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第一章作业和第二章补充.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19559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8.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控制原理第一章作业和第二章补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自动控制原理第一章作业和第二章补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自动控制原理第一章作业和第二章补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自动控制原理第一章作业和第二章补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自动控制原理第一章作业和第二章补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第一章作业和第二章补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第一章作业和第二章补充.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自控控制原理,理论讲课36学时,实验4个学时考试形式:闭卷,专业必修课平时成绩占30%,包括作业、考勤和实验,杨兴明,2,建议选用教材:程鹏编,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10年4月主要参考资料: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胡寿松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自动控制原理习题集(第二版),胡寿松,科学出版社,2008年MATLAB与控制系统仿真实践集,赵广元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年自动控制原理(第2版):学习辅导与习题解答 程鹏、王艳东、邱红专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3,目 录,第1章 自动控制原理的一般概念(3),第2章

2、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8),第3章 时域分析法(7),第7章 非线性系统分析,第4章 根轨迹法(5),第5章 频域分析法(6),第6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7),第8章 采样系统理论,第9章 状态空间分析方法,习题,4,习题,5,习题,6,习题,7,习题,8,习题,9,习题,10,习题,11,12,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补充 信号流图模型,信号流图的定义:是由节点和支路组成的一种信号传递网络。,13,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支路:连接两个节点的定向线段,用支路增益(传递函数)表示方程式中两个变量的因果关系。支路相当于乘法器。信号在支路上沿箭头单向传递。,节点:表示变量或信号,其值等于

3、所有进入该节点的信号之和。,14,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节点标志了系统的变量,信号流图的基本性质:,(2)支路相当于乘法器,(3)信号在支路上只能沿箭头单向传递,(4)对于给定的系统,节点变量的设置是任意的。因此,信号流图不唯一。,15,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源节点(或输入节点):只有输出的节点,代表系统的输入变量,名词术语:,阱节点(或输出节点):只有输入的节点,代表系统的输出变量,16,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混合节点:既有输入又有输出的节点。若从混合节点引出一条具有单位增益的支路,可变为输出节点。,如:x2、x3、x4、x5为混合节点,17,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

4、型,前向通路:信号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传递时,每个节点只通过一次的通路。前向通路上各支路增益之乘积,称前向通路总增益,一般用pk表示。,有两条前向通路,一条是:x1x2 x3 x4 x5,其前向通路总增益p1=abc;另一条是:x1x2 x5,其前向通路总增益p1=d,18,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回路:起点与终点重合且通过任何节点不多于一次的闭合通路。回路中所有支路增益乘积称为回路增益,用La表示。,有三条回路,一条是:x2 x3 x2,其回路增益L1=ae;另一条是:x3x4 x3,其回路增益L2=bf;第三条是:x5x5的自回路,其回路增益L3=g,19,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5、不接触回路:相互间没有任何公共节点的回路,有两对不接触回路,一对是:x2 x3 x2和x5x5;另一对是:x3x4 x3和x5x5,20,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信号流图的绘制,信号流图可以根据微分方程绘制,也可以从系统结构图按照对应关系得到。,由系统微分方程绘制信号流图,通过拉氏变换,将微分方程变换为s的代数方程,再画信号流图。,首先对系统的每个变量指定一个节点,并按照系统中变量的因果关系,从左向右顺序排列。,标明支路的增益,根据数学方程式将各节点正确连接。,21,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例 根据微分方程绘制下图的信号流图,不计初始条件,解:列出微分方程,并变换为s的代数方程,22,

6、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根据s的代数方程绘制信号流图,23,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按照系统中变量的因果关系,从左向右顺序排列,画出信号流图,24,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例 将下述结构图转换为信号流图,25,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例2.10试绘制下图所示系统结构图对应的信号流图,1 2 3 4 5 6,解:1)选取节点如图所示;,2)支路中的传递函数即为支路增益;,26,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3)注意符号并整理得到系统信号流图如下:,27,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6、梅森公式,梅森(Mason)公式能直接求取从源节点到阱节点的传递函数,而不需简化信号流图。,由于信

7、号流图与结构图之间有对应关系,因此,梅森公式也可直接用于系统结构图。,梅森公式:,式中:P系统总传递函数;n 前向通路总数;Pk第k条前向通路的传递函数;流图特征式,信号流图的基本概念 1.定义:信号流图是表示一组联立线性代数方程的图。先看最简单的例子。有一线性系统,它由下述方程式描述:x2=a12 x1式中,x1为输入信号(变量);x2为输出信号(变量);a12为两信号之间的传输(增益)。即输出变量等于输入变量乘上传输值。若从因果关系上来看,x1为“因”,x2为“果”。这种因果关系,可用下图表示。信号传递关系 函数运算关系 变量因果关系,x1,a12,x2,补充 信号流图,下面通过一个例子,

