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试验方法新标准宣讲二.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04517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线电缆试验方法新标准宣讲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电线电缆试验方法新标准宣讲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电线电缆试验方法新标准宣讲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电线电缆试验方法新标准宣讲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电线电缆试验方法新标准宣讲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线电缆试验方法新标准宣讲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线电缆试验方法新标准宣讲二.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线电缆试验方法新版标准宣 讲(二),主讲人 万树德2 0 0 9 年 6 月 第 1 稿,线缆产品性能的要求,基本使用功能:要求产品在预定的使用寿命期内能充分,并力求最佳地满足使用中可能需要的各项基本技术要求;产品应能适应所使用的环境、使用状态方式以及安装敷设过程二提出的技术要求,以保证产品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线缆产品的性能要求,具有使用寿命长,产品使用中基本无法维修,所以在考虑满足基本使用功能要求时,预留的安全系数都较大。,产品的电性能项目,导电性能:金属或半导电材料电阻率,导电线芯直流电阻;绝缘特性:绝缘电阻、表面电阻试验,介质损耗角正切和局部放电试验;绝缘强度:直流电压、交流电压、冲

2、击电压试验,耐电痕试验,火花试验。,电性能试验方法制定历程,我国最早于1966年公布 GB 764767-65 电线电缆试验方法,含4个电性能试验标准;1982年制定一个新标准;1983年修改并制定共11个新标准;1992年发布实施3个电性能试验新标准;1994年修改并制定共13个新标准;新版GB/T 3048,经合并修订为14个分标准,已构成一个标准系列。,标 准 编 制 的 依 据,GB/T 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2-2002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GB/T 20000.2-2001 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2部分:采用

3、国际标准的规则。,新版标准采用IEC概况,.2修改采用IEC 60468:1974;.12修改采用IEC 60885-3:1988;.13修改采用IEC 60230:1966和IEC 60060-1:1989;.8非等效采用IEC 60060-1:1989;.14非等效采用IEC 60060-1:1989。,GB/T 1.1第4.1“要求”,标准所规定的条款应明确而无歧义,并且:a)在其范围所规定的界限内按需要力求完整;b)清楚、准确、相互协调;c)充分考虑最新技术水平;d)为未来技术发展提供框架;e)能被未参加标准编制的专业人员所理解。,GB/T 1.1规定的“细节”,a)原理;b)试剂或材

4、料;c)装置;d)试样和试件的制备和保存;e)程序;f)结果的表述,包括计算方法以及测试方法的精密度;g)试验报告。,关 于“试 验 报 告”,GB/T 1.1第6.3.5规定,有关试验方法的细节:g)试验报告。GB/T 3048.2-94,第8章“试验记录和试验报告”。新版标准增加“试验记录”。许多分标准有“大气条件”。GB/T 3048.1-2007,增加“标准参考大气条件”,有温度、气压、绝对湿度。,GB/T 3048.1“总则”,这是统一将分散规定在相关标准中的通用性条文,集中以“总则”的形式制定成第一个分标准,作为后续各分标准都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本系列标准以同一个总编号GB/T 3

5、048出现,而总则和各项单独的试验方法,则以.1、.2序号与标准号组成,既保持系列标准的完整性,又使各项分标准独立存在,便于管理和修订,也便于补充新的和取代原有的试验方法。,“范 围”的 界 定,原标准“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电力电缆和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的电性能试验”、“也适用于其他电线电缆及材料的类似性能试验”。GB/T 3048的界定却很困难,难以表述清晰、准确、到位:1)后续标准:有金属导体材料、半导电橡塑材料、通信电缆、电缆附件等。2)IEC 60060界定“本标准仅适用于最高电压Um在1kV以上的设备的试验”。,新版标准修改(一),在.1“总则”中,统一表述为“适用于各种类型电线

