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第三章[1美学基础.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17157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第三章[1美学基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美学第三章[1美学基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美学第三章[1美学基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美学第三章[1美学基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美学第三章[1美学基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学第三章[1美学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第三章[1美学基础.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3章 自然美,学 习 目 标,说出自然美的含义,理解自然美与社会发展和实践的关系说出自然美的分类及其特征 了解自然美的审美作用及意义,第 一 节自然美的产生与分类,自然美 是自然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属性,是自然界的审美存在,简言之即自 然事物之美。,一、自然美的产生,“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漓 江 风 景,岩 画,二、自然美的分类,自然美分为以下两种形式:未经加工改造的自然美 经过人类加工改造过的自然美,未经加工改造的自然美,未经加工改造的自然美是

2、指未 经人类实践活动改造的自然存在物。如太阳、月亮、星河以及地球上自然天成的景致,像庐山的瀑布、泰山的日出、湖南的张家界、四川的九寨沟等。,环境的自然景观组成人类物质生活,这类自然景观也可以说是被人的审美情趣化了的自然,或者说是被人以审美的态度或眼光对待、关照、创造的自然。,对象化的自然景观作为人们审美经验,这类自然景观也可以说是被人的审美情趣化了的自然,或者说是被人以审美的态度或眼光对待、关照、创造的自然。,庐山瀑布,布 达 拉 宫,经过人类艺术加工改造的自然美,这一类自然美是人类为满足精神需要,运用一系列的艺术手法和物质手段而创造的自然美。这种艺术创造不同于生产劳动,其目的不是为了物质享受

3、而是为了愉悦精神。如我国的园林艺术、城市的景观设计、北京的颐和园、南京的中山陵、大连的星海广场等,它们独具匠心、风格各异,但却都能令人心驰神往、回味无穷。,颐 和 园,云 南 石 林,第二节 自然美的审美特点,自然美的形式美自然美的可变性,一、自然美的形式美,外在的形式美是自然美的一个重要特征。一切美都要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自然美也不例外。自然景物常常以其外在的感性形式给人以鲜明、清新、深刻的印象,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以其夺目的色彩、纯真的质料、和谐的形状、悦耳的声音等形式显示自身的美,给人以美的享受。,霞 光 万 丈,二、自然美的可变性,自然物的美具有可变性。自然美是一种最活跃多变的天然符号,其

4、可变性主要决定于两方面因素:人类自身具备的情感因素 自然事物本身就是气韵生动的活的形象,情 感 因 素,自然事物可以引起人们不确定的联想。自然世界里的美常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如天空中飘缈的云,人们欣赏它的悠闲、洒脱,也就不禁会联想自己可以像它一样从容、轻松。但当乌云密布,天昏地暗时,人们又会带着恐惧与不安注视着它,莫名产生“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焦虑之情。,缥 缈 的 云,乌 云 密 布,岳阳楼记,春和景明的洞庭湖:“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平日的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风雨交加的洞庭湖则:“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范仲淹,三、自然美的象征寓意

5、性,“构成自然界的美的东西是使我们想起人来的东西,自然界的美的事物,只有作为人的一种暗示才有美的意义。”,,车尔尼雪夫斯基 生活与美学,松 树,人们常以它不畏严寒,不惧酷暑,挺拔向上,四季常青,而用它来象征人的高风亮节,古人称为“君子”。白居易有诗赞道:“岁暮满山雪,松色郁青苍。彼知君子心,秉操贯冰霜。”,姊妹松,莲,宋朝诗人周敦颐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婷婷净植,可远视而不可亵玩焉”。荷花的这种不染、不妖、刚直不阿的品格,象征着人的纯洁与正直。,莲,第三节 自然美的审美作用及意义,一、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二、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三、环境美调解人的情绪

6、,一、陶冶情操,增长知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自然美经历了“致用”、“比德”、“畅神”三大演进阶段,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物欲横流,人情冷漠,人性退化的状况下,自然美的作用就更显突出。,案例:李时珍,李时珍,字东璧,湖北蕲人,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最使他头痛的就是由于药名的混杂,使药物的形状和生长的情况十分的不明。因为过去的本草书作者,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而是在书本上抄来抄去,所以越解释越糊涂。如狗脊一药,有的说它像萆薢,有的说它像拔葜,有的又说它像贯众,说法极不一致。,案例:李时珍,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

7、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他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后来,他多次出外采访,湖广、江西、江苏、安徽等好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反映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各式各样的人物请教。其中有采药的,有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案例:李时珍,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药物。比如芸苔,是治病常用的药。但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农本草经说不明白,各家注释也搞不清楚。李时珍问一个种菜的老人,在他指点下,又察了实物,才知道芸苔,实际上就是油菜。这种植物,头一年下种,第二年开花,种子可以榨油,于是,这种药物,便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一清二楚

8、地注解出来了。大自然带给李时珍知识,同时也送给全人类健康。,二、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自然美以其独有的魅力不仅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拓展着人类的知识,更激发人们对大自然的深深眷恋之情。,长 江 正 在 干 涸,三、环境美调解人的情绪,环境美就是彻底的为人而在的美。,当审美主体感受到外部环境的良好刺激时,大脑皮层接受这些刺激信息后便形成一种优势兴奋中心,引起大脑皮层的顺利传导活动,沿着这些传导活动继续追寻审美意蕴,大脑皮层的有关定位系同时参加进来,而将其余的神经通路暂时关闭,集中指向特定的审美对象,这时就会出现“视而不见、充而不闻”的心理反映现象审美主体的凝神关照行为,这样主体就从审美对象中获得无尽

9、的愉悦,祛除不良的情绪,进而激发主体产生防病治病的精神心理因素。,江 村 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多病所须惟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案例:日本虚拟治疗,医学界一般以吗啡为癌症病人止痛,但是转移病人的注意力与舒缓他们的情绪,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最近,日本癌症中心医院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来舒缓许多癌症病人在接受化学治疗之前的恐惧与担忧。这种仪器在屏幕上塑造出树林的环境,让病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在森林里自在地散步。这时,病人会感觉微风轻吹脸庞,耳边听到小鸟的歌声与枝叶随风摇曳的声音。,案例:日本虚拟治疗,这家医院在1999年和2000年以22名癌症病人为对象进行实验并发现,他们研发的虚拟仪器能有效减轻这些症状。实验结果显示,这种“虚拟野外环境”的效果十分理想,同时也充分证明自然美在调解情绪方面的作用。,小结,爱护自然是爱护人类自己,尊重自然规律才能创造自然美。自然美以鲜明、宜人的形式美为主要特征。自然美具有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激发爱国热情的作用。,目标测试,1、自然美与人类实践的关系是怎样的?2、举例说明自然美的存在形式。3、自然美的审美特征。4、自然美的社会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