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五章公共支出理论.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040466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76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第五章公共支出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5第五章公共支出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5第五章公共支出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5第五章公共支出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5第五章公共支出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第五章公共支出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第五章公共支出理论.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公共支出理论,公共经济学,第五章 公共支出理论,第一节 公共支出水平的决定第二节 公共支出的“成本-收益”分析第三节 公共支出的效率与公平,公共经济学,第五章 公共支出理论第一节 公共支出水平的决定,用脚投票 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蒂伯特(Charles Tiebout)提出的:在人口流动不受限制、存在大量辖区政府、各辖区政府税收体制相同、辖区间无利益外溢、信息完备等假设条件下,由于各辖区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税负组合不尽相同,所以各地居民可以根据各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税负的组合,来自由选择那些最能满足自己偏好的地方定居。居民们可以从不能满足其偏好的地区迁出,而迁入可以满足其偏好的地区居

2、住。形象地说,居民们通过“用脚投票”,在选择能满足其偏好的公共产品与税负的组合时,展现了其偏好并作出了选择哪个政府的决定。现在通常用来比喻对某事的失望或抵触,从而选择离开或者放弃。,公共经济学,第五章 公共支出理论第一节 公共支出水平的决定,2、公共支出的作用公共支出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再分配;反垄断;纠正由于缺乏远期市场和保险市场所造成的影响;消除长期不均衡;纠正外部性、提供公共产品;有益品需要。,公共经济学,第五章 公共支出理论第一节 公共支出水平的决定,二、公共支出的宏观模型1、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由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与罗斯托提出。他们用经济发展的阶段理论来解释公共支出的增长原因。早期

3、阶段,公共部门投资在整个社会的总投资中占有较大比重;中期阶段,政府投资还应继续进行,但只是对私人投资的补充。另外,无论早期还是中期,为了应对市场缺陷,政府干预也应该增加。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关于基础设施的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对于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的支出。大众消费阶段,进行再分配的政策性支出的增加会大大超过其他项目的公共支出,也会快于GNP的增长速度。他们还认为,整个发展阶段,GNP中总投资的比重是趋于上升的,但政府公共投资占GNP的比重却会下降。,公共经济学,第五章 公共支出理论第一节 公共支出水平的决定,2、瓦格纳法则瓦格纳是19世纪德国的一位经济学家,他研究了公共部门支出占GNP比例不断

4、上升的原因。得出了一个结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公共部门的相对规模也会扩大。他从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两个方面找到了公共支出对GNP比率上升的原因。政治方面看,公共支出的相对增长是国家活动规模扩大的结果。经济方面看,是工业化、城市化和需求的收入弹性,使得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缺陷:没有采用公共选择的视角,也没有从供给一方寻找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公共经济学,第五章 公共支出理论第一节 公共支出水平的决定,3、替换效应和检验效应 皮考克与瓦埃斯曼在1961年出版的联合王国公共支出的增长对公共部门的增长做了研究。认为公民能够容忍的税收水平是政府公共支出的约束条件。同时他们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5、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税收收入也会上升,于是公共支出将与GNP同步增长。因此正常时期,公共支出将呈现出一种逐渐上升的趋势。然而,任何一个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可能会遇到如战争、饥荒或其他灾难等非正常情况,这是就需要公共支出急剧增加,为了提高资金,政府将被迫提高税率,而公众在危机时期也会接受提高了的税率。,公共经济学,第五章 公共支出理论第一节 公共支出水平的决定,三、公共支出的微观模型 一般而言,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可以根据以下一些因素来解释公共支出的增长:1、产出水平决定公共部门的产出水平是由中间投票人的效用函数所决定的。2、服务环境因素公共支出的增加,有时并不是由于服务水平或效率下降所致,而是由

6、于社会环境恶化所引起,当现实生活中出现这种情况时,增加公共支出水平是一种合理的决定。,公共经济学,第五章 公共支出理论第一节 公共支出水平的决定,3、人口变化对公共支出的影响1)当公共部门提供纯公共产品时,如果不存在价格效应,则不会增加2)当公共部门提供私人产品时,要维持个人效用,公共支出必须随人口增加而增加;3)当公共部门提供准公共产品时,同上,要维持个人效用,公共支出也会增加,但公共支出的提高率小于人口增长率;4)人口增加还会通过价格效应作用于公共支出,使公共支出提高;5)人口增加对环境产生影响,无疑都会要求增加公共支出。,公共经济学,第五章 公共支出理论第一节 公共支出水平的决定,4、公

