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框架结构吊装PPT.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22776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1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配式框架结构吊装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装配式框架结构吊装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装配式框架结构吊装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装配式框架结构吊装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装配式框架结构吊装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装配式框架结构吊装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式框架结构吊装PPT.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装配式框架结构吊装,吊装方案 安装方法 柱的吊装与校正 构件接头,吊装方案,多层装配式框架结构吊装的特点是:房屋高度大而占地面积较小;构件类型多、数量大、接头复杂、技术要求较高等考虑结构吊装方案时,应着重解决吊装机械的选择和布置、吊装顺序和吊装方法等问题吊装机械的选择是主导的环节,所采用的吊装机械不同,施工方案亦各异,l 采用自行式塔式起重机吊装方案,(1)起重机的选择自行式塔式起重机在低层装配式框架结构吊装中使用较广其型号选择,主要根据房屋的高度与平面尺寸、构件重量及安装位置,以及现有机械设备而定选择时,首先应分析结构情况,绘出剖面图,并在图上注明各种主要构件的重量Q,及吊装时所需的起重半径

2、R;然后根据起重机械性能,验算其起重量、起重高度和起重半径是否满足要求(图661)当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能力用起重力矩表示时,应分别计算出吊主要构件所需的起重力矩,即MiQiRi(kNm),取其最大值作为选择依据,(2)起重机的布置起重机的布置,一般有以下四种方案:单侧布置双侧布置跨内单行布置跨内环形布置,(3)预制构件现场布置构件的布置原则:尽可能布置在起重半径的范围内,以免二次搬运;重型构件靠近起重机布置,中小型则布置在重型构件外侧;构件布置地点应与吊装就位的布置相配合,尽量减少吊装时起重机的移动和变幅;构件迭层预制时,应满足安装顺序要求,先吊装的底层构件在上,后吊装的上层构件在下,2 采用履

3、带式起重机吊装方案,履带式起重机重量大、移动灵活,故在装配式框架吊装中亦常采用,尤其是当建筑平面外形不规则时,更能显示其优点。但它的起重高度和起重半径均较小,起重臂易碰到巳吊装的构件,只能吊装四层以下的房屋。履带式起重机的开行路线,有跨内开行和跨外开行两种当构件重量较大时常采用跨内开行,采用竖向综合吊装方案,将各层构件一次吊装到顶,起重机由房屋一端向另一端开行如采用跨外开行,则将框架分层吊装,起重机沿房屋两侧开行由于框架的柱距较小,一般起重机在一个停点可吊两根柱,柱的布置则可平行纵轴线或斜向纵轴线,图6.65所示是履带式起重机跨内开行吊装一幢两层三跨框架结构的构件布置图,柱斜向布置在中跨基础旁

4、,两层叠浇起重机在两个边跨开行梁板布置在房屋两外侧,位于起重机有效工作范围内,3 采用自升式塔式起重机吊装方案,对于高层装配式建筑,由于高度较大,只有采用自升式塔式起重机才能满足起重高度的要求自升式塔式起重机可布置在房屋内,随着房屋的升高往上爬升,亦可附着在房屋外侧布置时,应尽量使建筑平面和构件堆场位于起重半径范围内图666所示为某10层公寓采用自升式塔式起重机的施工平面布置考虑到构件堆放位于房屋南侧,故该机的安装位置稍偏南由于在起重半径内的堆场不大,因此除壁扳、楼板考虑一次就位外,其他构件均需二次搬运,在附近设中间转运站,现场有一台履带式起重机卸车。也可采用随运随吊的方案,以免二次搬运,安装

5、方法,多层框架结构的安装方法,也可分为分件安装法与综合安装法两种,1 分件安装法,分层分段流水安装法是将多层房屋划分为若干施工层,并将每一施工层再划分若干安装段起重机在每一段内按柱、梁、板的顺序分次进行安装,直至该段的构件全部安装完毕,再转移到另一段去待一层构件全部安装完毕,并最后固定后,再安装上一层构件,施工层的划分,则与预制柱的长度有关,当柱子长度为一个楼层高时,以一个楼层为一施工层,为二个楼层高时,以二个楼层为一施工层。由此可见,施工层的数目越多,则柱的接头数量多,安装速度就慢。因此,当起重机能力满足时,应增加柱子长度,减少施工层数安装段的划分,主要应考虑:保证结构安装时的稳定性,减少临

