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西方浪漫主义.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34600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鉴赏-西方浪漫主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音乐鉴赏-西方浪漫主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音乐鉴赏-西方浪漫主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音乐鉴赏-西方浪漫主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音乐鉴赏-西方浪漫主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鉴赏-西方浪漫主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鉴赏-西方浪漫主义.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方音乐,浪漫主义时期歌剧,欧洲歌剧及主要作曲家,浪漫主义时期是欧洲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除交响乐作曲家之外,还涌现出了以罗西尼、威尔迪、普契尼、瓦格纳、比才等为代表的歌剧作曲家,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歌剧作品,推动了欧洲歌剧的发展,充实了欧洲音乐的繁荣与昌盛。19世纪上半叶,出现了充满浪漫气息的新歌剧。浪漫主义时期的歌剧在19世纪音乐史上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欧洲歌剧三百年发展的结晶,在意、德、法三国形成了各有特色的三个歌剧流派。,三百多年来,歌剧一直是音乐节目中最有吸引力的形式之一。欧洲歌剧产生于16世纪末,公认的首部歌剧为1597年在佛罗伦萨上演的达佛涅,三年后又上演了欧里狄克,

2、意大利歌剧传到德、法、英等国后,这种正歌剧的创作进入了繁荣时期。随着18世纪轻歌剧、喜歌剧的兴起,以大量咏叹调堆砌的正歌剧开始引起观众的不满,继而引发了戏剧与音乐相结合的歌剧改革。,歌剧的组成部分,序曲(overture)在歌剧一开始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器乐曲。作曲家常常在这里采用歌剧中重要咏叹调的旋律素材,并给以观众剧情暗示(如喜剧或悲剧性质、情节发展脉络等)。有些较长的、独立完整的序曲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奏,但有些序曲则很短,实际上只是一个前奏。间奏曲(intermezzo)在歌剧各场间由管弦乐队演奏的音乐。有些较为独立完整的间奏曲也会出现在音乐会上。,咏叹调(aria)歌剧中的独唱段落,用来抒发

3、人物情感、表现演唱技巧。是歌剧中最为重要的歌唱形式。宣叙调(recitative)又译作朗诵调,是歌剧中用来对话和叙述剧情的、介于歌唱和朗诵之间的独唱段落。在17、18世纪歌剧中,宣叙调和咏叹调是有明确区别的,通常是在宣叙调之后,才出现大段的咏叹调,但后来这两者的界限逐渐被打破了,宣叙调加强了歌唱性,咏叹调也带有了朗诵的性质。,合唱(chorus)歌剧中的合唱往往能够造成戏剧高潮,烘托出宏伟的热烈的气氛,并与细腻抒情的独唱造成对比效果。有些歌剧中的合唱曲成为音乐会上重要的曲目。重唱分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五重唱、六重唱、七重唱、八重唱。重唱在歌剧中是十分有效的手法,它可以使几个人同时用各自

4、的特性音调歌唱,或表现同一内容,或表现完全不同的内容,造成生动的戏剧性和立体化的效果。,舞曲(dance)在歌剧中常有舞蹈场面插入,这些舞曲有些是独立完整的,因此常常在音乐会上演奏。在早期歌剧中(尤其是法国歌剧),为了迎合人们的趣味,常常加入与剧情并无多大关联的舞蹈场面,后来通过改革,舞蹈场面和剧情有了紧密的联系,它成为歌剧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有许多歌剧没有舞蹈场面)。,罗西尼G.A.Rossini(17921868),著名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自幼随母亲和所在的剧团学习音乐,十四岁起习作歌剧。歌剧在意大利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各阶层的文化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18世纪末,由于统治制度扼杀了歌剧的进步

5、思想内容,使歌剧进入衰落时期。在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下,罗西尼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意大利新歌剧,从而名垂意大利歌剧史。,罗西尼把意大利喜歌剧和正歌剧的体裁推向了高峰,在他的代表作品赛维利亚的理发师和威廉退尔中,他从现实生活出发,采用现实主义的笔触,借助民族音乐的因素,赋予作品以生气,歌剧的音乐形象鲜明,乐曲中洋溢着生活的欢乐,丰富的智慧,辛辣的讽刺,流露出真实和欢快的情绪。他的创作继承了意大利注重旋律及美声唱法的传统,音乐充满了炫技的装饰和幽默、喜悦的精神,真正的传世精品只有赛维利亚的理发师、威廉退尔和贼鹊序曲等。他乐思丰富,作曲神速,其赛维利亚的理发师全剧是在十三天内完成,被传为佳话。,歌剧