7、共部门投入品的价格生产公共产品的各种投入要素价格的提高,也会引起公共支出水平的提高。鲍莫尔模型 鲍莫尔将经济部门分为两大类:累进部门和非累进部门。并根据这个分类原则,提出了关于公共支出增长的一个可能解释,如果公共部门生产率的增长低于经济中其他部门,且公共部门雇员的工资与经济中其他部门的工资同步变动的话,那么在其余因素不变时,公共支出将会提高。,公共经济学,第五章 公共支出理论第一节 公共支出水平的决定,5、公共部门所提供产品的质量公共产品的质量也是决定公共支出水平的一个因素。一般而言,质量较高的公共产品的生产显然要比那些质量较低的公共产品的生产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从而也要求更多的公共支出。,公

8、共经济学,第五章 公共支出理论第二节 公共支出的“成本-收益”分析,一、私人支出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1、私人企业投资的决策步骤私人企业会不断面临是否进行投资的决策,一般而言,它们要遵循以下四个步骤:1)确定一系列可供选择的方案2)分析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特别是各种方案所要求的投入和能够带来的产出3)估算各种投入和产出的价值4)将各方案的投入和产出价值进行比较,计算出可得利润,选择可得利润最大的方案。,公共经济学,第五章 公共支出理论第二节 公共支出的“成本-收益”分析,2、投资回报的贴现问题 经济学家经常使用贴现值来计算和表示将来的1块钱和现在的1块钱之间的差异。用于计算贴现值的是近似

9、于银行利率的贴现率。如果贴现率是5%,那么就意味着1年以后的105元相当于现在的100元,或者说,1年以后的100元只相当于现在的95.24元。,公共经济学,PDV是贴现值的缩写,Rt是某一投资在t时期获得的净收益,r是利率。,第五章 公共支出理论第二节 公共支出的“成本-收益”分析,3、净利润与贴现后净利润的区别,公共经济学,第五章 公共支出理论第二节 公共支出的“成本-收益”分析,二、公共支出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1、公共支出与私人企业支出的不同一般而言,公共支出也是像私人企业那样,根据以上四个步骤来进行决策,但是政府的支出行为至少在两个方面与私人企业不同:1)公共支出的主要目标不是利润

10、;因为政府要关注更广泛的结果,如稳定、公平2)公共支出在很多情况下不能像私人企业那样用市场价格来估算。很多政府的投入产出行为并非在市场中进行,因而不存在市场价格。另外政府的公共支出行为虽有市场价格可供利用,但他们不一定反映真实的社会成本。,公共经济学,第五章 公共支出理论第二节 公共支出的“成本-收益”分析,2、公共支出的成本分析公共支出成本分析的基本工具是影子价格和机会成本。1)影子价格 在国民经济评价中,区别于现行的市场价格而采用的能够反映其实际价值的一种价格。影子价格(指国内影子价格)由生产价格和经济效果系数两部分组成。生产价格反映直接成本,经济效果系数反映与供求效应有关的间接成本。比如

11、,一吨煤炭的生产价格为100元,利用一吨煤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即经济效果系数为200元,那么煤炭的影子价格等于300元。影子价格和市场价格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考虑了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2)机会成本:就是为了得到该事物而不得不放弃的东西。,公共经济学,第五章 公共支出理论第二节 公共支出的“成本-收益”分析,3、公共支出的收益分析 对于存在市场价格的项目来说,公共支出的收益分析可以借助于消费者剩余来进行。然而,很多种情况下,政府的项目或规制所带来的收益并没有市场价格,不可以直接计算,而只能以非货币化的收益来衡量。用非货币化的收益来衡量公共支出的效果,一般可以采取两种方法:1)时间价值法 当人们能够通

12、过公共产品节约时间,并将这部分时间投入到创造财富的活动中去,也就是公共支出的一种收益。估算方法:人们节约的时间,乘以小时工资率。如:一小时工资为12元,政府修建桥梁可以使人们节约20分钟,那么,对于每一个体而言,政府这项公共支出的收益将是12元1/3小时=4元,公共经济学,第五章 公共支出理论第二节 公共支出的“成本-收益”分析,2)生命价值法 用一个人在生命周期中所能创造的国民收入来估算其生命的价值,进而计算出公共支出所带来的收益。如:当一个社会的平均寿命低于60岁时,政府的公共支出若能有助于延长人们的生命周期,那么就会产生一定的收益,创造更多的价值。而这个价值就是公共支出的收益。或用死亡估

