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消毒、隔离及防护知识和技能.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40373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消毒、隔离及防护知识和技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传染病消毒、隔离及防护知识和技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传染病消毒、隔离及防护知识和技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传染病消毒、隔离及防护知识和技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传染病消毒、隔离及防护知识和技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消毒、隔离及防护知识和技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消毒、隔离及防护知识和技能.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消毒学概论 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传染病疫区消毒的通用要求 各污染对象推荐的消毒方法 隔离及防护,(一)消毒学基本概念消毒: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灭菌: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使其达到灭菌要求。消毒剂(disinfectant):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疫源地消毒(disinfection of epidemic focus):对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场所进行的消毒。其目的是杀灭或清除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预防性消毒(preventive disinfection):在没有明显的传染源存在时,对可能会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

2、场所进行的消毒。,疫源地消毒,终末消毒(terminal disinfection):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随时消毒(concurrent disinfection):疫源地内有传染源存在时进行的消毒。目的是及时杀灭或清除病人排出的病原微生物。,四个作用水平 灭菌法: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灭菌保证水平的方法。高水平消毒法: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对细菌芽孢杀灭达到消毒保证水平的方法。这类消毒方法应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中水平消毒法:是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低水平消毒法:只能杀灭细菌繁

3、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剂和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高效消毒剂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真菌及其孢子,病毒等微生物,对细菌芽胞有一定的杀灭作用。包括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氯化磷酸三钠、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二氯海因等)、二氧化氯消毒剂、二溴海因、戊二醛、甲醛、邻苯二甲醛消毒剂等。,中效消毒剂 可杀灭结核分枝杆菌、亲水病毒、真菌和细菌繁殖体,不能杀灭细菌芽孢。包括含碘消毒剂(碘伏、碘酊)、醇类及其复配消毒剂、酚类消毒剂,等。低效消毒剂 可杀灭亲脂类病毒,部分真菌和细菌繁殖体;不能杀灭亲水病毒和细菌芽孢。主要包括季铵盐类消毒剂(如苯

4、扎溴铵、苯扎氯铵、洁而灭、百毒杀等)、双胍类消毒剂(如醋酸氯已定、葡萄糖酸氯己定)等。,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 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 环境因素:环境的温度、湿度、酸碱度,有机物、表面活性剂和金属离子的存在和量都会影响消毒灭菌的效果。,在预防传染病上,消毒的作用在于切断传播途径,阻止病原体的传播,从而保护人和动物免受病原体的危害。对不同的传染病消毒的意义不同。消毒要与隔离、杀虫、灭鼠等措施配合,才能更好预防传染病。,(一)、组织执行与人员1、对甲类传染病和肺炭疽、艾滋病等乙类传染病必须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和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下,由有关单位和个人及时进行消毒处理,或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和监督机构负

5、责进行终末消毒。,2、对乙类传染病中的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脊髓灰质炎、白喉、布鲁菌病、炭疽、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淋病、梅毒等和丙类传染病中肺结核,必须按照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和监督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由病人陪护人或所在单位进行消毒处理或由当地疾病控制机构组织进行消毒处理。3、对丙类传染病中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感染性腹泻等由病人或其陪护人进行消毒处理。,4、各类传染病(包括非法定传染病)爆发流行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和监督机构的监督指导下,由有关单位及时进行消毒,或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和监督负责对其进行消毒处理。5、在医院中对传染病病人的终末消毒由医院安排专人进行。6、非专业

6、消毒人员开展疫源地消毒前应接受培训。,接到甲类传染病疫情报告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疫情报告后,城市应在6 h内,农村应在12 h内采取消毒措施,其他传染病按病种不同应在24h至48h内采取消毒措施。,1、对病人应根据病情做到“三分开”与“六消毒”“三分开”主要指的是:一、分住室,条件不具备的可以用布帘隔开,不行就分床;二、分饮食;三、分生活用品,包括洗漱、便盆、饮食餐具、痰罐等等。“六消毒”主要是指:一、消毒患者的排泄物或分泌物,呼吸道传染病为口鼻分泌物,肠道传染病为粪便,接触性传染病为脓液、痂皮;二、消毒患者的日常生活用具;三、消毒双手;四、消毒患者的衣服、被单等;五、消毒患者居住的房间;六

