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岗位作业标准.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049064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岗位作业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通用岗位作业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通用岗位作业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通用岗位作业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通用岗位作业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岗位作业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岗位作业标准.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通用岗位作业标准项目作业程序动作标准安全要点1、基本要1.1车间主任要提前到岗,了解上一班安1.1.1无故不参求全、生产、机电设备运行及检修情况。加班前会不准上岗。2、班前会2.1厂(部)领导及车间领导按时组织召点名开班前会。2.2车间主任认真执行上岗前点名考勤制度,上岗人员不得迟到。3.1车间主任对本车间的安全生产计划、要3、班前会求和班前准备工作以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班前会内容进行安排。3.2 认真传达上一班的安全生产、作业现场以及机电设备运行和检修情况。3.3 厂(部)领导对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进行安排和强调,并认真贯彻传达公司及上级的有关指示、指令及规定要求。3.4车间主任应掌握本车间

2、上岗职工的身3.4.1身体欠体和情绪状况。佳、精神不振或3.5电气、起重、锅炉、压力容器、焊接、班前饮酒者不车辆驾驶及机电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3.6要求职工严格执行厂规、厂纪,杜绝“三违”行为,做好安全联保互保工作。严禁酒后上岗。准上岗。1、着装1.1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衣着要整洁,袖扣和衣扣必须紧扣。1.2不准穿拖鞋、高跟鞋上岗,女工上岗1.2.1不符合要前把长发挽入帽中。1.3严禁穿化纤服装进入气体存放库。求不准上岗。班前准备2、队伍2.1厂区内严禁带领无关2.2所有人员要挂牌、戴帽上岗。3.1严禁携带烟火上岗(除电焊工)。3、携带3.2 携带好随身作业工具,保证行动安全方便。3

3、.3 需携带便携式气体探测仪的人员,要携带完好、准确的仪器进行上岗巡查及工作。3.4 需办理有关工作票的,应提前办好,注意随身携带。3.5 高处作业人员,应检查携带合格的安全带。1、交班1.1 准时进入工作岗位。1.2 要做到手把手,口对口,你不来我不L2.1介绍情况走。1.3向接班人员介绍当班安全生产、设备运行、检修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处理措施和过程、遗留问题及接班人员应注意的事项。2.1准时进入工作岗位。要详细全面。2.1.1严禁酒后交接班交接班2、接班3、现场检查及试运行4、问题处理5、履行手续2.2 向交班人员了解安全生产及设备运行及检修情况,出现的问题,处理措施和过程、遗留问题及应

4、注意的事项。3.1 交班者协同接班者一起检查岗位卫生是否干净、工器具、消防设施是否齐全完好,摆放是否整齐。3.2 检查现场安全生产及设备运行、检修情况。经检查确认无误,交班者协同接班者方可进行试车,试车无误方可离开岗位。4.1 交班者协同接班者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4.2 不能立即处理的问题,应立即向班长或主任详细汇报,接受领导的处理措施及方法,明确责任范围,并详细填写巡查记录。5.1 交接工作完毕后,方可履行交接班手续。5.2 交接班人员按规定要求进行移交、互相认可、并共同在交接班记录本上签字,签字后交班者方可离开岗位。或带火种上岗。5.2.1有一方未在记录本上签字,不准下班。1、班

5、后会1.1班长在班后会上进行点名,保证人员1.1.1人员不齐班后会点名2、基本要求3、班后会内容4、下班齐全。2.1交班完毕后,到本车间会议室参加班后会,班后会由车间领导及班长组织召开。3.1 当班班长对安全生产、机电设备运行以及超前维护、保养等情况进行总结,并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和方法。3.2 当班班长针对当班人员的工作表现,按照公司要求对每位职工进行绩效考核,并宣读考核分数。4.1下班后,路上注意安全。全不准下班。作1、基本要1.1严格遵守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业现场求1. 2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及标准进行作业。1.3岗位人员要按标准化管理要求去做,班中对设备进行认

6、真巡查、做到超前维修、作业现场2、作业场所要求3、台钻、手电钻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完好运行。1.4 做好本岗位的卫生工作,做到窗明地净、设备见本色。1.5 保证本岗位标准化达标,即工器具完好、摆放整齐。2.1 严禁在下列范围内作业:距变压器(3KV以下)围栏3m范围内以及上空;距滑线、消防栓、地沟周围2m范围内;距输配电线路2m范围内以及上空。如确需进行在以上范围内作业的,则必须制定防范措施,经有关部门批准,作业人员认真学习,确保安全后方可进入。2.2 在“禁止烟火”的场所,严禁吸烟或带入火种;禁止在有毒有害气体或粉尘的场所休息或饮食;不准单独一人操纵易触电或易绞伤的机电设备;非本岗位人员,未经

