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第四单元第2节.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29343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分第四单元第2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部分第四单元第2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部分第四单元第2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部分第四单元第2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部分第四单元第2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分第四单元第2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分第四单元第2节.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四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第2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知 识 整 合,自然环境,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 东部。2.基本特征:。3.自然条件 地貌:格局呈,外侧是河流,中间是高低起伏的山脉和 山地丘陵,内侧是广阔的。气候:大部分位于温带 季风气候区,热量分布 差异较大,降水自 递减。植被:以寒温带针叶林和 为主,并分布有冻土和。,内蒙古自治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半环状,平原,湿润半湿润,南北,东南向西北,针阔混交林,沼泽,土地资源及其开发,1.土壤肥沃 a.黑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的 和北部、西部。b.黑钙土:中西部。2.土地资源丰富

2、 a.平原面积大,是全国人均耕地量 的地区。b.宜农荒地多,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耕地主要分布在、辽河平原和,非常适合 作业。,东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最高,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机械化,3.土地开发 a.进行,建立国营农场。b.保护:不再开垦三江平原的荒地,并逐步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既是蓄水池、,又 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的栖息地,对、保护和 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水利建设,沼泽湿地,沼泽区,水源地,调节气候,农业生产和布局,1.,2.,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生产潜力,土壤肥力,少耕深松,深松蓄水,有机肥,植树造林,森林资源,营林,自然保

3、护区,湿地面积,湿地保护区,工程措施,深 化 拓 展,1.图解东北地区位置特点及其对气候的影响,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3.结构图示法记忆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特点及成因,4.图解东北农业布局特点,5.图解黑土利用中的问题及措施,6.湿地的类型 湿地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类型主要有:(1)沼泽湿 地:主要分布于东北的三江平原、大小兴安岭、青藏高原东北 边缘的若尔盖高原及海滨、湖滨、河流沿岸等,山区多木本沼 泽,平原为草本沼泽。(2)湖泊湿地:包括东部平原地区湖泊、蒙新高原地区湖泊、云贵高原地区湖泊,青藏高原地区湖泊、平原地区与山区湖泊。(3)河流湿地:如长江、黄河、珠江等。(4)浅海、

4、滩涂湿地:包括浅海滩涂生态系统、河口湾生态系 统、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生态系统、珊瑚礁生态系统、海岛生态系统等。(5)人工湿地:包括稻田、渠道、塘堰、精养 鱼池等。,考 点 探 究探究一:对比分析中国与美国的玉米带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下图及 下表回答相关问题。,(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热量丰富,生长期长地广人稀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A.B.C.D.解析:某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应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要区别出图示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处较高纬度即热量条件相对较差,这是不利条件。答案:D,(2

5、)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条件是()劳动力充足机械化程度高市场广大 复种指数高交通运输便利A.B.C.D.解析:某地区发展农业的社会经济条件应从劳动力、交通、市场、科技等方面分析,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都是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较高;中、美两国本身都是人口、经济大国,玉米的市场广大;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的交通运输都很便利;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由于冬季较冷,复种指数低。答案:C,探究二:某区域的农业布局 读我国某地沿西北东南方向的地形剖面图(见下图)及相关气 候资料(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城 市,月,份,(1)依据图文信息判断C山脉的名称是_。(2)适宜A、B

6、、C三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业部门各是什么?,大兴安岭,答案:A地适宜发展畜牧业,B地适宜发展种植业,C地适宜发展林业。,解析:第(1)题,C山脉为大兴安岭,主要依据是:大兴安岭的东侧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西侧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大兴安岭的西侧为内蒙古高原,海拔较高,东侧为东北平原,海拔较低。第(2)题,A地位于非季风区,降水量较少,适合牧草的生长,因此适宜发展畜牧业。B地位于季风区,降水量多且地形平坦,适宜发展种植业。C地区为山区,适宜发展林业。,核 心 解 读,东北地区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东北农业布局的特点,分析我国某些区域特色农业形成条件的思路,一个区域的农业,必须依托当地的自然背景、区

7、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而发展。在诸多因素中,还有主导性因素,这是促使其形成特色农业的关键。,经 典 借 鉴试题:读图,并完成(1)(4)题。,(1)自R河河口至Q湖北岸的距离约为()A.180千米 B.280千米C.380千米 D.480千米(2)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A.引入灌溉水源 B.增加土壤肥力C.平整土地 D.排水,(3)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4)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A.天然林 B.水源林C.湿

8、地 D.草场,纠错分析:第(1)题,判断此题的基本依据是一个经线圈的长度大约为4 000千米,而一个经线圈为360,所以经度1大约是111千米。第(2)题,可通过图中所示区域以及河流、沼泽、纬度等信息,确定开垦该平原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改造此限制性因素是为开发该平原而实施国土整治的主要课题。第(3)题在第(2)题的基础上引导继续思考这里生产粮食的不利自然条件,从该地区所处的纬度可得出结论。此题与上题一起,考查结合具体区域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因素的能力。第(4)题,引导对第(3)题提到的开发进行反思,并通过正确答案点出本题组的主题。,答案:(1)B(2)D(3)A(4)C答题启示:本题以我国三江平