7、、消毒生活中污染的水和污染的物品。2、病人陪伴和护理人员,除做好病人的随时消毒外,应做好本人的卫生防护,护理病人后,应消毒双手。,(一)、物体表面消毒 对细菌繁殖体和病毒的污染,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10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1000mg/L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泥土墙吸液量为150ml/m2300ml/m2,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ml/m2。对上述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mi

8、n。有芽胞污染时应用0.5%1.0%过氧乙酸溶液或3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喷洒量与繁殖体污染时相同,作用时间不少于120min。,房屋经密闭后,对细菌繁殖体和病毒的污染,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溶液7ml(1 g/m3),对细菌芽胞的污染用20ml(3g/m3),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薰蒸2h,即可开门窗通风。或以2%过氧乙酸溶液(8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min60min。,被细菌繁殖体或病毒污染时,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min,或用流通蒸汽消毒30min,或用250mg/L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不耐热的毛衣、毛毯、被

9、褥、化纤尼龙制品等,可采取过氧乙酸薰蒸消毒。薰蒸消毒时,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室内(勿堆集一处),密闭门窗,糊好缝隙,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7ml(1g/m3),放置瓷或玻璃容器中,加热薰蒸1h2h。,被细菌芽胞污染时,也可采用过氧乙酸薰蒸消毒。薰蒸消毒方法与被繁殖体污染时相同,用药量为每立方米15%过氧乙酸20ml(3 g/m3);或将被消毒物品置环氧乙烷消毒柜中,在温度为54,相对湿度为80%条件下,用环氧乙烷气体(800mg/L)消毒4h6h;或用高压灭菌蒸汽进行消毒。,稀薄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每1000 ml可加漂白粉50g或2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2000ml,搅匀放置2h。

10、无粪的尿液每1000ml加入干漂白粉5g或次氯酸钙1.5g或1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100ml混匀放置2h。成形粪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可用20%漂白粉乳剂(含有效氯5%),或5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2 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h。,首选煮沸消毒15 min30min,或流通蒸汽消毒30min。也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250mg/L5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250mg/L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后,再用清水洗净。,瓜果、蔬菜类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0min,或用12mg/L臭氧水冲洗60min90min。病人的剩

11、余饭菜不可再食用,煮沸30min,或用20%漂白粉乳剂、50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2h后处理。也可焚烧处理。,用0.5%碘伏溶液(含有效碘5 000 mg/L)或0.5%氯己定醇溶液涂擦,作用1min3min。也可用75%乙醇或0.1%苯扎溴铵溶液浸泡1min3min。必要时,用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或用0.2%过氧乙酸棉球、纱布块擦拭。,1、含氯消毒剂因生成三氯甲烷类物质污染环境不宜大范围、大剂量、高浓度使用。2、酚类或醛类消毒剂也不宜在非医疗单位大量使用。3、紫外线因其穿透性弱,不主张用于物体表面消毒。4、紫外线灯不适于家庭消毒5、有回风的中央空调系统,在SARS流

12、行期间不宜使用。,6、人在情况下室内不用气溶胶喷雾器喷雾消毒。7、室外不宜用气溶胶喷雾器喷雾消毒。8、戊二醛对人有较大的毒性,不能用于环境及物体表面的消毒。9、环氧乙烷易燃易爆,不能用于室内物体表面熏蒸消毒,也不能用于飞机、船舱等的消毒。,(十七)、不推荐使用或不能使用的消毒方法,(一)、隔离的概念 隔离是将传染病人及带菌者在传染期间安置在指定的地点与健康人群分开,便于治疗和护理。同时,便于污染物的消毒,缩小污染范围,减少传染病传播的机会。这样,既有利于防止传染病人的蔓延,也有利于病人的康复。,鉴于任何一种传染病都具有传染性及流行特征。因此,对传染病人的隔离意义在于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便

