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996068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36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硬件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硬件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硬件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硬件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硬件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硬件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硬件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节 硬件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二、微型计算机的结构特点(一)概念1、主机板(系统主板/主板/母板)是主机箱中最大的一块IC板,是电脑的中枢,电脑就是通过主板将CPU等各种器件与外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系统。2、I/O接口是CPU与外设的连接缓冲,实现工作方式、速度及信号类型的匹配。串口(COM1/2)和并口(LPT1/PRN),逐渐被USB接口取代。I/O接口进一步通过总线与CPU、内存通信。,3、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将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块芯片。频率是指1秒钟内发生的脉冲信号数。时钟频率:是指电子设备的时钟(能够提供规则间隔的电脉冲信号)振荡频率。主频(内

2、频):指CPU的时钟频率,如P 1.6GHz。外部时钟的频率称为外频(外部总线频率),如PCI总线的工作频率为33MHz。,4、微型计算机微处理器内存I/O接口系统总线5、微型计算机系统微型机外设软件系统6、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属硬件范畴。由主板电池供电,可长期保存信息。7、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固化在由CMOS所制成的ROM或EEPROM里,提供机器启动(加电自检、初始化)功能的一组程序。目前可升级。,第三节 硬件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二)微型计算机的结构特点1、采用微处理器作为CPU特点:

3、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工作可靠。2、采用总线结构实现系统连接(1)总线(BUS)的概念作为计算机内部各个部件间传递信息的公共通道,物理形状是一束扁平的电缆线。CPU通过总线与各种外设连接,并通过总线进行数据交换。CPU内部连接各寄存器及运算部件的总线称为内部总线;连接系统各部件(CPU、内存、I/O接口等)的总线称为外部(系统)总线。,补充资料,微型机采用总线结构的优势采用标准的总线结构,便于各种插件板的通用和互换;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便于实现系统的模块化设计。,第三节 硬件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2)总线的分类数据总线(Data Bus,DB)双向,用来承载CPU与内存、CPU与I/O接

4、口之间的数据信息;地址总线(Address Bus,AB)单向(输出线),用来把地址信息从CPU发出到内存或I/O接口,该信息指出所要访问的内存单元或I/O接口的地址。另外,决定寻址范围:如32位的AB可访问4GB的内存空间。控制总线(Control Bus,CB)双向,用来传送CPU与内存和I/O接口之间的控制信号(如读/写)和反馈信号(如打印完成)。,第三节 硬件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2)常用微机总线IBM PCXT总线 Intel 8088的字长是16位,但数据总线的宽度为8位(内部结构是16位,而外部数据总线是8位),一个总线周期只能处理1个字节。因此8088是一个准16位微处理器。

5、IBM PCAT总线 ISA总线数据总线宽度为16位,应用在16位微机,如80286,这种总线结构也称为工业标准结构。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局部总线,第三节 硬件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32位总线,应用普遍。它不依附于CPU(与CPU及时钟频率无关),即在CPU与ISA总线之间插入了一级总线。可挂接高速外设(如IDE设备、网卡等),由桥接电路实现CPU总线与PCI总线相连。PCIX(PCI2.0)总线为64位。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总线加速图形接口,为提高视频带宽而设计,最早出现在440LX芯片组。显卡

6、通过AGP总线、芯片组与主存相连,直接读取主存中的显示数据,使得3D图形数据越过PCI总线,提高了显示芯片与主存的数据传输率。,第三节 硬件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目前,AGP 8(8 66MHz 32b/8=2.1GB/s)主要用于Pentium 4系统。USB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是目前最流行的外设接口,可用于连接键盘、鼠标、FLASHDISK、ADSLMODEM等外设。最新的USB 2.0规范(Windows XP支持),传输速率为480Mbps,支持设备127个,可以热插拔。,补充资料,第三代I/O接口PCI Express规范 ISA和PCI分别为第一代和第

