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学课件-第十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49972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教学课件-第十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教育学教学课件-第十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教育学教学课件-第十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教育学教学课件-第十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教育学教学课件-第十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教学课件-第十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教学课件-第十章.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劳动技术教育 与 职业技术教育,主讲教师:张世洲,第一节 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概述 一、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概念 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劳动技术教育是指在普通学校中进行的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并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或通用的职业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规定,从小学三年级起到初中三年级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劳动与劳动技术教育。高中阶段设立技术课,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通用技术教育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

2、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职业技术教育又称职业教育,是指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偏重于理论的应用和实践技能、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各种层次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和其他城乡劳动者。职业技术教育是把智力因素转化为现实生产的桥梁,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在确保“两基”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段教育。经过中学结构改革,我国目前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比例大致各占一半,有的已发展为4:6。普通高中从学校实际出发,创造条件增加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有的在学

3、生毕业时实行“双证制”,即学校除授予学生普通中学毕业证以外,还同时授予学生职业技术等级证书。职业高中除了学习普通文化知识外,还要进行职业技术教育,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由于现代社会科技迅猛发展,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技术教育不能限于狭窄的专业,需要加强文化、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国家教育部规定,在职业高中的教学内容中,普通文化课和职业技术课的比例是4:6。当前我国教育顺应世界教育发展潮流,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趋势。,二、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意义(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首先,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如爱护公物、艰苦奋斗、集

4、体主义精神和组织纪律性等;其次,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丰富和扩大自己的视野,发展智力和多种能力;第三,适当的体力劳动,适度的疲劳能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新陈代谢,能强健人的筋骨,增强人的体质;最后,劳动与美也是密切不可分的,劳动不仅创造了美的自然界、美的生活和美的艺术,而且“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二)提高全民族素质,推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技能型人才的紧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三)促进教育结构的改革,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中国教

5、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应以发展初中后职业教育为重点;尚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对不能升入初中的小学毕业生应实行职业技术培训;各地要发展多样化的高中后教育,对未升人高等学校的普通高中毕业生进行职业技术培训。普通中学也要分别不同的情况,适当开设技术教育课程。”这意味着,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教育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高中、初中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常常会感到不适应,不能在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实施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可加强学校同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这样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就能很快适应,成为当地经济建设

6、和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者。,三、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一)实践性 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要求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实践结合起来,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中要以活动为主,强调实践,注重学生亲身经历,让学生亲身参加到各种活动中去,增强动手能力。实践性这一特点要求防止在教学中以教师的讲课代替学生的实践,要把劳动实践和学习技术结合起来,实行产教结合,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劳动技术和职业技能。实践性是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区别于一般文化科学知识教育的重要特点。,(二)技术性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技术,在我国

7、当前教育改革中,明确提出要以提高学生的通用技术素养和职业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强调技术性。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掌握一些生产劳动或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都是围绕着技术教育展开的。(三)教育性劳动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产劳动的主要目的是生产物质产品,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着重点在于培养人,使学生掌握劳动技术或职业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教育性是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劳动区别于社会劳动的重要特点。,(四)综合性劳动技

8、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它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学习中,学生不仅要综合运用自己已有的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知识,还要融合经济、法律、伦理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学生的技术学习活动不仅是已有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也是新的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这些特点是密切联系的,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正是把参加劳动实践,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术,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结合起来的教育。,四、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一)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学习生产技术的兴趣 通过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认识到劳动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9、,劳动创造了一切,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在生产劳动实践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爱护劳动成果、遵守劳动纪律、勤俭节约的品质。通过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还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现代生产技术浓厚的兴趣,决心用自己辛勤的劳动为社会作出贡献。(二)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现代化生产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劳动技术知识了解现代生产的一些基本原理,并在生产劳动的实践中学会使用一些生产工具和掌握一些劳动技能,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要结合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的教学和参加现代生产劳动的实践,使学生初步懂得现代科学技术如何运用于生产并推动生

10、产力发展而创造社会的巨大财富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好地掌握现代化生产的知识和技能。,(三)了解和掌握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初步知识和技能在以电子技术为标志的当代社会,已把科学、技术、管理视为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组织和管理生产是现代社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科学的生产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在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要使学生结合有关学科的学习,了解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一般理论和方法,掌握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初步知识和技能。(四)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深化为改造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基本手段,应通过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对信息

11、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生活的影响。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对劳动者的要求。(五)初步树立职业观和职业道德 实施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职业,学习职业知识和技能,初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好就业前的职业准备。,第二节 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一)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 1现代工业和手工业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现代工业和手工业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是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最重要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其主要

