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阅读地质图第八九讲.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010292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3阅读地质图第八九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3阅读地质图第八九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3阅读地质图第八九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3阅读地质图第八九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3阅读地质图第八九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3阅读地质图第八九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阅读地质图第八九讲.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节 阅读地质图,公路、桥梁和隧道的修建,必须考虑当地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经济合理。地质图清晰的表明了所覆盖地区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情况。地层、岩层及地质构造条件及地质历史的发展过程。进行路、桥、隧建设者,有必要从地质图中获取相应的地质信息。,地质图,地质图是表示一个地区地质情况的图件,用一定的颜色、符号、代号反映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的分布情况;一幅完整的地址图应包括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地质图反映的内容,1地形特征:以等高线反映,2岩性:用岩石符号表示,5水文地质特征(部分)河流、水系及泉等,地质图种类,普通地质图:反映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的地质图件构造地质图:反映褶皱

2、、断层等地质构造的地质图件第四纪地质图:反映第四纪松散沉积物成因、年代、成分、分布的地质图件基岩地质图:反映第四纪以前基岩年代、岩性、分布的地质图件水文地质图:反映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图件工程地质图:反映区域工程地质条件或场地地质条件的图件,阅读地质图的步骤,读图名、比例尺,了解图的位置、精度读图例,对图中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建立初步概念 分析地形,分析河流水系分布;阅读地层分布、新老关系、产状、及其与地形的关系,分析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在地质图上的表现形式,水平构造:水平岩层的地层分界线在地质图上与地形等高线一致(近于平行),新岩层分布在地势较高处,老岩层分布在地势低处。单斜构造:单斜构造的地层

3、分界线在地质平面图上是一条与地形等高线相交的“V”形曲线。岩层的倾向与地面倾斜方向相反时,地层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同,即“相反相同,”,岩层界线弯弧更开阔20(a)。岩层的倾向与地面倾斜方向一致时,岩层的倾角小于地面坡度时,地层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同,即“相同小相同”,岩层界线弯弧更狭窄20(c)。岩层的倾角大于地面坡度时,“相同大相反”,地层界线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20(b)直立岩层:直立岩层在地质平面图上为一条直线,不受地形起伏的影响。,1.如果地形平坦,在地质图上岩层界线按其走向呈直线延伸。2如果地形有较大起伏(比方有山有谷),在地质图上岩层界线与等高线斜交,在沟谷和山脊处常常形成“

4、v”字形弯曲,称“v”字形法则。其弯曲程度与岩层倾角的大小和地形坡度的大小有关,即岩层倾角越小,v字形越紧闭;倾角越大,v字形越开阔。地形起伏越大,弯曲形状越复杂;地形越平坦,弯曲度越小,甚至近于直线。倾斜岩层的露头形状与地形起伏的关系如下:(1)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反,v字形尖端指向上游,但v字形弯曲度大于等高线的弯曲度(图7l 09B);(2)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同,而岩层倾角大于沟谷坡度,v字形尖端指向下游(图7109D);(3)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同,而岩层倾角与沟谷坡度一致,在沟谷两侧岩层露头互相平行(图7109E);(4)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同,而岩层倾角小于沟谷坡度,v字形尖端指

5、向上游,但v字形弯曲度小于等高线的弯曲度(图7109F)。,上述v字形规律都是指在沟谷中岩层的露头形状;若在倾斜的山脊山梁或山坡等处,岩层的v字形尖端指向与在沟谷中的正好相反。对于初学者来说,v字形法则比较难于理解和掌棍,在野外穿过沟谷时,常常看到岩层向沟头方向或沟口方向呈v字形弯曲,总以为是岩层产状有了变化,或者发生了裕曲,实际上岩层的产状并没有变化,而是由于地面坡度、岩层倾向和倾角这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对露头形状所产生的错觉。换句话说倾斜岩层的露头形状并不等于岩层的产状(垂直岩层除外)。这种法则在地质图上特别是大比例尺的地质图上肖明显的反映。其它构造线如断层线,其露头形状也适用于v宁法则。,

6、整合与不整合 原因:地壳上升时期发生剥蚀作用,地壳下降时期产生沉积作用。1.整合接触:沉积区处于相对稳定阶段,沉积区连续不断地进行着堆积,这样,堆积物的沉积次序是衔接的,产状是彼此平行的,在形成的年代上也是顺次连续的,岩层之间的这种接触关系。称为整合接触。,不整合 由于沉积过程发生间断,所以岩层在形成年代上是不连续的,中间缺失沉积间断期的岩层,岩层之间的这种接触关系,称为不整合接触。,不整合的类型 平行不整合:产状一致,沉积年代不连续。原因:不整合沉积之前,构造运动以垂直升降为主。角度不整合:产状不一致。原因:不整合沉积之前,构造运动有褶皱,有断层,运动形式以水平挤压为主。,不整合在地质图上的

