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2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35848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必修2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高一化学必修2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高一化学必修2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高一化学必修2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高一化学必修2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必修2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必修2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Ag,Al,Au,Cu,Fe,Mg,Co,Mn,2023年9月17日星期日,第二节 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第一课时,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煤、石油和天然气仍然是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也是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优点:提供能量、化工原料,缺点:不可再生、环境污染,求知课堂互动一、煤的综合利用1、煤的组成,组成元素:主要是碳元素;(还有少量的H、O、N、P、S、卤素等)组成成分:是由多种有机物、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煤的结构模型,无机物(少量),有机物,C 元素大量,H、O、N、S 等元素 少量,无机盐等,污染环境,COx、NOx、SO2 烟尘,煤的组成,1、煤

2、的组成,煤的综合利用,煤的干馏,煤的气化,煤的液化,获得洁净的燃料和多种化工原料物尽其用,保护环境,煤直接作燃料利用率低并污染环境,煤的干馏实验装置图,实验装置1,实验装置2,2、煤的综合利用(1)煤的干馏煤的干馏原理: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的过程。,表4-2 煤干馏的主要产品和用途,(2)煤的气化:,将煤中的有机物及碳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中热值气,高热值气,将煤转化液体燃料的过程。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3)煤的液化:,如:,二、石油的综合利用1、石油的组成元素:,主要是碳、氢元素,是由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还有水分、盐分等杂质),石油的主要成分:,2、石油的

3、炼制(除水脱盐后),(1)石油的分馏:,利用原油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将复杂的混合物分离成简单混合物的过程。,石油分馏示意图,比较蒸馏、分馏、干馏,3、石油的裂化和裂解(1)裂化的目的:(2)裂化的原理:石油的裂化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含碳原子多的重油(烃)断裂成碳原子较少的烃的过程。,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3)裂解:深度的裂化。,裂解的目的:获得乙烯、丙烯、甲烷等重要化工基本原料。,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化水平的标志,C16H34 C8H18+C8H16,催化剂,加热、加压,十六烷,辛烷,辛烯,C8H18 C4H10+C4H8,催化剂,加热、加压,丁烷,丁烯,辛烷,C4H10 CH4+C

4、3H6,催化剂,加热、加压,甲烷,丙烯,丁烷,C4H10 C2H6+C2H4,催化剂,加热、加压,乙烷,乙烯,丁烷,25%,产量提高,三、天然气的综合利用天然气既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更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作为化工原料,它主要用于合成 和生产 等。天然气化工以含一个碳原子的甲烷为原料,通过化学变化形成含两个或多个碳原子的其他有机化合物。实现天然气的有效转化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氨,甲醇,天然气灶,液化天然气公交车,四、合成材料1、原料:。2、合成材料基本特征:。3、合成材料的合成原理:。例如:乙烯合成聚乙烯,丙烯合成聚丙烯。,石油、煤、天然气,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加聚、缩

5、聚,4、聚乙烯与高分子化合物,(1)聚乙烯的生成,(2)高分子化合物及其特征,相对分子质量很大,是混合物,无固定的熔沸点。,加聚反应,聚合反应: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互相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的反应。此反应属于乙烯的加成反应,所以这种聚合反应又叫加成聚合反应,简称加聚反应。,三大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综合利用的意义:物尽其用、保护资源,创造出更多产品,聚丙烯:,单体:,CH2CHCH3,聚苯乙烯,单体:,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单体:,酚醛塑料,单体:,苯酚、甲醛,聚四氟乙烯,单体:,CF2CF2,思考与交流:1、目前,回收利用废旧合成材料有很多途径,请查阅资