13、算法 如果公共支出有助于减少工作中的伤亡事故或降低相关风险,那么,由此而避免的经济损失也就成为该项公共支出的收益。,公共经济学,第五章 公共支出理论第二节 公共支出的“成本-收益”分析,4、公共支出的贴现问题 政府所采用的贴现率被称为社会贴现率。它表明人们对将来发生的各种事情有多重视。一个高的社会贴现率,意味着人们对未来的责任感减弱,说明人们只追求眼前利益。变得鼠目寸光。商业上的毁约,政治上的失信,对设备保养掉以轻心,对环境破坏无动于衷,对下一代人不负责任,甚至今朝有酒今朝醉,都是社会贴现率高所表现的心态。所以社会贴现率上升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它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人与人的联系减弱,机会主义的泛滥

14、。社会贴现率受以下因素的影响:首先,它依赖于经济贴现率;其次,社会的安定,特别是政治安定对社会贴现率有重大影响;再次,人的平均剩余寿命、社会的犯罪率、交通事故率、职业保障程度,也会对社会贴现率产生影响。,公共经济学,第五章 公共支出理论第二节 公共支出的“成本-收益”分析,对于一个投资项目,如果采用过低的贴现率,社会无效工程也会上马,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采用过高的贴现率,有效工程会因无法通过可行性分析而被舍弃。而且,过高的贴现率还会使人们低估未来的长远利益,刺激人们更早地耗尽自然资源,并把成本负担推到未来几代人的身上。私人部门的贴现率选择通常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15、)市场竞争是完全的还是不完全的。2)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越强,贴现率越高。(房地产的不确定性)3)风险。风险越大,贴现率就越高。4)税收。税收易变,贴现率就越高。5)宏观经济政策。,公共经济学,第五章 公共支出理论第三节 公共支出的效率和公平,一、公共支出的资源配置有效性(一)根据目标性质的不同,公共支出的决定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1、目标可分割2、目标不可分割(二)根据预算性质不同,公共支出的决定也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1、预算固定2、预算可变将这四种情况进行组合,就有四种可能。,公共经济学,第五章 公共支出理论第三节 公共支出的效率和公平,第一种情况 预算固定,目标可分割 在预算固定的情况下,公

16、共支出在两个项目之间的最优配置将在两个项目公共支出的边际收益相等时达到,此时,预算的总收益将实现最大化。第二种情况 预算可变,目标可分割 要实现公共支出的最优规模,只需将公共支出增加或减少到其边际收益等于私人支出的边际收益处即可。,公共经济学,第五章 公共支出理论第三节 公共支出的效率和公平,第三种情况 预算固定,目标不可分割在预算固定而目标不可分割的情况下,公共支出水平的决定已很难按照边际收益相等的法则来加以确定,只能在同一目标的多个项目中按照收益率最高或净收益最大的法则来加以确定。当方案决策权控制在官僚手中,而官僚的选择立场又并非中性时,公众可能还不得不接受财政预算盈余最小化的选择结果。第

17、四种情况 预算可变 目标不可分割只要选择结果满足收益大于成本这个条件即可。,公共经济学,第五章 公共支出理论第三节 公共支出的效率和公平,二、公共支出的公平问题公共支出的公平问题之所以会的产生,是因为公共支出的收益分配具有相对集中性,而公共支出的成本负担却具有分散性。对公平问题的考虑可以分为两步进行:1、通过调查研究,确定社会权重;2、调整公共支出方式,使不合理的社会权重得到修正,以尽可能增加得益者人数,减少利益受损者人数。,公共经济学,1.下列各项支出中,属于公共转移性支出的是【】A.国防支出 B.财政补贴支出 C.行政管理支出 D.司法支出2.在社会收益价值的评估中,衡量产品的社会效益一般是用【】A帕累托最优理论 B消费者剩余理论 C边际效用理论 D瓦格纳法则3.转移性支出(名词解释)4.简要说明公共支出变化的原因(简答题)。5.简述成本收益分析的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