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政院_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_高桥河1、2号桥施工图设计.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060930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市政院_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_高桥河1、2号桥施工图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武汉市政院_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_高桥河1、2号桥施工图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武汉市政院_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_高桥河1、2号桥施工图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武汉市政院_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_高桥河1、2号桥施工图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武汉市政院_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_高桥河1、2号桥施工图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市政院_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_高桥河1、2号桥施工图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政院_桥梁工程施工图设计_高桥河1、2号桥施工图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桥河1、2号桥1概述1.1设计依据(1)梁子湖区经济发展改革局关于梁子湖环湖生态修复工程立项的批复梁经改发201522号:(2)梁子湖区经济发展改革局关于鄂州市梁子湖环湖生态修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梁经改发201525号:(3)市国土资源局关于梁子湖环湖生态修复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的函鄂州土资函2015146号;(4)鄂州市水务局关于梁子湖环湖生态修复工程中环湖生态绿道工程说明的函.鄂州市水务局2016.2.9;(5)关于鄂州市梁子湖环湖生态修复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意见的函鄂州环保函201699号;(6)梁子湖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总体规划(20162030)鄂州市梁子湖区人民政府、华

2、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2017.01;(7)梁子湖区经济发展改革局关于梁子湖环湖通村(防汛)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梁经改发201770号;(8)梁子湖区经济发展改革局关于鄂州梁子湖环湖通村道路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梁经改发【2017】80号:(9)梁子湖环湖通村(防汛)道路工程(涂镇码头一万秀段)施工图审查会专家意见2018.02;(10)关于落实梁子湖环湖通村(防汛)道路总体实施方案的报告及批示(2019.07.09);(三)环湖路勘察设计联系函(2019.07.22);施工图设计说明(12)各委办局、项目主管部门出具的会议纪要;(13)本项目的方案设计、勘察、测量

3、成果;(14)收集的其他资料。1.2主要测设经过在接受业主的委托后,我院立即成立了专业齐备的勘测项目组,并要求项目组严格按照IS09000各项制度开展工作。2017年6月首批测设人员进驻现场进行踏勘选线工作。在认真研究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环湖生态修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以及梁子湖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总体规划(20162030)(鄂州市梁子湖区人民政府、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2017.01),充分分析前期的各批复文件及会议纪要的基础上,广泛听取地方政府及有关方面对路线方案的意见和建议、详细踏勘工程现场。结合现场踏勘、地方政府意见和项目的实际情况,确

4、定了最终的设计方案。2017年8月我院完成梁子湖环湖通村(防汛)道路工程(涂镇码头万秀)段施工图设计文件并报送业主单位。2017年12月鄂州市经发局对本项目的可研、初步设计文件进行了批复;2017年12月鄂州市交通局组织专家对我院设计的梁子湖环湖通村(防汛)道路工程(涂镇码头万秀)段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评审,与会领导及专家充分肯定了我院的设计成果并提出中肯的修编建议;2017年12月我院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修编完善了梁子湖环湖通村(防汛)道路工程(涂镇码头万秀)段施工图设计文件。2019年8月我院根据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勘察设计联系函(2019年5月21布置为3X14.5m,桥梁全长51.Om,桥梁全

5、宽14m。2桥位自然条件【以下内容摘自梁子湖环湖通村(防汛)道路工程(高桥河桥)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武汉丰达地质工程有限公司2019.082.1 地形地貌项目区地貌单元主要属长江中游冲洪积岗地微丘、梁子湖域、湖积滨湖洼地(丘间冲沟)地貌分布。路线范围内地面标高基本在17.4836.4Iln之间(以勘探孔孔口高程计),最大相对高差19.Om左右。地表多为冲积物覆盖;植被较发育,多为种植林地或旱地,湖底高程一般为13T5m左右。2.2 气象鄂州市位于湖北省的东部,长江中游南岸。地处东经11432-115005,,北纬30o00,-3006。西接九省通衢”武汉,东连“矿冶之城”黄石,北与黄

