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述.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19764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31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概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自然辩证法概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自然辩证法概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自然辩证法概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自然辩证法概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概述.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自然辩证法概述,刘冠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内容设计:一、自然辩证法的定义二、自然辩证法的核心三、自然辩证法的主线四、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五、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六、自然辩证法研究对象与学科内容的关系七、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属性八、自然辩证法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九、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一、自然辩证法的定义,自然辩证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体系。这一定义内在地包含了自然辩证法的核心、主线、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二、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核心: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硬核,或理论内核)自然辩证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界的一

2、般规律的理论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理论体系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体系辩证唯物主义,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完整的体系。回顾: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体系 唯物论物质观、意识观、运动观、时空观 辩证法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对范畴:原因与结果、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偶然性与必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后来加上: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等 认识论实践观、认识观、真理观、价值观,三、自然辩证法的主线,主线: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和自然界关系联结的纽中介:科学技术 形成了如下图示:,人 科学技术 自然界(人的自然化)(中介)(自然界的人化)主体

3、科学技术 客体(客体化)(中介)(主体化),问题:科学技术属于主体?还是属于客体?属于人的构成?还是属于自然界?人相对于庞大的自然界,为什么将自然界视为客体而自己成为主体?,四、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从整体上讲,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人科学技术自然界”构成的整体系统展开来看,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三部分:1.自然界的一般规律(自然界的辩证法)2.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研究辩证法)3.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这三者逻辑地、历史地形成一个整体系统因为借助于科学技术这一中介,人已经成为自然化的人,自然界已经成为人化的自然界。科学技术既是人的科学技术,也是自然界

4、的高级构成,在理解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时,特别是在理解其自然观时,应当注意:直接的研究对象:科学技术间接的研究对象:自然界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的目的:通过研究科学技术的成果,达到其自然观的建构目的这是自然辩证法与以往各种自然哲学、自然观最为不同之处也是自然辩证法具有科学性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五、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与研究对象相适应,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包括三部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定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主要回答的问题:一是自然界存在的是什么?二是自然界是怎样存在着?内容包括

5、:1自然界的物质及其存在方式如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物质系统、层次结构、物质运动方式等2自然界的演化发展如自然界的演化过程、自然界的演化规律等3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人的起源与进化、人工自然、人化自然等形成的基础:是科学技术的成果。,(二)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定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主要回答的问题:在概括总结各种具体科研方法的基础上,探讨:科技研究如何进行?在对科技研究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追问:科技研究何以可能?内容包括:1 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式方法如,科学问题、科学事实、科学假说2 技术研发的一般程序和方式方法如,技术原理的构思、技术设计的方法、技术评估的

6、原则3 科技研究通用的方法如,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科学抽象、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形成的基础:自然科学中的各种具体方法、程序、规则等,(三)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技术观,定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系统中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主要回答的问题:在概括总结各种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探讨:科学技术的本质和规律?在反思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内容包括:1 科学技术的的性质、价值和体系结构 2 科学技术的发展动力3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4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六、自然辩证法研究对象与学科内容的关系,简而言之,二者是客观与主观的关系研究对象是客观的,属于客观辩证法学科内容是主观

7、的,属于主观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统一。如下图:,七、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属性,从五个层面来理解:(一)从一般意义讲,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范畴原因有三:1从定义上看,自然辩证法是研究“一般的”规律和“一般的”方法的理论体系2从内容上看,自然辩证法的三个内容(自然观、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是在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的高度研究的结果3从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的区别看,尽管以自然界作为研究对象,但二者是有区别的。表现在:A 自然科学是直接研究自然界的;而自然辩证法是间接研究自然界的。B 自然科学以自然界的局部领域(或部分、个别)为研究对象;而自然辩证法则以自然界的整体为研究对象。C 自然科

8、学得出的是局部的、个别的结论或规律;而自然辩证法得出的是自然界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二)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看,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门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其体系包括:一个核心,两个组成部分。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包括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两个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自然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区别,主要有三:第一,从直接的研究对象来看,自然辩证法是对自然科学及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而历史唯物主义是对社会科学及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第二,从主线来看,自然辩证法的主线是人和

9、自然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的主线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第三,从主要任务来看,自然辩证法是为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提供理论指导,历史唯物主义是为了解决人与社会的矛盾提供理论指导。,自然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联系:两者具有共同的理论内核,即辩证唯物主义两者具有辩证统一性,表现在:自然辩证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历史唯物主义是自然辩证法的延伸和拓展。因此,二者是同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进一步讲,这是由以下两方面的关系决定的:一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和前提。离开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就无以谈论人与社会的关系。另一方面,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在人类社会中展开和实现的,人与社会的关系制约着人与自然