12、内容有:木工、泥工、钳工、电工、无线电技术、电脑及其软硬件、识图和制图、手工工艺制品等。在高中阶段,学习通用技术,主要是学习设计。此外,还有选修技术,如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其设计、简易机器人制作等。2现代农副业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农副业劳动是广大农村学校对学生进行生产劳动技术教育的主要阵地,城市学校也要组织学生参加农副业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现代农副业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教育主要包括农作物栽培、蔬菜种植、植树造林和果树栽培、食用菌栽培、家畜家禽饲养、鱼类养殖、校园绿化、花卉栽培和盆景制作、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农业机械使用和维修等知识和技能。,3.服务性等第三产业劳动的知识和技能 服务性等第三产业

13、劳动和工农业生产劳动一样,是国家发展经济的重要条件之一。组织学生参加服务性等第三产业劳动,可以使学生掌握一些服务性等第三产业劳动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态度,同时还能培养学生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技能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养成勤劳整洁的习惯。服务性等第三产业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裁剪、缝纫及缝纫机的保养与维修、烹饪、洗涤、自行车维修、照明电路的安装及维修、家用电器和电脑的使用与保养、打字等内容。4管理生产的初步知识和技能 管理在现代化社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生产管理上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也应是劳动技术教育内容之一。主要包括:工农业生产的管理体制、组织生产过程、制订生产计划,以及

14、物资、财务、人事管理及合同等的一些初步知识和技能。,5个体经营和参加市场竞争的知识和技能 个体经营是我国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之一。学生学习和掌握个体经营和参加市场竞争的知识和技能,能适应市场的要求,拓宽就业门路,参加市场竞 争。6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和交流,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和责任,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二)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有如下规定:“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密切结合起来在城市要适应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和发展第三产业的需要,在农村要适应调整产业结构和农民劳动致

15、富的需要。要着重职业技能的训练,训练的范围不要太窄基础教育也要适当配合,以适应长期广泛就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继续进修的需要;同时还要重视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教育。”当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设有财经、机械、电子、电工、家电、服装、公关、文秘、农业、工艺美术、汽车修理、计算机、建筑、旅游服务、幼师、贸易等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二、实施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原则(一)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全面体现本学科的目的和要求,把劳动实践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贯彻教育性原则的要求是:(1)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自觉的劳动态度。(2)在劳

16、动中加强纪律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3)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4)教育学生热爱和尊敬劳动人民,向劳动人民学习。(5)使学生认识掌握劳动技术和职业技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确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二)操作性原则操作性原则要求在教学中要以劳动实践为主,加强基本生产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要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技术开发结合起来,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贯彻操作性原则的要求是:(1)明确操作的目的,了解操作任务和要求,增强责任感和义务感。(2)要有理论指导,使学生了解实际操作和有关劳动技术知识的联系,在实践操作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发展操作技能。(3)教师要

17、加强对操作过程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三)综合技术原则 综合技术原则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生产的一般基本知识和技能,打好劳动就业的基础,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贯彻综合技术原则的要求是:(1)在劳动时要指导学生认识各种生产的共同因素,掌握基本的生产知识和技能。(2)使学生了解物理、化学、数学、生物、计算机等学科的知识与劳动实践的紧密联系,学生能用有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指导劳动实践活动。这是贯彻综合技术原则的核心。(3)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和探索精神。(4)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工厂和农村参观、劳动,使他们了解现代 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现状和现代企业的生产设备、组织机构,了解文明生产特点和

18、要求等。,(四)安全保健原则安全保健原则要求在安排劳动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等生理和心理特点及知识水平,选择他们力所能及、无毒害、无危险的劳动项目。贯彻安全保健原则的要求是:(1)学生参加劳动的时间和强度要适度,要做到劳逸结合。(2)要做好劳动保护,讲究劳动卫生,教育学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每一名学生的安全。(3)体弱多病的学生要给予照顾,不要参加有碍身体健康的劳动。(五)效益性原则 效益性原则是指在实施劳动技术和职业技术教育时,要以尽量少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获得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可以改善办学条件,如果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没有效益,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失去了劳动的意义和教育的价值。贯彻效益性原则的要求是:(1)使学生树立效益的观念。(2)减少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的耗费,尽可能提高产出。(3)尽可能把学校掌握的实用技术和新科学技术向社会推广,为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六)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原则要求鼓励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创新,通过大胆实验和创新实践,革新工具和技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贯彻创新性原则的要求是:(1)建立教学民主的环境,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与独立思考相结合。(2)提供实践机会。(3)在实践中学习和领悟创新技法,学会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