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概况.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50355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遗产保护概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文化遗产保护概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文化遗产保护概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文化遗产保护概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文化遗产保护概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遗产保护概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遗产保护概况.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化遗产基础知识,“遗产”(Heritage)成为二十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遗产概念在二十世纪下半叶所经历的全球性的文化嬗变,可以说是对二十世纪文化社会影响最为深刻的词语之一。正如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洛文苏指出:“遗产概念蒸蒸日上是20世纪末最有影响的文化现象。”一.文化遗产保护的觉醒知识链接:中国的保护传统,两种态度,罗马教皇国对建筑遗产的保护,西方社会对希腊古物的保护思考:为何西方建筑遗产更容易保存至今 二.文化遗产保护的肇兴知识链接:华沙古城,阿斯旺大坝,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讲 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与定义,一遗产的概念嬗变知识链接:英文“遗产”,汉语中的“遗产”二.当前遗产

2、概念扩大深化的趋势三.遗产的基本分类与定义,遗产组成及特性表,非物质文化遗产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创设“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随后2001年公布第一批共19项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在巴黎举行的第三十二届会议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表述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以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a)口头传统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b)表演艺术;(c)社会民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

3、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而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昆曲(2001)昆曲是中国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剧种,它深深地扎根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之中,在艺术、文学、历史等方面都有无可替代的特殊价值。昆曲在其起源、形成到定型、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将宫廷文化、文人文化和民间文化融合于一体,充分表现出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和伦理观念。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江儿水:偶然间人似缱,在梅村边。似这等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

4、人怨。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的个梅根相见。,古琴(2003)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为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所喜爱。“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古琴韵味虚静高雅,琴家在琴曲中追求一种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木卡姆(2005)新疆维吾尔木卡姆以充满美感的艺术表现形态承载着沙漠绿洲文化的优秀传统,散射出无尽的魅力与光华。其诗、乐、舞合一的艺术表现形态,东西、中外、多民族、多种宗教因素构成的多元文化交融的特殊性,使这支古老西域文明的艺术奇葩呈显出无与伦比的质丽色彩和几分神奇的气息。,蒙古长调

5、(2005)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长调蒙古语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它的特点为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歌词一般为上、下各两句,内容绝大多数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蒙古族长调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所以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第二讲 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以前,是其保护体

6、系从以“文物保护为主”的单一保护体系的形成时期发展到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为重点的双层保护体系的发展时期,这期间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因而保护和发展的矛盾并不尖锐。“改革开放”后,中国近二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与大规模城市建设运动使得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空前严峻的危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来自各方的重视,其保护也开始进入到多层次的保护体系的完善时期。但是,文化遗产遭到的侵蚀和破坏并不因为对它的重视而得到缓解。相反在很多地方,种种破坏屡见不鲜。这时文化遗产的破坏主要来自两大方面:一是自然破坏,二是人为破坏。,当前,就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情况而言,面临着“前所未有

7、的重视与前所未有的冲击”并存的局面,就大多数文化遗产尤其是建筑遗产而言,面临着“局部状况有所改善和整体环境持续恶化”并存的局面。一方面,国家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立法速度加快,资金投入加大;另一方面,一些文化遗产迅速消亡,文化遗产遭到破坏。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以下困境:,1.城市规划编制思路亟须改进 2.城市“千城一面”的问题突出3.“旧城改造”造成“建设性破坏”4.年久失修造成传统建筑颓败5.政绩工程凸显短期行为6.建筑设计缺少文化内涵7.擅自改变文物管理体制造成文化遗产损害8.文化遗产保护在经济建设中处于弱势地位9.文物安全形势严峻10.资金短缺,西安城市规划中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西安位于关中平原的

8、中央。这里地形开阔、水源丰富、土壤肥沃。正是凭借着自然条件的优越与农业经济的发达,历史上曾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献帝)、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三个朝代在这里建都。唐代之后西安虽不复为都,但作为西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军事重镇继续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辉煌的历史在西安周围留下了西周丰镐、秦咸阳城、汉长安城、隋唐长安城、明清西安府城等多种城市遗址。由于西周丰镐、秦咸阳、汉长安等城市遗址远离西安城区,故而其城市格局对西安的城市景观文脉有着巨大影响的当属隋唐长安城与明清西安府城(明清西安府城是以唐长安城皇城为基础扩建而成)。目前西安市的城市格局为明清府城格局保护完整、唐长安城的城市肌理基本保留,其范围与中轴也依稀可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