6、电缆及材料的电性能试验”。在.8“交流电压试验”中,考虑到该标准应用的历史状况,保留“电力电缆和电气装备电线电缆”以及“通信电缆”的表述和接线图。在.13“冲击电压试验”中,增加“最高额定电压Um为1kV及以上及其附件”的界定;在.14“直流电压试验”中,将“各种类型电力电缆及其附件通信电缆”,修改为“电线电缆”;并删除有关电缆附件的相关规定。,实 现 规 定 的 目 的,GB/T 1.1:“试验方法保证结果的再现性”;GB/T 3048.1-1994:“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可比性”;这是非常重要的理念,如果不同实验室的数据不可比,则制定试验方法还有什么意义?,新版标准修订(二),为了实

7、现规定的目的,GB/T 3048后续部分除应符合“总则”中“试验的一般规定”外,还应规定试验设备、试样制备和试验程序。显然,上述三章各分标准最重要的三大技术要素。,新版标准修订(三),“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首先是作为型式试验用的。某些试验项目其型式试验和经常进行的试验(如例行试验)的条件有本质上的区别,本标准已指明了这些区别”。增加“型式试验和抽样试验时,三芯及以下的电缆每芯均应取样,超过三芯的电缆应取三个芯的试样,如多芯电缆各芯颜色不同时,应取不同颜色的试样”。,新版标准修订(四),GB/T 3048 后续部分中,对于同一试验项目有一种以上的试验方法(含不同的测试原理、不同的试样的环境条件化

8、处理和不同的试样制备方法)时,分为基准试验方法和常规试验方法,两种方法均适用于正常电缆产品的检验,检验者可根据具体条件采用。但有争议时应以基准试验方法为准。,新版标准修订(五),试验设备的校准按:凡对检验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影响的试验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校准;凡是电线电缆产品特殊检验的试验设备,应按检定方法标准校准;为确定试验设备处于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应按规定进行定期校准。,.2金属材料电阻率试验,修改采用IEC 60468:1974金属材料电阻率的测量方法。如何解读这种类型标准的修改?前言部分有三处予以规范。经典直流电阻检测技术:使用凯尔文双臂电桥时,标准电阻和试样间的跨线电阻应明显地

9、既小于标准电阻,又小于试样电阻。否则,应采取适当方法予以补偿,如引线补偿,使线圈和引线阻值比例达到足够平衡,使跨线电阻的影响降低到保证电桥准确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新版标准修订(一),按IEC 60468,名称改为“金属材料电阻率试验”,并在“范围”中除导体材料外,补充了“电阻材料”,与IEC标准的名称相同。GB/T 11091-05电缆用铜带要求按GB/T 351(等效采用IEC 60468)测量导电率(电阻系数)。第5.5条参照GB/T 3952-1998电工用铜线坯的规定,增加了“基准试验”的试样制备方法。这个方法曾在1990年全国铜杆生产厂行业评比工作中采用。,新版标准修订(二),根据.

10、1第3.6条规定,引出“基准试验”和“常规试验”代替“仲裁试验”和“例行试验”。表2有两种试验方法允许误差的规定,删除后面条文中的具体数据,避免重复引用。“基准试验”和“常规试验”由(1525)和(1035)分别修改为(200.1)和(205)。也为后面条文表述线膨胀温度系数作好技术准备。,新版标准修订(三),增加“惠斯顿电桥”和“凯尔文电桥”的定义;补充圆形截面和截面试样的计算公式。新增第4.1条认可了“电桥外的其他仪器具有高精度的数字式直流电阻测试仪”。“试样制备”不按原标准的“形状”和“特性”的表述方式,综合纳入第5.15.4条;并将电阻测量专用夹具纳入“试验设备”一章,这样更为合理。,

11、.2和.4标准的技术相关,.2规定试样电阻应不小于10,.4修改双臂电桥的测量范围(210-599.9)。按.2第6.2.3的规定,.4修改为“电位接触应由相当锋利的刀刃构成,且互相平行”。按.2第6.2.5的规定,.4第5.5条增加“或采用平衡点(补偿法)达到闭合电流时检流计上基本观察不到冲击”。按.2第6.2.6的规定,.4修改为“可用比例为1:1.41如两者之差不超过0.5”。,.4导体直流电阻试验,GB/T 12706:(1)应对例行试验中的每一根电缆长度所有导体进行测量;(2)成品电缆或从成品电缆上取下的试样,保持适当温度后测量;(3)也可选取将导体试样浸在可以控制的液体槽内,至少浸

