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999304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防治措施,酸雨,1,臭氧空洞,2,3,温室效应,4,二噁英,目录,5,赤潮,6,白色污染,一般认为,酸雨是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方式形成的大气降水(雾、霜)。酸雨主要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经过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被雨水吸收溶解而成,其酸性成分主要是硫酸,也有硝酸和盐酸等。,酸雨,酸雨的危害,一、酸雨对农作物的危害,急性伤害:植物与酸雨接触后,植物叶片在短时间(2472h)内出现可见的伤害症状,枯枝枯叶死亡。慢性危害:植物长期与酸性物质接触后,出现叶色失绿或色素变化,过早衰叶。,二、酸雨对森林的危害 自上而下直接伤害树木;酸化土壤,毒害根系。,三、酸雨对土壤的

2、危害,酸雨的淋洗导致土壤中钾、钠、钙、镁、氮、磷、硫营养元素流失;铝离子游离。酸雨会改变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经过较长时期使土壤肥力降低,酸性严重的直接毒害植物根系和土壤生物。,四、酸雨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危害,酸雨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危害较陆地生态系统更为明显和严重,鱼类和水生生物在pH大于6.5时才能保证不受影响。,酸雨的防治,一、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1、制定环境法规,严格限制排放量;2、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减少矿物燃料的消耗量;3、积极开发和利用煤炭的新技术,减少SO2排放;4、控制机动车排放,安装防污设备和采用新发动机。,二、根据我国特点:能源结构煤为主;

3、重工业比重大;燃烧设备落后。,1、合理布局工业;2、节约能源;3、调整民用燃料结构,改善煤炭利用技术,加强对汽车尾气的控制;4、积极发展无污染或减少污染的能源。,在距离地面约25Km处,有一层由太阳强辐射造成的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大部分有害射线不能到达地球表面,保护地球生物免遭伤害,是地球的“保护伞”。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大量使用冰箱、空调,释放出大量的氟氯烃化合物(氟利昂),上升到臭氧层,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1979-1990年,全球臭氧总量大致下降3%,南极附近臭氧量减少尤为严重,出现了全球臭氧量最低值,大约低于全球平均值的30%-40%,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就象是

4、一个洞,这就是“南极臭氧洞”。,臭氧空洞,南极臭氧空洞,大气中的臭氧总量每减少1%,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就会增加2%。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一方面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像皮肤癌、白内障、各种传染病发病率会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还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农产品减产、品质下降,危害海洋生物,森林覆盖率减少等等,给人类和地球上的生物带来巨大灾难。,臭氧空洞的危害,为了保护臭氧层,国际社会要求各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的排放,发达国家要求到2000年停止使用氟氯烃,发展中国家则在2016年冻结使用,2040年淘汰;并组织人力物力研制新型的制冷替代物。国际臭氧层保护日:自1

5、995年起,每年的9.16.,臭氧层的保护,温室,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为什么户外冰天雪地,而温室内却温暖如春?原来温室顶棚和四周的玻璃(或塑料薄膜)能够透进太阳光的短波辐射,而室内地面反向的长波辐射却很少能穿透玻璃(或塑料薄膜),这样热量就被留在室内,因此温室里的温度比室外要高出许多。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消耗的能源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上升,就像温室的玻璃一样,并不影响太阳对地球表面的辐射,但却能吸收由地面反射回高空的红外辐射,这就像给地球罩上了一层保温膜,使地球表面气温增高,产生“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下的地球,温室效应的危害,一、引起全球和区

6、域气候变化 1、全球变暖会导致地球及其大气系统的能量收支变化:冰川减少,反照率较少,加剧温室效应。2、全球变暖会导致大气中水蒸气含量变化,进而改变全球的云量及分布,云可能使气候变暖也可能变冷。3、全球变暖会引起全球降水分布的变化,导致冷暖、干湿格局相应变化。4、全球平均总体格局变暖,但存在明显地域性差异。,二、导致海平面上升 1、全球变暖,海洋变暖,海水膨胀,海平面升高。2、全球变暖,冰川和冰盖融化,海平面升高。,海平面上升的严重后果:a、沿海地区生存空间消失(威尼斯倒数计时:40年)b、洪水泛滥更严重,风暴灾害更频繁c、河流、海湾和地下水盐度增加等,三、对水资源的影响 影响未来降水量,改变淡

7、水资源分布,使水的正常循环收到严重影响,全球淡水消耗量大量增加,导致未来严重缺水。四、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气温和降水变化改变全球生态系统的分布,使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和丰度都下降。五、气候灾害频繁发生,远古病毒复活,动物们在抱怨!,温室效应的防治对策,1、减少目前大气中的CO2:如广泛植树造林,加强绿化;停止滥伐森林。2、适应:如有计划地逐步改变当地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以适应逐步变化的气候。3、削减CO2的排放量:1992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7京都议定书(2012年到期)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二噁英”学名Dioxin,是多氯二苯并二噁英、多氯二苯并呋喃的总称,它的毒性