6、冈地区隔江相望,南同咸宁地区濒湖毗邻。这里曾为三国吴王故都,又是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总面积1504平方公里,整个版图轮廓呈“三叶型二鄂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位于中纬度地区,季风气候明显,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五霜期长。严冬暑期时间短,主要灾害天气有暴雨、干旱、大风、冰瓦和冰冻等。多年平均气温17.0,本市年平均降水量为1282.8毫米,年际变化大。勘察区内地表水系欠发育,均属梁子湖小水系,区内河流流量变化直接受大气降水影响,洪水期一般在降水量最大的7、8、9月份出现,枯水期出现于冬季,周边主要水体为梁子湖湖水,为当地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根据调查资料,梁子湖湖水受

7、季节性降水影响较明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常年平均水深2.5m;梁子湖特征水位:梁子湖多年平均水位为17.8InI,汛前控制水位17.00m,设防水位19.00m,警戒水位20.50m,保证水位21.36m(吴淞高程)。北有45公里长港与长江相通,梁子湖水经长港注入长江,雨季时也易形成雨涝。日鄂州市委书记王立调研梁子湖环湖通村道路工程一标段做出重要指示,根据政策调整要求,除已建成的环湖路工程一标段以外的其它段落路面宽度由原6m扩宽至政策允许的8m以内即7.99,路肩根据规范要求设计),将本路段纳入环湖路设计范围,并按指示进行路面宽度8m、两侧路肩宽度0.75m的本路段设计工作。2019年8月

8、我院根据项目建设单位反馈的最终线位组织勘察单位进场补测地形图、纵横断面测量以及勘察取样。2019年9月我院根据项目建设单位反馈的最终线位以及勘察测量成果完成本路段的施工图设计工作。1.3工程规模及主要工程内容梁子湖环湖通村(防汛)道路工程位于鄂州市梁子湖区,起于梁子湖高尔夫南侧大门口处,经涂镇、太和镇、沼山镇、梁子镇、东沟镇,止于梧桐湖新城(东沟镇),与梧桐湖新城段广家洲大堤相连,道路全长约85.28K*起点段远期与武汉市江夏区绿道对接,终点段远期与东湖高新区牛山湖绿道衔接,构建完整的环湖、通村、防汛系统。梁子湖环湖通村(防汛)道路工程共分为四个标段,其中第一标段为涂镇码头万秀段,全长16.8

9、59Km;第二标段包含高尔夫雷咀村段、雷咀村涂镇码头段、万秀柯秩南段、涂镇迎宾段及沙咀环线,全长25.697Km;第三标段包含东井大围堤防路面边坡工程、幸福河桥支线及高桥河桥、东井大围前海湖大桥段,全长26.486Km;第四标段包含前海湖大桥小南湖堤段、前海湖段、前海湖大桥及磨刀叽大桥,全长16.238Km.本次施工图设计路段位于鄂州市梁子湖区环湖道路(幸福河东井大围)路段。项目范围内在南北洼高桥河近湖处及南北洼大堤尽头处各设一座桥梁。新建桥梁借鉴已建杨三太桥,采用刚架拱结构形式。本次新建两座桥梁,分别位于高桥河口(高桥河1号桥)和大堤尽头(高桥河2号桥),两座桥梁之间距离约2.5k11)0其

10、中,1号桥桥跨布置为3X26m,桥梁全长88.16m,桥梁全宽14m;2号桥桥跨5.970.620.154.082.821.640.110.190.320.14().030.130.100.120.100.(0.210.13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成果统计表表2-3地层编号及名称状态试验次数n基本值标准差6变异系数统计修正系数r标准值J(Mpa)maxmin-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天然1714.35.811.21.650.260.918.62.3.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经勘察揭露,在道路沿线路基范围内分布的第四系黏性土层为相对隔水层。拟建道路沿线赋存于填土层中的地下水类型根据埋藏条件、水理性质判定为上层滞