12、入1h后测量;(4)电阻测量值应按GB/T 3956规定的公式和系数校正到20 下1km长度的数值。,新版标准修订(一),式中:t 测量时的导体温度(环境温度);增加“注:按公式(1)的定义,t应为导体温度。本部分的试验方法采用环境温度代替导体温度,并规定了相关的要求”。这是重大修改。导体相当电阻率。,新版标准修订(二),将GB/T 3956“电缆的导体”认可的温度校正系数Kt公式直接引用过来,并给出(535)的Kt值,这样使用更方便。,(2),新版标准修订(三),补充了“也不应导致试样导体伸长”。补充了“如用试剂处理后,必需用水充分清洗以清除试剂的残留液”。增加了“对于阻水型导体试样,应采用

13、低熔点合金浇注”。原标准规定“采用标称截面与试样相同的铝压接头”是不现实的,为此新标准将“标称截面相同的表述删除。,新版标准修订(四),型式试验时,试样应在温度为(1525)、例行试验时,试样应在温度为(535)。关于温度平衡时间:1 和避免受到热幅射和空气对流的影响。“应使用最小刻度为0.1的温度计测量环境温度距离墙面应不少于10cm并应避免热辐射和空气对流的影响”。,新版标准修订(五),计算结果首先应符合有效数字位数的运算法则,更重要的还应取决于测量系统的误差,并不能仅按产品标准来确定。电桥可以是携带式电桥或试验室专用的固定式电桥。采用携带式电桥测量漆包线直流电阻时应特别关注。“只要测量误

14、差符合5.3规定,也可使用除电桥以外的其他仪器”。,导体夹具及其探讨,标准规定:“每个电位接点与相应的电流接点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试样截面周长的1.5倍”,这对夹具的基本要求。夹具是导体电阻测量首先要解决的问题。70年代,我们去各大电缆厂抽样,看到了自制的夹具。也有论文介绍不同夹具对测试值的影响。,测 试 仪 器 的 发 展,测量电阻传统采用直流电桥;90年代起,逐渐有数字式仪器问世,如北京三晶科技产品制作厂的快速测量微欧计,上海虹桥检测仪器厂的ST型数字式电阻测试仪等。上海远中电子仪器厂的PC36系列直流电阻测量仪,增加“反向电流测量、倍率电流测量、热电势平衡”等实用性功能。我国已进口能进行在

15、线检测的直流电阻测试装置,国内也在研制,应予以关注。,.5 绝 缘 电 阻 试 验,GB 765-65就制定了“直流比较法”;GB 3048-83版,推出了两个分标准:即.5“检流计比较法”和.6“电压-电流法”;GB/T 3048.6-1994,增加“悬浮法”;新版为.5,“绝缘电阻试验”,其中 直流比较法:(105210 15);电压-电流法:(10410 16)。,等值回路和充电电流曲线,绝缘电阻R=外施电压E/漏导电流Ir,新版标准修订(一),IEC 60502“应施加足够长的时间以达到合理稳定的测量,要求不短于1min,不超过5min”;GB3048.6-83“测量电阻值11012及

16、以下试样1min;11012以上的试样 5min”;GB3048.6-94版却对此进行了修改,明确“充电时间为1min”。根据绝缘电阻定义,新版标准“充电时间不得少于1min,但不超过5min,通常推荐1min读数”。,新版标准修订(二),从GB 765-65起,有条规定并不符合测试现状,但经几次版本修改尚未变动。新版标准修订为:“单芯电缆应浸入水中,测量导体对水之间的绝缘电阻;多芯电缆应分别就每一线芯对其余线芯进行测量”。补充“若要求测量多芯电缆线芯与屏蔽间的绝缘电阻,则应将所有线芯并联后进行测量”,这是针对有屏蔽层电缆的。,新版标准修订(三),单芯电缆或要求考核绝缘电阻常数Ki,则应制作屏