7、二代体系结构。PCI Express传输率可能达到每秒8GB,或者甚至更高。PCI Express的设计不只要取代PCI及AGP的插槽,同时也会是一些电脑内次系统的内部连接接口,如处理器、绘图、网络,及磁盘的I/O。在PCI Express及同等级的扩充卡问世之后,可望能在实时的3D绘图呈像及网络联机上看到效能的大幅提升。,第三节 硬件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三、微处理器及微型机发展概况微处理器从1971年发明至今,已经历了三十多年。这期间,随着半导体制造工艺的提高,CPU的体积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快,按照其字长来分,CPU可以分为4位、8位、16位、32位以及64位微处理器等。1971年,I

8、nte1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4位微处理器4004。随后Intel研制出了8080处理器、8085处理器,Motorola公司推出MC6800。,第三节 硬件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微处理器,Zilog公司推出Z80微处理器,一起组成了8位微处理器的家族。1978年,Intel公司推出16位微处理器8086,以及与之配套的数学协处理器8087。1979年Inte1推出了8088CPU,它仍是16位微处理器,时钟频率为4.77MHz,地址总线为20位,可以寻址1MB内存。8088的内部数据总线是16位,外部数据总线是8位。1981年,8088芯片被首次用于 IBM PC机,第三节 硬件系统基本组

9、成及工作原理,当中,掀起个人电脑大普及的浪潮。1982年,Intel公司推出 80286。80286仍然是 16位处理器,时钟频率(主频)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0MHz,其内、外部数据总线均为16位,地址总线扩展为为24位,可以寻址16MB内存。Intel公司1985年推出的80386,这是第一种 32位微处理器,也是X86家族中第一款32位芯片,时钟频率为12.5MHz,后逐步提高到33MHz。1989年推出的80486是将80386和数学协,第三节 硬件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处理器80387以及一个8KB的高速缓存集成在一个芯片内。1993年,新一代32位微处理器Pentium(奔腾)问世。

10、1997年初,Intel发布了Pentium的改进型号 Pentium MMX(多能奔腾)。1997年5月,Inte1公司又发布了一种基于新体系结构的微处理器Pentium 2(P)。1999年又推出了P3处理器。P3拥有32K一级,第三节 硬件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缓存和512K二级缓存(运行速度为芯片核心速度的一半),包含MMX指令和Inte1自己的“3D”指令集-SSE。2000年10月,Intel公司发布了高性能微处理器,主频高达1.3GHz的Pentium 4。,第三节 硬件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四、计算机工作原理1、冯诺依曼(Von Neumann)原理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

11、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该原理最初由匈牙利裔美籍数学家冯诺依曼于1945年提出来的,故称为冯诺依曼原理。采用存储程序方式:计算机完成某项工作,必须事先编制程序,规定计算机必须做哪些事,按什么步骤去做,并向计算机提供所要处理的原始数据。,第三节 硬件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冯诺依曼思想(1)计算机由五大部件组成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2)计算机内部以二进制形式不加区分地存储程序和数据,其存储位置由单元地址决定(3)程序存储、自动执行,第三节 硬件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2、指令和程序的概念(1)指令即计算机完成一次基本操作的命令。(2)程序把一组有序指令的集合称为程序。程序和指

12、令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两者没有区别。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第三节 硬件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3、计算机的工作过程程序控制自动执行(1)取指令 从内存取出指令送到控制器中的指令寄存器;(2)分析指令 指令译码器对取回的指令进行分析、翻译,得到指令要执行的操作;(3)执行指令 根据指令分析结果,通过定时与控制电路向各个部件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4)形成下一条指令地址,继续(1)(3),直到整个程序执行完毕。,第三节 硬件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例】计算机完成一次加法运算的简单过程。1、由输入设备将程序经由DB,输入到存储器保存。2、控制器经由AB向存储器给出指

