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撤销合同与无效合同的比较.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045398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撤销合同与无效合同的比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可撤销合同与无效合同的比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可撤销合同与无效合同的比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可撤销合同与无效合同的比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可撤销合同与无效合同的比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撤销合同与无效合同的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撤销合同与无效合同的比较.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可撤销合同与无效合同的比较可撤销合同是民法中可变更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一种.可撤销合同主要是意思表示不真正的合同。无效合同是相对于有效合同而言,凡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的合同,不能产生合同的法律效力,都属于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是民法中可变更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一种.可撤销合同主要是意思表示不真正的合同。无效合同是相对于有效合同而言,凡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的合同,不能产生合同的法律效力,都属于无效合同。那末,可撤销合同跟无效合同怎样区分?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

2、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伤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释义】本条是关于可撤销合同的规定。所谓可撤销合同,就是因意思表示不真实,通过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行使撤销权,使已经生效的意思表示归于无效的合同。我国的民法通则第五十九条规定:下列民事行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者撤销:(一)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一)显失公平的。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时起无效。可撤销合同具有以下特点:1.可撤销的合同在未被撤销前,是有效的合同。2,可撤销的合同普通是意思表示不真正的合同。无论是在大陆法系还是在英

3、美法系,大多规定意思表示不真正的合同,撤销权人可以请求撤销合同。3.可撤销合同的撤销要由撤销权人通过行使撤销权来实现。可撤销合同与无效合同有相同之处,如合同都会因被确认无效或者者被撤销后而使合同自始不具有效力,但是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可撤销合同主要是涉及意思不真正的合同,而无效合同主要是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可撤销合同在没有被撤销之前仍然是有效的,而无效合同是自始都不具有效力;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是有时间限制的,本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合同成立时起1年内具有撤销权;可撤销合同中的撤销权人有选择的权利,他可以申请撤销合同,也可以让合同继续有效,他可以申

4、请变更合同,也可以申请撤销合同,而无效合同是固然的无效,当事人无权进行选择。对于可撤销合同的规定必须要注意以下三点:1.可撤销合同中,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撤销合同,主要是误解方或者受害方有权请求撤销合同;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而订立的合同中,则惟独受伤害方当事人材有权请求撤销合同。2 .撤销权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变更或者撤销。3 .在可撤销合同中,具有撤销权的一方当事人并非一定要求撤销合同,他也可以要求对合同进行变更。本条规定了三种可撤销的合同:1 .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所谓重大误解,是指误解者作出意思表示时,对涉及合同法律效

5、果的重要事项存在着认识上的显著缺陷,其后果是使误解者的利益受到较大的损失,或者达不到误解者订立合同的目的。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同时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同行为人原来的真实意思不相符合,但这种情况的浮现,并非由于行为人受到对方的欺诈、胁迫或者对方乘人之危而被迫订立的合同,而使自己的利益受损,而是由于行为人自己的大意,缺乏经验或者信息不通而造成的。因此,对于这种合同,不能与无效民事行为一样处理,而应由一方当事人请求变更或者撤销。因重大误解而可撤销的合同普通具有以下几个要件:(1)误解一般是因受害方当事人自己的过失产生的。这种合同发生误解的原因多是当事人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

6、信息或者经验而造成的。(2)必须是要对合同的内容构成重大的误解。也就是说,对于普通的误解而订立合同普通不构成此类合同,这种误解必须是重大的。所谓重大的确定,要分别误解者所误解的不同情况,考虑当事人的状况、活动性质、交易习惯等各方面的因素。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对误解是否重大,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其一,对什么产生误解,如对标的物本质或者性质的误解可以构成重大误解,对合同无关紧要的细节就不构成重大误解。其二,误解是否造成为了对当事人的重大不利后果。如果当事人对合同的某种要素产生误解,并不因此而产生对当事人不利的履行后果,那末这种误解也不构成重大误解的合同。(3)这种合同要能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有

7、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合同一旦履行就会使误解方的利益受到伤害。(4)重大误解与合同的订立或者合同条件存在因果关系。误解导致了合同的订立,没有这种误解,当事人将不订立合同或者虽订立合同但合同条件将发生重大改变。与合同订立和合同条件无因果关系的误解,不属于重大误解的合同。根据我国已有的司法实践,重大误解普通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对合同的性质发生误解。在此种情况下,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将发生重大变化。如当事人误以为出租为出卖,这与当事人在订约时所追求的目的彻底相反。(2)对对方当事人发生的误解。如把甲当事人误以为乙当事人与之签订合同。特殊是在信托、委托等以信用为基础的的合同中对对方当事人的误解就彻底属于重大误

8、解的合同。(3)对标的物种类的误解。如把大豆误以为黄豆加以购买,这实际上是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指向对象即标的本身发生了误解。(4)对标的物的质量的误解直接涉及到当事人订约的目的或者重大利益的。如误将仿冒品当成真品。除此之外,对标的物的数量、履行地点或者履行期限、履行方式发生误解。足以对当事人的利益造成重大伤害的,也可认定为重大误解的合同。2 .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所谓显失公平的合同,就是一方当事人在紧迫或者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订立的使当事人之间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严重不对等的合同。标的物的价值和价款过于悬殊、承担责任、风险承担显然不合理的合同,都可称为显失公平的合同。显失公平的合同往往是当事人双

9、方权利和义务很不对等,经济利益上严重失衡,违反了公平合理的原则,法律规定显失公平的合同应予撤销,不仅是公平原则的体现,而且切实保障了公平原则的实现;再是从法律上确认显失公平的合同可撤销,对保证交易的公正性和保护消费者的利益,防止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而损害对方的利益都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的司法实践普通认为,显失公平制度具有以下构成要件:客观要件,即在客观上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不平衡。根据显失公平的合同,一方当事人权承担更多的义务而享受极少的权利或者在经济利益上遭受重大损失,而另一方则以较少的代价获得了极大的利益。这种不平衡违反了民法通则中的等价公平原则,也违反了当事人的自主自愿。(2

10、)主观要件,即一方当事人故意利用其优势或者另一方当事人的草率、无经验等订立了合同。因此,在考察是否构成显失公平制度时,就必须把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结合起来考虑。掌握显失公平制度还要搞清其与正常的商业风险的区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各种交易中给付和对价给付都达到彻底的对等是不可能的,做生意都是有赔有赚,从事交易必然要承担风险,并且这种风险都是当事人自愿承担的,这种风险造成的不平衡如果是法律允许的限度范围之内,这种风险就是商业风险。显失公平制度并非为免除当事人所应承担的正常商业风险,而是禁止限制一方当事人获得超过法律允许的利益;同时显失公平制度下,一方当事人普通是利用了另一方当事人的草率或者无经验等而订立的合同,而在正常的商业风险下,不存在这种情况。3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对方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本法第五十二条已规定因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无效的问题,这和本条对因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最大的区别是是否伤害了国家利益。伤害国家利益的,涉及社会公共秩序,大陆法系普通规定为无效。如果未伤害国家利益,受欺诈、胁迫的一方可以自主决定该合同有效或者者撤销。合用可撤销合同制度,已经能够充分保护受伤害方的利益,也能适应订立合同时各种复杂的情况。引用法条该文中引用法条,自2022年1月1日民法典生效后,更改为:1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