10、关系。,(三)从学科层次上看,自然辩证法是介于自然科学和哲学之间的中间层次的学科。,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自然辩证法既不像辩证唯物主义所研究的普遍规律那样,具有最高的普遍性,抽象性。另一方面,自然辩证法又不像具体自然科学的各分支学科那样,研究自然界的个别规律和特殊规律。自然辩证法是研究“一般”规律的中间学科。哲学、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的关系:普遍、一般和特殊用图表示:,(四)从发生的作用上看,自然辩证法是连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的中介和桥梁。,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自然辩证法是自然科学通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介。这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自然科学为基础这一方面来理解的。对自然科学的实证知识和

11、材料,首先作出总结、概括的是自然辩证法。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自然辩证法的概括。另一方面,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通向自然科学的桥梁。这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指导这一方面来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普遍性、抽象性,因而对自然科学有研究有指导作用。同时,自然科学发展到今天,又确实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但由于二者距离太大,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抽象,自然科学非常具体。怎样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借助自然辩证法这一中介。,(五)从交叉学科的角度看,自然辩证法带有交叉学科性质,一方面,自然辩证法是对科学技术及其成果的哲学概括;另一方面,它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技认识和实践中运用。因此

12、,自然辩证法反映了哲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在现代,自然辩证法不仅概括自然科学成果,而且也总结社会科学的成果,甚至反思人文科学的成果。因而,体现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交叉性质。,八、自然辩证法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自然辩证法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也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与许多相关学科关系密切。如自然科学、科学哲学、科学学、科学技术社会学、科学技术管理学、自然史、科学史等。主要介绍:自然辩证法与自然哲学、科学哲学、科学学的关系。,(一)自然辩证法与自然哲学的关系,1 什么是自然哲学?关于自然哲学,学术界尚无确切的定义,在此只能给出一个解释性定义,也是一个传统的观点。定义:自然哲学是流行于马克思主

13、义哲学出现之前的,关于自然现象的哲学学说,特点:自然哲学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第一,从研究内容上看,自然哲学只进行自然观的研究,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和自然现象;研究的内容是关于自然现象的一般的,笼统的知识。,最早的自然哲学学派是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这是古代最早的自然哲学学派,第一个唯物主义学派创始人:泰勒斯研究的问题:宇宙的本原是什么?泰勒斯的回答:“水”阿拉克西曼德:“无定形”、“无规定”、“无限者”阿拉克西米尼:“气”赫拉克利特:“火”古代原子论学派代表人物;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等。研究问题:宇宙的物质组成是什么?,第二,从研究方法看,自然哲学是用直观、思辨的方法对自然现象作出直接

14、的判断。,古代米利都学派对“宇宙本原是什么”问题的回答:泰勒斯的回答:“水”(直观方法)阿拉克西曼德:“无定形”、“无规定”、“无限者”(思辨方法)阿拉克西米尼:“气”(直观+思辨)赫拉克利特:“火”(直观+思辨)毕达哥拉斯学派:“数”是宇宙的本原。即使是到了近代,思辨方法对自然科学的影响也很大。如牛顿,解决不了“行星运行的切线力”问题时,提出了“上帝的第一推动力”,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过“自身不动的第一推动者”。,第三,从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上看,自然哲学不承认自然科学从其中分化出来,它认为能够包括自然科学,并且能代替自然科学。,自然哲学的这一特点,对自然科学家的影响是很大的。自然科学在近代的产生,

15、经过了两上“分离”:第一次是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第二次是从自然哲学中解放出来。当近代自然科学从自然哲学中分化出来以后,许多的科学家仍然认为他的研究成果属于自然哲学。如,牛顿的经典力学名著:自然哲学的数字原理,本是研究力学规律的著作,但冠以“自然哲学”的名字。又如,拉马克在生物进化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生物进化论的科学家,代表作:动物哲学,即关于动物的自然哲学,,第四,从最终目的看,自然哲学是要建立绝对的终极的“自然体系”。,即认为,自然哲学的理论无所不包,无所不能解释。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泰勒斯,认为宇宙本原是水,然后用“水”来解释宇宙万事万物的形成,发展和消失,成了无所不能解释的理论古代原子学派

16、也是如此,用原子,虚空解释万事万物。即使到了近代,牛顿创立的本是力学体系,冠以“自然哲学”之名,认为他的理论也是无所不包,无所不能解释的。速度的范围:0加速度:0力的范围:0质量范围:0 大:天体 小:光微粒这也是牛顿力学导致机械自然观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2 自然辩证法与自然哲学的联系,传统观点:第一,二者都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现象的哲学学说(横向比较);第二,自然辩证法是从自然哲学中分化出来,它使自然哲学成为科学,或者说,自然辩证法使自然哲学具有了科学的性质,是科学化的自然哲学(纵向比较)。(问题是:科学化了自然哲学还是不是哲学?),3 自然辩证法与自然哲学的区别,A.从与自然的关系来看,自然