6、时固定支撑的数量:使吊装,校正、焊接各工序相互协调,有足够的操作时间因此,框架结构的安装段一般以48个节间为宜优点:构件供应与布置较方便,每次吊同类型的构件,安装效率高;吊装、校正、焊接等工序之间易于配合。缺点:起重机开行路线较长,临时固定设备较多。,分层大流水安装法与上述方法不同之处,主要是在每一施工层上勿须分段,因此,所需临时固定支撑较多,只适于在面积不大的房屋中采用分件安装法是框架结构安装最常采用的方法。其优点是容易组织吊装、校正、焊接、灌浆等工序的流水作业;易于安排构件的供应和现场布置工作;每次均吊装同类型构件,可提高安装速度和效率;各工序操作较方便安全。,2 综合安装法,根据所采用吊

7、装机械的性能及流水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分层综合安装法与竖向综合安装法分层综合安装法,就是将多层房屋划分为着干施工层,起重机在每一施工层中只开行一次,首先安装一个节间的全部构件,再依次安装第二节间、第三节间等,待一层构件全部安装完毕并最后固定后,再依次按节间安装上一层构件。竖向综合安装法,是从底层直到顶层把第一节间的构件全部安装完毕后,再依次安装第二节间、第三节间等各层的构件。,柱的吊装与校正,框架柱由于长细比过大,吊装时必须合理选择吊点位置和吊装方法,以避免产生吊装断裂现象。在一般情况下,当柱长在10m以内时,可采用一点绑扎和旋转法起吊;对于1420m的长柱,则应采用两点绑扎起吊,并应进行吊装验

8、算。柱的校正应按23次进行,首先在脱钩后电焊前进行初校;在柱接头电焊后进行第二次校正,观测焊接应力变形所引起的偏差此外,在梁和楼板安装后还需检查一次,以消除焊接应力和荷载产生的偏差。柱在校正时,力求下节柱准确,以免导致上层柱的积累偏差。但当下节柱经最后校正仍存在偏差,若在允许范围内可以不再进行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吊装上节柱时,一般可使上节柱底部中心线对准下节柱顶部中心线和标准中心线的中点,而上节柱的顶部,在校正时仍以标准中心线为准,以此类推在柱的校正过程中,当垂直度和水平位移有偏差时,若垂直度偏差较大,则应先校正垂直度,后校正水平位移,以减少柱顶侧覆的可能性柱的垂直度允许偏差值H/1000(H为

9、柱高),且不大于10mm,水平位移允许在5mm以内。,细而长的框架柱在阳光的照射下,温差对垂直度的影响较大,在校正时,必须考虑温差的影响,其措施有以下几点:(1)在无阳光影响的时候进行校正(2)在同一轴线上的柱,可选择第一根柱(称标准柱)在无温差影响下精确校正,其余柱均以此柱作为校正标准。(3)预留偏差(图6.70)。其方法是在无温差条件下弹出柱的中心线,在有温差条件下校正l/2处的中心线,使其与杯口中心线垂直(图6.70(a),测得柱顶偏移值为;再在同方向将柱顶增加偏移值(图6.70(b),当温差消失后该柱回到垂直状态(图6.70(c),构件接头,柱的接头类型有榫接头、插入接和浆锚接头三种,

10、榫式接头是上下柱预制时各向外伸出一定长度(不小于25d)的钢筋,上柱底部带有突出的榫头)柱安装时使钢筋对准,用剖口焊焊接,然后用比柱混凝土强度等级高25%的细石混凝土或膨胀混凝土浇筑接头。待接头混凝土达到75强度等级后,再吊装上层构件榫式接头,要求柱预制时最好采用通长钢筋,以免钢筋错位难以对接;钢筋焊接时,应注重焊接质量和施焊方法,避免产生过大的焊接应力造成接头偏移和构件裂缝;接头灌浆要求饱满密实,不致下沉、收缩而产生空隙或裂纹,浆锚接头是在上柱底部外伸四根长300700mm的锚固钢筋;下柱顶部预留四个深约350750mm、孔径约(2.54)d(d为锚固筋直径)的浆锚孔接头前,先将浆锚孔清洗干净,并注入快凝砂浆;在下节柱的顶面满铺10mm厚的砂浆,最后把上柱锚固筋插入孔内,使上下柱连成整体也可采用先插入锚固筋,然后进行灌浆或压浆工艺,插入式接头是将上节柱做成榫头,下节柱顶部做成杯口,上节柱插入杯口后,用水泥砂浆灌实成整体此种接头不用焊接,安装方便,但在大偏心受压时,必须采取构造措施,以防受拉边产生裂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