9、原的治理、开发和保护为背景,考查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对湿地开发的保护)之间关系的认识。近年来,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并且与森林保护相提并论,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大热点。,命 题 视 角考查目标: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发展【例】根据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享有“北大 仓”的美誉,为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粮仓”黑龙江 省2009年制定了一项庞大的粮食增产规划。计划到2012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 000亿斤,比2007年净增商品粮200亿 斤以上,继续保持全国商品粮第一大省的地位。,材料二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

10、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公顷)及谷物单产(千克/公顷)比较,(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2)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为什么?(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4)为继续保持全国商品粮第一大省的地位,你认为黑龙江省可采取哪些措施实现粮食增产?,解析:本题以东北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单位面积谷物产量为背景材料,考查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不利条件及今后发展的措施。第(1)题,东北商品粮基地商品率高,主要是耕地面

11、积广,人均耕地多,余粮多。第(2)题,东北商品粮基地增产潜力大,宜农荒地多;其他商品粮基地耕地面积下降,增产潜力不大。第(3)题,东北平原单产低是气候(热量)、技术及农业投入等原因造成的。第(4)题,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提高单产。,答案:(1)土地辽阔,耕地面积广;人口较少,人均耕地多,余粮多。(2)有道理。东北平原目前单位面积产量较低,增产潜力大;同时还有宜农荒地可开垦。而其他一些商品粮基地,由于人口增加、城市发展等原因,耕地面积会有所下降;同时目前单产较高,增产潜力已较小。(3)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农业投入不足等。(4)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提高单产;加强农田基本建

12、设,保证稳产;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等。,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 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一般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2)综合考虑该区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下面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珠江三角洲已成为我国出口创汇农业基地之一。珠江三角洲地区水热条件配合良好,作物、蔬菜、瓜果产量高;邻近港澳台地区,市场广阔;水运、铁路和航空等交通方便;农业生产技术

13、水平高等。,一、选择题 2008年12月16日至18日,在由国家林业局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举办的“林业碳汇和生物质能源发展国际研讨会”上获悉:目前,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8.21%,25年吸收二氧化碳46.8亿吨。图示地区是我国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地区,据此回答13题。,1.有关该区域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业结构比较完整,林业占主导地位 B.乙省是我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 C.农业布局自东向西的趋势是林农牧 D.该区域是全国最重要的冬小麦区 解析:东北地区以种植业为主,甲省是最大的木材调出省,该 区大部分是春小麦区。答案:C,2.图中A山脉多针叶林,B和C山脉多

14、混交林,造成这种差异的主 要原因是()A.降水东丰西歉,北多南少的结果 B.纬度高低不同,热量北少南多的结果 C.人工营林,树种不同造成的 D.开发历史长短和生产方式不同造成的 解析: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树种差异主要是由于热量不同而导 致的。答案:B,3.促进该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A.积极营造人工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B.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森林资源综合开发 C.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缩短其生长周期 D.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防止生态环境恶化 解析:对林业来说,因为当初的不合理开发,现在东北地区天 然林数量急剧减少,在小兴安岭地区,原始森林只呈零星状分 布,从而产生严重的生态后果。因

15、此在今后的开发利用中,要 重视人工林的营造,减轻对原始林的压力,从而达到可持续发 展的目的。答案:A,读“某地景观图”,回答45题。,4.根据图中景观判断,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双选)()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江南丘陵 D.华北平原,5.关于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正确的是(双选)()A.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B.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C.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延长生产链 D应用大型农业机械,发展立体农业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景观图,可判断出该地地势比较陡峭,房屋顶部坡度较大,说明降水比较丰富,综合分析可知,该地 应该处于我国江南丘陵或云贵高原,结合该地的具体

16、地理环境 条件,因地制宜,采取对应的措施,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答案:4.BC5.AC,二、综合题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 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2.2元/kg,降到现在的1.6元/kg,降 幅近30%。材料二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材料三东北平原某地生态农业示意图,(1)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较高的农业区,从自然条件来看,这里有利于机械化、水利化建设的因素是哪些?(2)作为商品粮基地,东北平原与其他商品粮基地比较,其突出的优势有哪些

17、?(3)东北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主产区,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有哪些?(4)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由于价格下跌,产品滞销,豆农的生产积极性大受打击,纷纷减产或转产,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现萎缩之势。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能使东北大豆生产走出困境,重振雄风?(6)生态农业作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东北大豆产区近年来得到一定的发展和推广,试分析材料三图示生态农业模式的好处。解析:考查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区位条件及商品粮基地的建设。,答案:(1)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2)商品率高,增产潜力大(人少地多)。(3)土地肥沃。(4)价格低,含油量高。(5)改良品种,提高大豆品质;实行产业化集约经营,提高单产,降低成本;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快水利建设和提高机械化水平。(6)缓和饲料、肥料、燃料的矛盾,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副业,提高农民收入。,点击此处进入 作业手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