文字”二字用在書名上的,最早是說文解字,這還是“文”與“字”分用。其後有晉朝王義的文字要紀、王愔文字志、梁朝阮孝緒文字集略等書,“文字”是連用
4、的。,二、漢字的起源,关于汉字起源的研究、關於漢字起源的舊說、跟漢字起源有關的考古資料及其研究情況、殷墟甲骨文在漢字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关于漢字起源的旧说,A、倉頡造字 奚仲作車,倉頡作書,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鯀作城,此六人者,所作當矣。(呂氏春秋君守)蒼頡造文字。蒼頡,黃帝之史。(周禮外史疏引世本作)倉頡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私,背私者謂之公。(韓非子五蠹)尚書序孔穎達正義:“司馬遷、班固皆云倉頡黃帝之史官也。”魏晉以後人把倉頡說成早於黃帝的遠古帝王,戰國時代的人並沒有把文字的發明看得很早 在戰國晚期的傳世文獻中,也有跟“倉頡造字”不完全相同的說法。例如荀子解蔽說:“好書者衆矣,而
5、倉頡獨傳者,壹也。”可見在戰國晚期,“倉頡”其人其事的傳說就不是很清楚了,或者在當時就已經不止一種傳說了。,淮南子本經: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論衡骨相:倉頡四目。說文解字叙: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憲象。及神農氏,結繩爲治,而統其事。庶業其緐,飾僞萌生。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別异也,初造書契。百工以乂,萬品以察。,译文:古代,庖牺氏统治天下的时候,抬头从天上观察天象,低头从地上观察地貌,看到了鸟兽的花纹和地理的形状,近呢,从自身取象,远呢,从外物取象,这才创造了易的八卦,用来表示法
6、定的图象。到神农氏时代,用绳结来管理,来记载哪些事物,而众多的事物极其繁杂,巧饰伪诈不断产生。黄帝的记事官仓颉,看到鸟兽的足迹,懂得它们的纹理是可以互相区别开来的,这才创造了文字。“各行各业因此治理,万事万物因此辨明。”,B、文字出自八卦說 古人對結繩和八卦所起的類似於文字的作用的認識:易系辭下: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罔(網)罟,以佃以漁又: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書契。說文敘: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易八卦,以垂憲象。及神農氏,結繩為治,而統其事。庶業其繁,飾偽萌生。黃帝
7、之史倉頡,見鳥獸蹏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天、地、雷、風、水、火、山、澤鄭樵通志六書略第五“因文成象圖”節明確說天、地等字出自八卦(又見“論便從(縱)”節)清末民初的劉師培也認為“八卦為文字之鼻祖,乾坤坎離之卦形即天地水火之字形”(中國文學教科書“象形釋例”节)商代和西周時代的甲骨文、金文和陶文等資料裏的數字卦,、跟漢字起源有關的考古資料及其研究情況,1933年,唐蘭作殷契佚存序(金陵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影印本),指出安特生甘肅考古記書中收集的辛店期陶瓮上有文字,與商周文字同一本源而較古拙,年代約在四千餘年以前。時代最早的資料是河南舞陽縣賈湖村裴李崗
8、文化遺址出土的符號,距今大約有8000年左右。,甲類符號,乙類符號,1969年,李孝定發表從幾種史前及有史早期陶文的觀察蠡測中國文字的起源一文,最先提出“半坡陶文是已知的最早的中國文字,與甲骨文同一系統”觀點的論文。1979年,李孝定又發表再論陶文和漢字起源的發展一文,重申前一篇文章的主張。1972年,郭沫若發表古代文字和漢字起源問題一文(載考古學報1972年第期)。1973年,于省吾發表關於古文字研究的若干問題(載文物1973年第2期),還專門對半坡陶文作了考釋,並肯定地指出“這種陶器上的簡單文字,考古工作者以爲是符號,我認爲這是文字起源階段所産生的一些簡單文字。”,西安半坡遺址屬於新石器時
9、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遺址,距今56006700年之間良渚文化(年代約為前3300-前2200年)山東龍山文化(年代約為前2500前2000年),討論過程中在某些問題上達成的共識,1、要判定一種符號是否爲文字,必須看它是否記錄了語言對排列成行的符號的關注,新石器時代排列成行的符號已經發現了好幾批,80年代在余杭南湖發現的一件黑陶罐,“燒成後在肩至上腹部位按順時針方向連續刻出八個圖案”,鄒平丁公1235號龍山文化晚期灰坑中發現一塊陶盤底部殘片,龍虬莊約5000-5000年前的符號,李學勤先生認爲,反對新石器時代符號是原始文字的學者“所持主要理由之一就是符號單個孤立,無法知道是否具備音、義等文字的
10、基本性質”。他認爲“良渚文化陶器上多個成行符號的出現,有可能祛除這樣的疑難”。裘錫圭先生認爲李學勤先生的意見很值得注意,同時指出,良渚文化多個成行的符號,尤其是余杭南湖黑陶罐上八、九個符號排列成行的一例,可能確實反映了用符號記錄語句的認真嘗試。也就是說,它們非常可能已經是原始文字了。但是,裘先生也指出:遺憾的是由于材料太少,並由于我們對良渚文化主人的種族和語言情况缺乏瞭解,正確辨釋這種原始文字的可能性恐怕很小。,排列成行的符號也完全可能不是文字,這是一幅挂在阿拉斯加獵人門上的畫,獵人要告訴人們這樣的意思:我坐船照這個方向到島上去,我要在島上睡一晚,又到另一島上,睡兩晚。我希望殺死一頭海獅才回家
11、。,2、文字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從僅僅用符號來表示一定的意義到用符號來記錄語言,這是一種質的飛躍在完整的文字體系形成之前,已經産生的文字通常只能記錄語句中的部分詞語,並且往往跟圖畫式的表意手法夾雜使用。有人把這種不成熟的文字稱爲原始文字。從原始文字到完整的文字體系,又是一次質的飛躍漢字形成過程開始的時間可能在公元前第三千年的中期一定的社會條件確實是文字形成的必要條件,但是要使已經發明的原始文字發展成爲完整的文字體系,僅僅有這樣的社會條件還是不够的,至少還必須有另外兩個條件。其一,要在這個社會上有一群獨立的、脫離體力勞動的知識分子;其二,在這個社會中使用的語言應當比較容易用符號記錄下來。只有這些條件都具備了,完整的文字體系才會形成。,、殷墟甲骨文在漢字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殷墟甲骨文是探討漢字形成完整的文字體系的最有根據的材料完整地記錄語言文字的結構文字的排列方式保留原始文字的痕迹夏商之際漢字體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