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遴选素材.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40423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32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指导-遴选素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作文指导-遴选素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作文指导-遴选素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作文指导-遴选素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作文指导-遴选素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文指导-遴选素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指导-遴选素材.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应试作文指导二:遴选素材,方法指津,一篇文章的成败往往不是在动笔之际,而是在动笔之前。这个“动笔之前”恐怕主要是针对选材而言的。我们很多同学的中考作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语句通顺,但就是无法感染读者,当然就评不上高分。究其原因,主要是选材不理想。那么,在选材方面,我们该怎么着手呢。从记叙文来看,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组织材料力求精当,写好一篇记叙文,我们首先要组织精当的材料。要做到“精当”,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材料不能游离主题。2、组织材料应力求真实、准确。3材料不能过于狭窄。,1材料不能游离主题。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你所组织的材料一定要契合文章主题。如我的引路人一文

2、,笔墨应集中在“引路人”身上才算抓住了重点。可作者却大写特写“我”自己,这就偏离了文章轨道,难以突出文章的主旨了。,2材料不能胡编滥造,这就是说,组织材料应力求真实、准确。那种“在车厢内将歹徒踢出三四米远”的情节是虚假的,那种“老师带病上课昏倒于讲台”的故事是不可信的,那种“拾到东西一等几小时”的事例是经不住推敲的。这些胡编滥造的材料只会弄巧成拙,影响文章的质量。,3材料不能过于狭窄。不要一写“奉献爱心”,就是给“希望工程捐款”;一写“家乡变化”;就是盖了平房盖楼房,买了彩电买摩托;一写“母爱”,就是织毛衣,送雨伞;一写“老师”,就是补功课,解难题还有我懂得了珍惜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我在花季在

3、花季中努力学习;我在努力在学习上努力;起点把这次学习上的进步作为新的起点生活是如此广阔,方方面面都有作文素材,为什么只选择“学习”这一点呢?,二、遴选材料力求新颖,组织材料之后,接着就是对材料进行遴选。这一过程包括鉴别、比较、筛选、取舍等方面。所选材料应力求新颖,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怎么“新”1“新”在独具慧眼。2“新”在独运匠心。3“新”在独辟蹊径。,1“新”在独具慧眼。材料要新,选材者需有一双慧眼。比如我爱家乡的秋天一文,很多同学选材不外乎“秋天景色如何迷人”、“秋天硕果如何喜人”、“秋天收获如何醉人”等。而有个同学却选用这样一则材料:秋季的某日,全家人高高兴兴去参加选举。妈妈

4、打扮一新,爸爸放弃了一笔可观的生意,行动不便的爷爷奶奶也结伴去投自己神圣的一票。作者感受到了改革的春风吹过来的浓浓的民主空气,他认为这是最值得讴歌的“金秋”。好一则充满时代气息的材料!,2“新”在独运匠心。有时,你可能对组织的材料举棋不定,这时你最好以你的“匠心”度一度他人之“腹”,再决定材料的取舍。例:还我课外天地一文,现有三则材料可供选用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不能顾及课外天地。学校、家长卡得紧,不敢顾及课外天地。课外天地充斥着武打、凶杀、色情,不愿光顾课外天地。你不妨想一想,两则选用者肯定很多,则会少一些,你便可淘汰而取。,3“新”在独辟蹊径。这“蹊径”往往表现为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如:

5、反映差生受歧视的文章多如牛毛,同学们笔下的差生遭遇大多相同:老师冷嘲热讽,同学白眼相向,父母拳脚相加。而有个同学却以幸运为题选取了这样一个角度:班主任的晚自习,大家都抄黑板上的作业。我这个差生在最后一排,眼睛近视没法抄。于是我向前面的同学“借光”,恰巧班主任发现了:“讲小话,罚你在讲台边抄。”我在讲台上抄起来,仿佛第一次发现老师的字写得那么大,那么工整,那么清晰。抄完后,我回到 座位上,周围的难兄难弟一边抄我的,一边说:“你真幸运,老师罚你上去,这么快就抄完了,要是我也被罚上去就好啦!”听到他们的羡慕声,我心头涌上一种从未有过的幸运和满足。全文以幸运写不幸,以乐境写哀情,多么独特的角度!,三、

6、提炼材料力求艺术,不少同学总是抱怨生活太平淡,没有精彩的东西入文。其实,这主要是不会艺术地提炼材料。那么怎样提炼材料呢?1变一般为典型。2变单薄为丰厚。3变肤浅为深刻。,1变一般为典型。“艺术组合”就是一种好方法,它是将分散、零碎的材料进行巧妙的组合和嫁接,创造出更具典型的内容。如有篇中学生的一天的习作,作者巧妙地将劳动委员罚扫寝室、老师罚站、食堂管理员罚款、班主任罚写检讨集中于“我”的一天,以此反映学校以罚代教的问题。这样将不是发生在同一天的事集中于一天,不但没有失真之感,反倒更具有戏剧性。,2变单薄为丰厚。这是指增加材料的立体感、层次感、厚重感,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度。如一同学写夏天的歌,先写

