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制度的形成与演化.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62445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56.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制度的形成与演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货币制度的形成与演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货币制度的形成与演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货币制度的形成与演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货币制度的形成与演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货币制度的形成与演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制度的形成与演化.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货币制度的形成与演化,第一节 货币制度构成的要素 第二节 货币制度的类型及其演变 第三节 中国的货币制度,2,第一节 货币制度构成的要素,一、货币制度的内涵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返回,3,第一节 货币制度构成的要素,一、货币制度的内涵 货币制度:是一国、一个区域组织或国际组织以法律形式规定的相应范围内货币的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货币制度内容包括:货币单位的规定;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种类及其比例;货币法偿能力的规定;货币准备制度等。,4,历史上,按照货币特性来分类,主要存在两大货币制度:金属货币制度和不兑换信用货币制度。由于各国经济、社会及各种习惯上的原因,一个社会究竟如何选择一种货币

2、制度,以实现货币的各种功能,在经济史上,往往存在着巨大差异性选择。但是,虽然不同国家的货币制度安排不同,其共同的趋势却有如下特征:第一,不同的货币制度的安排都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5,第二,人类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摆脱金属货币,特别是贵金属货币的束缚,而通过国家宏观制度来自发调节货币供应量,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三,货币制度的统一与商品市场统一相伴随,可以预言,单一的货币制度的出现,需要更加广泛统一市场的形成,欧洲货币的出现是一个极好的例证。,6,货币制度由于范围不同,形成不同适应范围的货币制度。如在一国范围内,形成国家货币制度;如在国际范围内,形成国际货币制度,比如布雷顿

3、森林体系;也有区域性的货币制度,如欧洲货币体系。我们本书中主要讨论国家货币制度。国家货币制度:是一国货币主权的一种体现,由本国政府或司法机构独立制定实施,其有效范围一般仅限于国内。国家货币制度始于国家统一铸造货币之后,自国家货币制度产生以来,各国政府在不同时期都曾用不同的法律形式对货币制度加以规范。,7,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一)规定货币单位 货币单位:是指货币制度中规定的货币计量单位。货币单位的规定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在国际习惯上,一国货币单位的名称,往往就是该国货币的名称,如美元、英镑、日元等;二是确定货币单位的“值”。在金属货币条件下,货币的值就是每一货币单位所包含

4、的货币金属重量和成色。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尚未完全脱离金属货币制度时,确定货币单位的值主要是确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当黄金非货币化后则主要表现为确定或维持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或世界主要货币的比价,汇率。,8,(二)确定货币材料 货币材料(简称“币材”),是指用来充当货币的物质。确定不同的货币材料,就构成不同的货币本位,如果确定用黄金充当货币材料,就构成金本位。确定以何种物质作为币材,是一国建立货币制度的首要步骤。(三)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结构 主要是规定主币和辅币。主币就是本位币,是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同伙,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主币的最小规模通常为一个货币单位,如1美元、1英镑等。辅币就是本位货

5、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其面额多为货币单位的1%、2%、5%10%、20%、50%几种。,9,(四)对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的规定 货币法偿性,是指法律赋予货币一种强制流通的能力,任何人不得拒绝接受。包括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前者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这种支付是购买商品、支付劳务、结清帐款、交纳账款等。后者是指辅币而言,仅限于零星小额支付和找零使用。(五)货币铸造与货币发行的规定 金属货币存在铸造和发行问题,而不兑现货币则主要存在发行问题。在古代国家,本位币的铸造有的由国家完全垄断,有的则由人民自由铸造,辅币铸造一般由国家垄断。现在信用货币首先由私人银行发行,现在逐渐集中在中央银行或指定发行机

