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22980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7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Copyright Tian-Xiang Liu 2009.All rights reserved,讲课教师:刘天祥工作单位:湖南商学院学历职称:博士/教授答疑预约:面谈地点:一办公楼423电子邮件:,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概述,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宏观(Macro-)”希腊文表示“大”的含义。2、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的经济理论。3、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通过对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找到

2、总体经济的变动趋势,探寻促进经济和谐发展的道路。总体经济行为的结果就是国民收入,于是,宏观经济学研究如何使国民收入稳定地以较合适的速度增长。,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宏观经济学部分,我们将讨论如下一些问题:一是国民经济总量(又叫国民收入)如何核算?二是国民经济总量如何决定?三是国民经济总量如何长期、持续、有效地增长?围绕这三个大的问题,宏观经济学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展现为下几个方面:1、国民收入的核算理论。2、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3、国民收入决定中的几个专题4、宏观经济政策及其效果 三、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收入理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是围绕着国民收入来展开的,所以又称为收入理论。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

3、围绕围绕价格展开的,所以又被称为价格理论。,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特点及研究方法,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1)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2)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纠正市场机制的缺点(3)制度是既定的、已知的,二、微观经济学的特点(一)联系:是整体与个别之间的关系1、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相互补充、互为前提 3、两者都采用了实证分析法,属于实证经济学 4、两者都以市场经济制度为背景:它们有着相同的供求曲线,供求曲线的形状也大体相同,(二)区别:1、研究对象不同2、解决的问题不同 3、研究方法不同 4、基本假设不同 5、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不同,三、宏观经济学的研

4、究方法1、以实证分析方法为主 就宏观经济学的内容而言,它假设社会制度不变,撇开价值判断问题,深入研究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不是截然对立的,规范分析往往以实证分析为基础,而实证分析也无法完全回避价值判断问题。2、以总量分析法为主 运用总量分析法时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有些总量变化可以从微观分析的个量中直接加总而得到;二是有些总量变化的加总达不到研究整个社会经济行为的目的;三是有一些微观经济个体的行为根本就不能直接加总。,3、以均衡分析方法为主 经济学中的均衡(Equilibrium)是指任何一个经济决策者都不能通过改变自己的决策以增加利益时的状态。均衡分析(Equilibrium

5、 Analysis)是在假定各经济变量及其关系已知的情况下,考察达到均衡状态的条件和状况的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学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均衡分析法,偏重于数量分析,4、存量分析方法与流量分析方法相结合 流量是时期数,婉如从喷头正流向浴池中的水;存量是时点数,婉如浴池中存留下来的水;流量来自存量又归入存量。存量分析是指对一定时点上已存在的有关经济总量的数值及其对其他有关经济总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流量分析是指对一定时期内有关的经济总量的产出、投入(或收入、支出)的变动及其对其他有关经济总量的影响进行分析。5、事前变量分析与事后变量分析相结合 事后变量亦称实际量、统计量,是指经济变量的实际取值。事前变量亦称计

6、划量、意愿量,指经济变量在决策时的取值。宏观经济学主要通过对事前经济变量的分析,揭示宏观经济现象之间错综复杂的因果联系,6、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三种方法相结合 7、即期分析和跨时期分析的方法相结合四、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工具宏观经济学更多地运用模型工具符号、公式等来仿真经济世界中各变量的相互关系。变量有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两种。经济模型的目的是解释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内生变量。,第三节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宏观经济理论的早期阶段 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这一时期是西方古典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两个特征:第一,古典经济学派的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是掺杂在一起的。他们所研究的是资本

7、主义经济的增长或发展问题,既涉及价值、价格、分配等微观问题,也涉及国民财富、经济增长的原因、货币、财政等宏观问题。第二,古典学派的宏观经济学说以劳动价值论作为其微观理论基础。二、宏观经济学的准备时期 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革命”之前,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准备时期。这一时期在西方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新古典经济学。,三、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阶段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是以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为标志的。第一,突破了传统的充分就业均衡理论,建立了一种存在失业的经济均衡理论;第二,把国民收入的决定作为宏观经济分析的中心;第三,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来分析

8、国民收入的决定;第四,建立了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的宏观经济体系;第五,创立了对实物经济和货币进行总体分析的货币理论;第六,明确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四、宏观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演变的阶段 一方面,英国经济学家哈罗德、希克斯,美国经济学家汉森、萨缪尔森、莫迪利安尼、托宾、索洛、奥肯等人不仅大力宣传,而且积极补充和完善凯恩斯的经济思想,从而形成了一整套凯恩斯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另一方面,在凯恩斯主义内部也出现了分化。与此同时,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凯恩斯主义的反对派也纷纷产生,他们的理论虽没有完全替代凯恩斯主义在宏观经济学中的统治地位,却使凯恩斯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发生了变化。在凯

9、恩斯之后,宏观经济理论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仅各种流派纷呈,而且也都有一定的影响。,第四节 宏观经济学鸟瞰和本书的章节安排,国民收入,国民收入短期决定,总需求曲线,简单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IS-LM-BP模型,总供给曲线劳动市场(和总量生产函数),国民收入长期决定,有关国民收入的短期决定的不同意见和对策,指标与核算体系,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AD-AS模型,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理论,二、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1、主要内容核算理论决定理论专题理论2、章节安排第1章概述;第2章国民收入的核算;第3章至第8章讨论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第9章讨论长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即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第10章以后讨论有关国民收入的短期决定的不同意见和对策等其它相关问题,称之为宏观经济学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