13、于集中治疗,以最少的人力,物力控制传染病流行,提高治愈率,以达保护易感人群之目的。,接触病人前后;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处理清洁或无菌物物品前;进行无菌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在同一病人身上,从污染操作转为清洁操作之间;戴手套之前,摘手套之后。,接触传染病人之后;接触感染的伤口和血液、体液之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ICU等部门带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检查、护理、治疗免疫功能低下病人之前;接触传染病病原污染的物品之后;双手需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一)、常用物理消毒灭菌方法 压力蒸汽、干热(烤箱)、电离辐射、微波、紫外线、红外线、超声波、等离子体、强光、过滤除菌

14、、机械去除等。,特性:紫外线属电磁波辐射,最大杀灭微生物波长为253.7nm,其释放的能量较低,故穿透能力较弱。适用范围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常用的室内悬吊式紫外线灯对室内空气消毒时安装的数量为平均1.5W/m3,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紫外线消毒,a.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酒精擦拭);定期监测紫外线强度(30W 70 W/cm2);b.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c.用于消毒物体表面时,应便于紫外线直接照射于被消毒物体表面;d.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直接照射到人体,以免引起损伤。,紫外线消毒注意的问题,(

15、1)特性: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采用静电吸附原理,加以过滤系统,不仅可过滤和吸附空气中带菌的尘埃,也可吸附微生物。(2)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有人在的条件下空气的消毒。(3)使用方法:在一个2030m2的房间内,使用一台大型静电式空气消毒器,消毒30min后,可达到国家卫生标准。(4)注意事项1)所用消毒器的循环风量(m3/h)必须是房间体积的8倍以上。2)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有电源线损坏、漏电或臭氧泄漏等现象,应马上停止使用,请专业人员修理。,醛类消毒剂戊二醛(1)特性 戊二醛分子式 C5H5 O 2,分子量100.13呈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挥发性低,有醛的气味。以戊二醛为主要杀菌成分的消毒剂常用灭菌

16、浓度为2%。国外还有2.5%和3.4%。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影响小等特点。(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消毒与灭菌。,(3)使用方法1)灭菌处理:常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待灭菌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浸泡 10h 后,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擦干后使用。2)消毒:用浸泡法,将清洗、晾干的待消毒处理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一般20min45min,取出后用灭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3)2%的戊二醛一般可连续使用7-14天,3.4%的戊二醛可连续使用28天。,(4)注意事项1)戊二醛对手术刀

17、片等碳钢制品有腐蚀性,使用前应先加入 0.5%亚硝酸钠防锈。2)戊二醛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接触戊二醛溶液时应戴橡胶手套,防止溅入眼内或吸入体内。3)盛装戊二醛消毒液的容器应加盖,放于通风良好处。,常用的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有: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二氧化氯,二氧化氯(1)二氧化氯,分子式ClO2,分子量为67.45,在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溶于水后可制成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1947年后逐步应用于消毒领域。二氧化氯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速效杀菌作用。但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消毒效果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的特点,二氧化氯活化液和稀释液不稳定。(2)适用范围 适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加工、餐(

18、茶)具、饮水及环境表面等消毒。,(3)使用方法 消毒处理: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等方法。浸泡法待消毒或灭菌物品应清洗、晾干、浸没、加盖。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100mg/L250mg/L 浸泡30min肝炎病毒和结核分枝杆菌污染物品500mg/L 浸泡 30min对细菌芽孢污染物品 1000mg/L 浸泡 30min 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所用浓度和作用时间与浸泡法相同。,二氧化氯,喷洒法。一般污染表面 500mg/L 喷洒作用 30min;对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表面1000mg/L 60min空气消毒 500mg/L 按20mg/m3气溶胶喷雾

19、1小时 饮水消毒法 在饮用水源水中加入 5mg/L 的二氧化氯,作用 5min,使大肠杆菌数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二氧化氯,(3)注意事项:1、配制溶液时,忌与碱或有机物相混合。2、二氧化氯对金属有腐蚀性,金属制品经二氧化氯消毒后,应迅速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沥干。,二氧化氯,含氯消毒剂(1)特性 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后能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其品种较多,可分为有机化合物类和无机化合物类,最常用的有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漂白粉、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等。(2)适用范围 适用于餐(茶)具、物体表面、环境、水、疫源地等消毒。,卤素类消毒剂,(3)使用方法1)消毒液配制 根据不同含氯消毒剂产品的有效氯含