6、构。,10,(六)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规定 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是指在货币发行是须以某种金属或某几种形式的资产作为其发行货币的准备,从而使货币的发行与某种金属或某些资产建立起联系和制约关系。在不同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是不同的。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以法律规定的贵金属金或银作为准备;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已经与贵金属脱钩,多数国家都采用以资产做准备,也有以物资做准备或其他国家的货币直接挂钩作为准备的方式。,11,第二节 货币制度的类型及其演变,一、金属货币制度本位制度二、不兑现货币制度三、国际货币制度与区域货币制度返回,12,第二节 货币制度的类型及其演变,一、金属

7、货币制度本位制度“货币本位”,是指一国一旦选定了某种货币单位,就将其货币单位用法律规定与某一特定金属商品保持固定关系,作为衡量该商品价值的标准,进而建立起一国的商品价格体系。标准的金属货币制度就是货币本位制度。在货币近代史上,按照各国本位币所采用的金属类别,存在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和金本位制三种类型。,13,(一)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是较早的金属货币制度。在此制度下,一国的基本货币单位与一定成色、重量的白银维持固定关系,以白银为主币币材,银币为无限法偿货币,具有强制流通的能力;主币的名义价值与所含的一定成色、重量的白银相等,银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现银币活等量白银;白银和银

8、币可以自由输入和输出。仅就基本货币单位兑换白银的办法而言,银本位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银币本位制;(2)银块本位制;(3)银汇兑本位制,14,银本位制盛行于16世纪,由于白银在历史上的地位远不如黄金重要,其被接受的程度也与黄金相差甚远,到19世纪末期,大部分国家都放弃了银本位制。我国用白银作为货币的时间很长,唐宋时期的白银已经普遍流通,清宣统二年(1910年)4月清政府颁布了币值则例,宣布实行银本位制,实际是银圆和银两并行,1933年11月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改革,在我国废止了银本位制。返回,15,(二)金银复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是金、银两种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实行金银复本位制的

9、国家,一国的基本货币单位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和白银两种金属维持固定关系。在这种制度下,金、银都可以自由铸造为金币和银币,二者都有无限法偿能力。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货币本身有排他性、独占性,而法律却规定金银均为本位币,因此,复本位制的最大缺点是采用此制的国家的金银铸币之间的铸造比率必须与其作为金属的价值的比率经常一致。但这两种金属的价格虽金银市场比价的不断变化而变动,很容易引起价格混乱,出现“格雷欣法则”下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返回 进入专栏2-2,16,复本位只有如此严重的缺点,为什么在1617世纪,即资本主义早期成为一种典型的货币制度呢?这是因为,这种制度适应了当时资本主义早期

10、发展的二元经济的双重需要:一方面,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期间,城乡商品货币关系迅速扩大,小额零星交易,日益增加对较贱的白银的需求;另一方面,大工业和批发商业的迅速发展,大宗交易频繁,对价值更大的黄金需求增加。另外,在复本位制下,金银均为本位币,货币价值是以两种金属的价值为基础,所以其波动也趋于两种金属的平均值,使本位币的价值相对稳定。返回,17,(三)金本位制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从复本位制过渡到金本位制,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是英国。金本位制,或称金单本位制,是指一国的基本货币单位与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维持固定关系。按基本货币单位兑现黄金

11、的情况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1.典型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1)条件:货币单位与黄金发生关系,铸造金币 大众可以无限制地提出请求用黄金铸 造金币,18,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 一切法偿货币或金币的价值符号均可以其面值兑换成金币 上述四个条件是金币本位制运行的基础,其落脚点在与稳定货币价值。首先,货币单位与黄金发生关系,这是金币本位制的基本定义;其次,金币的自由铸造和熔毁是为了保证金币价值与黄金价格的一致性;再次,黄金的自由输出入,可以保持国内的黄金价格与国外黄金价格维持同一水平;最后,各种法偿货币自由兑换黄金,可以维持这些货币之间按照平价流通。返回,19,(2)