13、令所在内存单元地址信息,由DB取回这条指令,并进行译码,通过CB发出控制信号到各部件:(1)由AB向存储器给出数据所在内存单元地址信息;(2)由DB取出的加数送到运算器(累加器/寄存器);(3)命令运算器做加法运算;(4)通过AB向存储器给出数据保存的内存单元地址信息,将运算结果经由DB送到该内存单元;(5)将运算结果经由数据总线送到输出设备输出。,第三节 硬件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五、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字长从技术上说,计算机的字长就是指操作数寄存器的长度,后来才泛指进出处理器的数据长度,即计算机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最大位数。目前,微计算机的字长取决于数据总线的宽度。主频指CPU的时钟频

14、率,很大程度上决定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第三节 硬件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运算速度 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是衡量计算机水平的一项主要指标,它取决于指令执行时间。目前常用单位时间内执行多少条指令来表示,即MIPS.内存容量 存储器的容量反映计算机记忆信息的多少。它常以字节为单位表示。一个字节为八个二进制位,即1Byte=8bit。1KB=1024B 1MB=10241KB=10242B,第三节 硬件系统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1GB=10241MB=10243B 1TB10241GB10244B输入/输出设备的速度 主机与外部设备之间交换数据的速率也是影响计算机系统工作速度的重要因素。由于各种外部设备本身

15、工作的速度不同,常用主机所能支持的数据输入输出最大速率来表示。,第四节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主要讲述内容掌握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概念熟悉计算机语言的演进熟悉程序设计常用术语了解软件知识产权常识,第四节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一、软件系统概述1、软件系统功能 软件(software)是指完成一定功能的程序、相关数据和各种文档的集合。软件是在硬件基础上对硬件功能的扩充与完善。提高机器的使用效率,扩大计算机的功能和用途,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2、分类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第四节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1)系统软件 一般把靠近内层(硬件)、为方便使用和管理计算机资源的软件,称为系统软件。系统软件主要是简化计算

16、机操作,扩展计算机处理能力和提高计算机的效益。【特点】通用性:即无论哪个应用领域的计算机用户都要用到它们;基础性:即包括应用软件在内的其他软件必须在系统软件支持下编写和运行。系统软件包括:,第四节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的核心。它是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组织协调计算机的运行,为其他软件的运行提供服务,并且为操作者提供一个方便友好的界面的软件。是对计算机硬件的第一层扩充。如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等。语言处理系统(汇编、编译和解释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工具,第四节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2)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用户

17、利用计算机软、硬件资源为解决各类应用问题而编写的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财务管理系统、辅助教学软件等。(3)程序(program)为完成某项任务而编写的一系列指令的集合,称为程序。面向用户的称为源程序,面向机器的称为目标程序。,第四节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二、程序设计语言(programming language)1、机器语言(machine language)只有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计算机能够直接识别、执行。该程序是由二进制数来表示的,且与硬件相关,所以与汇编语言统称低级语言。2、汇编语言(assembler language)汇编语言是用简单的符号(助记符)代替机器指令,是符号

18、化了的机器语言,一条汇编指令是与机器指令一一对应的。由汇编程序来翻译、执行汇编源程序。,第四节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3、高级语言(advanced language)高级语言使用人们易于理解的语句和结构来编写程序的语言。它彻底脱离了对某类机器的依赖。如:BASIC、C、FORTRAN、PASCAL等。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都是面向机器的,高级语言是面向用户的。高级语言必须翻译成机器指令,计算机才能执行。翻译的方式有两种:编译方式:先翻译全部语句,然后执行;解释方式:翻译一条,执行一条。,应用软件,系统软件,硬件系统,软件和硬件的层次关系,应用软件,第四节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第四节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19、五、软件知识产权常识1、商品软件(商业软件)2、共享软件(shareware)最终用户可以免费复制、自由传播,有试用期限、有版权的软件。试用期限通常是几天或数月。如果用户喜欢并且要继续使用,就要付注册费。这样做的目的是用户可以知道某种软件自己是否真正需要。共享软件通常比商业软件便宜得多。,第四节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3、自由软件(freeware)用户可以自由拷贝、下载和使用而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和费用的软件。人们编写自由软件的原因是爱好,或者感到这是一种奉献,或者想检验一下自己的编程技巧和设计能力。,第二节 数制和数据编码,主要内容进位计数制计算机中常用数制间的互相转换数据的编码,第二节 数制和数