7、批准,严禁进入要害场所;废料及垃圾,必须及时清除,送至指定地点存放;在易燃气体、液体的场所,禁止存放易燃品,严禁烟火,电气设备要防爆。2.3 严格执行电气操作规程规章制度。操作低压刀闸开关时,必须在开关的侧面;操作高压设备,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并站在绝缘台上操作。机电设备停电检修,必须办理停电手续,并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示牌。检修完毕,办理送电手续,确认无误,方可准批送电。2.4 必须坚持文明生产、文明作业。工件、工具和材料的放置要稳妥整齐,地点适宜。2.5 起重机处于工作状态时,严禁人员攀登吊运中的物体,严禁人员从吊件下通过或停留。3.1 开钻前检查钻头卡箍及装卡工具是否完整,

8、工件的装卡、挡靠是否稳固,松紧钻头卡箍要使用专用工具,禁止敲击。3.2 台钻摇臂的高度或角度调整后,必须及时将其拧紧,否则不准开车。3.3 压钻用力要均匀,不得另加杠杆实行强力压钻;钻透孔时,工件下面应有垫,接近钻透时,用力要轻。3.4 4钻杆未停稳时,不准用手捏钻卡箍。使用锲铁卸钻头时敲击用力不宜过大。2.3.1严禁湿手操作电气开关。2.3.2警示牌必须谁挂谁取,非操作人员禁止合闸。2.4.1不得妨碍操作、通行,严防掉落、滚动。3.2.1开车时严禁戴手套操作。3.3.1切屑长度超过100mm时,必须停钻断屑。作业现场4、砂轮操作5、高处作业操作6、动火作业4.1 开机前检查砂轮机的防护罩和排

9、尘装置是否完整。防护罩保护角度不小于240,中心线以上的开口角度不大于65,防护罩与砂轮外圆的间隙在20-3Omm之间。4.2 使用手砂轮机时,砂轮旋转方向应避开人行道和设备,或加防护挡板。4.3 磨削时,要握牢工件,并缓慢接近砂轮,用力不可过猛。4.4 除修整刀具刃面外,一般不宜用砂轮侧面磨削。对厚度小于20mm的砂轮,禁止使用侧面磨削。砂轮圆表面出现不规整时,操作人员应及时修整。5.1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的高处作业时,必须佩戴合格有效的安全带、安全帽,不准穿易滑、硬底或带铁钉、铁掌的鞋;风力6级及以上有雷电时,禁止在露天高处作业,遇冰雪时,应有防滑措施。5. 2作业前必须检

10、查作业用具是否齐全、拴固可靠,作业场所的支架、跳板和立柱是否牢固稳定。5 .3采用梯子登高作业时,应放置稳妥,梯身与地面夹角应在60为宜,人字梯拉绳必须牢固。梯上有人时,不准移动梯子,要有专人看管。6 .4高处作业时,安全带的钩子必须挂在牢固可靠的物体上,必须备有工具袋或用于存放工具和小型零件的篮筐,传递物件必须用吊绳拴牢,禁止抛掷。6. 1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6.2动火作业前应进行动火分析,动火分析的取样点要有代表性。6.3 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氧含量不得超过21%。6.4 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必须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

11、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体积百分数)。6.5 动火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作业前必须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4.3.1必须戴防护眼镜,不准正对砂轮旋转方向站立。4.3.2不准两人同时在一个砂轮上磨削。4.3.3打磨细小工件,必须用工具夹持,不准直接用手拿。5.1.1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及其他不适合高空(处)作业的人员,禁止从事高处作业,学徒工必须有师傅带领。5. 3.1必须有专人扶梯。6. 4.1禁止在支撑横杆以外的跳板上作业。7. 2.1在较大的设备内动火作业,必须采取上、中、下取样;在较长的物料管线上动火,必须彻底隔绝区域内分段取样;在设备

12、外部动火作业,必须进行环境分析,且其它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6.6五级风以上(含五级)天气,原则上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生产需要确需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必须升级管理。6.7动火期间距动火点30m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气体;距动火点15m内不得排放各类可燃液体,不得在动火点IOm范围内及用火点下方向同时进行可燃溶剂清洗或喷漆作业。6.8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快瓶必须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快瓶间距不得小于5m,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得小于10m,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6.9动火完毕,动火人和监护人以及参与动火作业的人员必须清理现场,监火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分析范围不小于动火

13、点IOm0急救创伤1、止血2、骨折3、颅脑外伤4、不明损伤5、搬运伤员1.1 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或止血带结扎出血点上方(近心端)。1.2 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2.1 肢体骨折2.1.1 用夹板或木板、竹片等将骨折处固定,避免部位移动。开放性骨折,必须先止血,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2.2腰椎骨折2.2.1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四肢一同进行固定。2.3颈椎骨折2. 3.1用沙土袋或其他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保证颈部固定不动。3.1将伤员置于平卧位,保持气道畅通。3. 1.1耳鼻有液体流出时,切勿堵塞,避免引起颅内感染。4. 2若有呕吐,应扶好头部和身体,使头部或身体同时侧转,防止

