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式冷凝器设计说明书.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12092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壳式冷凝器设计说明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管壳式冷凝器设计说明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管壳式冷凝器设计说明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管壳式冷凝器设计说明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管壳式冷凝器设计说明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壳式冷凝器设计说明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壳式冷凝器设计说明书.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管壳式冷凝器设计说明书山东万合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目录,设计任务书1流程示意图2设计方案3设计计算5设计核算9设计总概要表12设计评价及讨论13附录13参考文献13,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管壳式冷凝器设计二、设计任务:将制冷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氨)过热蒸汽冷却,冷凝为过冷液体,送去冷库蒸发器使用。三、设计条件:1.冷库冷负荷Q0=1500KW2.高温库,工作温度04,采用回热循环3.冷凝器用河水为冷却剂,可取进口水温度为25284.传热面积安全系数515%四、设计要求:1.对确定的工艺流程进行简要论述2.物料衡算,热量衡算3.确定管壳式冷凝器的主要结构尺寸4.计算

2、阻力5.编写设计说明书6.绘制工艺流程图、管壳式冷凝器结构图及花板布置图,流程示意图,本课程设计任务是将制冷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氨)过热蒸汽冷却,冷凝为过冷液体,送去冷库蒸发器使用。涉及的压缩式制冷机主要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和膨胀阀等构成,其制冷过程可分为压缩、冷凝、膨胀、蒸发4个阶段,如下图所示:,由于本课程设计采用氨回热循环,其实际制冷循环中压焓图如下:在回热循环1-2-2-3-3 4-1的过程中:线1-2:绝热可逆压缩(等熵)。线2-3:等压冷却、冷凝及过冷过程。其中2-2冷却(到饱和蒸汽)(等压);2-3冷凝(等压,等温);3-3过冷(等压)。线3-4:节流膨胀(等焓)。线4-1

3、:蒸发(等压,等温)。,实际制冷循环压焓图,设计方案,1冷凝器的选择 综合比较几种常用的水冷式冷凝器,选择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原因是其传热系数大,操作管理方便,经济成本较低,且目前大、中型氨制冷系统及氟利昂制冷系统多采用这种冷凝器,有一定的通用性。,表1 常用冷凝器的比较,2.制冷剂的选择,工业上已采用的制冷剂很多,目前常用的有氨(NH3)、氟利昂-12(CF2Cl2)、氟利昂-22(CHF2Cl)等。氨是应用较广的中温制冷剂,有较好的热力学性质和热物理性质,在常温和普通低温范围内压力比较适中,单位容积制冷量大,在相同制冷量的情况下,系统中的制冷剂循环量较少,氨粘性小,流动阻力小,创热性能好,在

4、制冷系统中不会出现冰塞现象。虽然氨对人体有较大的毒性,氨确实具有强烈刺激臭味,正是由于这样,所以极容易被检验出来,反而成为安全的保证。而且从环境保护角度看,氨比氟利昂制冷剂优越很多。所以选择氨作为制冷剂。,3流体流入空间的选择,流体流入空间的方案中,选择冷却剂(河水)流经管程,制冷剂(氨)流经壳程。原因是:1.不洁净或易结垢的物料应当流经易清洗的一侧,采用河水做冷却剂,相对较脏,受热后容易结垢,流管内便于清洗;2.冷却剂走管程,能控制适当的流速,以保证有较高的传热系数;3.饱和蒸汽一般应通入壳程;以便排出冷凝液,而且蒸汽较清洁;4.被冷却物料一般走壳程,便于散热,可减少冷却剂用量。,4基本数据

5、参数的选择,1.流速流速大,K值提高,所需传热面积减少,设备投资减少,但流速增大使流动阻力相应增加,从而使动力消耗即操作费用增加。根据工业上常用的流速u=0.53m/s,且尽可能使雷诺数Re104,1经过估算,本方案选择流速为1.25m/s。2冷却剂进出口温度由于用河水为冷却剂,可取进口水温度为2528,取进口水温t1=26,冷却水进出口温差参考范围为4101,选用较小的进出口温差,耗水量就较大,运行费也较多,所以选取出口水温为t2=34。,3冷凝温度与过冷温度根据冷凝温度tk必须高于冷却水出口温度t2,且tk-t1可取7141,所以选取tk=37。根据过冷温度tu较冷凝温度tk应低3-51,