6、威廉退尔序曲,威廉退尔是德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作家席勒的最后一部重要剧作,这部作品以十三世纪瑞士农民团结起来反抗奥地利暴政的故事为题材,歌颂了瑞士人民反抗异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英勇斗争精神。罗西尼的歌剧威廉退尔即是根据这部作品而写,为罗西尼的代表作,体现了其艺术的最高峰。剧序曲比歌剧本身更为有名,是音乐会上经常演出的节目之一。罗西尼由于写威廉。退尔曾倾注了全力,此后长期神经衰弱,就此搁笔不再写歌剧。,乐曲开始奏出了嘹亮的军号声。随后,热情地刻画了瑞士人民奔赴战场、英勇战斗的形象,并模拟了马蹄奔驰的节奏,音乐热烈、快速,带着英雄气慨,也表现瑞士民众热烈拥护的场面。经过由木管乐器演奏的中间部,气氛

7、逐渐高涨。乐曲最后在瑞士人民欢庆武装反抗奥国暴君取得胜利的气氛中结束。,塞维利亚的理发师选段快给大忙人让路,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是法国作家博马舍于1775年所写的剧本,是“费加罗三部曲”第一部,1816年罗西尼创作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广为流传,第二部 费加罗的婚礼则由莫扎特1786年作曲。这首咏叹调要求用极快的速度,爆珠子一样的蹦出一连串音符和绕口的歌词,因而对咬字要求很高,多是男中音在唱。,剧情梗概:阿尔玛维瓦伯爵爱上了美丽的富家少女罗西娜,但罗西娜被贪财好色的监护人巴克托洛医生所控制,还有小人音乐教师巴西利奥做帮手,巴克托洛想强娶罗西娜并占有她的财产。伯爵找到灵活机智的理发师费加罗帮忙,巧妙的斗败

8、了贪财的医生,和心上人结成了美满姻缘。,威尔第G.Verdi(18131901),威尔第1813年10月9日生于意大利北部布塞托市郊一个乡村旅店主家庭。他幼年就显露出音乐的天赋。威尔第成熟时期的歌剧,在题材和体裁方面也有明显的转变。出现在舞台上的已不是神话人物或历史上的帝王将相,而是现实生活中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演的已不是悲壮宏伟的英雄歌剧,而是亲切细腻地描写世俗人情的抒情歌剧和社会悲剧。这些歌剧揭露了专横残暴的封建统治者、狡猾自私的资产阶级伪善者、奸险毒辣的阴谋家的丑恶面目,表现了对被损害、被欺压人物的深切同情;反映了当时意大利人民的民主愿望,激起人们对腐朽残暴势力的憎恨和反抗。,威尔第的一生

9、,前后经历了五十年之久的创作活动,写出了28部歌剧。他是人们心目中最伟大的“歌剧大师”,他的歌剧作品至今仍在世界各地兴演不衰。19世纪意大利浪漫歌剧在威尔第这里达到了顶峰。1901年1月27日,威尔第逝世于米兰,享年七十八岁。几十万米兰市民唱着飞吧,思想,鼓起金翅膀为他送葬。主要作品有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阿伊达、奥塞罗等。,饮酒歌(选自歌剧茶花女),茶花女是威尔第1853年的作品。剧本根据小仲马的同名小说改编。巴黎上流社会名妓薇奥列塔为青年阿尔弗来德真诚爱情所感动,决心放弃她的浮华生活,到巴黎郊外与他共度幸福时光。但是阿尔弗来德的父亲乔治亚芒坚决反对,认为这样的举动将玷污他家的名声,薇奥列