12、金币本位制的优缺点 优点:金币本位制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在此制度下,银行券的发行制度日趋完善,中央银行垄断发行后,银行券的发行准备和自由兑换曾一度得到保证,从而使银行券能稳定地代表金币流通,故被认为是一种稳定有效的货币制度,因为它保证了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相一致,国内价值与国际价值相一致,自动调节国内货币流通和保持外币行市的相对稳定,并具有货币流通的自动调节机制。缺点:金币本位制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有不稳定因素,造成运行困难,主要表现在:返回,20,首先,黄金数量的增加受生产的限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货币供给增加的要求,这是金币本位制不能维持的客观原因;其次,金币流通以后,

13、往往会因为磨损而使重量减轻,从而浪费大量黄金,另外,大量黄金的非货币用途,造成货币用途黄金不足,使得多数国家的金币本位制基础削弱;最后,贸易管制以及外汇管制的实施,使黄金的自由输出入受到限制,使黄金流动保持对外汇率稳定及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受到削弱。基于以上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不平衡加深使得金币本位制走向崩溃。返回,21,2.金块本位制(生金本位制)(1)主要特征:黄金并不参加货币流通,流通的 是可以兑换黄金块的银行券,并规定其含金量;货币当局按固定价格收购黄金,作为储备,金价无下跌的可能性;货币当局虽然也对公众出售黄金,但仅限于某一最少数量以上。(2)建立金块本位制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

14、战后,全世界黄金存量分布极不平衡,使得许多缺乏黄金储备的国家退而求其次,建立金块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战后各国担心通货膨胀,为避免金币本位制下人们窖藏黄金,便选择金块本位制。返回,22,3.金汇兑本位制(虚金本位制)(1)定义:金汇兑本位制,是指有些国家虽欲采取金币或金块本位制,但苦于缺乏足够的黄金,该国便将本国的货币单位与黄金固定联系,但不直接兑换黄金,而是可以直接兑换成某种可以兑换黄金的外国货币,然后以该国货币再兑换该国黄金,这种制度叫做金汇兑本位制。(2)内容:规定纸币含金量,但不铸造金币,也不直接兑换黄金;确定本国货币单位与另一国家的货币单位的固定比价,该国实行金币本位或金块本位制,且

15、经济发达。实行金汇兑制国家在所依附国的金融中心存储黄金和外汇,通过无限制买卖维持本国币值稳定。返回,23,二、不兑现货币制度(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随着金本位制的崩溃而建立的现代货币制度,我们称之为不兑现货币制度。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有如下特点:1.在此制度下,各国主要货币为中央银行发行的 纸制的信用货币,是国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具有无限法偿资格。2.纸币不与任何金属保持固定联系,并主要有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3.不兑换信用货币主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流通。4.不兑换信用货币的发行供给数量是根据经济发展客观需要确定的,并受到国家的管理调控。返回,24,不兑现货币制度下的纸币

16、制度是货币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它具有自身的优点和缺陷(一)优点 1.克服了金属本位制下货币的扩张受金属供给数量限制的缺点,使货币供给可以根据经济生活的客观需要而发行或回笼,灵活地调整货币供应量;2.在不兑换纸币制度下,由于对外汇的管制,外汇管理机构随时可以根据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对汇率做出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的调整;3.纸币本身造价低廉,且携带方便,可以节省流通费用,使金银等贵金属更多地使用与非货币用途,以利于工业的发展。,25,(二)缺点 1.由于纸币发行不受金、银准备的限制,它的供应弹性便容易造成信用和通货膨胀;2.由于人为调整汇率,难免受各国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造成国际金融业的整体混乱;3

17、.现在不兑现纸币制度下通货的供给需要高度灵巧的机构加以操作、控制,中央银行如有操作不慎,对经济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和打击。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现在纸币制度不能称之为“纸币本位制度”。货币本位是指用法律规定货币单位与某一特定商品(金、银)保持固定关系,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但是,这个概念并使能界定纸币,计量“含纸量”毫无意义。所以现代货币制度为不兑换信用货币制度,是本位货币制度取得完全形态的货币制度。返回,26,三、国际货币制度与区域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与区域货币制度的形成与演进都与世界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相伴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二者的发展都是各国货币制度的自然延伸。(一)区域性货币制度 1.