20、据编码,进位计数制,简称数制,是一种数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一、数制的基与权 某种数制所使用的数码个数称为进位基数,简称基;数码位于不同的位置(数位)其含义是不同的,可用每一位数码的位权值(简称权)来决定。,第二节 数制和数据编码,二、数的表示方法1、十进制数 用十进制表示数值,用到的数码个数是10个(09);基为10,各位的权为以十为底的整数次幂。并且逢10进位、借位当10。如(791.25)10表示如下:791.2571029 101 1 100 2 10-1 5 10-2,第二节 数制和数据编码,2、二进制数 用二进制表示数值,所用到的数码个数是2个(0和

21、1),基为2;各位的权为以2为底的整数次幂。并且逢2进位、借位当2。如:(110.01)2 1 221 21 0 20 0 2-1 1 2-2 加减法举例。位的概念位又称为bit或比特。“位”是计算机中数据的最小单位,它是指二进制数的一位。,第二节 数制和数据编码,3、八进制 用八进制表示数值,所用到的数码个数是8个(07),基为8;各位的权为以8为底的整数次幂。并且逢8进位、借位当8。4、十六进制 用十六进制表示数值,所用到的数码个数是16个(0F),即,09、A、B、C、D、E、F,基为16;各位的权为以16为底的n次幂。并且逢16进位、借位当16。如:(3A8E)16=316310162

22、8 161 14 160,第二节 数制和数据编码,三、数制转换1、二进制与十进制互相转换(1)二进制 十进制【方法】按照按权展开式将二进制数展开,然后求和,其结果即为对应的10进制数。【如】1 1 0 0B 1231220210200.101B(?)10,第二节 数制和数据编码,(2)十进制整数 二进制整数【方法】除以二取余法 将十进制整数不断除以2,并记下余数,直到商为零为止,将余数从下到上排列(即按照与计算相反的方向),为所求的二进制数。求(5)10(?)2,第二节 数制和数据编码,2 83 1 2 41 1 2 20 0 2 10 0 2 5 1 2 2 0 2 1 1 0得到的余数从先

23、至后依次为:1、1、0、0、1、0、1 可得到:(83)10(1010011)2,第二节 数制和数据编码,(3)十进制小数 二进制小数【方法】乘二取整法 把给定的十进制小数乘以2,取积的整数部分,作为二进制小数的第一位;乘积的小数部分再乘以2,取其整数部分,作为二进制小数的第二位;重复做下去,直到小数部分为0或达到所需精度的二进制小数。【例】将0.8125转换为二进制小数。,第二节 数制和数据编码,0.8125 2 1.625 整数部分 1 2 1.25 1 2 0.5 0 2 1.0 1,可得:(0.8125)10(0.1101)2,第二节 数制和数据编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十进制小数都可以

24、用一个精确的二进制小数来表示。求:将十进制0.1转换为二进制小数,并找出相应规律?,第二节 数制和数据编码,2、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1)二进制十六进制【方法】以小数点为起始点,分别向左、右将二进制数以四位为一组,不足四位补零,然后分别将每一组二进制数转换成相应的十六进制数。如:1 00 1 1 1.1 1 0 1 10B=001 0,0 1 1 1.1 1 0 1,1 000B=(2 7.D 8)16 上述方法的逆过程,即将一个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一位十六进制数对应四位二进制数。,第二节 数制和数据编码,如:(6 6 F.F A)16=0 1 1 0,0 1 1 0,1 1 1 1.1