10、塔只得忍痛远离阿尔弗来德。起初,阿尔弗来德误认为薇奥列塔已经变心,盛怒之下,在公开场合对薇奥列塔进行了侮辱。在薇奥列塔奄奄一息时,父子俩猛然醒悟,前来向薇奥列塔解释误会。但已太晚了,薇奥列塔在阿尔弗来德的怀里死去。,这首饮酒歌是茶花女第一幕中,在薇奥列塔家客厅里举行宴会时演唱的。3/8拍,单三部曲式。这是阿尔弗来德和薇奥列塔的二重唱,中间加有合唱。第一段音乐是明朗的大调,轻快的华尔兹节奏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歌声里表现了阿尔弗来德借酒抒发他对真诚爱情的渴望和赞美。先由阿尔弗来德起唱:“让我们高高举起这欢乐的酒杯,把酒杯中的酒饮干。”第二段音乐是第一段音乐的再现,轻松的节奏,表现了女主人公薇奥列塔内

11、心的感受。第三段音乐的情绪更加热烈,在演唱形式上,采用薇奥列塔和阿尔弗来德的对唱来表达男女主人公的相互爱慕之情。大家随声合唱,在富丽堂皇的气氛中结束全曲。,弄臣选段女人善变,四幕歌剧弄臣(又名利哥莱托)完成于1851年,同年首演于威尼斯,剧本由波亚维根据雨果的名著国王寻乐改编。这部作品是威尔第最惊人的作品之一,至今久演不衰剧中的许多唱段都是世界名曲。第四幕中公爵的抒情歌女人善变(女人爱变卦),节奏轻松活泼,音调花俏,就是这位情场能手的绝妙写照。,剧情大致:主人公利哥莱托貌丑背驼,在曼图亚公爵的宫廷中当一名弄臣。公爵潇洒浪荡,专以玩弄女性为乐,引起朝臣们的不满。而利哥莱托对朝臣妻女受辱的不幸大加

12、嘲讽,得罪了许多人。他的爱女吉尔达,纯洁貌美,公爵乔装成穷学生暗中追求,骗得了她的爱情。后来,利哥莱托以美色诱使公爵夜宿旅店,雇用刺客将他杀死。黎明前,却发现受害的是女扮男装、已经奄奄一息的吉尔达。原来,这个获悉行刺计划的少女对虚情假意的公爵一往情深,甘愿为爱情而替公爵一死。,普契尼G.Puccini(18581924),1924年11月29日,世界歌剧界殒落了一颗巨星,他就是意大利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加科莫普契尼,他是继歌剧艺术巨匠威尔第之后的意大利歌剧史上的又一座丰碑。普契尼一生为世人留下了蝴蝶夫人、托斯卡、波西米亚人、西部女郎、图兰朵等12部常演不衰的优秀歌剧及一些合唱作品。这些杰作奠定了普

13、契尼在歌剧史上的崇高地位。人们在缅怀一代歌剧音乐大师之际,耳畔仿佛又响起为艺术,为爱情、冰凉的小手、我的名字叫咪咪、今夜无人入睡等优美动听的咏叹调。,普契尼的歌剧创作是从现实主义起步的,普契尼的歌剧创作继承了意大利的现实主义传统和人道主义精神,发展了意大利歌剧的传统表现手法。普契尼是继威尔迪之后在意大利歌剧界升起的一颗新星,对20世纪的歌剧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24年11月29日,普契尼卒于布鲁塞尔。,图兰朵选段 今夜无人入睡,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根据意大利作家卡洛戈齐同名童话剧的题材改编的剧本谱写的这部歌剧,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中国古代北京的故事.作曲家特地选取了18世纪末英国人巴罗的中国游

14、记中用五线谱所记录的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旋律,作为歌剧图兰朵的重要音乐主题之一。作曲家本人则在音乐与戏剧的结合上,对人物情感与心理的提示做得特别细致而又深刻,故事展现得扣人心弦,波澜壮阔:这的确只有普契尼这位独具天才的舞台戏剧感、深谙音乐戏剧性之道的大师才能做到。,今夜无人入睡是普契尼的歌剧图兰多中一首脍炙人口的咏叹调。这个唱段表现了主人公充满爱意的期待和成功的自信。有歌词为证:无人入睡,你也是,啊公主,在你冷冷的闺房内!望着星空,充满爱及希望。但我的秘密深藏在心中,没有人会发现我的名字,啊,我要在你的唇边细说。天亮时,我的亲吻将打破沉默,你便属于我!啊,夜晚离去吧,消逝吧,这些星星,流去吧,这些