11、水,赋存于基岩层中的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上层滞水受地表水(梁子湖水及零星分布的河塘沟渠水)及大气降水补给、无统一自由水面,水位及水量随季节性大气降水及周边地表水的影响而波动,对路基施工影响较大。勘探期间测得上层滞水地下水位埋深在地表下0.44.2n(相当于绝对标高14.8728.72m):基岩裂隙水赋存于下部泥质粉砂岩节理裂隙中,由于水量较小、本次勘察没有量测到该层的水位。当本工程桥梁采用桩基时可不考虑地下水对桩基施工的影响。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道路沿线环境地质条件、道路沿线没有水污染源,结合本次勘察水质分析成果,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GB50021-2001)附录G,本

12、场地环境类型为H类;结合场地沿线环境地质条件(无污染源及历史污染),按照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判定,道路沿线地下水(土)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钢筋具微腐蚀性。2.3.4地震效应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500U-2010)(2016年版)以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鄂州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2.3工程地质概况2.3.1场地地层根据本次钻探揭露,结合区域地质资料、邻近场地勘察成果,拟建场地勘察深度范围内地层可分为4层:场地地层工程地质特征一览表表2-1地层斓号及岩土名称年

13、代成因层顶埋深(m)层厚(m)岩性描述干涅类别土石等级O水O地表水.主要为梁子湖淘水、零星分布的湖埔沟渠水.块筑(索填土、杂域土、种植土)土Q1灰、灰黑色,湿、松散,主要为耕土、近期同填土等,含砖石块、水泥块、砂、植物根.未经处理不可作为路基持力层.原乡村路表层为约20cJ-2中风化湿陶粉砂岩K-E未揭穿紫红色局部层位夹踩岩.岩芯呈短柱状、柱状,少量块状.可钻性2.04.0Vh,岩芯采取率约90-95%、RQD=75%以上,砂状含泥质结构,铁质、泥质胶结为主,块状构造.属于软岩、较完整,岩体基本斯民等级为V级.IV软有2.3.2路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本次勘察对采取的原状土样进行了物理力学性

14、质试验。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分层统计表详见表2-22-3。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表2-2层号及名称目含水WW湿容,Yg/cm孔朦比e液眼Wl(%)照限Wr(%)烈性指数1.性数液指I含水比O.压缩系数三-:MP压缩WiftEsMPd液限(1()Og钺)路基土类型平均渊度Wr度级湿等淤泥质整n86868686868686868651.7液Wi土海限质0.29过湿nax71.118.61.8356.331.824.91.591.503.0nin36.415.60.9934.518.()13.51.020.701.843.717.61.1940.723.517.01.170.8826种类较少

15、,工程地质特性较均一,根据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2012)有关规定判别,本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分级为较适宜。2.3.5.2场地路基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压缩模量的确定根据钻探、原位测试及土工试验成果综合分析,提出各岩土层承载力指标见表2-4o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模量综合成果表表2-4层号岩土名称土工试验标准出入踪合取值f.(kPa)Es(MPa)fa(kPa)Es(MPa)上(kPa)EsMPaf.kPa淤滉质粘土652.7753.5703.570砾砂20010200T强风化泥质的砂岩600,=48600:-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18001500可视为不可压缩1500注:fak-为地接承

16、戮力特征值:fao-地基承我力基本容许值.由于压缩性指标较低,承效力取值也按本地泾验相应降低.2.3.6桩基设计参数根据本次勘察所获取的岩土层各类试验测试指标,依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并结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及鄂州地区经验等综合给出钻(冲)孔灌注桩桩基设计计算参数如下表,当采用抗拔设计时、抗拔系数可取0.6。桩基设计参数表表2-5地层编号及岩土名称钻(冲)孔濡注桩预应力管班公路规范地方标准负摩阻力系数4,QkIa(kPa)(kPa)负摩阻力系数.你(kPa)frk(MPa)qu(kPa)q3(kPa)填筑(索填土、杂地土、种植土)土20I