25、 1 1 1,1 0 1 0B(2)二进制八进制 转换原则与二进制十六进制相同,只是一位八进制数对应3位二进制数。(3)八进制十六进制 八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3、十进制与八进制、十六进制 互换 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八进制 十六进制、八进制十进制按权展开,第二节 数制和数据编码,四、计算机中的信息编码 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分两类:数值型数据和符号型数据。由于计算机只能识别二进制数,所以数值型和符号型数据要用二进制来表示,计算机才能识别处理。这就涉及到如何用二进制数来表示各种数据方法的问题,即编码方法。【问题】为什么在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数表示数据?,第二节 数制和数据编码,1、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数

26、 十进制数的每一位用四位二进制编码表示,此编码称为BCD码(Binary Coded Decimal)。四位二进制数表示2 4即16种状态。只取前10种状态来表示09,从左到右每位二进制数的权分别为8,4,2,1,因此又叫8421码。例如:(0010 1000 0101 1001.0111 0010)BCD 可以方便的认出2859.72是它代表的十进制数。优点:直观,与十进制之间容易转换缺点:不能直接与二进制数之间转换,第二节 数制和数据编码,2、西文字符的编码ASCASCII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采用7位二进制数来表示一个英文字符或符号。ASCII码只用低七位对字符编码,但是用一个字节(B

27、yte)来存储和表示,所以ASCII码共可表示2 7128个字符。ASCII码最高位的应用有二,但不能同时存在:(1)作为奇偶校验位奇偶校验码是一种能发现数据编码中奇数个位上出错的一种编码。如:数据01010111的奇校验码为001010111,偶校验码为101010111。,第二节 数制和数据编码,(2)扩展ASCII码8位ASCII码,可表示256个字符。3、汉字编码每个汉字占2个字节,并且每个字节的最高位为1,汉字在机内的2进制表示形式称为内码。4、计算机中所使用的单位(1)位(bit,比特)“位”是计算机中信息的最小单位,它是指二进制数的一位。,第二节 数制和数据编码,(2)字节(By

28、te)字节是计算机中的最基本的存储单位,是指位二进制码所占的存储空间称为一个字节(Byte)。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3)字(word)是指计算机一次可以处理的最大二进制位数,称一个机器字,简称字。一个字所包含的二进制数的位数成为字长。,第二节 数制和数据编码,不同类型计算机的字长一般是不同的。目前,字长正从32位向64位过渡。,第五节多媒体技术基础,主要讲授内容媒体的概念及分类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第五节多媒体技术基础,一、媒体和多媒体技术1、媒体(1)定义指信息存储和传播的载体。(2)分类在计算机领域,可分为5类:感觉媒体:作用于感官,如语言、声音等。

29、表示媒体:对感觉媒体处理、传输的媒体,如ASC码。表现媒体:感觉媒体与计算机之间的界面,如键盘、显示器。,第五节多媒体技术基础,存储媒体:存储感觉媒体数字化后的编码。如:磁盘、CDROM、DVD等。传输媒体:传输介质,如双绞线、光纤等。(3)各类媒体间的关系信息根据表示媒体(编码),通过表现媒体(键盘、显示器等),产生人们能够识别的感觉媒体(如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还可以把感觉媒体由传输媒体(双绞线、光缆等)进行传输,还可以把数字化后的感觉媒体进行存储,这由存储媒体(磁盘、光盘等)实现。,第五节多媒体技术基础,2、多媒体技术(1)定义计算机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综合技术。(2)特征多样性:如

30、感觉媒体的图文并茂、有声有色。集成性:多媒体设备和多媒体本身。交互性:人机对话。数字化: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信息。实时性:如视频会议,网上直播比赛。标准化:MCI(媒体控制接口)、MP3等。,第五节多媒体技术基础,二、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商用机和MPC(HPC)。1、硬件系统,分为6个部分(1)主机:配置较高。(2)输入设备:扫描仪、手写笔、话筒等。(3)输出设备:绘图仪、音箱等。(4)存储设备:磁盘、DVD、光盘、磁带等。(5)功能板卡:声卡、显卡、电视卡等。(6)操纵控制设备:触摸屏、游戏杆等。,第五节多媒体技术基础,2、多媒体计算机的软件系统目前的操作系统都支持多媒体技术,另外还有多媒体存储、

