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体育水平三教育案例分析顺应儿童需求.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007081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体育水平三教育案例分析顺应儿童需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体育水平三教育案例分析顺应儿童需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体育水平三教育案例分析顺应儿童需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年级体育水平三教育案例分析顺应儿童需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年级体育水平三教育案例分析顺应儿童需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体育水平三教育案例分析顺应儿童需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体育水平三教育案例分析顺应儿童需求.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五年级体育水平三教育案例分析顺应儿童需求【案例背景】根据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教师在发挥自我主导作用的同时,要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为目标。水平三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初期,思维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思维。孩子们对于教师“满堂灌”的教育方式初具抗拒心理,他们渴望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渴望内心世界得以释放,渴望从“抗拒”到“期待”体育课,从“百无聊赖”到“跃跃欲试”每一项练习。【案例描述】“数学老师万岁!”阴雨天气微凉,雨水打蕉了花草,我也如同那

2、花草一般暮气沉沉。又到了五(3)班的体育课,一个最令我头疼,也是最有挫败感的班级。不论我上什么内容他们都提不起兴趣,感觉无聊透顶。且我在上面讲他们在下面讲,让我心生厌烦。进到教室,他们长长的叹息声彻底惹恼了我,“叹什么气?你不想上体育课我还不想呢,成天就你们班问题最多!”正当我唾沫星子满天飞的时候,五(3)班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进来了,“李老师你们今天室内课的话能借我讲个题吗?”“那好吧”我话音未落,教室里传来了一声响亮的“耶、数学老师万岁!”那一刻,我的脸烧的滚烫,离开教室的背影显得狼狈不堪。“亦师亦友,相辅相成”回到办公室的我坐立不安,下课铃一响我就冲到了五(3)班班主任陈老师的办公室。还未

3、开口,陈老师便明白了我的来意。“李老师来,坐。”通过和陈老师长久的一番交流,我才明白“满堂灌”早已不适合高年级的孩子,他们的个性需要得到发展,已经不是“唯老师是从”的小朋友们了。陈老师说:“亦师亦友,相辅相成。你要和他们交朋友,过渡打压得到的只有反抗。”后来陈老师帮我了解了他们班孩子最真实的想法,也与我分享了孩子们在作文中提到的心中所期待的体育课形式。“我想要体育课上有自选的项目!”“我不想重复做已经学会的动作!”“我太胖了,但老师对我的要求总那么高!”看着作文中这一句句简单真实,但直击内心的话语,我不由得也叹了一声气,像五(3)班的孩子们一样。如果我是他们,我也不想上这样的体育课呀!“老师,

4、你改过自新了吗?”第二天上课前的课间,我站在旗台边护导。五(3)班体委张三飞奔而来,问我这节课在哪上。我说:“室内,今天天气恶劣,外面太冷了。”说道不禁打了个冷颤,“你看有哪个班在室外的。”张三嘟嚷着嘴说道:“有啊有啊。”接着张四又说道“老师你有没有改过自新啊?”改过自新?我的脸涮的红到了脖子,或许向同学们低头很难,也或许低头很简单。“我们也改过自新了。”他笑着挠了挠头。上课铃声响了,我心中一怔,心里有愧疚也有恐慌,甚至有点不知道该以何种面孔面对他们,是该笑容满面还是应该满脸严肃,看到他们乱作一团,我会不会再发火?“老师,这节课我给你满分!”铃声结束的那一刹那,让我惊讶的是五(3)班四列横队站

5、的笔直,无一人讲话,张三整队声音异常洪亮。我不由得低头陷入沉思,原来他们所说的改过自新是认真的,我也必须做点什么,改变,必须改变,彻底的改变。当我抬起头时,孩子们看到的将不再是那个凶狠,以自我为中心的“女魔头”,而是有着自信、坚定的眼神,有着朋友间才会洋溢出的真诚笑容的李老师。我齐步走到他们前面,打趣的说道“你们这样我都有点不适应了。你们的建议我收到了,谢谢你们的建议,俗话说教学相长,我会做改变的。但是我们要有一个约定,那就是老师讲话的时候下面不能插嘴。”此刻我看到学生的笃定的眼神,那眼中是有光的,就像阳光下的向日葵。“今天这节课你们最想上啥呢?男生说想打篮球,女生说想自由活动,“好吧,只要你