17、蔽层,按第6.4.1条检测。多芯电缆按“从被试多芯电缆上截取(35)m试样,将端头作适合于绝缘电阻测量的处理后,放入烘箱中。在达到规定试验温度后,保温2h,测量电缆线芯间的绝缘电阻”。,新版标准修订(四),按GB/T 12706,新版增加第7.4条:,新版标准修订(五),原版标准规定:“20时每公里长度的绝缘电阻按下式计算:R20=K RL;K-绝缘电阻温度校准系数,由专门的文件规定。”K 值的制定,这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方可实现的一项浩大工程,目前尚不具备进行这一研究性试验的条件。增加注:“型式试验系在6.3规定的标准环境下进行,其试验结果不须进行温度校正;公式(2)仅适用于对例行试验结果的温

18、度校正。”明确“绝缘电阻温度校准系数,应由供需双方商定”,新版标准修订(六),从直流比较法到检流计比较法,再回到直流比较法;直流比较法的测量范围为(10521015);电流电压法的测量范围为(1041016);测量电压一般为(100500)V;取消1000V。,新版标准修订(七),94版提出“采用输出端对地悬浮的高阻计测量绝缘电阻”的概念,即“悬浮法”;新 版“高阻计的高压端连接试样的另一极(水,允许接地);当采用通用的高阻计测量绝缘电阻时,浸入水中的试样必须对地绝缘,否则将使高阻计因输出的高压端对地短路而损坏,或可能由于加热电源的影响造成测试误差增大”。,高阻计测试系统原理图,提高高阻计上量

19、限途径,提高直流输出电压Ut,但Ut的大小是根据被测试样的要求来确定的;降低放大器输入电阻压降Us,可以提高高阻计的灵敏度,但灵敏度的提高受到信噪比的限制;ZC31-1型灵敏度最高;提高直流放大器输入电阻Ri。Ri采用金属膜地电阻、测量膜电阻等。由于受材料和制造工艺等因素的限制,最高阻值为1012。,高阻值绝缘电阻测试,“如试样的绝缘电阻大于11012和测量时因外界电磁场或试样运动产生的摩擦会引起测试不稳定时,可在试样静置在整体屏蔽的条件下进行测试”;这是本所制定检测方法标准、为验证IEC产品标准的要求,进行大量绝缘电阻试验研究工作的总结。此外,还特制作了屏蔽试验箱。,测试仪器及其开发,上海电

20、工仪器厂研制的YY21型绝缘电阻测试仪(直流比较法),(1051012);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SDD 5320型绝缘电阻测试仪,(1041012);上海电表厂ZC36、ZC31-1、ZC-43,(电压-电流法),(1081016);ZC-46派生出ZC-46A(电线电缆专用),(悬浮法),(1041016);上海远中电子仪器厂研制出ZC-90A绝缘电阻测试仪,(10521015)。,.8 交 流 电 压 试 验,电线电缆产品都是在工频电压下运行的,交流电压试验与产品运行的工况一致。GB/T 3048正是参照IEC 60060,制订出反映电线电缆特点的电性能试验方法。电气实验室最常用的是试验变压器

21、,这也是最基础的试验设备;变压器串加整流器后即为直流装置;直流装置对电容器并联充电串联放电,这就是冲击电压发生器。,非等效采用IEC 60060,BG/T 3048.8-2007非等效采用IEC 60060-1:1989。这种非等效采用的方式,按GB/T 20000.2-2001第4.4条规定:国家标准与相应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和文本结构上不同,同时它们之间的差异也没有清楚地被标识。“非等效”还包括在国家标准中只保留了少量或不重要的国际标准条款的情况。“非等效”程度不属于采用国际标准。,新版标准修订(一),将原版标准中“工频交流电压”的“工频”两字删去。修改为“试验电压应为频率(4961)HZ的

22、交流电源,通常称为工频试验电压。”对串联谐振回路作了修改和完善:“通过改变回路参数或电源频率,就能够把回路调整到谐振”,即又认可了调频式工频串联谐振,应引起充分关注。,新版标准修订(二),增加注释“如果诸谐波的方均根(有效)值不大于基波的方均根值的5,则认为满足上述对电压波形的要求”;增加注释“容许偏差为规定值与实测值之间允许的差值。它与测量误差不同,测量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值之差”。补充“试验回路的电压应稳定,不受各种泄漏电流的影响。试样的非破坏性放电不应使试验电压有明显的降低,以至影响试样破坏性放电时的电压测量”。,新版标准修订(三),定义“试验电压值”和“总不确定度e”。将试验电压测量规范