31、管理、压缩、通信、开发等工具。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方兴未艾,如电子出版物、展示系统、可视电话等。,第六节汉字信息处理概述,主要讲授内容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概念国标码内码汉字输入码汉字字形码,第六节汉字信息处理概述,汉字信息处理的定义 对汉字进行输入、识别、存储、传输和输出等的操作。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和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化,汉字信息处理将重新焕发生机,并蕴含巨大市场。汉字的特点 处理复杂 数量多,第六节汉字信息处理概述,一、汉字编码国标标准GB23121、国标码 1980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汉字编码国家标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2312)。一个汉字用2个字节表示。该字符

32、集是我国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基础,也是目前国内所有汉字系统的统一标准,因此又称为“国标码”。亦称为“汉字交换码”。国标码字符集收录了6763个常用汉字和各种符号682个,合计7445个。其中一级汉字3755个,是最常用的,在编码表中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二级汉字3008个,按偏旁部首的笔画顺序排列。,第六节汉字信息处理概述,2、区位码 GB2312给出了一个二维双字节编码表,该表有94行、94列。行又称为“区”(Section),由第一字节表示;列又称为“位”(Position),用第二字节。用该表来存放7445个汉字或字符。如此,该表中的每个汉字或字符也可以用它在表中所在位置的区号和位号

33、来标识,即区位码。区位码是一个四位的十进制数,每个区位码都对应着一个唯一的汉字或符号。在区位码表中,一级汉字存放在1655区,按照拼音顺序排列,同音字按起笔横、竖、撇、捺、折的顺序;二级汉字存放在5687区,按照偏旁部首顺序排列。字符存放在19区。,第六节汉字信息处理概述,二、汉字信息处理及交换用的代码1、汉字输入码 为了将汉字输入计算机而编制的代码,又称为外码。该码直接与汉字输入法相关,即每种汉字输入法对应一种外码,因此,一个汉字的外码不唯一。外码应该简明、易记、重码少。目前,常用的键盘汉字输入法分为音码、形码和音形码三类。非键盘输入方式:笔、语音、扫描输入。,第六节汉字信息处理概述,2、汉

34、字机内码 简称为内码,是计算机内部存储、处理和传输汉字时所用的代码。一个汉字内码占2个字节存储空间,且每个字节的最高位都是1,即把国标码每个字节的最高位由0置为1,避免与ASCII码混淆。注意:Unicode/ISO 10646将统一ASCII与汉字的表示。3、汉字字形码(1)定义 汉字在屏幕上显示或在打印机上输出时,为了能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必须以汉字字形输出,这种数字编码称为汉字字形码。汉字字形是一般以点阵方式表示汉字的。,第六节汉字信息处理概述,用点阵方式表示汉字,即每个汉字分解成若干点,一个点对应一位(bit)。点阵中的每个点可以有明、暗两种状态,如果该处有笔划,则为亮,否则为暗。用点阵

35、方法描述汉字,点数越多,字形越精确、美观,但存储量越大。如一个1616点阵表示的汉字的存储容量为32Byte,甚至可以用128 128点阵表示一个汉字。下图为16 16点阵表示的汉字。,第六节汉字信息处理概述,(2)汉字字形码的存储 存储汉字字形点阵信息的介质称为(汉)字库,字库又分为软字库和硬字库。软字库是将汉字字库文件存储在磁盘上,使用时必须将其读入内存。硬字库是将汉字字库存储在汉卡中(亦称中文卡),汉卡是由特殊的集成电路制成的,安装在机器的扩展槽中。通过汉卡,可以节省存储空间,减少CPU占用率,提高处理速度。考虑:估算16 16点阵的字库的存储空间?补充:字形还可以用矢量和曲线轮廓表示,