7、因阴雨连绵农家的稻谷没法晒而开始发霉,乡亲们一筹莫展。再写政府决定减免有关提留,村民们十分激动,文章表达了“政府爱人民”这一主题。后来作者又加上这样的内容:大家考虑到不能光靠政府照顾,还要开展生产自救,减少损失。这样,主题变成了“政府爱人民,人民爱政府”,文章的内蕴变得丰厚多了。,3变肤浅为深刻。这是指材料进行由浅入深的思考,使文章具有更强的穿透力。如一个同学写荒,先写农村许多人外出打工田荒,再写菜园无人管理园荒,最后写家里无人照管孩子,父母干脆让读书的姐姐下学带小孩人荒,这样一组织材料,使文章的主题显得特别深刻。从议论文来看,也需要占有大量的材料,特别是在论述中,需要运用不少的材料来作论据,

8、那么,我们可以充分地进行论据的分类搜集整理。比如,我们可以按“爱国篇”、“时间篇”、“理想篇”、“事业篇”、“勤奋篇”、“友谊篇”、“成败篇”、“求知篇”、“美丑篇”等若干方面搜集论据,建立起自己的论据库。,【美文示例】绿,评点这是一篇以“绿”为话题的作文,文章在选材上有这样一些特色:选材新颖。作者突破了一般同学所写的如春夏秋冬四季之绿,绿化荒山荒坡之“绿”,绿化校园之“绿”等内容,选取了一个小姑娘爱绘画、爱绿色的素材。处理巧妙。作者将绘画与绿色勾连起来,并使之天衣无缝地组合在一起,有一种虚实结合之美。内涵丰厚。文中不仅写了小姑娘爱绘画、爱绿色,而且能表现出小姑娘对生活的热爱,使得全文颇具立体

9、感。,【新题导练】,文题一:童心依旧 童心最真诚,最纯洁,最可爱。作为已走进青春花季的中学生,未泯的童心常常演绎出许多生动感人的故事。请用上面的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点拨从题目来看,此题较宜于写记叙文和散文。在选材上应该注意这样几点 选材要契合题旨。文中有“依旧”二字,它不是对童年生活的简单追忆,而是“我”或“我们”虽已走出童年时代,但依旧有一颗未泯的童心。这颗童心在某一特定的时刻便得到了尽情的张扬。选材要拓宽范围。究竟哪些能表现童心呢?主要有这样几方面:一是童心之“纯”,二是童心之“奇”三是童心之“趣”。拓宽了范围,选材才有广阔的空间。选材要注意取舍。要选取那些能真正表现“童真复苏”的素

10、材,那种非儿童化的成人类材料应该坚决摒弃。,文题二:让我试一试 看到“试一试”这个词眼,你会觉得有无数精彩的故事,也可以引发许多精辟的议论。请用上面的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点拨如果写记叙文,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组织素材:“我”想“试一试”,他人不让“试”,如父母溺爱子女,什么也不让“试”等。别人“试”不了,或别人“试”砸了锅,“我”来试一试,从而展示“我”的才能。几经波折,“我”终于得到了“试一试”的机会。(得此机会,文章即进入尾声)“试”某一件事情的详细经过。,文题三:为()而陶醉 生活是美好的。美好的生活中,无论人、事、物、景等,总有令你陶醉的时候,请抓 住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某一“陶醉

11、”点,补充文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点拨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往往题材宽泛,有话可写。就本文而言,选材面十分广阔。可以说是琴棋书画、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名胜古迹样样皆可入文中。究竟怎样选好材料呢?一是要新颖独特。有些材料很熟悉,但正因为太熟太俗可能被很多人看好,为了避免雷同,你最好另辟蹊径。二是要宜于抒发自己的情感,特别是能表现“陶醉”,因为写好“陶醉”是本文成功的关键。,文题四:班上流行 在我们班级中,总会有许多流行的东西,它们使同学们为之欢呼雀跃,为之废寝忘食,为之魂牵梦绕请将文题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点拨这道半命题作文,宜于写记叙文,也可以写短评。以记叙文为例,在选材

12、上,“触觉”要伸得远一些,“视觉”要看得广一些。比如,这种“流行”,可能是流行的某一话语,可能是流行的某一举动,可能是流行的某一物件,可能是流行的某一色彩所选的材料越有生活气息就越具感染力。,文题五:以“广告”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点拨 如果写记叙文,你可以叙述一个精彩的广告故事,可以描述几句精彩的广告词对你的影响,可以写你受广告的影响买到了称心如意的物品,可以写你买回的东西并不如广告说的那样毫无瑕疵,文题六: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点拨如果写叙文,关键是要善于对材料进行扩充,其方法是用插叙的方式铺展,平时家长不让做家务,自己懒得做家务的几个画面,使文章的内容丰厚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