8、说明信号流图是如何构成的。设有一系统,它由下列方程组描述:x2=a12 x1+a32 x3 x3=a23 x2+a43 x4 x4=a24 x2+a34 x3+a44 x4 x5=a25 x2+a45 x4把内部变量结构和相互关系描述的一清二楚,a43,a44,x1,a12,x2,x3,x4,x5,a23,a34,a45,a24,a25,a32,2.信号流图的基本元素(1)节点:用来表示变量,用符号“O”表示,并在近旁标出所代表的变量。(2)支路:连接两节点的定向线段,用符号“”表示。支路具有两个特征:有向性 限定了信号传递方向。支路方向就是信号传递的方向,用箭头表示。有权性 限定了输入与输出

9、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支路的权用它近旁标出的传输值(增益)表示。,3.信号流图的几个术语 节点及其类别 输入节点(源点)只有输出支路的节点,它代表系统的输入变量。如图中x1。,混合节点 既有输入支路,又有输出支路的节点,如图中x2、x3。,输出节点(阱节汇点)只有输入支路的节点,它代表系统的输出变量。如图中x4。,1,x2,通道及其类别 通道 从某一节点开始,沿着支路的箭头方向连续经过一些支路而终止在另一节点的路径。用经过的支路传输的乘积来表示。开通道 如果通道从某一节点开始,终止在另一节点上,而且通道中的每个节点只经过一次。如a12 a23 a34。,闭通道(回环)如果通道的终点就是起点的开通

10、道。如a23 a32,a33(自回环)。,前向通道 从源节点到汇节点的开通道。不接触回路 回路之间没有公共的节点和支路。4.信号流图的基本性质 1)信号流图只能代表线性代数方程组。2)节点表示系统的变量,表示所有流向该节点的信号之(代数)和;而从该节点流向各支路的信号,均用该节点变量表示。3)信号在支路上沿箭头单向传递,后一节点变量依赖于前一节点变量,即只有“前因后果”的因果关系。4)支路相当于乘法器,信号流经支路时,被乘以支路增益而变换为另一信号。5)对于给定的系统,信号流图不唯一。,34,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根据结构图绘制信号流图,信号流图与结构图有类似的布局,等效对应关系如下所示

11、:,35,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用标有传递函数的线段代替结构图中的方框,便得到支路。,从系统结构图绘制信号流图的步骤:,在结构图的信号线上用小圆圈标出传递的信号,便得到节点;,信号流图的绘制方法 1.直接法 例 RLC电路如图2-28所示,试画出信号流图。,解:(1)列写原始方程,(2)取拉氏变换,考虑初始条件:i(0+),uc(0+),(3)整理成因果关系,(4)画出信号流图如图所示。,Ur(s),Uc(s),I(s),uc(0+),ic(0+),38,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MATLAB是矩阵实验室(Matrix Laboratory)的简称,主要应用领域是工程计算、控制设计、信

12、号处理与通讯、图像处理、信号检测、金融建模设计与分析等。,补充 应用MATLAB进行系统仿真,MATLAB 是美国MathWorks公司出品的软件,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MATLAB的基本数据单位是矩阵,它的指令表达式与数学常用的形式十分相似,故用MATLAB来解算问题要比用C,FORTRAN等语言简捷得多。,39,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40,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Matlab基础知识请阅读有关教材。本节主要介绍与控制系统仿真相关的知识,重点介绍与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相关的几个函数。,1、建立系统传递函数,利用模型复现实际系统中发生的本质过程,并通过对系统模

13、型的实验来研究存在的或设计中的系统,称为仿真,又称模拟。这里所指的模型包括物理的和数学的。,41,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有理分式形式的传递函数描述:tf(),42,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系统零极点形式传递函数模型描述:zpk()命令格式:sys=zpk(z,p,k)例:G1=zpk(-2,0,-1,1),2、模型转换num,den=zp2tf(z,p,k)z,p,k=tf2zp(num,den),43,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3、Pole():求系统极点Zero():求系统零点Pzmap():绘制零极点分布图,44,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45,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4、46,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47,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4、series():系统串联化简parallel():系统并联化简feedback():系统反馈化简,48,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49,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50,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51,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52,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53,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5、step():求系统阶跃响应,54,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55,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补充 设计举例,例1.电力牵引机车电机控制,问题描述:电气化铁路、地铁、轻轨列车、城市无轨电车等交通工具都采用电力机车拖动

15、。其速度控制是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控制系统。本例的目的是获得系统的模型,求取系统传递函数,选择部分电路参数,并预测系统的响应。,56,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57,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58,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得到系统传递函数:,求取系统的阶跃响应。,59,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Num=2700;Den=1 1.25 2701;sys=tf(num,den);Step(sys);Hold;Grid;Xlabel(Time(s);Ylabel(Wheel velocity);,60,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磁盘驱动器读取系统,例2.循序渐进设计示例,61,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第一步:确定控制目标:定位磁头,以便读取存储在磁盘某一磁道上的数据。,第二步:确定被控变量:磁头的位置,第三步:给定设计要求:定位精度为1微米,磁头移动时间为50毫秒。,第四步:确定系统结构:电机、转臂、转盘、磁头位置传感器,控制器,62,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63,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第五步:建立系统数学模型,64,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R(s)=0.1/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