17、i0.3120.35砾砂503025强风化汨肪冷砂岩14060070I(M)3000(h=IO-15)2中风化汨册粉砂岩2401500f*8.61302(X)0地震加速度值为O.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可不考虑砂土液化和软土震陷对本工程的影响。根据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本工程一般路基可不判定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拟建道路工程可按标准设防。本工程桥梁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丁类。2.3.5场地岩土工程评价2.3.5.1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1)场地稳定性评价1)根据区域地质构造条件,场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地台褶皱带,场区北部有北西西走向的襄樊-广济大断裂,场区东部有近北东

18、走向的麻城-团风-梁子湖大断裂,这些大的断裂构造格架奠定了勘察区的基本格局。但工程拟建场地及附近没有大的断裂经过、无第四系全新统活动构造带分布,处于稳定地块。因此,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较好。2)在勘探深度范围内主要由人工填土及第四系黏性土构成,区内无泥石流、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稳定性良好。拟建线路局部地段有人工洞穴(古墓、坟头)分布,但人工洞穴均不影响场地的稳定性。建议施工时采用钎探查明人工洞穴(古墓、坟头)分布的范围以便加以处理。线路各段均应有不使人工洞穴、土洞等继续扩大的措施。3)场地无动力地质作用的破坏影响,环境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属于可进行建筑、对建筑抗震一般的地段,根据城市规划

19、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57-2012)有关规定判别,拟建场地属基本稳定场地。(2)场地适宜性评价拟建工程场地属于可进行建筑、对建筑抗震一般的地段,地形较简单,岩土4.1混凝土桥面现浇层、微弯板及悬臂板预制构件、拱片、横系梁采用C40混凝土;支座垫石采用C40混凝土;桥台、桥墩及承台均采用C30混凝土;桩基采用C30水下混凝土。4. 2普通钢筋普通钢筋采用HPB300和HRB400钢筋,其钢筋的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应分别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1499.1-2017和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2018的规定。4.2 钢材钢板及型钢:采用Q2

20、35钢,材质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的要求。4.4 石料片石:一般指用爆破或楔劈法开采的石块,其中部厚度不应小于15Onlm(卵形或薄片者不得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MU30o4.5 其它支座:板式橡胶支座,其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19o伸缩缝:40型伸缩缝台后回填:级配砂砾(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大于50mm,具体配合比根据现场情况,由试验确定):人行道:石材步砖;栏杆:花岗岩栏杆;防水层:FYT-I改进型防水层5主体结构设计3设计技术标准3.1 主要设计规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公路后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公

21、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JTG/T3310-2019)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19)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3.2 主要设计标准道路等级:机耕路(参照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车速:20kmh;桥面组成:净-7.99m(车行道)+23.Om(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含栏杆);设计使用年限:50年;环境类别:I类;设计基准期:100年;设计安

22、全等级:一级:设计荷载:汽车荷载取公路H级,人群荷载取3.5KNm设计水位:保证水位19.48m,测时水位15.48m;抗震设防标准:桥梁按Vl度设防。4主要材料上部构造采用3X14.5m刚架拱,单孔净跨径14.5m,净矢高2.4m,净矢跨比1/6.042o半立面1/2横断面拱片底缘采用圆弧线,由上、下弦杆和实腹段组成,横桥向共设5片,间距3m。拱片之间设置横系梁。在拱片之间安放微弯板,拱片外侧安放悬臂板后,浇筑混凝土桥面,其中微弯板板顶以下的称为填平层,填平层以上的称为桥面现浇层。桥面现浇层在车行道范围内形成器的横坡。5.2.2下部构造桥墩采用板式墩。桥墩顺桥向宽1.5m,与下弦杆固结;墩身