15、星星。破晓时我会获胜,我会获胜,我会获胜。,瓦格纳R.Wagner(18131883),瓦格纳是德国作曲家、指挥家、诗人、剧作家。1813年5月22日出生于莱比锡。瓦格纳在家庭的影响、熏陶下,非常喜爱古西腊悲剧和莎士比亚的戏剧,很快表现出在戏剧方面的能力。他的第一部正式上演歌剧黎恩济是一出靠庞大布景烘托的歌剧,漂泊的荷兰人、唐豪塞及罗恩格林则取材自德国神话,他的思想臻于整体艺术作品的观念,认为所有伟大的艺术莫不植基于神话之上。神话应是创作诗歌的理想素材。1883年2月13日,瓦格纳逝世于意大利的威尼斯。,婚礼进行曲选自歌剧罗恩格林,罗恩格林是瓦格纳写于1845-1848年,1850年首演于魏玛

16、的一部三幕歌剧。该剧取材于十三世纪德国的英雄传说,故事发生在十世纪德国的安特卫普。婚礼进行曲原为四部合唱,为歌剧罗恩格林中爱尔莎与罗恩格林婚礼时群众所唱。这首合唱曲一百多年来深受欢迎,被改编成为多种形式的管弦乐曲。此曲庄严、优美、抒情、自然,广泛用于婚礼音乐,是一首无论在舞台或教堂都适用的著名作品。,婚礼进行曲采用单三部曲式,bB大调,中板,2/4拍。四小节引子后呈示第一部分宏伟庄重的主题,描绘了在辉煌的婚礼场面中,簇拥着新郎新娘缓缓行进的行列。中间部分主题显得柔和、温情,具有一定的歌唱性,表现了婚礼愉悦、温和的气氛。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主题的再现。整个乐曲演奏时,常采用由弱至强,再由强至弱的音

17、响和力度,象征着婚礼行列由远至近,又由近至远,最后在渐渐消失的乐声中结束。,琴声悠扬鲜花开放,庄严的圣殿啊灿烂辉煌。衷心祝福同声歌唱,让我们赞美这幸福时光。年轻的新郎勇敢坚强,美丽的新娘温柔端庄。青春的美啊令人难忘,纯洁的心灵人人赞扬,忠贞的爱情坚贞不渝,相亲相爱地久天长。琴声悠扬鲜花开放,祝福的人们啊欢欣歌唱,衷心祝福虔诚希望,愿你们生活幸福久长,幸福久长。让人们祝福你们,生活甜蜜安详。愿你们双双飞翔,飞到那幸福远方。琴声悠扬心儿歌唱,愿爱情花朵散发芬芳。祝福新人忠心希望,愿你们生活充满阳光。,女武神的飞驰,女武神第三章选段,表现了女武神们骑着带翅膀的骏马在云霄之间驰骋的形象,她们的武器在闪

18、电中闪烁,她们的笑声与雷鸣混成了一片。在这段音乐中,瓦格纳充分发挥了以长号、小号为主的铜管乐器的音色,在乐队的伴奏下,辉煌的金属声音表现了女武神在空中飞行时的飘逸和潇洒,具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和宇宙空间感,是歌剧音乐的典范乐段。,比才G.Bizet(18381875),比才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在十九世纪欧洲音乐史中占有十分显赫的地位。他1838年10月25日出生于法国巴黎一个音乐世家。九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在校其间成绩优异,1857年获罗马大奖后赴意大利学习三年。1863年,上演了由他创作的东方题材的早期歌剧采珠人。比才最优秀的作品是歌剧卡门,这部歌剧由于题材的新奇和风格的独特,在1

19、875年首演时遭到失败。这使比才受到很大打击。三个月后,他就与世长辞了。,然而,时代的发展终究承认了他的探索和创新。歌剧卡门标志着法国现实主义歌剧的诞生,代表着比才音乐创作的毕生努力和探索,是他创作成就的最高峰,也是法国歌剧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卡门成为了世界各国久演不衰的剧目。这部作品的最大艺术价值在于为歌剧舞台留下了个性极为鲜明的人物形象,其艺术形象与表现手法上对现实主义倾向大胆的追求,不仅震动了法国,也直接启发了19世纪末意大利现实主义歌剧的兴起。比才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作曲家,他的歌剧音乐把浓郁的民族色彩,动人心弦的戏剧矛盾冲突,个性鲜明的音乐语言,富有表现力的交响发展,以及法国喜歌剧传统的表