6、们完成我的课堂任务,这些我通通满足你们J孩子们高兴的欢呼雀跃。“同学们因为本月底要进行武术操比赛所以我们以后每节课都要加入5分钟队列内容,所有的内容做的好我们就一次性过关,绝不多练。另外现在天冷加之我们上次测试50X8成绩不是很理想,所以这节课我们要进行耐力素质训练。这两项内容上完后,给你们自选喜欢的体育项目。”孩子们听后齐声应允。整堂课上的十分流畅,效率极高,纪律较之前也有明显好转,上完后我也很轻松。五(3)班还有一个让我惊讶的地方便是他们的凝聚力很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竟然可以做的这样整齐。课结束后一位女同学过来说道:“老师这节课我给你满分!”听到这句话时,我心中一阵欢喜,和五(3)班的同

7、学们一样,我以后再也不会“反感”体育课了。【案例反思】本案例是通过我和五(3)班的“斗争”引发反思,我们究竟要给学生什么样的体育课堂,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相较之前我与五(3)班同学的相处,我们的关系是强硬、冷漠的。在他们表达内心需求的时候,我试图用压迫的方式让他们保持安静,得到的结果却是大相径庭。在放下教师的身段,与他们心与心交流之后,我才发现他们的内心世界需要得到重视,素养的发展才会变得有可能。一、“高人一等”不如“设身处地”水平三的孩子年龄较大,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对老师不再是言听计从,崇尚民主。每节课需要加一颗糖,让他们尝到甜头。课堂纪律不是通过呵斥来转变,有时许多尴尬的事可以幽默的

8、化解,有时向学生适当的低头、服软,其实学生可以理解,他们需要的也可能只是老师给予的理解和尊重。这个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正处在形成期,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总是固执地认为:自己才是对的。但由于生活和社会经验的不足,他们的观点和看法往往是不全面的,或是错误的,因此,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会让他们的情绪、情感上发生很大的变化。当学生真正得到理解和尊重之后,他们的一切消极、叛逆的情绪都会消失,他们才有可能发展成为更加优秀的个体。二、“独断专行”不如“心灵交互”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教育只有从一个心灵出发,才能到达另一个心灵。正如五(3)班陈老师说的那句话“亦师亦友,相辅相成。”心灵交互,真

9、正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一位教育学家曾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喜欢处于受教育、受管制的地位。五年级的孩子自我意识已经开始崛起,他们的自尊心也在一点点增强,这个时候,“心灵互通”最容易让孩子接受。心灵互通能够满足五年级孩子日益强烈的自尊心;能够满足五年级孩子不断发展的自我意识;能够使孩子感觉到平等、感觉到尊重,从而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参与课堂,以快乐的心情去与同伴合作。三、“满堂灌溉”不如“顺应需求”德国美学家尧斯说:“如果一部文本用一览无余的方式组织其要素,我们作为读者,就只会厌倦或者拒绝这本书,或者怨恨想将我们完全置于被动的企

10、图J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满堂灌溉”的课堂无法满足学生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需求,因为连让儿童去看、去说、去想、去感受、去经历的权利都没有给他们,谈何需求的实现。五年级的孩子有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有了自我意识。当教师再严厉地要求他们去练习、再规定他们每次练习必须做到的要求时,孩子就会觉得练习是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从而对体育课产生厌烦情绪。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在有限的一节课中,教师简简单单的引导练习就能让学生酝酿出无限可能,让学生带着期待走出本次课堂,带着愉悦走进下一节课堂。让我们一起给足学生充分的课堂时空,遵循“不愤不启,不俳不发”的教育规律,见儿童之所见,听儿童之所言,想儿童之所想,感受儿童之情感,引领儿童的生命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