20、量,用自来水将其配制成所需浓度溶液。2)消毒处理方法: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喷洒与干粉消毒等方法。浸泡法 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有效氯500mg/L 泡10min以上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物品有效氯2000mg/L5000mg/L 浸泡 30min 以上。,擦拭法 对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喷洒法 对一般污染物品表面1000mg/L作用 30min 以上肝炎病毒和结核杆菌污染物品 2000mg/L 作用 60min以上喷洒后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人员应离开现场。干粉消毒法 对排泄物用含氯消毒剂干粉加入排泄物中使含有效氯10000mg/L略加搅拌后作用 2h6h对医院

21、污水的消毒用干粉按有效氯 50mg/L 用量加入污水中搅拌均匀作用 2h后排放,(4)注意事项:1)片剂、粉剂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水剂应于阴凉处避光、密闭保存。所需溶液应现配现用。2)配制漂白粉等粉剂溶液时,应戴口罩橡胶手套。3)未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有腐蚀性,不应做金属器械的消毒;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器械消毒后,应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并擦干后使用。,4)对织物有腐蚀和漂白作用,不应做有色织物的消毒。5)用于餐具的消毒后,应及时用清水冲洗。6)消毒时,若存在大量有机物时,应提高使用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7)用于污水消毒时,应根据污水中还原性物质含量适当增加浓度。,(1)

22、特性 碘伏是以活性剂表面为载体和助溶剂的不定性络合物,其分子量和分子式因表面活性不同而异。1932年Gershenfeld(1932)首次合成了PVP碘伏,20世纪50年代制成消毒剂,并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已有几十种不同配方的碘伏消毒剂。属中效消毒剂,具有中效、速效、低毒,对皮肤粘膜无刺激并无黄染,对铜、铝、碳钢等二价金属有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稳定性好等特点。,含碘消毒剂 碘伏,(2)适用范围:适用于手、皮肤、粘膜等的消毒。(3)使用方法1)消毒液配制:根据有效碘含量用灭菌蒸馏水将碘伏稀释成所需浓度。2)消毒处理方法: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擦拭、冲洗等方法。浸泡法 对皮肤的浸泡消毒,卫

23、生洗手消毒用含有效碘500mg/L的消毒液浸泡2分钟。,擦拭法 对皮肤、粘膜外科洗手有效碘2500 mg/L5000mg/L 擦拭作用3min于手术部位及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含有效碘2500 mg/L5000mg/L 局部擦拭2遍作用共2min;对口腔粘膜及创口粘膜创面消毒有效碘 500 mg/L1000mg/L 作用3 min5min注射部位消毒也可用市售碘伏棉签(含有效碘2000mg/L)擦拭,作用2 min3min。,冲洗法。对阴道粘膜及伤口粘膜创面的消毒,用含有效碘 250mg/L 的消毒液冲洗3 min5min。(4)注意事项:1)碘伏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2)碘伏对二价金属

24、制品有腐蚀性,不应做相应金属制品的消毒。3)消毒时,若存在有机物,应提高药物浓度或延长消毒时间。4)避免与拮抗药物同用。,(1)特性 乙醇称酒精,分子式C2H5OH,分子量为46.07,无色透明液体。属中效消毒剂,可杀灭不形成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病毒,但所有浓度对细菌芽孢均无效。具有速效、无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金属无腐蚀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易挥发、不稳定等特点。乙醇作为其他消毒剂的助溶剂和增效剂使用,如乙醇与氯己定、碘、苯扎溴铵等复配,其效果更佳。(2)适用范围 适用于皮肤、环境表面及医疗器械的消毒等。,醇类消毒剂乙醇,(3)使用方法 消毒处理: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法和擦拭法。1)浸泡法细菌繁殖体污染医疗器械等物品用75%浸泡10min以上;个别对其它消毒剂过敏者可用75%溶液浸泡5min。2)擦拭法。对皮肤的消毒。用75%乙醇棉球擦拭。,乙醇,(4)注意事项 1)乙醇易燃,忌明火;必须使用医用乙醇,严禁使用工业乙醇消毒和作为原材料配制消毒剂。2)对酒精过敏者慎用。,乙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