18、定义:区域性货币制度是指由某个区域内的有关国家(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的一家中央银行来发行与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的制度。这一个概念最早由罗伯特.蒙代尔提出。2.两个阶段(1)较低阶段:各成员国保持独立本国货币,各国间的汇率固定并可自由兑换;各国国际储备实行部分集中管理;各国国际收支和财政货币政策独立。返回,27,(2)较高阶段:区域内实行单一的货币,联合设立一个中央银行作为成员国发行共同使用的货币和制定统一的货币金融政策,监督各成员国的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各成员国之间不再保持独立的国际收支,实行资本市场的统一和货币政策的统一。区域性货币制度一般与区域性多国经济的相对一致性和货

19、币联盟体制相对应。目前,实行区域性货币制度的主要有西非货币联盟制度、东加勒比海货币制度和欧洲货币联盟制度。(二)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国际货币制度,又称国际货币体系,是指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28,国际货币制度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即使用何种货币作为国际间的支付货币;哪些资产可用作国家间清算国际收支逆差和维持汇率;一国政府应持有何种国际储备资产 2.汇率制度的安排。即采用何种汇率制度,是固定汇率制还是浮动汇率制,是否确定汇率波动的目标区,哪些货币为自由兑换货币 3.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即出现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各国政府应

20、采取何种措施弥补,各国之间的政策促使如何协调 迄今为止,国际货币制度经历了从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的演变过程。返回,29,第三节 中国的货币制度,一、中国古代货币制度二、中国近代货币制度三、新中国货币制度的萌芽与发展四、新中国货币政策五、中国现行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一国四币”货币制度内容)返回,30,第三节 中国的货币制度,一、中国古代货币制度 中国是世界文明五国之一,有着源远流长的货币文化。历史研究表明,中国使用货币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相传神农黄帝时代,就已经使用龟壳、皮革、齿角、工具等,充当偶然的等价物。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秦以前还不能说有真正意义的货币制度。,31,(一

21、)铸币历史 中国历史上,自秦统一中国后,才真正地统一了货币制度。但是这种统一只是货币单位的统一,货币铸造权和发行权并没有真正统一,秦统一币制的命令,可视为中国最早的货币立法。此后,汉代、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清各个朝代都对推动铸币的发展作出了相应的贡献。(参见教材)我国古代铸币制度的几个特点:1.贵金属(如金、银)与贱金属(铜、铁)同时流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它们之间很好有法定比价进行流通 2.金属铸币与贵金属秤量货币同时流通,这种币值反映了古代中国商品经济比较落后。,32,(二)中国古代纸币制度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纸币和信用货币最早的国家。中国真正的纸币是北宋出现在四川的“交子”。

22、宋朝以来所发行的纸币,在制度上有兑换纸币和不兑换纸币之分。1.中国古代的兑换纸币发行管理制度(南宋)(1)规定发行的最高限额(2)要有发行准备金(3)分届发行,以三年为一届,到期以新换旧(4)纸币流通发生滞碍的救济措施,以确保币值稳定 2.中国古代的不兑现纸币制度(元朝)返回,33,元代统一中国后,于公元1287年发行不兑现纸币,为世界货币上上最早的不兑换纸币制度,钞币条划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纸币条例,其主要内容包括:1.首先确定新旧钞的比价 2.随路设官库买卖金银,平准钞法 3.建立十足准备金制度,把流通中的金银集中于国库,并且规定每半月检查平准库一次,以了解现金准备情况 4.新钞发行作为法偿货