6、所以tu=34。4冷库温度与蒸发温度在冷库中以空气为载冷剂,冷库的工作温度为04,选取冷库温度2,根据蒸发温度t0应比载冷剂低8122,选取取t0=-8。,5河水相关数据河水作为冷却剂其平均温度(26+34)/2=30,其相关物理性质查表2可得:p=4.747(kPa)=995.7(kg/m3)H=125.69(kJ/kg)cp=4.174(kJ/kgK)=61.7110-2(W/mK)=80.1210-5(Pas)6钢管选择传热管道尺寸选取382.5mm的无缝钢管,其导热系数=45.4W/(mK)。,设计计算,1冷凝器的热负荷 式中:冷凝器的热负荷;制冷量,由于要求取=1500kW;系数,与

7、蒸发温度、冷凝温度、气缸冷却方式以及制冷剂种类有关,查表1得2冷凝器传热面积估算 式中:F冷凝器的传热面积,m2;冷凝器的热负荷,W;K传热系数,;平均传热温差,;q单位面积热负荷,由卧式管壳式(氨)冷凝器的热力性质 q可取40005000,选择q=4800;,3冷却水用量 式中:冷凝器的热负荷,kW;冷却水的定压比热容,;由于冷却剂为河水性质取。冷却水的定压比热容,;由于冷却剂为河水性质取。、冷却水进、出冷凝器的温度,。,4管数与管程数式中:V管内流体的体积流量,V=0.054;d管子的内直径,u流体的流速,u=1.25m/s;按单程冷凝器计算,管束长度为L,则由于冷凝器的长径比有一定要求,

8、一般L/D=38。若按单程设计L太长,超过上述长径比时,一般可采用多管程解决。管程数为m,则式中:L按单程计算的管长,m;l选定的每程管长,m;考虑到管材的合理利用,按管材一般出厂规格为6m长,故取l=6m。采用12管程后,冷凝器的总管数为:,5管心距及偏转角管板上两根管子中心距离a成为管心距。管心距的大小要考虑管板强度和清洗管子的外表面时所需空隙,它与管子在管板上固定的方法有关。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当管子外径d0=38mm时,a48mm,当卧式冷凝器的壳程为蒸汽冷凝,且管子按正三角形排列时,为了减少液膜在列管上的包角及液膜厚度,管板在装置时,其轴线应与设备的水平轴线偏转一定角度,查表可得可取7

9、即当管子外径d0=38mm时,a48mm,=7。6壳体直径和壳体厚度式中:D壳体内径,mm;a管心距,mm,a=48mm;b最外层的六角形对角线(或同心圆直径)上的管数,查表可得b=27;e六角形最外层管子中心到壳体内壁的距离。一般取,选取。式中:s外壳壁厚,cm;P操作时的之内压力,(表压);以tk为定性温度,由压焓图可查得:P绝对1.605106Pa=160.5 N/cm2,则:P表压160.5-10.1150.4 N/cm2。材料的许用应力,钢管的=9810N/cm2;焊缝系数,采用双面焊缝=0.85C腐蚀裕度,其值在(0.10.8)cm之间,根据流体的腐蚀性而定;由于氨腐蚀性相对强一点

10、,取C=0.7cm外壳内径,壳径的计算值应圆整到最靠近的颁布标准尺寸,即=1400mm=140cm即设计的外壳壁厚大于最小壁厚,符合要求。同时,冷凝器的长径比L/D=6000/1420=4.23,符合L/D=38的要求。,7制冷循环相关参数氨采用回热循环的实际制冷循环压焓图查图2可得相应焓值:h1=1430KJ/Kg h2=1620KJ/Kg h2,=1400KJ/Kg h3,=350KJ/Kg h3=190KJ/Kg h4=190KJ/Kg单位制冷量:制冷循环量:制冷系数:,设计核算,1 冷却剂实际流速,2 雷诺数,管内冷却剂的流动属于完全湍流。,传热系数管内冷却水的传热膜系数(i):i=0

