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动宾关系.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98954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的动宾关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特殊的动宾关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特殊的动宾关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特殊的动宾关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特殊的动宾关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殊的动宾关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的动宾关系.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 法 特殊的动宾关系,一、古今语音的异同1、建立语音发展的观点从方言看古今语音的差异 丛书面看古今语音的差异,2、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分期上古音 诗经 中古音 广韵近古音 中原音韵 现代音 普通话,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等的词。动词按性质可分为五类:1行为动词:“走”、“食”、“卧”、“坐”、“饮”、“立”、“言”、“告”、“会”、“战”等。这类动词数量最多,出现频率高,常带直、间接宾语。2心理动词:指“爱”、“幸”、“宠”、“恐”、“惧”、“恶”、“憎”、“恨”、“度”、“思”、“以为”等表意志或心理活动的词。3存现动词:指“有”、“无”、“在”等表示存在、有无的动词。4系动

2、词:“是”、“为”、“乃”等。5比况动词:“犹”、“若”、“如”、“譬如”等。,(BACK),使动用法1、什么是使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意思的动宾关系。使动用法的含义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使动用法的句子从理论上说必须有宾语,有时宾语省略不出现,但是翻译时应该补出。使动用法是马建忠最早发现这种现象的。,马氏文通中举了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之例。马释前一“明”是形容词用作动词表使动,意为“使本已光明之德更加显明”。其后,陈承泽国文法草创进一步明确提出了“致动”术语。注意:我们这里所说的使动用法,不包括明确出现了“使”字的情况。,(BACK),(1)齐使田忌将而往(齐君

3、派田忌作为将领前往作战)。史记孙子吴起列传(2)齐威王欲将孙膑。(齐威王打算使孙膑作将领。)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说明:(1)这是递系式(逻辑上)结构(或从语法上称“兼语式”结构),“使”的宾语“田忌”兼作“将”(作为将领)的主语。(2)我们这里所说的使动用法,是专指不出现“使”字,而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递系式(兼语式)结构的内容。,2、动词的使动用法:,(1)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不及物动词一般不带宾语,一旦带宾语,就是使动的特殊用法。因此,可以根据不及物动词后面出现宾语这个现象判断其活用。,项伯杀人,臣活之。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统治者对百姓的过失用直言相告却不改正,必定要用刑法使他们

4、痛苦然后惧怕再犯过失。)柳宗元封建论 先生举手出狼。然而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权,抑八州而朝同列。,(BACK),(2)及物动词用如使动:及物动词本可带宾语,分辨其是否使动用法,主要根据上下文文意确定。及物动词也可以用作使动,为与一般用法相区别,用为使动的及物动词一般要破读。晋侯饮(yn)赵盾酒。(晋侯使赵盾酒喝酒。)左传宣公二年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s)之,见(xin)其二子焉。食之:使子路食。见其二子:使其二子见子路。论语子路从而后 现代汉语中保留此用法的成语有“惊天动地”、“惊世骇俗”、“闭月羞花”、“沉鱼落雁”等。,(BACK),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5、。(贾谊过秦论)“弱秦”即“使秦国弱”。(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使江南岸变绿,明月什么时候照我返还。)王安石泊船瓜州(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5)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礼记大学)有时,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也有省略宾语的现象,可根据文意判定并补出宾语。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之。强本:使本(农业)强。贫:“贫之”的省略,使之(国家)贫。荀子天论 词语:强心,尽心,安心,宽心,顺心,亏心,强国,安民,富民,平天下,穷凶极恶,穷兵黩武,强身健体,丰衣足食,息

6、事宁人,洁身自好,壮大力量,繁荣经济,干杯,4、名词的使动用法:,(1)普通名词的使动用法: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生死: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死者复生。肉骨:使白骨成为(生)肉。左传襄公二十二年)(2)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堵塞泛滥的百川使之往东流,力挽已经泛滥的狂涛。)韩愈进学解 现代汉语成语中保留有名词的使动用法。如:汗牛充栋:形容书多,搬运时使牛出汗,收藏时高及栋梁;粉身碎骨:使身躯成为粉末,使骨碎裂。汗马功劳,利国利民,意动用法:1、什么是意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其实它也是古代汉语的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这种用

7、法只限于形容词或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我们也将意动用法归到词类活用部分来讲。,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1)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孔子登上东山就认为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孟子尽心上(2)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所以明智的君主认为五谷贵重而认为金玉低贱。)晁错论贵粟疏(3)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冯谖客孟尝君),(4)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汉书食货志上)(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第八十章)(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上)现代汉语俗语:重男轻女,幸灾乐祸,急人所难,不远千

8、里,均此类用法。,形容词使动、意动也只能从语义上辨别,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劝学 问:请比较两个“美”字用法的不同?答:是意动,妻子因偏爱而主观认为邹忌比城北徐公美。是使动,学习的客观效果是使自身变美。思考: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比较两个“小”字用法的不同?,3、名词的意动用法: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太史郑嗣对鲁僖公:“既然你把她小妾看作夫人,难道我可以不把她看作夫人写进史书吗”)谷梁传僖公八年 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君君:把国君当作国君。柳宗元封建论 孟尝君客我。(冯谖客孟尝君)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9、烛之武退秦师)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前赤壁赋)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现代汉语成语中保留有此用法。如:草菅人命、党豺为虐、党同伐异。幕天席地问:“草菅人命”“党豺为虐”、“党同伐异”应怎样解 释?答:把人命看作野草;把豺狼看作同党去作残暴之事;把意见相同的看作同党去攻击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区别名词的使动和意动,主要应从语义上分析,使动是客观变化,使宾语怎么样;意动是主观看法,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作(当作)什么。,怎样辩识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动词没有意动用法。名词、形容词的使动或意动用法,都是在名词或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的前提下进一步加以识别的。相同处:句法结构相同,都是动

10、宾关系。两种用法均可以由名词与形容词的活用形成。,不同处:所表达的含义不同。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现实或者能够实现的,而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多是主观的看法或意念。客观不一定如此。出现的范围不同。意动用法仅限于形容词与名词的活用,动词只有使动用法,而无意动用法。,举例: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荀子劝学)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策一)使动和意动用法的翻译:1、使动用法翻译成兼语词组和谓语,主语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例如: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2、有时形容词使动用法可译成一个动补式词组。例如:“高其值”可译为“提高”,“厚其墙”可译为“加

11、厚”,“广其地”可译为“扩大”等等。3、意动用法可译成主谓词组作谓语,例如:登泰山而小天下。可译成“登泰山而认为天下都变小了。”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可译成“认为我漂亮。”,特殊的动宾关系动词与宾语的关系除支配关系外,还有使动.意动.处动.(名词的意动用法),为动(因动、对动)等。我们把除支配关系外的其它的动宾关系都可以称为特殊的动宾关系。(主要讲为动用法)夫人将启之。(为动)邴夏御齐侯。(为动)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为动)(史记陈涉世家)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庄子骈拇(为动)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史记.滑稽列传),商人死利,妇女死节,

12、文人死名,志士死国。殉国 殉情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对动)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因动)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姓,秦则无礼。(因动)殽之战)而良人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对动)(齐人有一妻一妾),思考练习:1.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论语微子)2.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荀子儒效)3.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5.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6.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7.吾欲辅重耳而入之晋。(韩非子十过)8.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荀子赋篇),9.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1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11.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12.欲辟土地,朝秦楚。(孟子梁惠王上)13.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史记晋世家)14.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5.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同上)16.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