23、“用GB/T 16927.2规定认可的测量装置进行测量”和“用认可的测量装置校准未认可的测量装置”,将IEC 60060-1的规定与GB/T 16927.2有机地柔和在一起。其电压的测量可以是按进行的或用符合GB/T 311.6的球隙进行测量通常可用不低于50的试验电压值外推”。,新版标准修订(四),增加“可采用脱离子水终端,也可采用其他型式的试验终端”;增加“应采用特殊方法制备矿物绝缘电缆试样,以避免影响电缆端头的密封从而导致试样击穿造成误判断”;增加:试验中如发生异常现象,应判断是否属于“假击穿”。假击穿现象应予排除,并重新试验。只有当试样不可能再次耐受相同电压值的试验时,则应认为试样已击

24、穿。,新版标准修订(五),应按下列规定接线方式接线但必须保证试样每一线芯与其相邻线芯之间,至少经受一次按产品标准规定的工频电压试验。补充“注:多芯电缆中心的一根线芯(或诸线芯)作为第一层;如有金属套(屏蔽)或铠装作为最后一层,试验时应接地”,并将原标准不确切的表述“相邻层间”删去。增加“试样的逐级击穿试验,可由供需双方商定每级升压的数值和耐受时间。推荐每级耐受时间至少5min。”,“不论采用那一种方式都应满足试样试验所需的电压和电容电流的要求”I=U0C,交联电力电缆的电容量,i=uC,u分别取3.5u0、3u0、3.5u0、2.5u0。,a)uAOus 电容电流流过感抗产生容升现象;b)应以

25、高压侧直接测量,否则会引起测量误差。,图1:等值图,图2:矢量图,新版标准修订(六),增加限制词“对于电力电缆的例行试验”,这种表述不但技术定位准确,也是“某些试验项目的型式试验和经常进行的试验(如例行试验)的条件有本质上的区别,GB/T 3048已指明了这些区别”的一种注脚。“分压器测量有效值时应接至准确度达0.5级的低压读出装置;测量峰值时应接至不确定度不超过1的低压读出仪器”。,L可调电感;C试样电容;R回路等值电阻(包括可调电抗器和馈电变电压的损耗、高压导线的电晕损耗和试样介质损耗,脱离子水终端的损耗等)谐振条件:L1/C 回路品质因数:QL/R,Siemens柏林电力电缆厂,串联谐振

26、试验系统特点,馈电变压器和调压器的设备容量小,可减小Q倍,大大减少进线功率。串联谐振装置所输出的电压波形较好。试品击穿时,则失去了谐振条件,这时没有过电压、过电流,回路不用保护电阻。保护发生击穿而不致损毁原始资料。串联谐振设备对于试样的局部放电试验,介质损耗试验具有较佳的功能。,国外工频串联谐振试验装置的开发,1940年,英国的Ferranti和挪威电缆厂才联合将这种认识变成一个实际的方案,在1950年最终建成一个600kV、2400kVA的串联谐振试验装置;美国:有一套300kV、24000kVA串联谐振系统,供给345kV以下电缆进行负荷周期试验;英国:采用两台400kV试验变压器(谐振系

27、统),谐振电抗器放在主变压器的油箱内;英国电缆公司:采用两台300kV试验变压器串接,试验回路采用串联谐振系统,由11kV电源进线,其电抗器的变化范围为40:1。,我国工频串联谐振试验装置的开发,上海电缆研究所于60年代完成工频串联谐振回路模拟试验;70年代研制了三套试验装置:2250kV、1A、150kV/25kVA、3500kV、4A工频串联谐振装置;我国的串联谐振试验装置,已为第二代产品。用可调式高压电抗器,达到谐振目的。由营口特种变压器厂研制开发的,最早的三台产品分别在烟台、青岛汉河和白城电缆厂运行,反映良好。,新版标准修订(七),采用高压可调电抗器结构,使回路的Q值增大,提高到“Q3