23、上设0.64m宽立墙,采用板式橡胶支座与上弦杆连接。桥墩下设承台接桩基础,承台厚2m,桩基采用直径为1.5m钻孔灌注桩,按端承桩设计。桥台采用U型台。台身与下弦杆固结,与上弦杆采用板式橡胶支座连接。桥台下设承台接桩基础,承台厚2m,桩基采用直径为L2m钻孔灌注桩,按端承桩设计。台后填土采用透水性好、内摩擦角大的砂砾石,要求压实度不小于96机6附属结构设计6.1桥面铺装车行道铺装为6cm厚AC-20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4cn厚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上),沥青混凝土之间设粘层,粘层采用PC-3乳化沥青粘层油,沥青面层与混凝土现浇层之间设置防水层。5.1 高桥河1号桥总体设计桥梁平

24、面位于直线上,桥梁全长88.16m:桥梁纵断面为平坡;横断面为3(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8m(车行道)+3m(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Plmo5.1.1 上部构造上部构造采用3X26m刚架拱,单孔净跨径26m,净矢高4m,净矢跨比1/6.5o半立面拱片底缘采用圆弧线,由上、下弦杆和实腹段组成,横桥向共设5片,间距3m。拱片之间设置横系梁。在拱片之间安放微弯板,拱片外侧安放悬臂板后,浇筑混凝土桥面,其中微弯板板顶以下的称为填平层,填平层以上的称为桥面现浇层。桥面现浇层在车行道范围内形成2%的横坡。5.1.2 下部构造桥墩采用板式墩。桥墩顺桥向宽2m,与下弦杆固结;墩身上设0.84m宽立墙,采用板式

25、橡胶支座与上弦杆连接。桥墩下设承台接桩基础,承台厚2m,桩基采用直径为Im钻孔灌注桩,按端承桩设计。桥台采用U型台。台身与下弦杆固结,与上弦杆采用板式橡胶支座连接。桥台下设承台接桩基础,承台厚2m,桩基采用直径为1.2In钻孔灌注桩,按端承桩设计。台后填土采用透水性好、内摩擦角大的砂砾石,要求压实度不小于96机5.2高桥河2号桥总体设计桥梁平面位于直线上,桥梁全长51.0m:桥梁纵断面为平坡;横断面为3m(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8m(车行道)+3m(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14nu5.2.1上部构造灰,不宜使用早强水泥。集料:宜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粒径合格、吸水率低、颗粒洁净、有害杂质含量少

26、、无碱活性的粗、细集料,基本技术指标应按现行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的相关要求执行。添加剂:可掺入适当的混凝土添加剂。3)混凝土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和施工工艺要求提前开展混凝土配合比选择试验,并针对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和施工环境、使用环境等条件,制定施工过程中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内容与质量保证措施。重要混凝土结构应进行混凝土试浇筑,验证并完善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最大水胶比和单位体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大水灰比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x)最大胶凝材料用量(kgms)C300.55280400C400.453204508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项8.1建议施工方案桥梁位于河流中,

27、施工时应先在桥梁两侧砌筑围堰,抽干围堰内河水,在无水状态下施工桥梁结构,具体可分以下几个步骤:1)围堰;2)抽水,平整场地;3)桩基施工;4)墩台施工;5)搭设支架;人行道采用8cm厚人行道板+2Cln厚砂浆+3CIn厚人行步砖。6.2桥梁栏杆桥梁栏杆采用花岗岩,其具体样式及花饰图案可根据业主要求进行选用,图纸样式仅供参考。6.3伸缩缝桥台处设置伸缩缝,车行道采用40型伸缩缝,施工时应根据厂家提供的产品说明进行安装;人行道采用钢板伸缩缝;栏杆在伸缩缝处断开或设置滑动装置。6.4桥面排水车行道两侧设置铸铁泄水管,纵向布置间距原则上为10m,泄水管内径不小于15cmO6.5人行道人行道采用预制人行