17、哲学直接对自然界作出判断,自然辩证法则以自然科学为中介间接地解释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B.从依靠的手段看,自然哲学依靠直观、思辨方法;而自然辩证法则是概括总结自然科学的成果建构体系,克服了自然哲学的直观性和思辨性。C.从建立体系的性质看,自然哲学建立的是绝对的、终极的理论体系;而自然辩证法却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D.从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来看,自然哲学不承认自然科学的独立性,认为自身能包括代替自然科学,而自然辩证法是在肯定自然科学独立存在的前提下,来利用、概括自然科学的成果。,(二)自然辩证法与科学哲学的关系,1 科学哲学简介科学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的一大流派,与自然辩证法关系非常密切。(1)

18、英文“Philosophy of Science”、“Scientific philosophy”都译为科学哲学。在我国学术界,一般情况下是通用的,不加以区分,但二者也是有差别的。Philosophy of Science 科学哲学:主要指,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哲学Scientific Philosophy 科学的哲学:是相对于不科学的哲学而言的,是具有科学性质的哲学,(2)现代西方科学哲学是自然科学哲学化、哲学科学化双向运动的结果,是自然科学和哲学相互渗透的必然产物。,科学发展到20世纪以后,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如:相对论;量子理论;原子结构论;原子核结构模型;各种宇宙模型。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

19、题如:夸克幽禁之谜,黑洞之谜,宇宙的起源、宇宙的演化,生命起源、生命本质、生命进化等问题这时,科学家与哲学家之间表现出了强烈的思想对流。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理论科学家特别是物理学家,越来越对哲学问题感兴趣。另一方面,有相当的哲学爱好者,具有科学的头脑和知识,对科学问题及对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特别感兴趣,(3)西方现代科学哲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5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与观点:.罗索、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莱辛巴赫的逻辑实证主义卡尔波普的批判理性主义、证伪主义、“三个世界”理论”、知识进化论(四段图式)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与观点:库恩的范式论、

20、历史主义理论拉卡托斯的精致由证伪主义、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方法论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主要代表人物与观点:劳丹的新历史主义理论夏皮尔的科学实在论90年代以来,产生了后现代主义思潮。,(4)科学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科学的本质科学的合理性科学的研究活动科学方法论科学认识论科学的逻辑结构科学发展的规律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等等,2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哲学的关系,自然辩证法与科学哲学的联系:从研究对象看,都非常重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从建立学说手段看,都非常重视利用自然科学的成就来构建自己的科学体系。正因为如此,所以有时也把自然辩证法称为科学哲学或科技哲学。如,有些研究生招生简章中专业

21、:自然辩证法(科技哲学)现在有些理科学生注意到这一点,所以好多理科学生报考自然辩证法专业或科技哲学专业,自然辩证法与科学哲学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对以下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问题一:在研究自然科学的本质和规律时,要不要以科学的自然观为基础?西方科学哲学把自然观中的“物质”范畴视为形而上学,是属于自然哲学的范畴,不应放在科学哲学中。因此,自然哲学撇开自然观孤立地研究自然科学。而自然辩证法明确地把自然观作为自己学科的基础和组成部分。问题二:是否把“社会生产”看作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并以此基础上来考察自然科学。科学哲学总是有意无意地撇开这一问题,甚至不承认社会生产是人类的基本活动,撇开此基础研究自然科学。

22、而自然辩证法从认识的首要的基本的实践观出发,把社会生产作为研究科学理论产生,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三)自然辩证法与科学学的关系,1 科学学的简介科学学是以自然科学整体为研究对象,研究自然科学的本质、结构、规律以及与社会其他领域之关系的科学学说。对象:自然科学整体内容:科学的本质、结构、规律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学科属性科学主要是社会科学有些国家把它列为:自然科学在中国,还把它列为:“软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科学学创立的主要贡献者一是英国科学家贝尔纳(J.D.Bernal)1939年出版科学的社会功能,科学学的第一部专著。1953年出版19世纪的科学与工业、科学与社会1954年出版历史上的科学

23、贝尔纳被誉为科学学的创始人。二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R.K.Meron)先后发表和出版了有关科学的论文和专著,包括:17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站在巨人的肩上,等等。还有许多学者对科学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美国的普赖斯日本的武谷三男英国的齐曼中国的许多学者,如钱学森、于光远、夏禹龙、冯之浚等,2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学的关系联系:两者都把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作为研究对象两者都十分重视研究科学的本质、规律以及与社会的关系。因此,二者的交叉度,相当高有人认为,科学学属于自然辩证法的内容,区别:从研究对象上看,自然辩证法是以自然界、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方法作为研究对象,而科学学主要以自然科学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从内容上看,自然辩证法是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构成的理论体系,而科学学主要包括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从学科属性上看,自然辩证法在一般意义属于哲学,而科学学属于科学,主要属于社会科学,九、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一)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二)有助于启迪人们的智慧(三)有助于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四)有助于了解科学技术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五)有助于树立科学的生态观念,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六)有助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自然辩证法教学希望达到的基本目标提高科学素养弘扬人文精神纵论古今人物启迪科学智慧,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