7、表现平行不整合:岩层分界线彼此平行,地质年代不连续角度不整合:新岩层的分界线遮断了下伏老岩层的分界线,且时代不连续。,水平褶皱:地层界线在地质平面图上呈带状分布,以核部为中心两侧呈对称分布。背斜核部老两翼新,向斜核部新两翼老。,倾伏褶皱:地层界线在转折端闭合,当倾伏背斜和倾伏向斜相间排列时,地层界线呈“S”形曲线,单斜岩层中的断层 当断层走向大致平行于岩层走向时,(断层线两侧出现同一岩层不对称重复和缺失)出露老地层的一侧为上升盘,较新岩层的一侧为下降盘。,在单斜岩层中:A:当断层走向大致平行于岩层走向时,(断层线两侧出现同一岩层不对称重复和缺失)出露老岩层的一侧为上升盘,较新岩层的一侧为下降盘

8、。B:当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或垂直时(断层线联测出现岩层的中断和前后错动)地层界线向岩层倾向方向错动的一侧为上升盘,反之为下降盘。相对向前错动的为上升盘,向后错动的为下降盘。,当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斜交或垂直时(断层线两侧出现地层的中断和前后错动)地层界线向岩层倾向方向错动的一侧为上升盘,反之为下降盘。,1、背斜:核部地层相对变宽或较老的一侧为上升盘,另一侧为下降盘2、向斜:核部岩层相对变窄或较老的一侧为上升盘,另一侧为下降盘3、平推断层:核部岩层宽窄无变化,只是褶皱枢纽和岩层错开。,断层在褶皱构造中A:断层走向与褶皱枢纽平行时,同单斜岩层中的AB:当断层走向与褶皱枢纽斜交或垂直时背斜:核部岩

9、层相对变宽的一侧为上升盘,变窄的一侧为下降盘向斜:核部岩层相对变宽的为下降盘,变窄的为上升盘。平推断层:核部岩层宽窄无变化,只是褶皱枢纽和岩层错开。,当断层走向与褶皱枢纽斜交或垂直时,a背斜轴部岩层在上升盘变宽,b向斜轴部岩层在上升盘变窄,c平推断层造成褶曲轴线和岩层错开,实验五 地质图的阅读与分析,地质图:反映一定范围内地质构造的平面图件。地质图内容:图名、图例、比例尺、岩性特征、地质构造、岩层接触关系、地形特征等。读图步骤:(1)比例尺及图例(2)地形特征(3)地层特征(4)地质构造(5)地质发展史,第四节 活断层,活断层或称活动断裂是指现今仍然活动或近期有过活动,不久将来还可能活动的断层

10、,其中后一种也叫潜在断层。活断层的概念始于1908年,工程的规模越大,相应所带来的损失越惨重。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在全新地质时期(一万年)内有过地震活动或近期正在活动,在将来(今后100年)可能继续活动的断裂,称为活断层,活断层的分类,按两盘错动的方向A:走向滑动断层(平移断层)B:倾斜滑动型断层(逆断层及正断层)按活动性质A:蠕变型活断层。B:突发性活断层,活断层特征,1、断层的活动方式:1)蠕滑:连续的滑动过程,其中较小的应力降,不可能有大地震相伴随,仅伴有小震或物地震活动。2)粘滑:断层发生快速错动,在突发快速错动前断层呈闭锁状态,没有明显的位移。2、断层的规模和活动速率 1)规模:长度和

11、切割深度,它反映能量和破坏力。2)活动速率:活断层的活动速率是断层活动性强弱的重要标志;活断层活动强度的分类以滑动速度为依据。,活断层特征,3、活断层的重复活动周期 如果活断层的活动方式以粘滑为主,往往间断性的发生脱然错动,两次突然错动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地震重复周期。4、活断层的继承性 大多数是沿已有的老断层发生新的错动位移。,活断层的识别标志,1、建筑物、公路等工程地基的倾斜和错开象2、地形地貌 1)地形变化差异大“山从平地起”;山口峡谷多,深且狭长;新的断层崖和三角面山的连续出现,伴有山崩和滑坡;2)断层形成的陡坎山山脚,常有狭长洼地和沼泽 3)陡坎山前的第四系堆积物厚度大,山前洪积扇特别高或低,与山体不对称。4)断裂带有串珠泉出露。5)断裂带上植物突然干枯死亡或,生长特别罕见的植物。3、地质及地震地质方面的标志 1)第四系堆积物常见小的褶皱或小断层或被第四系以前的岩石冲断 2)可见河谷阶地等地貌单元,同时发生水平或垂直位移错断 3)断层泥及 破碎带多没胶结,断层崖壁可见擦痕和错碎岩粉 4)断层带附近地区有现代地震,地面位移和地形变化。5)沿断裂带地热、地磁及各种气体数值一般偏高。,活断层对工程建筑的影响,错动变形:引起建筑物的拉裂,或者不均匀的变形,使得建筑物废弃;引起地震:地震的危害显而易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