23、币对公私债务支付及对财政的缴纳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5.防止私造与舞弊,稳定物价返回,34,二、中国近代货币制度 自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货币制度。这段货币制度有如下特征:(一)从银钱平行本位向银本位过渡 1.从银钱平行本位向银本位过渡 两个阶段 鸦片战争前后,主要使用银两和铜钱 光绪年间,银元与银两并用(银本位制)2.”废两改元”。从银元、银两并用的银本位制向银币单本位制过渡。1933年4月6日,国民党政府宣布废止银两,开始使用银元,并规定银本位币以“元”为单位,这项政策当时客观上有利于经济发展。,35,(二)从银本位制向纸币制度过渡 国民党政府在美国的操纵下,于1935年放

24、弃银本位,实行“法币政策”,标志着银本位制向纸币制度的转变。(三)帝国主义国际操纵中国的货币制度.通过输入银元,输出银两,掠夺中国财富.中国法币成为英美两国货币的附庸 帝国主义直接在中国市场上发行货币、占领中国货币市场(四)货币流通的长期混乱“废两改元”后国民党政府没有根治货币流通紊乱问题,各省铸造成色、重量不统一的银元,种类达几十种之多。返回,36,三、新中国货币制度的萌芽与发展(一)新中国货币制度的萌芽 社会主义货币萌芽于红军苏区和革命根据地。(二)全国货币的统一和人民币的发行 1948年12月1日,人民政府以各更根据地银行为基础,建立了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人民币,统一货币流通。并采取了

25、规定合理比价、规定期限和保持市场稳定等措施保护群众利益。(三)建立全国统一的人民币市场 摧毁旧的货币制度,建立人民币统一市场,采取了用人民币占领市场、国家统一管理外汇、禁止金银计价流通等措施建立和稳定统一的人民币市场。返回,37,四、新中国货币政策 我国在制止了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恶性通货膨胀以后,人民币仍然有通货膨胀的痕迹,这主要表现在人民币所含价值太低、造币用纸质量好坏不一和票面上只有汉字说明等问题。为此,国务院于1955年2月3日,发布发行关于新人民币和收回旧人民币的命令,相应规定如下:1.新人民币的票面额的种类和文字有新的设计 2.新旧人民币的兑换按一比一万的比率进行 3.所有旧币均有

26、中国人民银行按法定比率全部收回 国民党时期的发行的 60亿元大钞,38,五、中国现行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我国目前实行“一国两制”方针,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形成了“一国四币”的特殊货币制度,下面分别加以介绍:(一)祖国大陆法定货币人民币 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与管理,具体的管理条例如下:1.人民币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偿货币 2.人民币是一种纸币,是一种货币符号,以现金和存款两种形式存在 3.人民币为我国唯一的合法通货 4.人民币的发行原则:(1)坚持货币发行高度集中统一(2)坚持经济发行的原则(3)人民币是独立自主的货币返回,39,(二)香港特别行政区货币港元 现行的香港货币制度规定,其发行

27、的货币为港元,实行与美元联系的汇率制度,自由兑换,具体内容有:1.香港流通的货币包括纸币和铸币。由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中国银行和渣打银行发行。2.香港纸币的发行制度。规定港元与美元挂钩,1美元=7.8元,此汇率为联系汇率制。3.香港法定货币的价值。在现行港币发行制度下,香港发行纸币是由100%同等币值的美元储备做支持的,所发行的纸币完全得到外币储备的支持,因此香港的货币制度时采用外汇本位制的。,返回,40,(三)澳门特别行政区货币澳门元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自行制定货币金融政策,保障金融市场和各种金融机构的经营自由,并依法进行管理和监督。澳门货币的发行须有百分之百的准备金,其发行制度和准备金制度由法律规定。其外汇储备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管理和支配。目前,澳门元采用与港元挂钩的办法来衡量其币值,现行纸币和铸币的发行由中国银行和大西洋银行负责。为维护澳门元的信用地位,其实行完全的储备基础,这是澳门货币制 度的重要内容。,返回,41,(四)台湾货币新台币 新台币是台湾的法定货币,英文称为New Taiwan Dollar,货币代号为TWD(或NT$)。其基本单位为“圆”。新台币于1949年6月5日发行应用于台湾岛内。台湾的汇率制度时管理式的浮动汇率。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