6、料了解有哪些途径?并试着从环境保护和经济成本等方面作出评价。2、你认为应该限制生产、使用聚苯乙烯塑料快餐盒,还是回收利用?请用必要资料和数据作为论据。,1、回收利用废旧合成材料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熔融再生重新作成多种有用的材料;二是采用热裂解或化学处理的方法使其分解,用于制备多种化工原料;三是将废旧合成材料作为燃料使用。,练习,石油加工的主要目的是()将石油按其成分的沸点不同加以分离将石油按饱和与不饱和烃加以分离得到碳原子数多的烃类将石油中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分开,A,石油加工的主要目的是()将石油按其成分的沸点不同加以分离将石油按饱和与不饱和烃加以分离得到碳原子数多的烃类将石油中烷烃、环

7、烷烃和芳香烃分开,用重油制取丙烯的方法是()A.减压分馏 B.干馏 C.裂化 D.裂解,D,用重油制取丙烯的方法是()A.减压分馏 B.干馏 C.裂化 D.裂解,石油裂解的目的是()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主要提高汽油的产量获得短链不饱和烃改善汽油的质量,C,石油裂解的目的是()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主要提高汽油的产量获得短链不饱和烃改善汽油的质量,第二课时,第二课时背景知识回顾1、通常所说的三废是指、和。2、绿色食品是指 的食品,白色污染是指。,废渣,废气,废水,塑料垃圾,无污染、无公害,求知课堂互动一、环境保护1、在环境问题面前,化学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化学工作者

8、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是对 的检测、的治理、寻找从源头上治理 的生产工艺。2、化学在三废治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环境情况,三废,环境污染,二、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1、环境:主要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2、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而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3、环境污染:人类排放的污染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引起环境质量发生不良变化从而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的现象。因此,要随时进行环境监测!如:水华、赤潮、酸雨、光化学烟雾,环境污染的分类:,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按造

9、成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放射性、热、电磁波等)、固体废物污染、能源污染。,思考与交流:1、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工业上常利用它们与一些廉价易得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加以控制、消除或回收利用。请举例说明这些方法的化学反应原理和类型。,酸雨是指PH5.6的酸性降水,其主要成分是硫酸和硝酸,属于严重的大气污染现象,会区域性或随风漂移形成对土壤肥力、森林、水生动植物和建筑物等的大范围危害。酸雨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的燃烧、金属矿物的冶炼、生产和使用硫酸、硝酸的工厂等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造成的。,水华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由于水的富营养化引起藻类(

10、如蓝藻、绿藻、硅藻等)的迅猛生长,水一般呈蓝色或绿色。,淡水中“水华”造成的最大危害是:饮用水源受到威胁,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蓝藻“水华”的次生代谢产物MCRST能损害肝脏,具有促癌效应,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赤潮是由于海水中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异常增殖或聚集而引起海水变色的现象。实际上,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的,它可因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同而呈现出不同颜色。,返回,绿色化学理念(防治优于治理),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从学科观点看:是化学基础内容的更新。(改变反应历程)从环

11、境观点看:强调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从一开始就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从经济观点看:它提倡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尽可能提高原子利用率)热点:原子经济性反应物原子全部转化为最终的期望产物,原子利用率为100%,原子利用率=25.4%,原子利用率=100%,绿色化学对于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新概念及要求。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下列几种生产乙苯的方法中,原子经济性最好的是(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H2,C,某工厂利用铜屑制硝酸铜。你认为可以用哪些方法?哪种最好?,利用铜屑制硝酸铜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铜与浓

12、硝酸反应;铜与稀硝酸反应;铜与氧气反应后,再与硝酸反应。从原子经济性的角度考虑,从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的排放的角度考虑,采用铜与氧气反应后,再与硝酸反应的方法是最好的。,汽车尾气(含有烃类、CO、SO2与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它的特点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烃类充分燃烧及SO2的转化。,(1)写出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催化转换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空气的酸度,其原因是(),SO2转化为SO3,产生硫酸酸雾,(3)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源的方法可以有(多选扣分)a 开发氢能源 b 使用电动车 c 植树造林 d 戴上呼吸面具,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