36、第六节汉字信息处理概述,4、汉字地址码 是汉字库中存储汉字字形代码的逻辑地址码,即汉字字形码在存储介质的顺序码。而且通过某种对应关系,可以从内码推算出汉字地址码。通过汉字地址码,便于从字库中提取汉字字形码,从而输出汉字。5、汉字信息交换码 是用于汉字信息处理系统之间或者通信系统之间进行汉字信息交换用的汉字代码,即国标码。,第六节汉字信息处理概述,6、汉字控制功能码 不表示具体的汉字信息,而是控制汉字输入、处理、存储、传输和输出的信息,直接影响到汉字系统的效率和性能。7、汉字扩充码是按照国家标准GB2311进行扩充的编码,如汉字交换码(GB2312)和汉字控制码。基于中西文兼容,及扩大汉字使用范

37、围。,第六节汉字信息处理概述,补充:(1)GBK汉字集 GBK,即汉字扩充内码规范,一共收录了20902个汉字。它包容了GB2312-80的6763个常用汉字,台湾BIG5码(繁体中文)13000多个汉字。(2)GB 18030/2000共收录27484个汉字,技术上是GBK的超集,并与其兼容,最终将结束GBK历史使命。,第六节汉字信息处理概述,计算机汉字处理总结(1)通过某种汉字输入法,由输入设备输入汉字的外码(汉字输入码);(2)由汉字输入系统将汉字外码转换为内码并存储;(3)如果要进行汉字通信,将内码转换为汉字交换码实现不同汉字系统之间的传输;(4)将汉字内码转换为汉字地址码,再从汉字库

38、中提取出相应汉字字形码;(5)通过输出设备把汉字字形码输出为汉字。,第六节汉字信息处理概述,注意:(1)在内码处理过程中,控制功能码及扩充码分别完成功能控制和汉字扩充功能;(2)有的汉字打印机可直接把内码转换为汉字字形码,并打印出汉字。,第七节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主要讲述内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第七节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一、计算机病毒及防治1、病毒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对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程序代码。2、病毒的分类“良性”病毒、“恶性”

39、病毒,第七节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所谓良性病毒,是指病毒不对计算机数据进行破坏,但会造成计算机程序工作异常,如小球、台湾一号等。恶性病毒往往没有直观表现,但会对计算机数据进行破坏,造成整个计算机系统瘫痪,如黑色星期五。其中98年出现的基于 Win95和Win98的CIH系统毁灭者能改写存放E2PROM中的BIOS。,第七节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遭受破坏的计算机不能启动,除非用特殊的方法重新刷新BIOS。“良性”病毒一般比较容易判断,如运行速度变慢、文件大小自动发生改变等。“恶性”病毒感染后一般没有异常表现,一旦发作,已经对计算机系统造成了破坏,损失很难挽回。,第七节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3、病

40、毒的特点 寄生性、潜伏性、繁殖性、传染性、破坏性(1)人为编制,短小精悍,隐蔽不容易被发现。(2)自我复制、传播。(3)在一定条件下激活、发作。(4)具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性。,第七节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4、病毒传播方式:通过系统“信息共享”的途径进行传播。(1)传染媒介:软盘、光盘和网络。(2)病毒的传染过程 入驻内存 寻找传播机会和途径 进行复制传播,第七节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5、计算机病毒的防治(1)从管理上预防 专机专用、控制病毒的传播途径、不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硬盘的数据要有备份。(2)注意系统中的异常,以及时发现病毒(3)采取一些软件保护手段:加密、查毒杀毒软件。(4)采取一些硬件保护手段:防毒卡、病毒过滤器(病毒防火墙)。,补充,人机交互方式 1、字符用户界面 用户键入一条“命令”,机器在显示器上显示提示信息和处理结果,如,DOS操作系统。2、图形用户界面 将系统提供的各种“命令”指定到“图形”上,如图标、菜单项,用户不必记忆、键入复杂的命令,只需用指点设备,如鼠标做出各种选择。3、多媒体用户界面:支持多媒体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如,动态图形图象、音频视频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