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人物形象(组内公开课).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25212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25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组内公开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组内公开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组内公开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组内公开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组内公开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人物形象(组内公开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人物形象(组内公开课).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鉴赏诗歌人物形象,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学习目标,考点阐释,诗歌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诗人形象)二是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设题方式: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或者诗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分析诗中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形象。,预习引路,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形象?【同学答案】前两句描写了月亮照亮庭院,鸦雀栖在枝头,露水无声却沾湿了桂花,营造出冷清、萧瑟的气氛,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以及对故乡家人的思念。前两句通过描写夜晚乌鸦独立枝头,桂花被冷露打湿的凄清之景,描绘出诗人深情凝望月亮、专注的

2、形象。通过写白色的月光洒在庭院地面,树上停栖寒鸦,及夜晚露水湿透桂花,营造一种凄清寒冷的氛围,写出了一个独自站在庭院赏景的诗人形象。前两句描写了庭院中白色的场地,树上栖息着寒鸦,寒冷的露水无声无息地沾湿了桂花,写出诗人独立院中、孤独赏月观景的游子形象。【参考答案】诗歌前两句描写了幽静凄清的秋景,塑造了一个孤独无依、望月思归的游子形象。,方法小结,形象的概括,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形象的类别定位 二、形象的特点描述答题用语:诗歌写出了(塑造了)一个怎么样(特点)的什么(类别)形象。如:诗歌塑造了一个孤独无依、望月思归的游子形象。答题步骤:一、概括形象 二、结合相应诗句简要分析 如:全诗的后

3、两句写泊舟看潮,诗人系舟登岸,稳坐在古庙之中,安闲自在,静观外面风雨春潮的水上夜景,描写了悠闲从容、超然物外的诗人形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爱国者形象寄情山水、恬淡闲适的隐者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迟暮英雄形象矢志报国、建功立业的将士形象思乡怀人、孤独惆怅的羁旅者形象亲

4、友送别、依恋伤感的送别者形象,课堂训练,1.(10福建卷)访隐者(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注】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问题: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2.溪居即事 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问题:诗人纯用白描手法,在给我们勾画了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的同时成功地摄取了一个农村儿童的形象,试对该形象加以具体分析。,(10福建卷)访隐者(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注】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问题: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参考答案:通过描写山翁独饮成醉,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的隐居生活,塑造了一个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隐者形象。(意思对即可),溪居即事 崔道融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问题:诗人纯用白描手法,在给我们勾画了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的同时成功地摄取了一个农村儿童的形象,试对该形象加以具体分析。,参考答案: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成功地勾勒了一个热情好客、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形象。,诗歌鉴赏表达的要求,简洁明了全面到位条理清晰表达流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