28、0”;完善“可调电抗器电感调节范围按试样最大电容如果电感调节范围不够,为满足最小电容值试验的需要,必要时可增加负荷电容器”。增加“且采用脱离子水终端时,回路的Q值将大大降低,为此,选择的馈电变压器应具有足够的电压输出”。,火 花 试 验,定义:电缆通过周围电极时该电极对其施加试验电压的一种绝缘试验。火花试验是特殊的耐压试验,其试验电源为变压器或直流设备,其试样为绝缘线芯或挤出护套。火花试验是现场进行的一种耐压试验,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保护特别重要,特别列有“保护电极”和“安全保护连锁装置”两节。火花试验等效性:水试和干试。,火花试验的发展历程,从30年代中期起,首先有工频火花试验机出现,且英国颁布

29、了标准,确认工频干试可作为水试的替代方法;60年代中后期,经研究证实火花检验可采用高频或脉冲波。其中脉冲火花检验被美国“全国电气制造者协会”所采纳,以代替浸水耐压试验。1968年,UL同意对有标示的产品使用高频火花检验(3kHZ)。1976年加拿大标准学会采纳了3kHZ火花检验,并且很快把这一方法扩展到线、缆工业。,我国的火花试验标准制定,最早是GB 3048.10-82“挤出防蚀护套火花试验”。接着 GB 3048.9-83“绝缘线芯工频火花试验”标准问世。我国电缆行业中使用最多是工频火花试验机。为了研制并推广直流火花试验机,我们又制定了GB/T 3048.15-1992“绝缘线芯直流火花试

30、验”。将.9和.15合并纳入GB/T 3048.9“绝缘线芯火花试验”。,.9 标 准 修 订(一),根据GB/T 1.1“范围不应包含要求”的规定,将前版GB/T 3048.15“执行电线电缆产品标准时,可采用直流火花试验替代工频火花试验”删除;将前版GB/T 3048.9“试验环境的相对湿度宜保持在85以下”删除。因为火花试验是现场进行的,很难控制环境的湿度。,.9 标 准 修 订(二),将.9和.15的图1整合、修改为图1;在“高压电源”和“灵敏度”中,将工频高压和直流高压电源等分别置于两条;对于被试绝缘线芯每点通过工频和直流电极的最短时间的规定置于两项,并根据BS 5099增加了相应的

31、注释”;将脉动因数不大于5修改为“其峰值对峰值应不超过直流电压的5”。,.9 标 准 修 订(三),为与GB/T 3048系列标准的结构协调统一,本次修订将前版标准.9和.15 的“试验前准备”和“试验电压”两章纳入新版标准第六章“试验程序”。本次修订将前版标准.9和.15的试验电压,统一整合为新版标准的表1。由于试验电压是很重要的参数,一般试验电压应在产品标准中规定,所以表1给出的试验电压值改为推荐值。,.10 标 准 修 订(一),将标准名称“挤出防蚀护套火花试验”中“防蚀”两字删除,本标准指的是低压电缆的一般性护套(外护套),其作用主要是从外部保护电缆。对于高压电缆的绝缘型护套,IEC

32、60229“具有特殊保护作用的挤包电缆外护套的试验”采用直流耐压试验,不认定火花试验。,.10 标 准 修 订(二),在GB/T 2952.1-89的条和表2中,已将高频火花机的相关内容删除;因高频火花机最大的优点,是走线的速度很快,但电缆制造工艺往往是绕包钢带后随即挤包外护套,不可能采用高速挤出,而火花机是置于挤出工艺的收线之前,不需要很快的速度;新版标准在第四章、第六章共三处删除了高频火花机及相关规定。,.10 标 准 修 订(三),规定:“当采用直流火花试验机进行试验时,被试电缆金属套或铠装一般应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接。”这样正好与.9“电源的正极性应接地,负极与试验电极相连。”对直流高