28、道板,单侧人行道横向布置2块人行道板。板预制时注意标识顶底板方向,避免安装时出错,安放时用水泥砂浆粘接牢靠。7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桥位处环境类别为I类环境。地下水根据取水样检测,地下水、土无结晶类腐蚀,无分解类腐蚀,无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耐久性设计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设计措施适当加密了桥面泄水管布置间距,使桥面雨水排放通畅。拱上建筑混凝土内表面涂刷防水涂料。结构各部位普通钢筋净保护层不小于规范要求的保护层厚度。结构计算时,控制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计算宽度在0.2Omm以下。2)混凝土材料的选用水泥:水泥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合材宜为矿渣或粉煤才可卸载。7)本桥拱片和横系

29、梁均采用整体现浇施工。施工尽量在低温环境下进行,拱片合拢温度宜小于10C。上部构造各部位可分部浇筑,但应注意施工缝的处理,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8)本桥拱顶预拱度为L/800(L为净跨径),跨径范围内按二次抛物线分配,施工中的拱片支架应按设置预拱度后的坐标放样。9)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拆除支架,拆架时应对称均匀,分级进行。10)桥面板预制堆放时应在块件端部用两点搁支且支点上、下对齐,不得将上下面倒置。11)为了保证整体受力,必须重视现浇拱片与现浇混凝土桥面接合处的处理,现浇拱片的凸出部分表面必须凿毛,同时设侧向齿槽。12)全桥共设2道伸缩缝,施工时注意预埋伸缩缝预埋件。13)

30、桥台台后填土应在墙背混凝土达到规定的设计强度后才能施工,回填采用砂砾等透水性材料,台后填料的内摩擦角不得小于30“,台后回填应20Cnl一层分层铺筑夯实,压实度不小于96%,应采用人工或小型机械压实,严禁采用大型机械回填和碾压。9施工规范及质量验收标准9.1各项施工均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的规定。6)现浇上、下弦杆和实腹段,形成拱片;7)现浇横系梁,同时预制桥面板;8)安装桥面板:安装时,应从跨径两端向跨中进行,砌缝均为Icm09)现浇混凝土填平层和现浇层,并应预埋弦杆端部伸缩缝的预埋件及人行道预埋件吊装桥面板后,浇筑桥面填平及现浇层;10)施工桥面系及附属设施

31、并验收。8.2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经审查后方可施工,在分项工程施工前应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案,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经监理签字后方可施工。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意外情况或质量问题时,应及时与监理、业主(甲方)及设计单位取得联系。施工放样前应全面了解设计图纸、资料及各相关图纸间的关系,若发现图中有矛盾或其他问题应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以便解决或更正。2)基础施工时,地质如与工程地质报告不符,应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以便调整桩底高程,及时进行处理。3)钻孔灌注桩施工放样时必须确保精确无误,应确保桩端入土深度满足设计要求,并取土进行判断,应及时进行清孔,清

32、孔后桩底沉淀层厚度要求不大于5cm;施工单位应选用合适的钻孔或冲孔工艺保证成孔质量,并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塌孔、缩孔、断桩等问题的发生。4)钻孔灌注桩应100%进行超声波检测。5)墩台各部外露面均应保证无蜂窝、麻面、收缩裂缝,墩身整个表面混凝土颜色应保持一致,表面应光洁无油污,确保混凝土震捣密实。6)本桥按满堂支架现浇施工,施工时应注意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支架应进行堆载分级预压,预压重量为(上部构造重量+施工总荷载)X120%,以检验支架的承载能力和消除非弹性变形,当支架的变形及不均匀沉降稳定48小时后9.2各项施工均应符合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的规定。9. 3各项施工均应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的规定。9.4未尽事宜遵照相应现行规范执行。10其它10.1 桥梁的使用应符合设计给定的使用条件,严禁超限车辆通行。10.2 桥梁使用过程中,必须按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JH11-2004),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要求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