8、远远超过了DDT,五氯酚钠,是氰化钾的1000倍以上,俗称“毒中之王”。二恶英的发生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冶炼、纸浆氯漂白和一些除草剂和杀虫剂制造等各种生产过程的有害副产品;二是来自对垃圾的焚烧不充分所致。焚烧温度低于800,塑料之类的含氯垃圾不完全燃烧,极易生成二恶英。人类接触二噁英,90%以上是通过食物,主要是肉类、乳制品、鱼类和贝壳类食品。二噁英容易聚积在食物链中,一旦进入人体,就会长久驻留,因为其本身具有化学稳定性并易于被脂肪组织吸收,并从此长期集聚在体内。,二噁英,二恶英的危害,短期接触:可能导致皮肤损害,如氯痤疮和皮肤色斑,还可能改变肝功能。长期接触:牵涉到免疫系统、发育中的神经系统、

9、内分泌系统以及生殖功能的损害。最令人注目的是二恶英的致癌性和致畸性。动物实验已证实二恶英的致癌性。观察表明,长期接触二恶英的工人和越战老兵(接触了含有二恶英的落叶剂),其癌症发病率明显提高。国际组织已把二恶英从可疑致癌物重新划分为人类一级致癌物。,二恶英的治理,1、适当焚烧污染物是预防和控制对二噁英接触的最为有效的方法,焚烧需要850C以上的高温,为了消除大量有毒物质甚至需要1000C或更高的温度。2、积极提倡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3、制定大气二噁英的环境质量标准以及每日可耐受摄入量。我国在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58-2001)中规定,二噁英的排放浓度为1ngTEQ/Nm3。,赤

10、潮,赤潮:又称有害藻华,是指海洋微藻、细菌和原生动物在一定的海洋和气象条件下爆发性繁殖(增殖)或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的生态异常现象。因为最先发现的这种生态现象时水体呈现红色,故名赤潮。其实,随着诱发赤潮的生物种类的不同,发生赤潮时,海水除了会变成红色,还能变成橘红色、黄色、绿色、褐色等。赤潮发生的主要原因:1、沿海富营养化越来越严重,为赤潮发生提供了环境条件。2、世界航运业的不断发达,促进了赤潮藻种在全球范围内的分布。,海变色了,鱼儿死了,赤潮的危害,(1)影响水体的酸碱度和光照度。海水的pH通常,而赤潮发生时海水的pH值可达8.5以上,甚至可达9.3。赤潮水面厚厚的赤潮生物层,阻挡了

11、阳光在水中的传播,深层的各种藻类大量死亡,致使底层生物量锐减。(2)竞争性消耗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并分泌一些抑制其它生物生长的物质,造成水体中生物量增加,但种类数量减少。(3)许多赤潮生物含有毒素,该毒素可使海洋动物生理失调或死亡,许多海鸟、海狮、鲸鱼均可因赤潮生物毒素的积累和食物链传递作用而中毒死亡或生长繁殖受到影响。(4)部分以胶着状群体生活的赤潮藻,可使海洋动物呼吸和滤食活动受损,导致大量的海洋动物机械性窒息死亡。(5)处在消失期的赤潮大量死亡分解,大量消耗水体中溶解氧;同时在缺氧条件下,分解的赤潮生物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在这种情况下,海洋生态系统有可能受到严重危害。,海水富营养化是形成赤潮

12、的物质基础。携带大量无机物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入海是引起海域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向海洋超标排放,在工业集中和人口密集区域以及排放污水量大的工矿企业,建立污水处理装置,严格按污水排放标准向海洋排放。,赤潮的预防,被称为“白色污染”的,我们目前常见常用并常说的一次性“塑料餐具”。当白色的、轻轻的但却有相当厚度的塑料一次性餐具进入我们的生活时,我们着实为这方便又实用的小东西叫过好它因不能重复使用而卫生,不需要洗涤而方便,等等。但很快,我们就认识到,这类塑料餐具,虽说在用后被我们扔掉了,但却永远成为这个地球上的无机物垃圾。用专业术语说就是,自然状态

13、下不能分解。于是,这给人类带来方便的东西也给地球带来麻烦。从农村到城市,从田野到山林,从小河沟到扬子江,到处可见废弃的一次性塑料餐具。于是,人们开始呼吁治理这“白色污染”,消灭这“白色污染公害”。,白色污染,海边,生活中,首先,政府参与,严令禁止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再者,尽快寻找并生成理想的替代产品:一次性纸餐具首先被考虑,无毒无害、易回收、可再生利用,可降解或半可降解等优点,但是,纸的生产过程本身就是对大自然的破坏,一方面砍伐林木导致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制浆带来水浪费与水污染。换句话说,与塑料一次性餐具比,纸制品对环境的污染及破坏只是提前了时间,改变了方式而已;多使用不锈钢、瓷质餐具,可清洗后重复使用,而且不锈钢餐具不易碎,使用时间较长。,白色污染的治理,公司环境情况,桶盖问题,物品摆放问题,运输过程物料泄漏问题,地面情况,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欣赏到如此美景!,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