33、压电源的极性要求相反。.9的规定是参照BS 5099要求,而.10的规定是参照IEC 60229中要求,不宜更改。故新版标准第6.2条中增加“一般”两字,以便在标准实施时可权宜运作。,BS 5099:1992简介,在“范围”中明确“高频或脉冲火花机是用于检测额定电压0.6/1 kV以下的电线电缆”;增加了高频电源和脉冲电源;并补充了高频和脉冲火花试验电压值;在“附录B1”高频火花机的“灵敏度测试”中,明确火花间隙短路状态下的稳态电流不超过600A;在“附录C”中,补充了火花试验效果的检定程序;在“附录D”中,规范了人工击穿装置所用的针。,UL标准有关火花试验简介,规定了高压交流火花试验电压值;

34、电极长度不作规定,但电线穿过电极的速度应保证电线上任何一点与电极的接触时间总共不小于18个电源电压的正负峰值。使用下列公式确定电线最大允许通过速度:(m/min)=(1/150)频率(Hz)电极长度(mm)。,火花试验标准修改的遗憾,涉及到高频火花机有两个标准,其中试验电压值、允许走线的速度有差异;特别是BS标准要求灵敏度为600A,UL标准对此无要求;高频火花机尚无检定的完善手段和标准。高频火花机和试验方法的制定,目前的条件还不成熟,所以新版标准.9暂不增加高频火花试验,这是比较遗憾的一件事。,电性能试验的无穷魅力(一),GB/T 3048 与GB/T 5013.2和GB/T 5023.2的

35、关系:导体电阻、成品电缆(绝缘线芯)电压试验、绝缘电阻(70、110)试验基本相同,但GB/T 5013.2和GB/T 5023.2过于简单;其中导体电阻公式,仅考虑铜导体;绝缘电阻试验都是型式试验(应作第二电极或浸入水中);新版GB/T 3048采用GB/T 5013.2“温度90以上的电缆绝缘电阻”试验方法。,电性能试验的无穷魅力(二),GB/T 5441 通信电缆试验方法:工作电容试验 电桥法;电容耦合及对地电容不平衡试验;同轴对端阻抗及内部阻抗不平衡试验 脉冲法;同轴对特性阻抗实部平均值试验 谐振法;串音衰减试验 比较法;衰减常数试验 开短路法;同轴对衰减常数频率特性试验 比较法;工频

36、条件下理想屏蔽系数试验 传输特性试验:GB 9023-88已被GB/T 12269-1990取代。,电性能试验的无穷魅力(三),GB/T 4074.5-1999“绕组线试验方法 第5部分:电性能”,包括击穿电压、漆膜连续性、介质损耗系数。GJB 17-84“航空电线电缆试验方法”,包括电压、高温电压、脉冲电压、表面电阻。绝缘材料有四大参数。这些试验,在试验设备、试样制备和试验程序上都有很大的差异。,电性能试验的无穷魅力(四),GB 766-65“电线电缆交流电压试验方法”:取消了保护电阻、采用电压互感器测量,允许用静电电压表直接测量试验电压值;GB/T 3333-1999“电缆纸工频击穿电压试

37、验方法”规定:保护电阻值以电压每伏(0.20.5);GB/T 4074规定:试验设备容量能保证输出5mA电流时的最大电压降为2;泄漏电流检测回路,电流达5mA及以上时动作;,电性能试验的无穷魅力(五),GJB 17.2规定;其设备按附录A“介质击穿试验设备灵敏度检测方法”,应出现通路指示;GB/T 1408不同版本,规定的试验电极有变化,即大、小电极,对击穿电压值有影响;GB/T 1409、GB/T 3334、GB/T 5654等与GB/T 3048一样,都是电桥法;GB/T 4074采用“在规定的频率下能测量电容分量和电阻分量(阻抗测试仪),由此测得介质损耗系数”。,电性能试验的无穷魅力(六),GB 765-65:电压应均匀逐渐上升至所规定的试验电压值,总的升压时间不超过1分钟。GB/T 1408:升压方式分为-短时(快速)、20s逐级升压、慢速升压、60s逐级升压、很慢速升压;GB/T 16927:当电压高于75U时以2U/s的速率上升;GB/T 17627当施加电压高于超过75电压后,只要以每秒约5试验电压的速率升压。GB/T 3048的规定和修订。,原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谢 谢 大 家资深工程师 万树德手机:电子信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