14、呕吐物造成窒息。4.1 立即护送到抢救地点。4.2 迅速向生产指挥中心汇报。5.1 腰椎、骨盆、胸外伤员5.1.1 将担架放在伤员的一侧。5.1.2 搬运者的双手同时插入伤员头部、肩背部及腰部、臀部、下肢的下方。5.1.3 动作一致将伤员托起,平放在担架1.1.1严禁用电线、铁丝、细绳代替止血带。2.1.1.1严禁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2.3.1.1严禁将头部后仰移动或转动头部。5.1.1.1对呼吸、心跳骤停的伤员,先复苏,后搬运;创口出血的伤员先止上或硬木板上。5.2颈椎骨折伤员血,后搬运;骨折伤员先固定,急5.2.1由专人专门固定头部,防止左右扭再移到担架上,动。昏迷伤员要把救5.2.2

15、其他人分别托住肩、腰、背、臀部肩部稍垫高,取及两下肢。头后仰并偏向创5.2.3动作一致将伤员放在担架上,用两一-侧体位再搬件衣服(或其他替代物)卷成枕状物,塞在运。伤伤员头颈部两侧。5.LL2胸外伤5.3行走员呼吸困难时5.3.1担架运送时,伤员头部在后,便于要取半坐位。后面护送人员观察。5.1.2.1严禁扭5.3.2行走时要保持平衡。取头后仰并偏向一侧体位再搬运。动伤员腰部。1.1迅速切断电源。1.1.1严禁触及1.2用相应电压等级绝缘工具(戴绝缘手带电金属物体1、脱离电套,穿绝缘鞋并用绝缘棒)解脱触电者,低和触电者裸露源压触电也可使用干燥的木棒、木板、绳索等身躯。不导电的东西解脱。1.2.

16、1据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线的断点周围IOm内不能盲目进入。必须在断电后或确认无电时才能去施救。2、心肺复2.1如发现触电者意识不清,立即将触电2.1.1严禁用枕苏者仰面平放在地上。头或其他物品垫在伤员头下。2.2口对口呼吸:将一只手置于伤者颈部2.2.1两次吹气将其颈部托住,另一只手掌置于伤者额部加后试测颈动脉压使其头后仰,使气道畅通,同时用拇指与仍无搏动,立即食指捏住伤员鼻翼,深吸一口气,与伤员口进行下一步抢对口紧合,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吹1-1.5s),如触电者牙关紧闭,可采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救。2.3胸前拳击:右手握拳,拳心向上,从2.3.1如无颈动距胸壁上方20-30cm高处,用中

17、等力量快速脉搏动,立即进猛击胸骨中、下1/3交界处1-2次,立即触诊颈动脉。行下一步抢救。2.4胸外按压:2.4.1伤员仰卧硬板,如无条件也可使伤2.4.1.1放松时员直接仰卧于地上,抢救者立或跪于伤者一掌根不得离开侧,将一手掌置于伤员胸骨下1/3处,使掌胸壁,手指稍触电急救触电急救3、通知专业人员宽于胸骨长轴平行,另一手掌叠加其上,双臂伸直,上身前倾,依靠抢救者的体重,肘及臂有节奏地垂直按压胸骨。按压时用力要适中,不宜过猛,每次按压以使胸骨下陷3-5Cm为宜,然后迅速放松,使胸骨恢复原位。2.4.2操作频率。按压时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每分钟80次左右,每次按压和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按压与口对口

18、(鼻)人工呼吸要同时进行,单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反复进行。两次吹气应在5-6s中内完成。3.1在现场心肺复苏抢救同时,迅速采用各种方式通知专业医务人员到场。3.1.1专业人员到达之前,不得随意放弃抢救。抬,不接触胸壁。1、电器着1.1迅速切断电源。火1.2将干粉灭火器上下翻倒数次,一手握1.2.1电器着住喷嘴,另一手向上拉起圈环,握住提柄提火、油脂或易燃消防急救起机身,将喷嘴对准火焰灭火。液体着火禁止使用泡沫灭火2.1泡沫灭火器:将泡沫灭火器颠倒,拉起器、消防水灭火。2.1.1严禁扑救圈环,握住提柄提起机身,将喷嘴对准火焰电气,金属以及2、非电器灭火。醇、酮、酯类易着火2.2干粉灭火器:将干粉灭火器上下翻倒数次,一手握住喷嘴,另一手向上拉起圈环,握住提柄提起机身,将喷嘴对准火焰灭火。燃液体火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