11、.023Re0.8Prn/d式中:导热系数,W/mK;Cp 水的比热,kJ/kgK;n 加热状态时取0.4,Pr普兰特准数;d 管子内径,m。=4927.2 W/mK管外制冷剂冷凝膜系数(0):式中:冷凝液的导热系数,W/mK;冷凝液的密度,kg/m3;r氨蒸汽的冷凝潜热,kJ/kg;冷凝液的粘度,Pas;d0 管外径,m;N 水平管束上下重叠的平均排数;T氨蒸汽饱和温度与壁温之差。查表可知氨蒸汽饱和温度为38,T=38-(t1+t2)/2=38-(26+34)/2=8。冷凝液的定性温度tftk-T/237-8/233。查书5可知:591kg/m-3,r=1107.5kJ/kg,=13010-

12、6 Pas,=0.45W/mK,N=0.6=0.66120.5=14.84取整数为15管外表面积为基准的:式中:管外制冷剂冷凝膜系数,;管内冷却水的传热膜系数,;基管外表面积,;基管内表面积,;基管平均表面积,;管壁厚度,0.0025m;管壁导热系数,钢的导热系数为45.4;制冷剂侧污垢热阻,;氨可取,选取水侧垢层热阻,;水侧垢层热阻包括铁锈、水垢及其它污垢造成的附加热阻,其大小与冷却水的水质、水流速度和管材等因素有关。查表可得。,4传热面积计算冷凝传热的平均温差():理论传热面积:实际传热面积:传热面积的安全系数():该安全系数属于5-15%范围,符合要求。5阻力计算式中:管道的摩擦阻力系数

13、,在完全湍流状态下,钢管;Z冷却水的流程数,Z=12;L每根管子的有效长度,L=6m;d管子内直径,d=0.033m;u冷却水在管内的流速,u=1.238m/s;g重力加速度,;局部阻力系数,近似取为。,冷凝器类型卧式壳管式进口温度26制冷剂氨出口温度34换热管型号382.5无缝钢管蒸发温度-8管长6m冷凝温度37每层管数51根过热温度-7管程12程过冷温度34总管数612根平均温差6.16管子排列方式正三角形排列冷负荷1500kW管心距48mm热负荷1800kW偏心角7流速1.238m/s壳体内径1400mmRe50780外壳壁厚20mm冷却水用量0.054m3/s长径比4.23单位制冷量1

14、240kJ/kg管板壁厚8mm制冷循环量1.452kg/s折流板厚度8mm制冷系数9.47折流板总数10传热系数(管外)726.74W/m2K冷却水阻力8.04m H2O安全系数9.04,设计评价及讨论,本设计选用的方案基本满足工艺和操作的要求,同时在经济方面也有可行性和合理性。该设计的最大不足可能就是冷却水的阻力,由于管程和管径较大,造成的阻力有8米水柱之大,会在操作上和经济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本设计由于是自主设计,而且大部分相关知识都是依靠理论方面选择,加上初次接触,所以对一些参数、材料的选择只能依靠书本或者他人的经验,难免会对一些设计细节造成缺陷,甚至是重要细节。比如查找在特定状态某物质

15、的物性,无法查找到准确的参数,你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选择,甚至凭前人经验估计推测,这样,产生缺陷的机率也大大增加。本设计对一些参数作了反复修改计算,其中主要是对传热面积的安全系数,在计算中发现和验证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真理,虽然这次设计仍存在不少漏洞,但是起码增强了对设计的严谨态度和一丝不苟,并且在培养独立思考、果断选择并对其假设验证和进一步选择更合适的方案。总之,个人认为本次课程设计基本上达到了教学要求,借此机会对指导老师和学院表示敬意和感谢。,参考文献,1 李雁,宋贤良编.“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管壳式冷凝器设计)指导书.华南农业大学印刷厂,20062 李云飞,葛克山主编.食品工程原理.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3 马长伟,曾名勇主编.食品工艺学导论.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4 钱颂文主编.换热器设计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5 彦启森主编.制冷技术及其应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感谢您的关注山东万合制冷设备有限公司sdwhz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