20、现手法熔于一炉,这使他的歌剧艺术成为19世纪法国歌剧史上的新成就。,卡门序曲选自歌剧卡门,歌剧卡门取材于法国著名作家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描述了一个任性、泼辣、放荡不羁的吉普赛姑娘卡门,爱上了士兵唐霍塞。唐霍塞在卡门的诱惑下做了逃兵,参加了吉普赛走私的队伍。但卡门很快又抛弃了他,迷上了斗牛士,并对唐霍塞的劝告和恳求置之不理,唐霍塞在极度痛苦绝望中杀死了卡门。,法国作曲家比才于1874年创作的歌剧卡门中的前奏曲,是该歌剧中最著名的器乐段落,常单独演奏。一般的歌剧序曲都是用交响方式缩写或提示歌剧内容,这首序曲结构简单,仅仅描写了欢乐气氛和剧中次要人物斗牛士的英勇形象。开始呈示的快板主题选自歌剧第四幕斗

21、牛士上场时的音乐,生气勃勃、充满活力,表现了斗牛士英武潇洒的形象和斗牛场内兴奋活跃的气氛。由于它带有进行曲特点,故又称斗牛士进行曲。接下来出现第二幕中斗牛士之歌的副歌音调,具有凯旋进行曲特点,坚定有力的节奏和威武雄壮的曲调表现了斗牛士的飒爽英姿。反复时提高八度,使情绪显得更为高昂。,哈巴涅拉舞曲,这首哈巴涅拉舞曲是歌剧第一幕中卡门挑逗唐霍塞时所唱的一首咏叹调,采用了主、副歌的形式写成。主歌是在小调上,乐曲通过连续向下滑行,音的不断反复并加上一系列的三连音,以及旋律始终在中低音区徘徊,表现出卡门热情奔放,魅力诱人的形象。她宁可付出生命的代价,也不愿让她的爱情受到任何约束。,歌词大意:爱情像一只自

22、由的鸟儿,谁也不能够驯服它,没有人能够捉住它,要拒绝你也没办法,威胁没有用,祈求不行,一个温柔,一个叹息。我爱的是那个人儿,他那双眼睛会说话。爱情!爱情!那爱情是个流浪汉,永远在天空自由飞翔,你不爱我,我倒要爱你,我爱上你可要当心!你不爱我,我倒要爱你,假如我爱你,我要爱你,就要当心!你不爱我,你不爱我,我倒要爱你,假如我爱你,我爱你,你要当心!,奥芬巴赫Jacques Offenbach(1819-1880),法籍德国作曲家,古典轻歌剧创始人之一。1819年6月20日生于科隆,1880年10月5日卒于巴黎。少时从父亲那里接受音乐启蒙教育,1853年开始写作轻歌剧,但最初的几部都不成功。185

23、8年创作的地狱中的奥尔菲斯大受欢迎,此后一系列轻歌剧都很成功。他是法国轻歌剧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一生创作的96部歌剧中有近90部是轻歌剧。他把舞台剧的传统、喜歌剧的形式与街头剧、城市民谣相结合,曲调贯穿着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音调,广泛采用生活舞蹈的节奏。他的音乐对许多轻歌剧作曲家及现代美国音乐剧都有影响。其代表作有轻歌剧美丽的海伦格罗什坦公爵夫人以及浪漫歌剧霍夫曼的故事。,地狱中的奥尔非斯天堂与地狱序曲,奥芬巴赫天堂与地狱序曲,原名地狱中的奥尔非斯序曲,管弦乐曲,为奥芬巴赫所作轻歌剧地狱中的奥尔非斯的序曲,作于1858年,同年在巴黎首演。这部歌剧本身并不太出名,但这首序曲却成为世人十分喜闻乐见的作品,经常单独演出,还常常被引用到影视作品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